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的比较

杨竹君

关键词:血常规, 白细胞, 镜检
摘要:目的:比较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602例住院患者血常规结果,将其分为外科手术组(360例)、急性白血病组(10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传单组,36例)、新生儿组(102例)4组,分别进行仪器和血涂片白细胞分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传单组及新生儿组中,仪器法与血涂片法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方法测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仅在新生儿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形态正常且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与血涂片分类基本一致,可以信赖;但对于形态异常或不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的准确性较差,实际工作中应配以血涂片镜检,提高报告的准确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绵阳市健康成年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参考区间的验证

    目的:验证商家提供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参考区间是否适用于绵阳市健康成年人群。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该院698例18~89岁体检人员的静脉血进行hs‐CRP定量检测,经筛选对474例符合标准的健康人群hs‐CRP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成年人群hs‐CRP水平呈偏态分布,中位数(P50)男性为0.65 mg/L、女性为0.48 mg/L、总人群为0.54 mg/L ;第95百分位数( P95)男性为5.01 mg/L、女性为2.61 mg/L、总人群为4.29 mg/L ;男性高于女性( P<0.05);血清hs‐CRP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者 hs‐CRP水平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hs‐CRP>3.0 mg/L者占16.4%,hs‐CRP>5.0 mg/L者占3.6%,hs‐CRP>10.0 mg/L者占1.3%。结论不同年龄段、男女间参考区间虽有一定范围变化,商家提供的血清hs‐CRP的参考区间(0.0~5.0 mg/L)仍是可行的,但若hs‐CRP浓度长期超过3.0 mg/L时应重视。

    作者:徐鹏;薛冰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全自动医院智能采血管理系统的应用评价

    静脉采血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成为了检验科的主要工作之一。门诊静脉采血一向具有人流量大、高峰期集中、患者等候时间长等特点。而工作人员长期在嘈杂的环境及患者急躁的催促下,注意力难以一直集中,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大,工作效率低,发生穿刺不成功,错用试管等问题,造成医患纠纷。本科室在2014年10月开始使用日本 T M C BC RO‐BO 8000全自动医院智能采血管理系统,使用后工作人员错误发生率下降,工作效率上升,患者满意度增加[1]。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艳凌;吕炜;韩崇旭;韩东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抗核抗体荧光阴性与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谱阳性分析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ANA靶抗原分布由传统的细胞核抗原扩展到现在的整个细胞,包括细胞核、细胞骨架、细胞质、细胞分裂周期等,可与不同来源的细胞核起反应,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1],是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 ID )的重要血清学指标。ANA阳性提示患有AID的可能性,对AID的检测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上除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 )检测ANA ,为了做到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还对抗可提取核抗原(EN A )抗体进行检测,EN A是可提取核抗原的总称,EN A抗原可用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EN A抗原中主要包括Sm、RNP、SSA、SSB、Jo‐1、Scl‐70等抗原。由于不同特性的抗ENA抗体在各种AID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有些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所以对抗EN A抗体谱的检测可以进一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AID。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抗 ENA抗体的方法是免疫印迹法,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被实验室广泛采用。所以可以通过确定靶抗原,以便准确诊断自身免疫疾病的类型。但通过实际操作,检验人员会遇到令人困惑的结果,就是ANA荧光结果为阴性,而抗ENA抗体谱却有阳性结果,一个是筛查实验,一个是确证实验,两者结果矛盾。需要进一步分析这种结果对临床的提示作用。

    作者:刘薇;李嘉;吴振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4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试剂对肺结核的诊断效能评价

    目的:评价4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检测试剂盒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英国Oxford Im‐munotec Ltd(以下简称Oxford)、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澳大利亚Cellectis公司(以下简称Cellectis)、海口维瑅瑷生物研究院(以下简称维瑅瑷)生产的4种不同IGRA试剂,检测86例肺结核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性γ‐干扰素释放水平,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Oxford、复星、Cellectis、维瑅瑷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93.02%、88.37%、90.70%、91.86%;特异度分别为92.50%、75.00%、82.50%、8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02%、79.17%、84.78%、88.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85.71%、89.19%、90.91%;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7%、81.93%、86.75%、89.7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0.892、0.958、0.963。结论 Oxford、复星、Cellectis、维瑅瑷试剂盒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实验室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试剂。

    作者:问亚锋;仇玉林;姜慧;陈菲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T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T幼淋巴细胞白血病(T‐PLL )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成熟T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独特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约占成人成熟淋巴细胞白血病的2%,疾病呈进展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通常小于1年[1]。 T‐PL L在临床少见,国内外对该病的报道有限,现本文对1例 T‐PL L患者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

    作者:孙静芳;郭正武;胡高峰;续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大黄对严重烫伤大鼠肠道平滑肌细胞内无机元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严重烫伤大鼠肠道平滑肌内无机元素的变化规律及大黄促进肠道运动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68只,其中8只设为健康对照组;另外60只建立30%烫伤大鼠模型,其中烫伤治疗组(30只)管饲大黄水提液,烫伤对照组(30只)管饲等量蒸馏水,测定伤后6、12、24、48及72 h肠道平滑肌细胞内铜离子(Cu2+)、锌离子(Zn2+)、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浓度。结果烫伤对照组Cu2+、Zn2+、Ca2+浓度均有降低,而Mg2+浓度则先升高后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烫伤治疗组大鼠在烫伤后12 h各无机元素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且各时间点与烫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烫伤后早期大鼠肠道平滑肌细胞内无机元素水平出现明显变化,早期给予大黄治疗可调节无机元素水平。

    作者:潘丹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该院门诊及住院RA患者146例,其他非RA患者110例(其中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8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64例),同期体检健康者58例,采用电化学发光(ECLI)法和速率散射比浊分别检测其血清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分析抗CCP抗体与RF单项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抗CCP抗体诊断 RA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1%、98.20%、97.39%、82.59%,RF诊断 RA 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9%、84.02%、77.50%、72.96%;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测值分别为57.53%、98.20%、96.55%、85.03%。结论采用ECLI法单独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可以满足临床对RA的诊断要求,而联合RF只能提高RF对RA诊断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抗CCP抗体的诊断效能无明显提升作用。

    作者:李荔;吴俊渊;张秀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尼曼-匹克病1例并文献复习

    尼曼‐匹克病(N PD )是鞘磷脂及胆固醇沉积于身体各器官的遗传性代谢病,以年幼儿童多发,具有肝、脾肿大,眼底黄斑部樱桃红色斑及骨髓涂片中大量泡沫样细胞等主要特征[1]。本病于1914年首先由 Niemann报告,1922年 Pick详细描述了病理检查所见,故而得名,此后国内外陆续有个例报道。国内临床分为A、B、C、D、E共5型,国外按病因分为Ⅰ型及Ⅱ型两大组,目前已肯定该病由于鞘磷脂酶或转运外源性胆固醇缺乏,造成病变细胞内鞘磷脂、胆固醇沉积,从而导致器官代谢异常[2]。骨髓中找到尼曼‐匹克细胞对确诊该病有重要价值,现报道1例病例如下。

    作者:徐益恒;瞿晓媛;邰文琳;李劲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检测在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病患者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 )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该院肝病科接受诊治的酒精性肝病患者61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1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m‐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m‐AST、ALT、AST及GG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病患者中,脂肪肝、肝炎及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AST可以同ALT、AST及GGT一起作为临床辅助诊断酒精性肝病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作者:张秀云;江秀爱;杜美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1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象与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病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骨髓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例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占68.9%,主要为急性白血病(14.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2.2%)、再生障碍性贫血(11.2%)、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0.2%);非血液系统疾病占31.1%,主要为结缔组织疾病(10.7%)、慢性肝病(7.2%)、感染(6.2%)。结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复杂,需要密切联系临床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廖长风;陈懿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的实施和失控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是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结合起来,建立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线性范围宽、操作简便等特点。本科室使用美国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分析仪以来,极大地提高了检验质量和工作效率,其使用过程必须严格按《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管理规程认真做好仪器的全程质量控制,才能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得到准确的样品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报告。全面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等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将各个环节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1]。准确可靠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得益于实验室质量保障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两个方面[2]。实验室在检测临床标本时必须实施室内质控计划,以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精密度)。同时,实验室必须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例如通过参加部级或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或可比性。但是,室间质评计划不能控制实验室每日发出的检验报告,只是一种回顾性评价。室内质控主要监测实验结果的精密度,而室间质评主要控制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互相替代。做好室内质控是参与室间质评计划的前提。因CLIA方法和所检测的项目具有特殊性,所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其他检测方法和项目不全相同。本科室存在CLIA的室内质控不规范,室间质评成绩不理想等问题。因此,笔者在工作中一直摸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CLIA 的室内质控,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经验及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刘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细粒棘球蚴14-3-3重组疫苗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细粒棘球蚴(Eg )14‐3‐3重组疫苗免疫小鼠和磷酸盐缓冲液(PBS )注射小鼠 T淋巴细胞表达的蛋白质组,建立差异表达蛋白谱。方法以Eg14‐3‐3重组疫苗免疫小鼠为实验组,PBS注射小鼠为对照组,Eg14‐3‐3重组疫苗免疫2周后提取两组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总蛋白,双向电泳(2‐DE)分离总蛋白,比较两组小鼠 T 淋巴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凝胶电泳发现11个存在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其中7个蛋白明显见于实验组小鼠 T淋巴细胞中,4个点明显见于对照组小鼠中。结论14‐3‐3重组疫苗免疫小鼠与PBS注射小鼠T淋巴细胞表达蛋白质组有明显差异,差异表达蛋白对疫苗免疫机制的研究及后续的疫苗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宗吉;赵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兰州地区健康人群静脉血细胞参考值调查

    目的:通过对兰州地区18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的调查研究,建立该地区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26项参数分析,观察参考值的变化。结果各项参数中,除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等个别参数接近正态分布,其余均为偏态分布;白细胞6项参数中除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百分比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置信区间(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8项参数中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 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相关参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男女95% 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参数的95% CI与目前沿用的参考范围比较差异较大。结论95% C I与原参考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原参考范围缺乏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地区性的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作者:梁勤;周思彤;罗向霞;阎晓霞;窦娇莹;黎媛媛;李国铎;刘旭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分析及Ⅰ类整合子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和Ⅰ类整合子流行情况,为防控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菌株进行耐药性分析及多因素研究,对Ⅰ类整合子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入住重症监护室(ICU)、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高是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Ⅰ类整合子阳性率高达98.6%。结论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受多种因素影响,Ⅰ类整合子在该院广泛流行,与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性相关,应加强重症患者感染防御措施,及时发现、控制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播散途径。

    作者:高玉录;顾敏芳;黄唯;凌峰;何凤春;何友华;朱怡平;李俊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分型法行HPV分型检测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荧光定量法)与基因芯片分型法(简称基因芯片法)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 PV )中的灵敏度,分析两者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4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111例行液基细胞学诊断、135例行组织学诊断,采用荧光定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所有受试者15种高危 HPV 基因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荧光定量法检测H PV的灵敏度为55.28%,基因芯片法灵敏度为55.6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κ=0.745);HPV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上升。结论荧光定量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HPV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检测灵敏度都较高,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 PV感染呈正相关。

    作者:龙秀荣;兰建云;耿建祥;阚延静;范雪梅;夏林;王宏景;梅静;赵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男性不育症精液微量元素与精子密度及精子活动力的关系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动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男性不育症患者116例,分为精子密度异常组(59例)和精子活动力异常组(57例),另选取56例已育健康男性设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测定精浆中微量元素钙、磷、镁、铜、铁和锌水平。结果精子密度异常组中钙、磷、锌和铁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铜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活动力异常组中铜水平高于对照组,锌和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与精子密度和活动力密切相关,测定精液中微量元素对评估和治疗男性不育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玉玶;王丽;魏学文;权翠侠;徐萍;时晓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盐城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基因型分析

    目的:探讨盐城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基因型特点。方法选取体检者20185例,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其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统计抗‐HCV阳性者的临床资料,并测定患者 HCV基因分型及 HCV RNA水平,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以判断临床预后。结果 HCV总感染率为1.22%,且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增加。基因1b型占73.17%,经B超检查,6型和1b/2a型所有感染者均仅有肝损伤,基因2a型肝损伤者占80.77%,高于16、3a+3b基因型感染者。结论盐城地区 HCV感染以男性及城镇居民为主,且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不同的基因型HCV感染预后不同,可通过基因型分析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

    作者:钱卫;王驭风;邹磊;夏澍;孙明忠;季建伟;王驭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大数据挖掘促进精准医学发展

    随着互联网、社交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库中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潜在价值越来越大,数据信息的提取和挖掘能力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战略需求,需要利用多种数据挖掘工具来开发其潜在的有效价值,以促进多学科的发展和更新。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的阶段,如今发展到以分子生物学为本质出发点,对疾病精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精准医学时代。作为现代医疗模式的革命和创新--精准医学及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挖掘和整合涵盖流行病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大数据将成为精准医学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提取有效的价值,可以指导和制订出适合每位患者的精准的个体化预防和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治疗效益大化和医疗资源配置优化。

    作者:任思冲;周海琴;彭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对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的血液标本处理方法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 H )水平的差异,以验证合适的上机标本类型。方法用血清管、肝素抗凝管、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 A‐K2)抗凝管、3.2%枸缘酸钠抗凝管4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采集同一患者血液,共40例患者纳入研究,在2 h内测定iPT H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EDTA抗凝法测定iPTH水平为标准,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正常水平及高值水平标本中,血清及枸缘酸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素抗凝血浆iPTH水平与EDTA抗凝血浆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日本东曹AIA9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上测定iPTH可以使用ED T A‐K2及肝素抗凝标本,使用血清标本需要制定相应的正常参考范围,3.2%枸缘酸钠抗凝血浆不适合作为本实验室上机标本类型。

    作者:王春雷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