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PV和NT-proBNP与急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陈秋莹;王豪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细胞板体积(MPV)、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319例急性心衰患者和238例健康者进行MPV和NT‐proBNP检测,分析MPV、NT‐proBNP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心衰患者MPV、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急性心衰患者NT‐proBNP与MP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1,P<0.05)。结论 MPV和NT‐proBNP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目的:分析本科室参加2006~2014年凝血试验室间质量评价(EQ A )的成绩,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云南省临检中心的要求,对凝血试验EQA质控物进行检测,并对EQA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2006年参加EQA以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bg)评价成绩逐年提高,至2014年,总合格率PT由80%提高到100%,INR由95%提高到100%,APTT由80%提高到90%,Fbg由88%提高到100%。APTT存在EQA质控物检测结果不在允许范围内情况。结论持续参加EQA有助于对检验结果准确性进行持续性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避免引起检验结果偏差的潜在问题。

    作者:李丽;黎曼侬;王喆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检验医学专业临床分子生物学实习带教

    检验医学在疾病预防、诊断、疗效评价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中的前沿学科[1‐2]。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成熟,分子生物学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3]。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有力地推动了检验医学由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的发展[4]。本科室于1994年建立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2004年第一批通过国家卫计委(原卫生部)临检中心验收。作为第三军医大学的教学医院,本科室自1994年开展了检验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分子生物学带教实习工作。分子生物学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每个环节都不可疏忽,否则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带教老师应对实习学生进行系统、严格的训练[3]。近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实习带教工作,现结合工作体会和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作者:张燕;黄恒柳;张可珺;邓少丽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GenoType棆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准确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GenoType? 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准确性。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采集以GenoType? M TBDRsl试验作为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检测诊断性试验的文献,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 M eta‐Disc1.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终纳入16篇文献,共176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GenoType? MTBDRsl试验检测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和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96、17.50、0.20、108.46和0.9349。结论 GenoType棆 MTBDRsl试验对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作为喹诺酮类抗结核药耐药性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崔喆;胡文飞;韩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与肌酐(Cr)比值(UACR)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12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尿蛋白定性实验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纳入对照组。测定受试对象UmAlb与尿Cr水平,计算UACR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UACR水平高于健康者,尿蛋白阳性患者UACR水平高于尿蛋白阴性患者(P<0.05)。结论 UACR水平升高提示早期肾损伤,是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敏感、可靠的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齐龙;王曦辉;周琼仙;高金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柯萨奇病毒IgM抗体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许多国家都曾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柯萨奇病毒 A16型(Cox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主要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出现手、足、口腔疱疹和咽峡炎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1]。在传染病疫情暴发时作出及时诊断,是早期实施防控措施与对症治疗的关键。本院自2014年4月开展了胶体金法CoxA16 IgM抗体检测,用于辅助诊断手足口病,现将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邱志琦;李震乾;张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糖代谢情况。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 )进行空腹血糖及2 h血糖检测,同时测量血压,比较不同血压分级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结果共检出糖代谢异常患者38例(38.0%),其中确诊糖尿病5例(5.0%)、空腹血糖受损4例(4.0%)、糖耐量受损29例(29.0%)。随着血压分级升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较高,且发生率随血压分级升高而升高。糖代谢异常以糖负荷后2 h血糖升高为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早期常规检测OGTT ,从而尽早发现、干预糖代谢异常,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熙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孕妇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进展

    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激素,对促进骨骼、神经系统、生殖器官的发育极为重要。妊娠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异常。甲状腺疾病是妊娠期常见病,可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不足,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及胎盘早剥相关等。及时发现和治疗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可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熊娟(综述);刘纯珊(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粪便隐血试验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和应用

    目的:探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在粪便隐血试验(FOBT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上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和20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邻联甲苯胺法和匹拉米洞半定量法进行FOBT检测,分析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邻联甲苯胺法灵敏度高(97.5%),但假阳性率也高(16.0%)。与邻联甲苯胺法相比,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略低(80.5%),但假阳性率也有所降低(1.5%)。结论邻联甲苯胺法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易出现假阳性结果,但灵敏度较高。匹拉米洞半定量法灵敏度较低,但假阳性率也相对较低。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及检测结果准确性。

    作者:文永;徐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分析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同时探讨孕期 TORCH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TORCH感染孕妇血清标本569例进行各病原体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 IgM 总体阳性率为5.38%,以Ⅰ型单纯疱疹IgM阳性率高(18.8%),Ⅰ、Ⅱ型单纯疱疹病毒IgM、IgG阳性率分别为10.90%、43.67%。IgG总体阳性率为55.5%,以巨细胞病毒高(96.84%)。结论陕西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IgG检测必须引起重视。孕期TORCH感染IgM、IgG检测有极其重要的义。

    作者:黄蕾;姚建强;李文瑛;史春妮;杨品胜;朱艳;王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T RFIA )在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40例梅毒患者和150例健康者血清标本,采用TRFI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比较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率。结果 TRFIA、TP‐ELISA、TPPA 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00.00%、98.75%、9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特异度分别为99.33%、98.67%、100.00%。 T RFIA 检测假阳性率为0.67%,假阴性率为0.00%;TP‐ELISA检测假阳性率为1.33%,假阴性率为1.25%,TRFIA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低于TP‐ELISA(P<0.05)。结论 TRF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的常规筛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薇;李世云;肖德俊;刘婷;肖九长;李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链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细胞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肿瘤标志物对29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临界值,以135例良性胸腹腔积液为对照,研究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CA724诊断恶性胸腹腔积液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CEA、CA724、NSE、CA125单独检测时,以CEA灵敏度(81.7%)、约登指数(0.64)、阴性预测值(67.7%)、阳性预测值(90.8%)较高,特异度则以NSE(82.9%)较高。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较单独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CEA对恶性胸腹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

    作者:张惠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2010~2014年血脂项目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卫生部血脂项目室间质评结果。方法对2010~2014年卫生部血脂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4年参加卫生部血脂室间质评10次,检测质控品50份,共计300个检测结果。各项目总体来说结果较好,能力验证(PT )总成绩为95%,每年各项目PT成绩均超过90%。相对于其他项目,载脂蛋白 A1与载脂蛋白B PT 成绩较差,偏倚较大。结论通过分析卫生部室间质评结果,有助于了解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作者:肖华勇;胡孝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溶血三项试验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标本进行溶血三项试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O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ABO‐HDN )在患儿中的阳性率为38.3%,Rh血型相关新生儿溶血病(Rh‐HDN )阳性率为0.6%。放散试验阳性率为99.61%,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为85.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为60.31%。ABO‐HDN阳性率与血型相关,A型新生儿阳性率高于B型,而与性别无关。结论溶血三项试验在HDN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A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较B型更易因ABO‐HDN所致。

    作者:黄美容;黄健;张绍基;钟吉康;徐艳;刘福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的合理输注量和血液制品配备。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肝移植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根据术中出血量搭配各种成分血进行输注,输注后各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理想,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和病情,预计术中出血量,适当合理准备各种血液制品,以保证肝移植术顺利进行。

    作者:吴敏华;梁慧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美国雅培公司C I8200型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对体检人群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检测。以TC>5.72 mmol/L和(或)TG>1.7 mmol/L作为高脂血症诊断标准。结果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总检出率为35.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人群高脂血症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脂血症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应以男性和60岁及其以上人群为重点,提出必要的生活干预建议,以预防高脂血症相关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琰;刘宏涛;钱文红;田生;祁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静脉采血真空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真空静脉采血管使用顺序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门诊患者,按实验设计要求,一次穿刺采集多管静脉血标本。采血管使用顺序为: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A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B管)→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管→生化项目专用真空管(D管)。对A、B、D管标本钾、钠、氯检测结果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A、B、D管间钾、钠、氯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操作进行一针多管法静脉血标本采集时,电解质检测结果不受采血管使用顺序的影响,含抗凝剂真空管不会导致抗凝剂携带污染。

    作者:黄汝英;罗玉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近3年肛周脓肿及肛瘘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近3年肛周脓肿、肛瘘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对该院2012~2014年115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脓液、瘘管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15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93.0%)和厌氧菌(65.2%)为主;大肠埃希菌居首位(51.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7.1%)。单一细菌感染41例(35.7%),混合感染74例(64.3%)。大肠埃希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氨曲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及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2012~2014年,大肠埃希菌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结论该院肛周脓肿、肛瘘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差异较大,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用药。

    作者:陆坚;徐照秀;吴帅军;蔡力;贡东卫;陈婷;张庆五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痰标本不动杆菌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及科室分布特征。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全院送检的3352例痰标本分离出的212株不动杆菌属细菌进行药敏实验检测,分析鲍曼不动杆菌的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特征。结果3352例痰标本中,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200株,洛菲不动杆菌12株,检出率分别为6.0%和0.36%。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平均耐药率为83.7%,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敏感率为69.0%,耐药率12.0%。洛菲不动杆菌耐药率较低,平均耐药率为28.6%。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检出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且多重耐药菌株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痰标本中分离的不动杆菌属菌株主要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重症监护病房、脑外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株占有很高的比例。对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联合用药治疗很有必要,其中舒巴坦起重要作用。

    作者:陆玲娜;袁长青;周利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超声与血清学联合检测在孕妇TORCH感染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联合检测在孕妇 TORCH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孕妇进行血清TORCH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孕妇每两周接受1次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发育情况。结果656例孕妇中,TORCH感染率为19.36%。其中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Ig M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50%、2.13%、4.27%、4.72%。T O RC H特异性抗体阳性者超声检查检出的胎儿发育异常包括脐膨出37例、颈部淋巴水囊肿12例、停止发育4例、脑积水6例、死胎9例、单脐动脉肾盂积水16例、腹裂12例、发育迟缓24例,总异常率为18.29%。656例妊娠妇女中,正常分娩574例,其中T O RC H感染者56例,占9.76%;妊娠结局不良82例,其中T O RC H感染43例,占52.44%,与正常分娩者中T O RC H感染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与血清学检测联合应用于孕妇TORCH感染诊断,方法可靠,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周芳;王薇;赵书平;张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品管圈在提高血培养阳性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是指工作性质相似的人,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共同组织的一个团体。所有参与品管圈的人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动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和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地致力于各种问题的改善。品管圈能使每位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能加深对工作目的和意义的理解。目前,品管圈作为一种加强管理的手段,广泛用于医院管理的诸多方面[1]。为加强管理,本院检验科于2014年12月成立了“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品管圈小组,现将品管圈工作机制及应用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李全亭;何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