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毛亚杰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微小 RNA‐1(miRNA‐1)、微小 RNA‐126(miRNA‐126)和微小RNA‐208(miRNA‐208)的相关性,以探寻冠心病新的生物标记物,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治疗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0例(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冠心病患者200例(对照组),提取血浆总RN A ,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miRNA‐1、miRNA‐126和miRNA‐208在两组人群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分析血浆中循环miRNAs作为冠心病检测指标的指导意义。结果试验组血清 Hcy、miRNA‐1与miRNA‐126水平高于对照组,miRNA‐20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大于25分者上述各指标均高于Gensini积分小于或等于25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miRNA‐1、miRNA‐126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 Hcy水平与miRNA‐1、miRNA‐126水平同样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Hcy、miRNA‐1、miRNA‐126、miRNA‐208均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的生物标记物。除miRNA‐208,各指标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作者:秦继宝;蒋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前后各精液参数与男性因素不孕者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男性精液异常的不孕夫妇所进行的128个IU I周期,统计妊娠组(16个周期)和非妊娠组(112个周期)的各精液参数,探讨优化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和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总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精子正常形态率大于或等于4%时,精液常规参数与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IU 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各精液参数均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 I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肖宗辉;梁嘉颖;李子涛;杜鹏;郑晓璇;汪李虎;刘风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探讨早产儿VAP的治疗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断为V A P的54例早产儿,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占94.20%,革兰阳性菌占5.80%。常分离到的4种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9株,42.03%)、产气肠杆菌(12株,17.39%)、铜绿假单胞菌(10株,14.49%)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10.14%)。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多重耐药现象,仅对部分抗菌药物敏感,且出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论该院VAP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多见,有多重耐药现象,因此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治疗早产儿VAP至关重要。
作者:亓然;马晓波;李珣;宋秀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早产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早产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0例,并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同时选取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 )、同型半胱氨酸(Hcy )及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患儿Hcy、TBIL及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3例诊断为心肌炎,29例诊断为亚临床心肌炎,46例诊断为疑似心肌炎。结论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细胞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常规测定H cy及心肌酶谱对临床诊断新生儿心肌炎及亚临床心肌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春姬;元顺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该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146例,其他非RA患者110例(其中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8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别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分析抗CCP抗体与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诊断 RA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1%、98.20%、97.39%、82.59%,RF诊断 RA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9%、84.02%、77.50%、72.96%;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测值分别为57.53%、98.20%、96.55%、85.03%。结论采用ECLI法单独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对RA的诊断要求,而联合RF只能提高RF对RA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抗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无明显提升作用。
作者:李荔;吴俊渊;张秀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肝病科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1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AST、ALT、AST及GG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可以同ALT、AST及GGT一起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情况,为分析AL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7例A L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34.5%、阳性预测值为81.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45.6%、阳性预测值为6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出微小残留病变阴性19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26.31%,微小残留病变阳性68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86.76%,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所有微小残留病变阳性患者中,高表达者复发率(88.23%)高于低表达者(4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L复发和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莉;何浩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从已确诊结核病患者的标本中分离出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使用VIT 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阳性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结果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2年标准进行判断。结果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出7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S A ),M RS A检出率为67.62%。M RS A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00%和88.7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除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万古霉素,M RS A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结论结核病患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特别是对MRSA感染患者应加强检测,根据菌株耐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周洪经;杜岩青;张立;张丽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16例,分为精子密度异常组(59例)和精子活动力异常组(57例),另选取56例已育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微量元素钙、磷、镁、铜、铁和锌水平。结果精子密度异常组中钙、磷、锌和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力异常组中铜水平高于对照组,锌和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与精子密度和活动力密切相关,测定精液中微量元素对评估和治疗男性不育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玉玶;王丽;魏学文;权翠侠;徐萍;时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预防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其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纳入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纳入对照组,术后均严密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预防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詹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简称乙肝)5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定性检测的分析性能,改进和优化试验方案,为实验室选用合适的方法和试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梯度稀释定值样品测定检出限;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 EP12‐A2文件进行临界值验证;选取临界值样品评价分析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通过与室间质评检测结果及雅培i4000SR化学发光仪比对评估符合率。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及乙肝核心抗原(HBcAb)的低检出限分别为:0.2 IU/mL、20 mIU /mL、1 NCU/mL、0.75 NCU/mL、0.05 NCU/mL。临界值(C50)±20%的浓度范围包含了多次重复试验阳性率5%~95%的浓度点区间。批内变异系数(CV )≤15%,夹心法批间CV≤25%,竞争法批间 CV≤35%。准确度及与雅培i4000SR比对的阴、阳性符合率均大于或等于95%,其一致性检验κ≥0.75。结论本实验室乙肝5项ELISA检测方法性能符合检测分析要求,检测质量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史静;张亚;邹麟;陈瀑;张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线性评价方法在临床化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目测法、改良Doumas法、《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卫生行业标准法)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6‐A文件(以下简称EP6‐A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葡萄糖(Glu)、尿素(Urea)、尿酸(UA)等测定项目进行分析测量范围的建立。结果目测法显示各项目的预期值和测量均值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改良Doumas法评价CK为非线性,舍弃后两点评价为线性;其余项目评价为线性。卫生行业标准法评价CK、U rea为非线性,但不能判断其非线性是否为临床可接受;其余项目评价为线性。EP6‐A法直接判断ALT、Glu、UA为线性;CK、Urea评价为临床可接受线性,舍弃高值后评价为线性。结论 EP6‐A文件标准将线性评价与临床目标相结合,通过设定方法学偏移,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扩大对分析方法呈线性的认可范围,更具临床实用性。
作者:金宁娟;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诊血液检测标本质量,探讨实验前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收集华亭县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1825例急诊患者的血液标本,测定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糖(Glu)、尿素(Ur)、尿酸(Cr)等项目,并分析标本质量。结果1825例急诊患者血液标本中,140份标本不合格,其中姓名不符有13份,占9.28%;抗凝标本出现凝块51份,占36.43%;输液管采血标本38份,占27.14%;输入有影响的药物或进餐后采血13份,占9.28%;标本量过少标本14份,占10.00%;凝固标本11份,占7.86%。结论实验前标本的正确采集和准备,是实验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加强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周宏;刘九菊;李宝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分析理工院校与体育院校新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体检结果,为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311名新生的血清A L T和T B检测结果。结果体育院校新生ALT、TB水平升高者所占百分率高于理工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特别是体育院校类学生,定期体检,科学、适度、合理的安排各项体育训练十分必要。
作者:李艳;毛亚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分析其免疫学性质。方法采用蛋白G交联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 ),小扁豆凝集素(LCA )亲和层析、富集纯化IgG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免疫印迹分析LCA‐IgG的IgG亚型。结果血清IgG纯化率为62%,LCA‐IgG层析得率为4.59%。精神分裂症患者LCA‐IgG中可标记到IgG1、IgG2、IgG3亚型,IgG4未检出;而健康者LCA‐IgG可标记到IgG1~IgG4全部4个亚型。结论成功建立了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揭示了患者LCA‐IgG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健康者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郭静;邱锦云;冯方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在预测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该院体检的机关事业单位男性职工286例,根据舒张压将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组:舒张压90~<110 mm Hg者36例,110~<130 mm Hg 者83例,130~<150 mm Hg者67例,150~<170 mm Hg者79例,≥170 mm Hg者21例;收集其血清FFA及体质量指数(BM I)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舒张压男性体检者血清 FFA 水平及BM 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9.97、117.84,P<0.05)。且人群血压与血清FFA水平呈正相关(r=0.995,P<0.05)。结论血清 FFA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提示FFA水平对高血压的发病有较大影响。
作者:张湘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该院住院且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ACS患者105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5例、急性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STEMI组)35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5例;另选取同期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NT‐proBNP、hs‐CRP、CK‐MB及cTnI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CS患者血清 NT‐proB‐NP、hs‐CRP、CK‐MB和cTnI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NT‐proBNP及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联合检测可作为传统心肌酶谱检测的补充,对判断ACS的严重程度及指导早期行有创检查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曙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老年科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2014年156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标本送检资料。结果共检出非重复病原菌591株,阳性率为37.8%,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共299株(50.6%),其次为尿液171株(28.9%)、分泌物75株(12.7%)、血液15株(2.5%);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2.60%),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共检出多重耐药菌54株,占全院的56.3%。结论该院老年患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旭辉;徐祎;张术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Ⅰ类整合子流行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多因素研究,对Ⅰ类整合子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高是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Ⅰ类整合子阳性率高达98.6%。结论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受多种因素影响,Ⅰ类整合子在该院广泛流行,与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应加强重症患者感染防御措施,及时发现、控制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播散途径。
作者:高玉录;顾敏芳;黄唯;凌峰;何凤春;何友华;朱怡平;李俊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估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原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推荐方法及评价标准,对该院单一模块的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及携带污染率进行测定。结果本底计数结果、批内精密度、与参考实验室的比较、数据偏倚、携带污染检测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临床可报告范围均大于临床要求的范围。结论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性能良好,精密度及正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临床可报告范围广,携带污染率低,是理想的实验分析仪器。
作者:简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