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然;马晓波;李珣;宋秀宇
尼曼‐匹克病(N PD )是鞘磷脂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肿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量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1]。本病于1914年首先由 Niemann报告,1922年 Pick详细描述了病理检查所见,故而得名,此后国内外陆续有个例报道。国内临床分为A、B、C、D、E共5型,国外按病因分为Ⅰ型及Ⅱ型两大组,目前已肯定该病由于鞘磷脂酶或转运外源性胆固醇缺乏,造成病变细胞内鞘磷脂、胆固醇沉积,从而导致器官代谢异常[2]。骨髓中找到尼曼‐匹克细胞对确诊该病有重要价值,现报道1例病例如下。
作者:徐益恒;瞿晓媛;邰文琳;李劲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肝病科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1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AST、ALT、AST及GG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可以同ALT、AST及GGT一起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调查扬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 PV )感染情况,分析其基因型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该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422例不同年龄段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1种H PV基因分型。结果 HPV 阳性率为38.60%,高危型 HPV 单型感染阳性率为18.23%,多重基因型感染阳性率为13.61%;以H PV‐16、52、58、53、11基因型感染为主。30岁以下女性H PV阳性率略高于30~<40岁者,之后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结论扬州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以 HPV‐16、52、58基因型为主,多重基因型感染阳性率较高,且 HPV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易感人群定期进行H 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筛查。
作者:程文国;李炜;李莹莹;成颖;刘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肺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2015年新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 2012)显示,肺癌已经成为全球癌症病例中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疾病。与此同时,肺癌也成为我国恶性肿瘤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被确诊的肺癌患者5年内生存率不足17%。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 )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而后者占所有肺癌病例数的80%以上,其病死率高,常规影像学诊断和组织学诊断检出率低,且组织化学检测过程繁琐。近年来,对微小RNAs(miR‐NAs)的表达与 NSCLC相关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有研究表明,miRNAs的表达异常对 NSCLC 肿瘤细胞的黏附、浸润和扩散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3]。本文则结合近几年的相关研究对miRNAs的异常表达和 NSCLC 的诊疗联系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辛文瀚(综述);罗萍(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心肌酶谱检测在早产窒息新生儿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早产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50例,并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同时选取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10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 )、同型半胱氨酸(Hcy )及心肌酶谱各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轻度窒息组及重度窒息组患儿Hcy、TBIL及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资料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有3例诊断为心肌炎,29例诊断为亚临床心肌炎,46例诊断为疑似心肌炎。结论早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细胞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常规测定H cy及心肌酶谱对临床诊断新生儿心肌炎及亚临床心肌炎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春姬;元顺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82例,分为病毒性肺炎组(32例)、支原体肺炎组(20例)、细菌性肺炎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G‐CSF、sIL‐2R水平。结果各肺炎组患儿血清sIL‐2R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毒性肺炎组血清sIL‐2R水平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高,其次为支原体肺炎组,各肺炎组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94.74%)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肺炎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72.41%)高于非发热肺炎患儿(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检测G‐CSF、sIL‐2R、CRP水平对诊断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欣;黄粱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和肌酐(Cr)联合检测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各类肾脏疾病住院患者23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130例,高血压肾病组100例;另选取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ys C、RBP、BUN及Cr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 C、RBP、BUN、Cr水平均升高,高血压肾病组患者血清Cys C、RB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压肾病组患者血清BUN、Cr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在肾脏疾病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4项指标联合检测肾脏疾病患者的阳性率(81.9%)高于单项检测。结论血清RBP、Cys C是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和BUN、Cr联合检测可提高肾脏疾病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娟娟;周铁成;童开;李小燕;程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法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 H )水平的差异,以验证合适的上机标本类型。方法用血清管、肝素抗凝管、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 A‐K2)抗凝管、3.2%枸缘酸钠抗凝管4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同一患者血液,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2 h内测定iPT H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EDTA抗凝法测定iPTH水平为标准,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正常水平及高值水平标本中,血清及枸缘酸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iPTH可以使用ED T A‐K2及肝素抗凝标本,使用血清标本需要制定相应的正常参考范围,3.2%枸缘酸钠抗凝血浆不适合作为本实验室上机标本类型。
作者: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分析孕前实验室检查结果,了解夫妇双方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分布情况,探讨孕前高危因素,为实现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该地区计划怀孕的8313对夫妇进行血常规、乙型肝炎两对半、T O RC H 5项、女性阴道分泌物等检查,并对孕前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居首位,占受检女性的17.43%;夫妇双方检查的项目中,主要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异常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分别占10.20%和9.94%。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筛查孕前高危因素,有利于优生优育指导,以有效减少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的发生,是重要的优生优育措施。
作者:蓝少华;杨彩珍;吴爱荣;李凤葵;何惠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与红细胞沉降率(以下简称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比对,评估VISION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以下简称V IS IO N法)检测血沉的相关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该院住院及门诊患者319例,分别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全血,采用VISION法与魏氏法进行血沉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ISION法和魏氏法测得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用VISION法对血沉进行检测。
作者:王晶;王倩;李远;杨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 )孕妇及正常妊娠孕妇剖宫产手术前、后D‐二聚体(DD )水平和血小板(PLT)计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妇产科待产的40例PIHS孕妇及40例正常妊娠孕妇剖宫产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天血浆DD水平及PL T计数,分析其改变对疾病的意义。结果剖宫产前、后各时间点PIHS孕妇血浆DD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间点 PLT 计数均略低于正常孕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S孕妇具有较正常妊娠孕妇更明显的高凝状态,因此,剖宫产手术前、后动态监测PIHS孕妇凝血功能,对预防产科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砚秋;刘云;崔红美;曹必蓉;马芳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析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妇科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良性卵巢肿瘤组(59例)和卵巢癌组(4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应用瑞士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CEA、CA153、CA125、CA19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良性卵巢肿瘤组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及CA199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及CA199水平也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各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53、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柱均;叶淑霞;张飞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验证商家提供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绵阳市健康成年人群。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该院698例18~89岁体检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s‐CRP定量检测,经筛选对474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hs‐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年人群hs‐CRP水平呈偏态分布,中位数(P50)男性为0.65 mg/L、女性为0.48 mg/L、总人群为0.54 mg/L ;第95百分位数( P95)男性为5.01 mg/L、女性为2.61 mg/L、总人群为4.29 mg/L ;男性高于女性( P<0.05);血清hs‐CR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者 hs‐CRP水平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hs‐CRP>3.0 mg/L者占16.4%,hs‐CRP>5.0 mg/L者占3.6%,hs‐CRP>10.0 mg/L者占1.3%。结论不同年龄段、男女间参考区间虽有一定范围变化,商家提供的血清hs‐CRP的参考区间(0.0~5.0 mg/L)仍是可行的,但若hs‐CRP浓度长期超过3.0 mg/L时应重视。
作者:徐鹏;薛冰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检测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降钙素原(PC T )水平,探讨其在儿童腹泻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18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细菌性腹泻组(60例),病毒性腹泻组(60例),非感染性腹泻组(60例)。检测3组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 T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对小儿腹泻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腹泻组患儿外周血CD64指数和PC T水平均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且细菌性腹泻组CD64和PC T检测阳性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CD64指数对细菌性腹泻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PC T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 T水平呈正相关(r=0.865,P<0.05)。结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和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CD64和PCT检测对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廖长风;陈懿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RA患者随病程进展机体内部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活动期(36例)、缓解期(23例)RA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IL‐6、IL‐1β及T N 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RA患者IL‐6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10和 TN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L‐6随病程发展在后期趋于稳定外,其他4类炎性细胞因子中,IL‐4、IL‐10有上升趋势,IL‐1β和T N F有下降趋势。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T h1及T h2型细胞因子存在失衡状态,以向T h1型因子偏移为主;将RA按病程划分定期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为评价病情活动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施利青;董婷;甸自金;欧阳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与乙肝病毒DNA (HBV DNA )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576例乙肝患者及10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HBV‐LP及 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576例乙肝患者血清 HBV‐LP与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67.53%与6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HBV‐LP与 HBV DNA呈良好的正相关(r=0.785,P<0.05)。结论乙肝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江春梅;仇卫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概述女性CV是阴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过度增殖而引发的一种阴道疾病。乳酸杆菌是阴道菌群中的主要菌种,正常状态下乳酸杆菌的生长对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起着重要院号、临床诊断、标本类型、入库时间、标本数量、存放位置、出库时间、使用人、保存人等。各类标本按扫描顺序放入对应的盒、架及冰箱。
作者:王远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分析理工院校与体育院校新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体检结果,为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311名新生的血清A L T和T B检测结果。结果体育院校新生ALT、TB水平升高者所占百分率高于理工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特别是体育院校类学生,定期体检,科学、适度、合理的安排各项体育训练十分必要。
作者:李艳;毛亚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药物保守治疗的198例E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9例)单用甲氨蝶呤(MTX),B组(92例)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C组(67例)采用MTX 8日疗法,观察各组治愈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比较3种方案的疗效,以及不同血β‐HCG水平对3种方案的影响。结果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为C组(86.57%),B组次之(84.78%),A组低(66.67%)。3组患者中β‐HCG水平为1500~3000 mIU/mL者及大于3000mIU/mL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M TX保守治疗EP效果欠佳,推荐选用联合方案或8日疗法,较高β‐HCG水平患者采用8日疗法疗效好。
作者:李小松;胡艳丽;刘小榕;秦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估我国于2011年发布的诊断标准用于临床后对妊娠糖尿病(GDM )筛查和诊断的影响。方法按照2011年原卫生部发布的诊断标准对怀孕24~28周的孕妇进行糖尿病筛查,并分析采用新标准前后GDM 阳性率的变化。结果采用新标准后GDM阳性率(12.5%)明显高于2010年标准筛查阳性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按照新标准要求开展筛查,及时诊断GDM ,确保临床尽早对孕妇的高血糖水平进行必要的干预,对维护母婴健康意义重大。
作者:李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