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映亮;徐灼均;莫和国
目的 探讨原发性青光眼(PG)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维生素C(VC)、维生素E(VE)及尿酸(UA)水平的差异.方法 根据实验设计的纳入标准及剔除标准,选择42例P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中VC的浓度,应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VE的浓度,应用比色法检测血清UA的浓度,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PG组血清中VC浓度(3.63±1.45) μg/mL,对照组为(5.54±1.64) 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血清VE浓度(4.97±0.88)μg/mL,对照组为(6.48±1.17)μg/m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组血清中VE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G组血清中UA浓度为(238.45±74.72)μmol/mL,对照组为(266.50±81.50) μmol/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男女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组不同眼压组之间血清V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患者血清中VC、VE的浓度明显降低.
作者:赵雅;王睿;田英;田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基于液质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平台对健康体检人员血小板激活前后血浆代谢轮廓进行分析,以寻找可用于监测和评估疾病病程的特征代谢物,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检测血小板激活对照组(A组)和激活组(B组)的代谢轮廓,构建主成分分析图和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图,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取代谢物信息.结果 依据OPLS-DA模型中筛选具有区分意义的特征离子,以VIP>1,并且排除在VIP图和系数图上置信区间包含零的变量,共筛选出36个特征离子.通过差异表达物质离子在组间的相对倍数关系筛选10倍以上的物质17种.结论 发现的17种物质中,有些与脂类代谢有关,有些与细胞信号转导有关,有些了解尚少,这些物质的筛选可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顾春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ICU感染患者基础血清尿酸水平的高低及其预后程度好坏的相关关系.方法 516例ICU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离开ICU时的康复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尿酸水平.比较患有和不患有某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尿酸水平的差异.结果 (1)离开ICU时根据患者情况分组,不同结局的患者入院24 h内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有以下基础疾病: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尿酸水平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尿酸与肌酐呈正相关(r=0.571,P<0.05),血尿酸和尿素氮也呈正相关(r=0.662,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ICU感染患者基础血清尿酸水平与其预后关系不明显,因为患者尿酸受到嘌呤代谢、自身蛋白质代谢水平、肾脏排泄功能等的影响,治疗时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对症治疗.
作者:王小平;钟方财;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偏倚评估.方法 分别使用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雅培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酶化学法检测40例血液样本的糖化血红蛋白,对两检测系统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检查离群点,计算线性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预期偏倚评估.结果 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TOSOH G8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的测定均值为7.31%,酶化学法(雅培AEROSET生化仪)的测定均值为7.07%,线性回归方程为Y=1.047 4X-0.587 2,r2=0.954 4,糖化血红蛋白可接受偏倚大于预期偏倚可信区间上限.结论 酶化学法与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相当,酶化学法结果可接受,可满足临床要求.
作者:李池慧;黄续炜;吴翡斐;施金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程度可变的肝脏坏死性炎症,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易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趋化因子是一种有细胞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以将白细胞活化募集到炎症病灶周围,与炎性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炎症部位产生的趋化因子与肝脏受损的严重程度以及疾病的进程密切相关.本文就CXC亚族趋化因子在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王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Siemens RAPIDLAB1265全自动血气分析仪自动化程度高[1],能自动进行项目定标和冲洗,其日常维护即“每周保养”为顺次执行去蛋白和活化一次.血气分析仪的核心部件是电极,电极故障是引起项目无结果常见的原因.本科室先后引进2台RAPIDLAB1265分析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出现1例相似的少见故障,其排除与维修过程颇费周折,现总结如下.
作者:欧阳能良;陈春明;张秀明;黄福达;王伟佳;缪丽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们早已认识到,血培养是血液感染诊断的重要工具.目前,因污染导致的假阳性血培养率在0.6%~6.0%之间.受污染的血液培养对患者有显著的临床和经济影响,如住院时间延长、药物成本增加等.为了减少血培养污染(BCC),医疗工作者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从主观方面,包括防止人员将外源细菌带人血培养瓶和加强对采血者的培训.在客观方面,采用包括降低阳性血液培养中病原体污染物,或引入以计算机程序为基础的消除污染物的方法.本文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减少BCC率的对策与方法.
作者:张婷菊;刘贵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龄及高脂血症与首发缺血性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再发卒中患者980例.患者必须是首发缺血性卒中,对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酗酒、吸烟等情况进行收集并记录.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再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80例复发卒中患者中,出血性复发268例,年龄(63.11±3.26)岁,高血压151例(56.3%)、糖尿病144例(56.3%)、高血脂109例(40.7%)、心脏病101例(37.7%)、酗酒98例(36.6%)、吸烟87例(32.5%),缺血性卒中患者612例,年龄(67.25±2.67)岁、高血压298例(48.7%)、糖尿病198例(32.4%)、高血脂134例(21.9%)、心脏病191例(31.2%)、酗酒88例(14.4%)、吸烟77例(12.6%).高龄(t=2.139,P=0.021)和高血脂(t=4.607,P=0.030)为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及高脂血症是预测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高度重视,应采取积极的二级预防措施.
作者:周曼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Sysmex UF5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评估.方法 检测RBC、WBC、BACT、EC、CAST的批内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携带污染率.结果 UF500i对RBC、WBC、BACT、EC、CAST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准确度在仪器要求范围内;线性范围检测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 0;RBC携带污染率小于0.1%,BACT携带污染率小于0.05%.结论 UF500i各项性能精确,是目前理想的尿液沉渣分析仪.
作者:彭致平;黄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吸烟是COPD发病机制中重要因素,然而,吸烟者中只有15%~2o%发展成有症状的COPD,这表明不同个体对COPD的易感性是由基因决定的.通过探讨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的关系,寻找COPD的易感基因,为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尽管在寻求新的基因方面有些进步,但关于COPD的遗传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发现.考虑到当前研究的局限,该文通过讨论有效的方法和当前的研究成果来阐述和COPD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干预后的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来收集该院2009~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分析MRSA检出率、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比较干预措施前后MRSA检出率并评价其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09~2011年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检出1 15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MRSA 704株,检出率为61.1%.2009年检出MRSA 178株,检出率为66.4%;2010年检出MRSA 264株,检出率为63.2%;2011年检出MRSA 262株,检出率为56.5%.MRSA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皮肤软组织常见,好发于脑外科、重症监护室、骨科、烧伤科和皮肤科.结论 临床干预后,MRSA的感染率有所下降,证明针对MRSA感染的干预措施有效.
作者:谢宁;郭斌;杨俊;廖涛;邓健康;熊元;黄义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广东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以Bio-Rad VARIANTⅡTURBO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比对系统,以通过NGSP认证的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作为参比系统,用20份不同浓度的新鲜全血进行比对;再以通过比对系统对两份新鲜全血进行赋值,两份赋值的新鲜全血与另外3个定值的Bio-Rad全球室间糖化血红蛋白调查物作为调查品派发给参与调查的17家实验室,对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比对系统与参比系统具有可比性;17家实验室使用12套检测系统,分析方法包括3种,分别是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免疫比浊法和微粒色谱法.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百分偏倚范围和变异系数(CV)范围分别为0.00%~32.29% 、2.30%~14.59%,其中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均小,新鲜全血和室间调查物的平均百分偏倚和CV分别为1.79% 、2.30%和4.35%、6.28%.结论 Bio-Rad VARIANTⅡTURBO和Bio-Rad D1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中山地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使用多个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不同检测系统、检测方法间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徐全中;温冬梅;张秀明;索明环;吴剑杨;李曼;萧金丽;阚丽娟;庞嘉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Lipoclear脂质清除剂消除脂血对常规生化项目检测的干扰.方法 分别收集正常标本40例为对照组,脂血标本35例为实验组,经Lipoclear试剂处理,同时测定处理前、后18项生化指标,记录检验结果,计算相关系数及相对偏差,以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 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其偏差是否为临床可接受.结果 对照组的18项生化指标除无机磷(P)、总蛋白(TP)、三酰甘油(TG)的相对偏差高于1/2 TEa外,其余指标均低于1/2 TEa;实验组标本经该试剂处理后其生化结果明显得到改善.结论Lipoclear脂质清除剂消除脂血的干扰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快速,对多数临床常规生化项目无明显干扰现象,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隆维东;黄冬悦;李坚;冯莉;陈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不同Wagner分级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病原菌特点并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方法 选择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患者257例,根据病情分为Wagner 1、2、3级.选取无糖尿病的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溃疡面细菌培养并检查上述4组人群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Wagner 1级患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2级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占49.4%,3级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占优势.l级患者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抵抗素、瘦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级患者ET、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VEGF、内脂素、抵抗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患者ET、IGF-l、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1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较2级患者低(P<0.05),内脂素、抵抗素、瘦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Wagner分级的进展,溃疡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且伴随着脂质代谢及内皮功能相关细胞因子紊乱的加重.
作者:张蓓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问题导向学习法(PBL)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自90年代引入我国后,迅速在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多个学科领域掀起一股学习高潮,也成为医学教育改革和探索的热点话题[1-4].目前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但考核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书面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使学生不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动探索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5].PBL是一种集教学过程和结果于一体的教学方法[6],而将PBL应用于学生考试中的探索鲜有报道,本课题组将PBL应用于《临床检验基础》实验的考核中[7]进行了探索,随后又将其应用于《临床输血与检验》的实验考核中,为今后的考试改革积累经验.
作者:丁肖华;张晓琴;杜纪英;王凡平;王明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2例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依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检测3组患者的血脂谱、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压的关系.结果 (1)3组患者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性(r=0.883,P=0.025),与DBP无明显相关性(r=0.536,P=0.074).结论 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与收缩压呈正相关,检测SAHS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伍传琦;许文水;韦宏文;赵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人员能力评估是指通过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确定人员的能力分布状况,并为实验室的培训、绩效考核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等工作的完善奠定基础[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中有相关要求,如:应在培训后评审每个员工执行指定工作的能力,之后定期评审.如需要,应再次培训并重新评审[1].实施能力评估的根本原则是根据每个岗位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以下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要求,对医学实验室员工能力评估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作者:陈晓丽;韦汝珍;程红革;董家书;戴盛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鼻咽癌患者肿瘤周围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寻找是否存在鼻咽癌相关的特异细菌感染.方法 20例健康成人和65例鼻咽癌患者取肿瘤周围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65例患者标本中,1份(1.5%,1/65)标本无菌生长,3份(4.6%,3/65)标本少量杂菌生长,61份(93.8%,61/65)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结论 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但其菌群分布与慢性鼻窦炎患者相似,未发现与鼻咽癌相关的特异细菌感染.
作者:陈奕霞;彭颂国;田丽贞;陈浩;罗耀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1-2]是指以实验室科学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借助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而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的人机系统.便捷的LIS系统可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减少检验出错率,实现了检验信息化、自动化、条码化的管理流程,强化了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鉴于三甲医院的发展及其实验室ISO15189对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改造的新要求[3],实验室信息系统模块同时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更新,部分大医院已经意识到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在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应用来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提出利用模块的提醒功能实现检验后的质量保证[4].检验科实验室信息系统在检验后的质量保证是实验室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结果审核提示功能、未检测结果提示功能、危机值的三级播报、与电子病历对接、检验报告自助打印平台、标本后处理功能等功能的实现是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作者:梁映亮;徐灼均;莫和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该院160例血常规检测患者,根据采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末梢血)和观察组(静脉血),每组各80例,比较两组血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BC、Hb、Hct、MCV、MCHC、PLT水平均明显升高,WB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血常规检测结果较准确,建议应用静脉采血.
作者:张彩华;王开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