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柱均;叶淑霞;张飞勇
目的:探析联合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及糖类抗原199(CA199)在妇科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疑似妇科肿瘤患者100例,分为良性卵巢肿瘤组(59例)和卵巢癌组(4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纳入对照组,应用瑞士罗氏Cobas e411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CEA、CA153、CA125、CA199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良性卵巢肿瘤组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及CA199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及CA199水平也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患者血清CEA、CA153、CA125、CA199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各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A、CA153、CA125及CA199联合检测对妇科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柱均;叶淑霞;张飞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16例,分为精子密度异常组(59例)和精子活动力异常组(57例),另选取56例已育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微量元素钙、磷、镁、铜、铁和锌水平。结果精子密度异常组中钙、磷、锌和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力异常组中铜水平高于对照组,锌和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与精子密度和活动力密切相关,测定精液中微量元素对评估和治疗男性不育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玉玶;王丽;魏学文;权翠侠;徐萍;时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孔板观察法,测定TMP/SMZ对MTB敏感标准株H37Rv、临床敏感菌株(20株)和临床耐多药(MDR)菌株(30株)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标准株H37Rv的MIC值为0.5μg/mL TMP+9.5μg/mL SMZ。40株(80%)临床分离MTB可以被MIC值为1μg/mL TMP+19μg/mL SMZ的复合制剂抑制生长,其中包含17株敏感菌株、23株MDR菌株。结论 TMP联合SMZ对M TB菌株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作者:王静;李同心;聂晓平;丁显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602例住院患者血常规结果,将其分为外科手术组(360例)、急性白血病组(10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传单组,36例)、新生儿组(102例)4组,分别进行仪器和血涂片白细胞分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传单组及新生儿组中,仪器法与血涂片法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方法测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仅在新生儿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形态正常且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与血涂片分类基本一致,可以信赖;但对于形态异常或不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的准确性较差,实际工作中应配以血涂片镜检,提高报告的准确度。
作者:杨竹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成熟T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约占成人成熟淋巴细胞白血病的2%,疾病呈进展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通常小于1年[1]。 T‐PL L在临床少见,国内外对该病的报道有限,现本文对1例 T‐PL L患者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孙静芳;郭正武;胡高峰;续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验证商家提供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绵阳市健康成年人群。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该院698例18~89岁体检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s‐CRP定量检测,经筛选对474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hs‐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年人群hs‐CRP水平呈偏态分布,中位数(P50)男性为0.65 mg/L、女性为0.48 mg/L、总人群为0.54 mg/L ;第95百分位数( P95)男性为5.01 mg/L、女性为2.61 mg/L、总人群为4.29 mg/L ;男性高于女性( P<0.05);血清hs‐CR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者 hs‐CRP水平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hs‐CRP>3.0 mg/L者占16.4%,hs‐CRP>5.0 mg/L者占3.6%,hs‐CRP>10.0 mg/L者占1.3%。结论不同年龄段、男女间参考区间虽有一定范围变化,商家提供的血清hs‐CRP的参考区间(0.0~5.0 mg/L)仍是可行的,但若hs‐CRP浓度长期超过3.0 mg/L时应重视。
作者:徐鹏;薛冰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靶抗原分布由传统的细胞核抗原扩展到现在的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骨架、细胞质、细胞分裂周期等,可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1],是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 ID )的重要血清学指标。ANA阳性提示患有AID的可能性,对AID的检测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除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检测ANA ,为了做到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对抗可提取核抗原(EN A )抗体进行检测,EN A是可提取核抗原的总称,EN A抗原可用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EN A抗原中主要包括Sm、RNP、SSA、SSB、Jo‐1、Scl‐70等抗原。由于不同特性的抗ENA抗体在各种AID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些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所以对抗EN A抗体谱的检测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AID。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抗 ENA抗体的方法是免疫印迹法,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被实验室广泛采用。所以可以通过确定靶抗原,以便准确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类型。但通过实际操作,检验人员会遇到令人困惑的结果,就是ANA荧光结果为阴性,而抗ENA抗体谱却有阳性结果,一个是筛查实验,一个是确证实验,两者结果矛盾。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结果对临床的提示作用。
作者:刘薇;李嘉;吴振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库中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潜在价值越来越大,数据信息的提取和挖掘能力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战略需求,需要利用多种数据挖掘工具来开发其潜在的有效价值,以促进多学科的发展和更新。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的阶段,如今发展到以分子生物学为本质出发点,对疾病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医学时代。作为现代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及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挖掘和整合涵盖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大数据将成为精准医学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提取有效的价值,可以指导和制订出适合每位患者的精准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益大化和医疗资源配置优化。
作者:任思冲;周海琴;彭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前后各精液参数与男性因素不孕者的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男性精液异常的不孕夫妇所进行的128个IU I周期,统计妊娠组(16个周期)和非妊娠组(112个周期)的各精液参数,探讨优化处理前后精液参数和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总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的各精液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精液常规各项参数与临床妊娠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精子正常形态率大于或等于4%时,精液常规参数与精液异常男性不育症患者的IU I临床妊娠率无明显相关性,各精液参数均不能有效预测此类型患者IU I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肖宗辉;梁嘉颖;李子涛;杜鹏;郑晓璇;汪李虎;刘风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1细胞溶解性阴道病(CV)概述女性CV是阴道正常菌群乳酸杆菌过度增殖而引发的一种阴道疾病。乳酸杆菌是阴道菌群中的主要菌种,正常状态下乳酸杆菌的生长对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起着重要院号、临床诊断、标本类型、入库时间、标本数量、存放位置、出库时间、使用人、保存人等。各类标本按扫描顺序放入对应的盒、架及冰箱。
作者:王远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Ⅰ类整合子流行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多因素研究,对Ⅰ类整合子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高是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Ⅰ类整合子阳性率高达98.6%。结论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受多种因素影响,Ⅰ类整合子在该院广泛流行,与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应加强重症患者感染防御措施,及时发现、控制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播散途径。
作者:高玉录;顾敏芳;黄唯;凌峰;何凤春;何友华;朱怡平;李俊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年来,肺癌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逐年增高。临床上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有胸部 X线片、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细胞涂片等,但因其特异度和灵敏度有限,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肿瘤标志物相比于其他传统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本文对常见的几个肿瘤标志物及近来新兴的标志物进行综述。
作者:王鑫蕊(综述);刘旭(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分析其免疫学性质。方法采用蛋白G交联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 ),小扁豆凝集素(LCA )亲和层析、富集纯化IgG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免疫印迹分析LCA‐IgG的IgG亚型。结果血清IgG纯化率为62%,LCA‐IgG层析得率为4.59%。精神分裂症患者LCA‐IgG中可标记到IgG1、IgG2、IgG3亚型,IgG4未检出;而健康者LCA‐IgG可标记到IgG1~IgG4全部4个亚型。结论成功建立了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揭示了患者LCA‐IgG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健康者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郭静;邱锦云;冯方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检验标本库是系统收集和存储人体正常和病理血液样品及疾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和预防等方面信息的平台。标本库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病例原始资料,对病例回访追踪、疗效观察很有帮助,同时也是临床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条件。依托于临床检验标本库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是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1]。因此,逐步建设和完善临床检验标本库不仅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而且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鹏;浦春;柳发虎;武其文;冯钢;黄丽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微小 RNA‐1(miRNA‐1)、微小 RNA‐126(miRNA‐126)和微小RNA‐208(miRNA‐208)的相关性,以探寻冠心病新的生物标记物,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治疗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80例(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入院检查的非冠心病患者200例(对照组),提取血浆总RN A ,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miRNA‐1、miRNA‐126和miRNA‐208在两组人群中的表达情况。观察分析血浆中循环miRNAs作为冠心病检测指标的指导意义。结果试验组血清 Hcy、miRNA‐1与miRNA‐126水平高于对照组,miRNA‐20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Gensini积分)大于25分者上述各指标均高于Gensini积分小于或等于25分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miRNA‐1、miRNA‐126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血清 Hcy水平与miRNA‐1、miRNA‐126水平同样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Hcy、miRNA‐1、miRNA‐126、miRNA‐208均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的生物标记物。除miRNA‐208,各指标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作者:秦继宝;蒋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情况,为分析AL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7例A L患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4例)外周血标本,同时检测骨髓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95.6%、特异度为34.5%、阳性预测值为81.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检测的灵敏度为87.3%、特异度为45.6%、阳性预测值为6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检出微小残留病变阴性19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26.31%,微小残留病变阳性68例,24个月后复发率为86.76%,两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所有微小残留病变阳性患者中,高表达者复发率(88.23%)高于低表达者(4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对诊断AL复发和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莉;何浩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凝血状态。方法选取2013年2~7月于同济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治疗的 HSP患儿81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HSP发作组(43例)和HSP缓解组(38例),另选取41例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TEG仪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α角、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和凝血指数(C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发作组R值和K值降低,α角、MA值、CI、EPL和Ly30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SP发作组比较,HSP缓解组患儿R值和K值增高,α角、MA值、CI、EPL及Ly30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血液凝固性存在异常,并随着病情缓解而改变, TEG对HSP患儿血凝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飞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尼曼‐匹克病(N PD )是鞘磷脂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肿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量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1]。本病于1914年首先由 Niemann报告,1922年 Pick详细描述了病理检查所见,故而得名,此后国内外陆续有个例报道。国内临床分为A、B、C、D、E共5型,国外按病因分为Ⅰ型及Ⅱ型两大组,目前已肯定该病由于鞘磷脂酶或转运外源性胆固醇缺乏,造成病变细胞内鞘磷脂、胆固醇沉积,从而导致器官代谢异常[2]。骨髓中找到尼曼‐匹克细胞对确诊该病有重要价值,现报道1例病例如下。
作者:徐益恒;瞿晓媛;邰文琳;李劲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为临床提供方便、准确、快速的MTB耐药性的检测方法。方法以DNA测序法为金标准,采用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同时对2014年8~12月收治的250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分离 M T B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 M T 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效能。结果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MTB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3.0%、3.5%,对异烟肼的耐药率分别为6.7%、8.2%。以DNA测序法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与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比例法药敏试验,且检测时间短于比例法药敏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可以代替比例法药敏试验成为检测MTB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晓红;向启云;庄倩;李沫;董艳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癫痫是常见脑部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产生多次发作的持续性倾向,从而导致神经生物、认知、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多种后果[1]。调查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5‰,首次发病年龄以儿童、青少年时期为主[2]。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将癫痫按病因分为遗传性、结构性和代谢性、未知病因3类[3]。遗传性癫痫是指由已知的或推测的遗传缺陷直接导致的癫痫。大量研究显示,在没有明确的外部获得性因素(如头部创伤,中风,感染等)的癫痫病例中,遗传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3]。
作者:李国强(综述);王剑;傅启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