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坚;徐照秀;吴帅军;蔡力;贡东卫;陈婷;张庆五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 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对 HBV感染孕妇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选择2013~2014年于本院接受产前筛查,且HBV表面抗原(HBsAg )阳性孕妇635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 HBV‐M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检测 HBV DNA ,采用速率法检测ALT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79例(59.69%)孕妇 HBV DNA>100 IU/mL ,其中HBsAg阳性、HBV e抗原(HBeAg)阳性、HBV核心抗体(HBcAb)阳性孕妇及HBsAg阳性、HBeAg阳性孕妇,HBV DNA阳性率、ALT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HBV e抗体阳性、HBcAb阳性孕妇,HBsAg阳性、HBcAb阳性孕妇和HBsAg阳性、HBeAb阳性孕妇(P<0.05)。随着HBV DNA水平的升高,ALT阳性率也升高(P<0.05)。结论同时检测 HBV‐M、HBV DNA和ALT ,有助于及时对 HBV感染孕妇采取干预措施,降低 HBV DNA水平,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作者:陈远平;许庆元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分离自重症监护病房(IC U )送检标本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分离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 U患者临床标本的5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结果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占90.4%。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0%和25.2%;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1%和74.9%;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86.0%。结论分离自IC U送检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邓健康;郭晓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本院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及科室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全院送检的3352例痰标本分离出的212株不动杆菌属细菌进行药敏实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结果3352例痰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00株,洛菲不动杆菌12株,检出率分别为6.0%和0.36%。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平均耐药率为83.7%,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为69.0%,耐药率12.0%。洛菲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平均耐药率为28.6%。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检出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且多重耐药菌株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痰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属菌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株占有很高的比例。对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联合用药治疗很有必要,其中舒巴坦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玲娜;袁长青;周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基质γ‐羟基谷氨酸蛋白(MGP)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健康者和不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GP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 CHD患者与健康者之间,以及不同CACS水平CHD患者之间血清MG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MGP水平呈正相关(P<0.05)。MGP诊断C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7,诊断阈值为70.69 pg/mL ,诊断灵敏度为58.80%,特异度为83.70%,约登指数为0.425。结论 CHD患者血清MGP水平存在明显异常,血清MGP水平与CACS呈正相关。MGP对CHD的诊断价值明显,对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许健;曾庆娜;黄山;张春阳;陈洁;冯勤颖;田禾;刘志琴;王荣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1(TK1)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76例结肠癌患者、35例结肠息肉患者和32例健康者血清中TK1、CEA、CA199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TK1水平(2.97±1.73) pmol/L ,高于结肠息肉患者(1.39±0.91 pmol/L)和健康者(1.13±0.62 pmol/L ,P<0.05),结肠息肉患者和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 TK1检测阳性率59.21%,与CEA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9.74%,与CEA、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提高到76.32%。结论血清 TK1检测在结肠癌的诊治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尤其与CEA、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检测的阳性率,更有利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复发及预后判断。
作者:霍颖;于祥;孔爱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许多国家都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出现手、足、口腔疱疹和咽峡炎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1]。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时作出及时诊断,是早期实施防控措施与对症治疗的关键。本院自2014年4月开展了胶体金法CoxA16 IgM抗体检测,用于辅助诊断手足口病,现将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邱志琦;李震乾;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清钙离子(Ca2+)、C反应蛋白(CR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病(HDCP)的诊断价值。方法以HDCP确诊患者作为HDCP组,以未合并 HDCP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HDCP的诊断性能。结果 HDCP组与对照组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符合率及正确诊断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UA和Hcy水平随着 HDCP患者病情进展逐渐升高,而血清Ca2+、补体C3和C4水平逐渐降低,且 HDCP患者各亚组间不同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血清Ca2+、CRP、UA、Hcy及补体C3、C4水平对 HDCP的早期诊治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强;刘世平;苟莉;王逊;王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该院2014年非重复分离的414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4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CRE 18株,占4.3%,以大肠埃希菌(11株,61.1%)为主。CRE菌株和非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E对多数常用抗菌药敏感率低。应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作者: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外周血内皮微粒(EMPs)水平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D患者38例,分为心肌梗死(MI)组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1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2例,以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 EMP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特种蛋白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IL‐6和CRP水平。结果 MI组、UA组 EMPs水平高于SA 组和对照组(P<0.05)。CHD患者体内EMPs水平与IL‐6、CRP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50,P<0.05)。结论 EMPs可作为监测和评估CHD患者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EM Ps可能通过增强炎性反应性血管损伤而在C 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郑力辉;郭菲;韩笑;黄立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尿酸酶法检测试剂,对4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尿酸总体水平高于女性,部分年龄段男性患者尿酸水平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患者(P<0.05),但在(>40~50)岁和(>60~70)岁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男性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女性患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男、女性患者HUA患病率分别为10.17%、10.21%,二者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40~50)岁组,女性患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低于健康者,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血尿酸水平变化较大,>40~50岁年龄组女性患者HUA患病率高于男性。
作者:高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自然开放性创伤是外科常见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开放性创伤、手术切口、压疮及糖尿病足等多采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可控制感染,疗效较佳。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甚至不合理应用,致病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即使出现新的抗菌药物,细菌高突变性也可使其获得耐药性。甚至部分超级细菌已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由于中医药可作用于机体多靶点、多部位,既可抑制甚至杀灭致病菌,又可促进损伤修复,且很少会发生细菌耐药。因此,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中,中医外治法中的“偎脓长肉”疗法对感染性创面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分析了“偎脓长肉”治疗感染性创面对致病菌的影响。
作者:田洹;胡文斌(综述);毛艳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是肿瘤睾丸抗原(CTA)亚家族之一,编码基因早发现于食管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中。NY‐ESO‐1在细胞内经加工产生抗原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经CD4+ T淋巴细胞及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CTL)识别,可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相应肿瘤细胞的较强的特异性免疫应答[1‐2]。本文就近年来N Y‐ESO‐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鸣;焦文静(综述);张金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于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确诊的地贫患者180例和体检健康者180进行MCV、G69D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贫患者MCV水平低于健康者,G6PD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在不同类型地贫患者中,α地贫、β地贫、α合并β地贫患者间MCV、G6P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V、G6PD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达96.2%,MCV单独检测的灵敏度高,为99.2%。结论 MCV和G6PD对地贫筛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CV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MCV和G6PD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合作为辅助指标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丕绩;谢意文;蔡巧青;蒋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生化项目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瑞士罗氏公司Modular DPP分析系统为比较系统,Cobas8000分析系统为试验系统,对新鲜标本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评价试验系统与比较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以卫计委临检中心1/2 P T为评价标准,判断检测系统之间的可比性。结果试验系统与比较系统20个生化项目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检测结果和偏倚均可接受。结论当实验室使用不同系统检测相同项目时,应定期开展比对试验和偏倚评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作者:刘兰民;李德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痰培养阳性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方法按病原菌菌种将116例痰培养阳性者分为5组,以痰培养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hs‐CRP、WBC等指标检测,比较各组间各指标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结果与阴性组比较,5个痰培养阳性组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以白假丝酵母菌组水平高;除流感嗜血杆菌组外,其余4个阳性组WBC、中性粒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5),以肺炎链球菌组升高明显。5个阳性组均有很高的hs‐CRP升高检出率。肺炎链球菌组WBC升高检出率为64.7%,与流感嗜血杆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培养阳性者由于细菌感染或定植,大多会出现炎性反应。
作者:李洁云;唐荣德;苏群志;陈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s)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该院分离的MDROs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按国际标准化建议的共识方法对不同MDROs进行定义;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结果2010~2014年共分离MDROs 5709株,其中葡萄球菌2441株(42.76%),非发酵菌2091株(36.63%),肠球菌737株(12.90%),肠杆菌科细菌440株(7.71%)。5709株MDROs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55.04%)。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小于3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20.2%、50.6%,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除多黏菌素B外,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1.4%~97.0%;多重耐药屎肠球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为13.8%,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小于3%,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90%。1914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中检出1株利奈唑胺耐药菌株,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该院MDROs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和MRSA占优势,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以防止MDROs播散。
作者:杨佩红;徐修礼;刘家云;孙怡群;樊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评价床旁检测(POC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40例疑似AMI患者血清标本,以电化学发光法作为参考方法,以POCT法作为实验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CK‐MBmass)的相关性,评价POCT检测系统的批内精密度。结果 POCT法检测低浓度cTnI时,与电化学发光法相关性较差(P>0.05),检测中浓度与高浓度cTnI时,相关性良好(P<0.05)。POCT法与电化学发光法Myo、CK‐MB‐mass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P<0.05)。POCT法检测结果对AMI的诊断特异度高于电化学发光法,但灵敏度低于电化学发光法(P<0.05)。结论 POCT 法检测中、高浓度cTnI时,与电化学发光法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检测低浓度 cTnI时相关性较差。POCT法与电化学发光法Myo、CK‐MBmass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POCT法对AMI的诊断特异度高,但灵敏度较低。
作者:何啸;管华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癌筛查中价值。方法对4972例宫颈癌筛查女性进行TCT及HPV DNA检测,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PV、T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1.20%、28.92%。TCT、HPV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4%和87.53%,高于 TCT、HPV单独检测。结论 HPV、TCT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筛查灵敏度、特异度,对预防及宫颈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小花;陈书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多指标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46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45例、体检健康女性50例,检测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724(CA724)、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TSGF、CA724、CA125、CA199水平高于健康者和卵巢良性疾病患者(P<0.05),健康者与卵巢良性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SGF、CA724、CA125、CA199单项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6.6%、66.7%、77.7%、51.1%,4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4.1%,准确度为90.8%,特异度为93.8%。结论 TSGF、CA125、CA724、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对卵巢癌早期诊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英番;杨椿;陈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该地区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实验一体化试剂盒,对379例妊娠妇女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9例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为24.0%,其中单纯解脲脲原体(Uu)感染占87.9%,单纯人型支原体(Mh)感染占5.5%,Uu合并Mh感染占6.6%。药敏实验结果表明,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及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及司帕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该地区妊娠妇女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单纯Uu感染为主,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应根据药敏实验检测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杨钢;杨围;赵德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