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李同心;聂晓平;丁显平
目的:探讨毛细管电泳仪在新生儿血红蛋白E(HbE)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12例新生儿脐带血标本进行检测,将筛查出HbE条带的标本进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简称地贫)基因分析。结果新生儿HbE筛查阳性标本21份,阳性率为0.29%。21份标本HbE含量百分比为(3.73±1.74)%。经过地贫分析均为HbE杂合子,其中3份合并有α地贫。结论虽然新生儿HbE所占百分比较低,但毛细管电泳仪灵敏度高,适合用来筛查新生儿HbE。
作者:赵林;李友琼;邓玉素;黄晓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临床检验标本库是系统收集和存储人体正常和病理血液样品及疾病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效果和预防等方面信息的平台。标本库为临床提供了重要的病例原始资料,对病例回访追踪、疗效观察很有帮助,同时也是临床教学、科研的重要基础条件。依托于临床检验标本库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是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医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效果[1]。因此,逐步建设和完善临床检验标本库不仅有利于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而且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鹏;浦春;柳发虎;武其文;冯钢;黄丽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癫痫是常见脑部疾病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具有产生多次发作的持续性倾向,从而导致神经生物、认知、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多种后果[1]。调查显示,我国癫痫患病率为5‰,首次发病年龄以儿童、青少年时期为主[2]。2010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将癫痫按病因分为遗传性、结构性和代谢性、未知病因3类[3]。遗传性癫痫是指由已知的或推测的遗传缺陷直接导致的癫痫。大量研究显示,在没有明确的外部获得性因素(如头部创伤,中风,感染等)的癫痫病例中,遗传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3]。
作者:李国强(综述);王剑;傅启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老年科患者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2014年156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标本送检资料。结果共检出非重复病原菌591株,阳性率为37.8%,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共299株(50.6%),其次为尿液171株(28.9%)、分泌物75株(12.7%)、血液15株(2.5%);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2.60%),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共检出多重耐药菌54株,占全院的56.3%。结论该院老年患者病原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多重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旭辉;徐祎;张术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磺胺甲噁唑(SMZ)和甲氧苄啶(TMP)对结核分枝杆菌(MTB)的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孔板观察法,测定TMP/SMZ对MTB敏感标准株H37Rv、临床敏感菌株(20株)和临床耐多药(MDR)菌株(30株)的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标准株H37Rv的MIC值为0.5μg/mL TMP+9.5μg/mL SMZ。40株(80%)临床分离MTB可以被MIC值为1μg/mL TMP+19μg/mL SMZ的复合制剂抑制生长,其中包含17株敏感菌株、23株MDR菌株。结论 TMP联合SMZ对M TB菌株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
作者:王静;李同心;聂晓平;丁显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验证乙型肝炎(简称乙肝)5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定性检测的分析性能,改进和优化试验方案,为实验室选用合适的方法和试剂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梯度稀释定值样品测定检出限;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 EP12‐A2文件进行临界值验证;选取临界值样品评价分析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通过与室间质评检测结果及雅培i4000SR化学发光仪比对评估符合率。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及乙肝核心抗原(HBcAb)的低检出限分别为:0.2 IU/mL、20 mIU /mL、1 NCU/mL、0.75 NCU/mL、0.05 NCU/mL。临界值(C50)±20%的浓度范围包含了多次重复试验阳性率5%~95%的浓度点区间。批内变异系数(CV )≤15%,夹心法批间CV≤25%,竞争法批间 CV≤35%。准确度及与雅培i4000SR比对的阴、阳性符合率均大于或等于95%,其一致性检验κ≥0.75。结论本实验室乙肝5项ELISA检测方法性能符合检测分析要求,检测质量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史静;张亚;邹麟;陈瀑;张莉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选择与受血者相合的血液成分的意义,以预防受血者在输血过程中发生输血性溶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采用卡式微柱凝胶法对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拟输血患者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结果阳性者用谱细胞再进行抗体鉴定。结果10534例患者标本中不规则抗体阳性者36例,阳性率为0.34%,其中血液病患者发生率高,占36.11%。特异性抗体分布情况为:抗‐E 7例,占19.44%;抗‐D 15例,占41.67%;抗‐Ec 2例,占5.56%;抗‐C 2例,占5.56%;抗‐c 2例,占5.56%;抗‐M 2例,占5.56%;抗‐S 1例,占2.78%;抗‐Fyb 1例,占2.78%;抗‐Jka 1例,占2.78%;抗‐Dib 1例,占2.78%;抗‐Lea 2例,占5.56%。结论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能够有效地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小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伤寒沙门菌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液和粪便标本检出的沙门菌129株,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 M 100‐S23文件标准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判读。结果129株沙门菌中检出伤寒沙门菌21株,均分离自血液标本;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08株,其中99株分离自血液标本,9株分离自粪便标本。药敏结果显示两种沙门菌对三代头孢菌素敏感率都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和复方磺胺甲噁唑两者的敏感率差异较大,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表现中介和耐药。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低于伤寒沙门菌,临床对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感染的经验用药方案应有所不同。
作者:杨艳秋;陈艳华;袁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 )孕妇及正常妊娠孕妇剖宫产手术前、后D‐二聚体(DD )水平和血小板(PLT)计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妇产科待产的40例PIHS孕妇及40例正常妊娠孕妇剖宫产术前1天和术后第1、3、5天血浆DD水平及PL T计数,分析其改变对疾病的意义。结果剖宫产前、后各时间点PIHS孕妇血浆DD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时间点 PLT 计数均略低于正常孕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HS孕妇具有较正常妊娠孕妇更明显的高凝状态,因此,剖宫产手术前、后动态监测PIHS孕妇凝血功能,对预防产科意外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砚秋;刘云;崔红美;曹必蓉;马芳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对兰州地区18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的调查研究,建立该地区静脉血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26项参数分析,观察参考值的变化。结果各项参数中,除血小板(PLT )、血红蛋白(Hb)等个别参数接近正态分布,其余均为偏态分布;白细胞6项参数中除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和淋巴细胞(L)百分比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置信区间(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8项参数中除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外,其余各项参数男女95% C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相关参数及幼稚细胞百分比男女95% 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项参数的95% CI与目前沿用的参考范围比较差异较大。结论95% C I与原参考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原参考范围缺乏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地区性的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作者:梁勤;周思彤;罗向霞;阎晓霞;窦娇莹;黎媛媛;李国铎;刘旭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初步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经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的 HepG2细胞的早期吸附过程,为 HBV体外感染机制的研究提供细胞学依据。方法将HepG2细胞分为DMSO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含有1.5% DMSO和不含DM‐SO的DMEM 培养液培养4 d ,观察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另将ECV304细胞设为阴性对照组以DMSO处理,3组细胞培养24 h后分别以 HBV阳性血清孵育2 h ,收集胰酶消化液及 HepG2、ECV304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检测各组的HBV DNA ;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在 HepG2细胞上的定位。结果DMSO处理组的 HepG2细胞体积明显增大;DMSO处理组和对照组 HepG2细胞内和胰酶消化液中均可检出 HBV DNA ,但DMSO处理组表达较强;IIF检测结果显示,DMSO处理组的 HepG2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绿色荧光信号明显增强,而阴性对照组的HBV DNA及IIF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DMSO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HBsAg的吸附,从而有助于感染早期过程的实现。
作者:任玲龙;郭永建;罗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 T A )抗凝全血的血沉仪同传统魏氏法及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血的血沉仪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以选择适合临床应用的自动化血沉仪。方法选择40例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的魏氏法、枸橼酸钠抗凝血的XC‐A30自动血沉分析仪(以下简称XC血沉仪法)、EDTA抗凝血的VISION‐C全自动动态血沉仪(以下简称VISION血沉仪法)测定ESR ,将3种方法测定的ESR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VISION血沉仪法进行重复性试验。结果3种方法测得ESR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497,P=0.000)。XC血沉仪法与魏氏法 ESR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8,P=0.004);VISION血沉仪法与魏氏法ESR检测结果呈正相关(r=0.975,P=0.000),二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P=0.638)。VISION 血沉仪法两个水平质控品的重复性试验显示,批内及日间变异系数(CV)均低于10%。结论 V IS IO N血沉仪法与魏氏法测得ES R结果相关性好,且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平;马丽;马艳侠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为临床提供方便、准确、快速的MTB耐药性的检测方法。方法以DNA测序法为金标准,采用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同时对2014年8~12月收治的250例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分离 M T B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 M T 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效能。结果基因芯片法与比例法药敏试验检测MTB对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3.0%、3.5%,对异烟肼的耐药率分别为6.7%、8.2%。以DNA测序法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与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均高于比例法药敏试验,且检测时间短于比例法药敏试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符合率,可以代替比例法药敏试验成为检测MTB耐药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晓红;向启云;庄倩;李沫;董艳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评价4种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 )检测试剂盒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采用英国Oxford Im‐munotec Ltd(以下简称Oxford)、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澳大利亚Cellectis公司(以下简称Cellectis)、海口维瑅瑷生物研究院(以下简称维瑅瑷)生产的4种不同IGRA试剂,检测86例肺结核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性γ‐干扰素释放水平,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Oxford、复星、Cellectis、维瑅瑷试剂盒的灵敏度分别为93.02%、88.37%、90.70%、91.86%;特异度分别为92.50%、75.00%、82.50%、8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02%、79.17%、84.78%、88.7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50%、85.71%、89.19%、90.91%;临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77%、81.93%、86.75%、89.7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5、0.892、0.958、0.963。结论 Oxford、复星、Cellectis、维瑅瑷试剂盒的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实验室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的试剂。
作者:问亚锋;仇玉林;姜慧;陈菲菲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无锡市不良妊娠女性沙眼衣原体(C T )的感染状况及其与流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女性3199例,分为稽留流产组(2633例)、不完全流产组(265例)、难免流产组(137例),先兆流产组(104例),对照组(60例,均为人工流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进行CT检测。结果稽留流产组、不完全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及先兆流产组的C T阳性率分别为5.62%、4.53%、5.11%和4.81%,均高于对照组阳性率(3.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6~<21岁和21~<26岁妊娠女性C T阳性率高,分别为7.06%和6.20%,但各年龄段C 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女性中自然流产相对人工流产有较高的CT 感染率,并且年轻女性CT感染率较高。
作者:陈爱玲;孟西娜;张婷;臧嘉;许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线性评价方法在临床化学测量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目测法、改良Doumas法、《临床化学设备线性评价指南》(以下简称卫生行业标准法)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6‐A文件(以下简称EP6‐A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葡萄糖(Glu)、尿素(Urea)、尿酸(UA)等测定项目进行分析测量范围的建立。结果目测法显示各项目的预期值和测量均值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改良Doumas法评价CK为非线性,舍弃后两点评价为线性;其余项目评价为线性。卫生行业标准法评价CK、U rea为非线性,但不能判断其非线性是否为临床可接受;其余项目评价为线性。EP6‐A法直接判断ALT、Glu、UA为线性;CK、Urea评价为临床可接受线性,舍弃高值后评价为线性。结论 EP6‐A文件标准将线性评价与临床目标相结合,通过设定方法学偏移,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扩大对分析方法呈线性的认可范围,更具临床实用性。
作者:金宁娟;王惠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在预测高血压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该院体检的机关事业单位男性职工286例,根据舒张压将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组:舒张压90~<110 mm Hg者36例,110~<130 mm Hg 者83例,130~<150 mm Hg者67例,150~<170 mm Hg者79例,≥170 mm Hg者21例;收集其血清FFA及体质量指数(BM I)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舒张压男性体检者血清 FFA 水平及BM 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9.97、117.84,P<0.05)。且人群血压与血清FFA水平呈正相关(r=0.995,P<0.05)。结论血清 FFA水平与血压呈正相关,提示FFA水平对高血压的发病有较大影响。
作者:张湘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分析理工院校与体育院校新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体检结果,为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于该院进行体检的5311名新生的血清A L T和T B检测结果。结果体育院校新生ALT、TB水平升高者所占百分率高于理工院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特别是体育院校类学生,定期体检,科学、适度、合理的安排各项体育训练十分必要。
作者:李艳;毛亚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白细胞分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602例住院患者血常规结果,将其分为外科手术组(360例)、急性白血病组(10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组(传单组,36例)、新生儿组(102例)4组,分别进行仪器和血涂片白细胞分类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白血病、传单组及新生儿组中,仪器法与血涂片法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单核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方法测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仅在新生儿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形态正常且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与血涂片分类基本一致,可以信赖;但对于形态异常或不成熟的白细胞,仪器法的准确性较差,实际工作中应配以血涂片镜检,提高报告的准确度。
作者:杨竹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与红细胞沉降率(以下简称血沉)检测的参考方法(魏氏法)进行比对,评估VISION全自动动态血沉分析仪(以下简称V IS IO N法)检测血沉的相关性能。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该院住院及门诊患者319例,分别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和枸橼酸钠抗凝全血,采用VISION法与魏氏法进行血沉测定,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ISION法和魏氏法测得血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用VISION法对血沉进行检测。
作者:王晶;王倩;李远;杨琳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