钟凌;李焱鑫;黄文芳
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中的前沿学科[1‐2]。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成熟,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3]。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4]。本科室于1994年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2004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临检中心验收。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的教学医院,本科室自1994年开展了检验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分子生物学带教实习工作。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带教老师应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3]。近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实习带教工作,现结合工作体会和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张燕;黄恒柳;张可珺;邓少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Ki‐67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病变患者140例,其中宫颈癌36例,CIN74例,以慢性宫颈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 PCNA、Ki‐67表达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宫颈组织 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宫颈癌组、CINⅡ~Ⅲ组PCNA、Ki‐67阳性率高于CINⅠ组(P<0.05)。宫颈癌组、CIN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对照组,CINⅡ~Ⅲ组PCNA、Ki‐67过表达检出率高于CINⅠ组(P<0.05)。PCNA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06,P<0.05),Ki‐67表达强度与 HPV感染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5,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及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 PCNA、Ki‐67表达水平差异较大,不同CIN分期病变组织HPV感染率亦存在较大差异,可联合检测HPV、PCNA、Ki‐67等指标对早期宫颈癌、CIN进行辅助诊断。
作者:董永学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本科室参加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EQ A )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云南省临检中心的要求,对凝血试验EQA质控物进行检测,并对EQA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2006年参加EQA以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评价成绩逐年提高,至2014年,总合格率PT由80%提高到100%,INR由95%提高到100%,APTT由80%提高到90%,Fbg由88%提高到100%。APTT存在EQA质控物检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内情况。结论持续参加EQA有助于对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持续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避免引起检验结果偏差的潜在问题。
作者:李丽;黎曼侬;王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糖代谢情况。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 )进行空腹血糖及2 h血糖检测,同时测量血压,比较不同血压分级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共检出糖代谢异常患者38例(38.0%),其中确诊糖尿病5例(5.0%)、空腹血糖受损4例(4.0%)、糖耐量受损29例(29.0%)。随着血压分级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随血压分级升高而升高。糖代谢异常以糖负荷后2 h血糖升高为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早期常规检测OGTT ,从而尽早发现、干预糖代谢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熙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尿酸酶法检测试剂,对4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尿酸总体水平高于女性,部分年龄段男性患者尿酸水平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患者(P<0.05),但在(>40~50)岁和(>60~70)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男性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HUA患病率分别为10.17%、10.21%,二者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40~50)岁组,女性患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者,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较大,>40~50岁年龄组女性患者HUA患病率高于男性。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方法按病原菌菌种将116例痰培养阳性者分为5组,以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hs‐CRP、WBC等指标检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结果与阴性组比较,5个痰培养阳性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以白假丝酵母菌组水平高;除流感嗜血杆菌组外,其余4个阳性组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以肺炎链球菌组升高明显。5个阳性组均有很高的hs‐CRP升高检出率。肺炎链球菌组WBC升高检出率为64.7%,与流感嗜血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阳性者由于细菌感染或定植,大多会出现炎性反应。
作者:李洁云;唐荣德;苏群志;陈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管理、人才、设备是临床实验室建设的三大基本要素,也是微生物学科建设的基石,应涵盖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和人才资源管理[1]。本院微生物实验室从初仅有一台设备--恒温培养箱,每天检测2~3例标本,到目前拥有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每天平均检测40例标本,在全省及全国室间质评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加入甘肃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以及多种新检测项目的开展,均说明本院微生物实验室取得极大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梁晓红;惠燕霞;马启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北京市昌平区42日龄婴儿血常规指标参考值范围。方法采集400例体检健康的42日龄婴儿末梢血标本,采用XS‐8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常规项目检测,并计算参考值范围。结果除血小板压积外,该地区男、女性42日龄婴儿其他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及煤炭总医院3月龄婴儿参考值范围相比,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偏高。与北京儿童医院1~3岁儿童参考值范围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平均血小板体积偏高。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北京市昌平区42日龄婴儿血常规指标参考值范围,填补了本地区的空白。
作者:张霆;韩旭春;赵燕芬;李全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对促进骨骼、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病,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及胎盘早剥相关等。及时发现和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熊娟(综述);刘纯珊(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真空静脉采血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门诊患者,按实验设计要求,一次穿刺采集多管静脉血标本。采血管使用顺序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B管)→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D管)。对A、B、D管标本钾、钠、氯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B、D管间钾、钠、氯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操作进行一针多管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电解质检测结果不受采血管使用顺序的影响,含抗凝剂真空管不会导致抗凝剂携带污染。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 U )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分离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 U患者临床标本的5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9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0%和25.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74.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86.0%。结论分离自IC U送检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氟西汀的浓度。方法选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1 mmol/L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标本经乙腈沉淀后进样,选用3200QTRAP型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M RM )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氟西汀线性范围为0.30~50.0 ng/mL ,定量下限0.30 ng/mL。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日间、日内变异均小于15%,相对偏差为-2.80%~2.09%,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平均值均大于98%,基质效应小,稳定性好。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高,可用于人体氟西汀血药浓度的监测及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鹏飞;马萍;安卓玲;吴诚;雷宁;于伟越;刘丽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同时探讨孕期 TORC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ORCH感染孕妇血清标本569例进行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 IgM 总体阳性率为5.38%,以Ⅰ型单纯疱疹IgM阳性率高(18.8%),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gM、IgG阳性率分别为10.90%、43.67%。IgG总体阳性率为55.5%,以巨细胞病毒高(96.84%)。结论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IgG检测必须引起重视。孕期TORCH感染IgM、IgG检测有极其重要的义。
作者:黄蕾;姚建强;李文瑛;史春妮;杨品胜;朱艳;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肌酐(Cr)比值(UACR)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UmAlb与尿Cr水平,计算UACR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CR水平高于健康者,尿蛋白阳性患者UACR水平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P<0.05)。结论 UACR水平升高提示早期肾损伤,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齐龙;王曦辉;周琼仙;高金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疑似ACS的胸痛患者247例,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1例,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87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67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结果,计算并分析NLR对ACS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同时分析N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所有患者中,UA患者所占比例高,其余依次为 NCCP、STEMI和 NSTEMI。各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变化趋势一致,由 NCCP组、UA 组、NSTEMI组到STEMI组依次升高,但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呈相反的变化趋势。NLR对ACS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白细胞计数。结论 NLR具有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结果稳定、易于重复及动态观察等优点,对ACS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尹炳坚;傅强;严全能;陈若峰;郭建浩;李志樑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X E‐2100型血液分析仪各项性能指标。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相关文件对分析仪本底检测、携带污染率、精密度、线性范围及准确度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X E‐2100各项参数的本底计数结果均为0,携带污染率小于1.0%,批内和批间精密度高(变异系数小于4.0%),各参数检测结果线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范围为1.00±0.05,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份质控品各参数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5.0%,不同进样模式间检测结果偏差均小于4.0%;以显微镜法作为参考方法,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结果准确率为100%。结论 XE‐2100型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具有携带污染率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及结果准确等优点,能够满足大、中型医院的临床检测需求。
作者:夏万宝;张冬青;侯彦强;黄路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院检验科于2015年1~3月检出2例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化疗患者,现将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男,55岁,2014年9月确诊为肺癌,术后于2014年11、12月分别给予规律化疗2个周期,过程顺利,不良反应轻。患者住院期间多次进行血细胞分析,血小板(PL T )计数及凝血功能指标未见异常。2015年1月20日再次入院化疗,查体:右胸壁可见长约20 cm手术瘢痕,未见其他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62×109/L ,红细胞4.86×1012/L ,血红蛋白147 g/L ,PL T 24×109/L ,再次抽血后复查 PL T 27×109/L ,临床医生考虑为化疗引起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暂停化疗,升血小板治疗7 d ,但疗效欠佳,期间进行4次血细胞分析,PL T检测结果为(25~32)×109/L ,患者无明显出血倾向,凝血功能指标检测未见异常。对患者ED T A‐K2抗凝血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可见PL T明显聚集成簇,量不少,可见 PL T 围绕淋巴细胞呈卫星现象。考虑为EDTA‐PTCP ,改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采集标本后再次进行血细胞分析,PL T检测结果为192×109/L。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床旁检测(POC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0例疑似AMI患者血清标本,以电化学发光法作为参考方法,以POCT法作为实验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mass)的相关性,评价POCT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结果 POCT法检测低浓度cTnI时,与电化学发光法相关性较差(P>0.05),检测中浓度与高浓度cTnI时,相关性良好(P<0.05)。POCT法与电化学发光法Myo、CK‐MB‐mass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P<0.05)。POCT法检测结果对AMI的诊断特异度高于电化学发光法,但灵敏度低于电化学发光法(P<0.05)。结论 POCT 法检测中、高浓度cTnI时,与电化学发光法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检测低浓度 cTnI时相关性较差。POCT法与电化学发光法Myo、CK‐MBmass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POCT法对AMI的诊断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
作者:何啸;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地贫患者180例和体检健康者180进行MCV、G69D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贫患者MCV水平低于健康者,G6PD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在不同类型地贫患者中,α地贫、β地贫、α合并β地贫患者间MCV、G6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G6PD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达96.2%,MCV单独检测的灵敏度高,为99.2%。结论 MCV和G6PD对地贫筛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CV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MCV和G6PD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合作为辅助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丕绩;谢意文;蔡巧青;蒋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许多国家都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出现手、足、口腔疱疹和咽峡炎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1]。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时作出及时诊断,是早期实施防控措施与对症治疗的关键。本院自2014年4月开展了胶体金法CoxA16 IgM抗体检测,用于辅助诊断手足口病,现将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邱志琦;李震乾;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