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恒;瞿晓媛;邰文琳;李劲榆
目的:比较核酸检测与抗体检测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感染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124例确诊H IV感染者的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资料,并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在早期感染者(76例)与中晚期感染者(48例)中的检出阳性率。结果早期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率(94.74%)高于抗体检测(84.21%),中晚期感染者抗体检测阳性率(97.92%)高于核酸检测(8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核酸检测在H IV感染早期准确性高于抗体检测,而在H IV感染中晚期,抗体检测准确性较高。
作者:侯海燕;燕清丽;刘靓;刘纯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 T A )抗凝全血的血沉仪同传统魏氏法及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沉仪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选择适合临床应用的自动化血沉仪。方法选择4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魏氏法、枸橼酸钠抗凝血的XC‐A30自动血沉分析仪(以下简称XC血沉仪法)、EDTA抗凝血的VISION‐C全自动动态血沉仪(以下简称VISION血沉仪法)测定ESR ,将3种方法测定的ESR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VISION血沉仪法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3种方法测得ESR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497,P=0.000)。XC血沉仪法与魏氏法 ES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04);VISION血沉仪法与魏氏法ESR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75,P=0.000),二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638)。VISION 血沉仪法两个水平质控品的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及日间变异系数(CV)均低于10%。结论 V IS IO N血沉仪法与魏氏法测得ES R结果相关性好,且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平;马丽;马艳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等特点。本科室使用美国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以来,极大地提高了检验质量和工作效率,其使用过程必须严格按《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管理规程认真做好仪器的全程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得到准确的样品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报告。全面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等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将各个环节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1]。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得益于实验室质量保障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两个方面[2]。实验室在检测临床标本时必须实施室内质控计划,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精密度)。同时,实验室必须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例如通过参加部级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可比性。但是,室间质评计划不能控制实验室每日发出的检验报告,只是一种回顾性评价。室内质控主要监测实验结果的精密度,而室间质评主要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互相替代。做好室内质控是参与室间质评计划的前提。因CLIA方法和所检测的项目具有特殊性,所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其他检测方法和项目不全相同。本科室存在CLIA的室内质控不规范,室间质评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因此,笔者在工作中一直摸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CLIA 的室内质控,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经验及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与红细胞沉降率(以下简称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比对,评估VISION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以下简称V IS IO N法)检测血沉的相关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该院住院及门诊患者319例,分别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全血,采用VISION法与魏氏法进行血沉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ISION法和魏氏法测得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用VISION法对血沉进行检测。
作者:王晶;王倩;李远;杨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建立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球蛋白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分析其免疫学性质。方法采用蛋白G交联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 ),小扁豆凝集素(LCA )亲和层析、富集纯化IgG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免疫印迹分析LCA‐IgG的IgG亚型。结果血清IgG纯化率为62%,LCA‐IgG层析得率为4.59%。精神分裂症患者LCA‐IgG中可标记到IgG1、IgG2、IgG3亚型,IgG4未检出;而健康者LCA‐IgG可标记到IgG1~IgG4全部4个亚型。结论成功建立了富集纯化精神分裂症患者IgG核心岩藻糖基化组分的技术平台,揭示了患者LCA‐IgG亚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健康者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患者的免疫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郭静;邱锦云;冯方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调查扬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 PV )感染情况,分析其基因型及年龄分布特征。方法收集该院妇科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4422例不同年龄段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1种H PV基因分型。结果 HPV 阳性率为38.60%,高危型 HPV 单型感染阳性率为18.23%,多重基因型感染阳性率为13.61%;以H PV‐16、52、58、53、11基因型感染为主。30岁以下女性H PV阳性率略高于30~<40岁者,之后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升高。结论扬州地区女性宫颈HPV感染以 HPV‐16、52、58基因型为主,多重基因型感染阳性率较高,且 HPV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高,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易感人群定期进行H 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筛查。
作者:程文国;李炜;李莹莹;成颖;刘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16例,分为精子密度异常组(59例)和精子活动力异常组(57例),另选取56例已育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微量元素钙、磷、镁、铜、铁和锌水平。结果精子密度异常组中钙、磷、锌和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力异常组中铜水平高于对照组,锌和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与精子密度和活动力密切相关,测定精液中微量元素对评估和治疗男性不育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玉玶;王丽;魏学文;权翠侠;徐萍;时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药物保守治疗的198例EP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39例)单用甲氨蝶呤(MTX),B组(92例)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C组(67例)采用MTX 8日疗法,观察各组治愈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下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比较3种方案的疗效,以及不同血β‐HCG水平对3种方案的影响。结果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为C组(86.57%),B组次之(84.78%),A组低(66.67%)。3组患者中β‐HCG水平为1500~3000 mIU/mL者及大于3000mIU/mL者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M TX保守治疗EP效果欠佳,推荐选用联合方案或8日疗法,较高β‐HCG水平患者采用8日疗法疗效好。
作者:李小松;胡艳丽;刘小榕;秦永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RA患者随病程进展机体内部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活动期(36例)、缓解期(23例)RA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IL‐6、IL‐1β及T N 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RA患者IL‐6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10和 TN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L‐6随病程发展在后期趋于稳定外,其他4类炎性细胞因子中,IL‐4、IL‐10有上升趋势,IL‐1β和T N F有下降趋势。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T h1及T h2型细胞因子存在失衡状态,以向T h1型因子偏移为主;将RA按病程划分定期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为评价病情活动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施利青;董婷;甸自金;欧阳红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法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 H )水平的差异,以验证合适的上机标本类型。方法用血清管、肝素抗凝管、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 A‐K2)抗凝管、3.2%枸缘酸钠抗凝管4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同一患者血液,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2 h内测定iPT H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EDTA抗凝法测定iPTH水平为标准,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正常水平及高值水平标本中,血清及枸缘酸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iPTH可以使用ED T A‐K2及肝素抗凝标本,使用血清标本需要制定相应的正常参考范围,3.2%枸缘酸钠抗凝血浆不适合作为本实验室上机标本类型。
作者: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张秀云;江秀爱;杜美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估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方法按照原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推荐方法及评价标准,对该院单一模块的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正确度、线性、临床可报告范围及携带污染率进行测定。结果本底计数结果、批内精密度、与参考实验室的比较、数据偏倚、携带污染检测均符合要求;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临床可报告范围均大于临床要求的范围。结论 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性能良好,精密度及正确度高,线性范围宽,临床可报告范围广,携带污染率低,是理想的实验分析仪器。
作者:简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凝血状态。方法选取2013年2~7月于同济医院小儿内科住院治疗的 HSP患儿81例,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HSP发作组(43例)和HSP缓解组(38例),另选取41例健康查体儿童为对照组,采用TEG仪分别测定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α角、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和凝血指数(CI),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发作组R值和K值降低,α角、MA值、CI、EPL和Ly30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SP发作组比较,HSP缓解组患儿R值和K值增高,α角、MA值、CI、EPL及Ly30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儿血液凝固性存在异常,并随着病情缓解而改变, TEG对HSP患儿血凝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郭飞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82例,分为病毒性肺炎组(32例)、支原体肺炎组(20例)、细菌性肺炎组(3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G‐CSF、sIL‐2R水平。结果各肺炎组患儿血清sIL‐2R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毒性肺炎组血清sIL‐2R水平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血清CRP水平高,其次为支原体肺炎组,各肺炎组血清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岁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94.74%)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肺炎患儿血清G‐CSF阳性率(72.41%)高于非发热肺炎患儿(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检测G‐CSF、sIL‐2R、CRP水平对诊断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欣;黄粱镔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老年NSCLC患者(NSCLC组)、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空腹血浆DD、FIB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及化疗前后血浆DD、FIB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血浆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NSCLC组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DD、FIB水平高于年龄小于7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浆DD、FIB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血浆DD、FIB水平较化疗前下降,而进展(PD)患者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为11.5个月,与血浆 DD、FIB 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 r值分别为-0.684、-0.417,P<0.05)。结论老年 NSCLC患者血浆DD、FIB呈高水平状态,且与年龄相关,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也在一定程度加剧凝血功能亢进。
作者:郝玮;郭彩虹;李莉;张志国;高正兴;韩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髋关节置换术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预防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其中有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纳入观察组,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者纳入对照组,术后均严密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对预防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詹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探讨早产儿VAP的治疗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诊断为V A P的54例早产儿,采集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9株,革兰阴性菌占94.20%,革兰阳性菌占5.80%。常分离到的4种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9株,42.03%)、产气肠杆菌(12株,17.39%)、铜绿假单胞菌(10株,14.49%)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10.14%)。药敏结果显示: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多重耐药现象,仅对部分抗菌药物敏感,且出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论该院VAP患儿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混合感染多见,有多重耐药现象,因此根据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治疗早产儿VAP至关重要。
作者:亓然;马晓波;李珣;宋秀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肝病科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1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AST、ALT、AST及GG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可以同ALT、AST及GGT一起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盐城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型特点。方法选取体检者20185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统计抗‐HCV阳性者的临床资料,并测定患者 HCV基因分型及 HCV RNA水平,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以判断临床预后。结果 HCV总感染率为1.22%,且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基因1b型占73.17%,经B超检查,6型和1b/2a型所有感染者均仅有肝损伤,基因2a型肝损伤者占80.77%,高于16、3a+3b基因型感染者。结论盐城地区 HCV感染以男性及城镇居民为主,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不同的基因型HCV感染预后不同,可通过基因型分析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钱卫;王驭风;邹磊;夏澍;孙明忠;季建伟;王驭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兰州地区18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的调查研究,建立该地区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26项参数分析,观察参考值的变化。结果各项参数中,除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等个别参数接近正态分布,其余均为偏态分布;白细胞6项参数中除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百分比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置信区间(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8项参数中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 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相关参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男女95% 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参数的95% CI与目前沿用的参考范围比较差异较大。结论95% C I与原参考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原参考范围缺乏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地区性的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作者:梁勤;周思彤;罗向霞;阎晓霞;窦娇莹;黎媛媛;李国铎;刘旭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