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孙亮;肖飞;许小毛;方保民;郭健
目的 比较4种淋病奈瑟球菌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情况,为临床的初筛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泌尿科患者尿液和妇科患者的宫颈分泌物及尿液,采集的标本中,已知泌尿系统淋病奈瑟球菌感染35例,疑诊淋病奈瑟球菌感染35例.分别采用培养法、直接涂片法、快速抗原检测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标本中淋病奈瑟球菌.结果已知泌尿系统淋病奈瑟球菌感染患者采用培养法和直接涂片法检测均无淋病奈瑟球菌假阳性出现,快速抗原检测法的假阳性率为5.71%(2/35),PCR法的假阳性率为2.86%(1/35).培养法、PCR法、直接涂片法及快速抗原检测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8%、1.03%、1.45%及2.06%,灵敏度分别为68.81%、88.74%、86.28%及84.35%,培养法的变异系数及灵敏度分别与其余3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法的特异性好(100%),直接涂片法和PCR法次之(97.6%),快速抗原检测法低,为94.2%.疑诊淋病奈瑟球菌感染患者采用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阳性率与快速抗原检测法、PCR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病奈瑟球菌快速抗原检测法和涂片法可作为诊断淋病患者的筛查方法,培养法可用于需要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的患者,PCR 检测法可作为慢性淋病检测的首选方法.
作者:马希祥;马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两台不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方法比对,验证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方法 分别在经过校正的两台血细胞仪上检测新鲜乙二胺四乙酸(EDTA)-K2抗凝血标本的WBC、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细胞比容(HCT),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2种仪器检测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以1988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CLIA′88)允许总误差(TEa)的1/2,即1/2CLIA′88TEa为标准,判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采用两台不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RBC、Hb、PLT及HCT的结果相关性较好,r2<0.950,数据具有可比性.在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SE%,都小于1/2CLIA′88TEa,提示两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良好,可互用.结论 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始终都有各种炎症细胞和大量炎症介质的参与,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因素.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的磷脂酶A2超家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p-PLA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事件的发生关系密切,测定血浆中Lp-PLA2的含量或活性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对降低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新的潜在目标靶点,本报告就新的Lp-PLA2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舒洪丽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CHF).方法 选择144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CHF患者作为CHF组,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并分离上述患者血清,用NEPHSTAR PLUS三通道特定蛋白分析仪及hsCRP试剂盒检测hsCRP浓度,ADVIA12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LDL-C浓度;患者在入院24~72 h内用Philips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患者血清LDL-C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LEVF值明显下降(P<0.05).而在CHF各亚组中,LDL-C和hsCRP浓度均随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升高,LEVF值降低,且这种差异随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加大(P<0.05).CHF患者血清LDL-C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hsCRP的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LDL-C和hsCRP的定量检测有助于CHF患者的危险分级.
作者:崔红美;黄飞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8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细菌感染组,按患者病情轻重再分为重度感染组和一般感染组;同期收住ICU的非细菌感染患者80例为非细菌感染组.所有入选患者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PCT、血培养或局部分泌物培养等检查,比较各炎症指标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血清PCT不同浓度分布频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9,P=0.00),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WBC、中性粒细胞比率等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1).PCT诊断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为85.00%,敏感性为91.25%,阳性预示值为85.88%,阴性预示值为90.67%,明显高于其他炎症指标.结论 PCT作为临床新的炎症标志物具有早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特性,优于传统的炎症指标.
作者:黎卓华;吴丽川;何绮雯;崔敏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8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行CGMS监测;另选择行常规血糖检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行CGMS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MBG),高、低血糖持续时间,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糖化清蛋白(GA),餐后2 h血糖(2hP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GMS用于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优于常规血糖检测的患者.
作者:胡玉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索解决疑难交叉配血的检测策略以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对交叉配血不合的115例血液标本进行血型检测、直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对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结合患者的年龄、病史进行血型的进一步检测;对血型正、反定型相符的标本根据直接和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的结果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检测.结果 115例交叉配血不合的标本中血型正、反定型不符30例(26.09%);检出不规则抗体50例(43.48%);检出直接和(或)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呈阳性35例.结论 根据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制订适宜的检测策略,可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作者:王芳;毛伟;黄霞;李小红;程磊;张涛;朱素敏;廖红梅;谭茜茜;黄红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该血站2007~2012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3项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总体控制水平.方法 对该血站2007~2012年各年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体和抗-HIV抗体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2年各年份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体和抗-HIV抗体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变异系数(CV)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目初、复检CV值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6年间CV值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2007~2012年采用ELISA检测HBsAg、抗-HCV抗体和抗-HIV抗体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总体水平处于稳定良好状态.
作者:黄守民;刘宜仲;杨珊;彭佛喜;胡海春;廖国友;张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是根据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设计相应的荧光标记核酸探针,通过PCR反应对靶DNA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的技术[1],可根据样品的循环阈值,参照标准曲线准确计算出样本内核酸的起始浓度,实现PCR从定性到定量的飞跃.在PCR扩增的早期即可监测其反应动力学,既保持了PCR技术快速和灵敏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污染和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的缺点.与现有基因检测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多病原同时检测、操作简便、仪器设备要求不高、经济等优势,可迅速应用于临床.
作者:闫超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过去从事医学检验的工作者主要埋头于实验室做方法学的研究与应用,旨在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但检测方法的更新、项目的增多与临床应用的复杂性,使检验科与临床的关系越发不和谐,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之间的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作者:诸孙桥;周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血脂异常的情况.方法 选择8 310例进行健康体检并接受甲状腺功能及血脂检测的成都地区人员.设计统一调查表.受检人员清晨空腹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3(FT3)、FT4、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受检者按血脂水平高低分为血脂升高、血脂边缘升高和血脂正常组,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 310名受调查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亚临床甲亢及亚临床甲减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39%、1.20%、0.52%及16.19%.甲亢、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血脂升高组、血脂边缘升高组及对照组分别有100例(44.8%)、145例(53.1%)及66 例(22.3%)受调查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异常.3组人员TSH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FT3、FT4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年龄与TSH(r=0.169,P<0.01)、总胆固醇(r=0.194,P<0.01)及HDL-C(r=0.142,P<0.01)呈正相关,与FT3((r=-0.223,P<0.01)、FT4(r=-0.258,P<0.01)及三酰甘油(r=-0.012,P<0.01)呈负相关.结论 成都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甲减和亚临床甲减为主,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血脂异常者患病率高于正常人群.
作者:梁利波;何訸;吕瑞雪;王佑娟;李双庆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60例HBV感染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h内采用ELISA、CLIA及FQ-PCR对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成本-效果分析(CEA)进行检测符合率及成本的判定.结果 160例标本ELISA、CLIA 及FQ-PCR检测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6.9%(155/160)、93.8%(150/160)及94.4%(151/160),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检测1次的平均成本分别为425.9、126.3及625.6元.CLIA检测的成本-效果值低于ELISA及FQ-PCRA检测(P<0.05).结论 CLIA检测的应用效果优于ELISA及FQ-PCR.
作者:冯丽珍;石安平;韩宏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布鲁菌引起的布鲁菌病也称波状热,为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疾病.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细菌培养时间长、检出率低等特点,给该疾病的诊疗带来一定困难,极易造成延误诊疗.本院于2012年2月收治1例发热4个多月的患者,经血、骨髓培养分离出1株马尔他布鲁菌,确诊为布鲁菌病.
作者:袁红英;刘智勇;府伟灵 刊期: 2013年第09期
近些年伴随着新发病原体的不断涌现、多重耐药菌比例的增加以及院内感染流行的出现,微生物检验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1-2].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仅担负着快速、准确发现并鉴定病原微生物的工作,还要满足临床对鉴定及药敏结果解释的需求.但在日常工作中,往往由于微生物检验耗时长,鉴定结果复杂以及体内、外药物作用不一致等现象,导致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之间存在隔阂,这需要检验工作者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对检验结果加以合理科学的解释.作为微生物检验人员,笔者有几点具体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曹慧玲;史恒芳;李岷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及其可能用途.方法 采用2种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该院500份血清进行检测,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美国美德声科学技术公司)作为考核试剂,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意大利DiaPro公司)作为参比试剂.检测结果均根据待测样品信号/临界阈值(S/CO)值来判断.结果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5.56%,阴性符合率为100.00%,总符合率为99.56%.Kappa统计量分析,结果显示Kappa值为0.988(P<0.001).考核试剂的敏感性为97.92%,特异性为100%.ROC下面积达0.978.结论 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美国美德声科学技术公司)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李娜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初次发病的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型特点.方法 选择初次发病的8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B超引导下采用美国巴德活检枪经皮肾穿刺,取肾下极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检查.对患者发病年龄、起病情况、病理、临床特点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88例患者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73例(82.95%),膜性肾病17例(19.32%),微小病变15例(17.0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4例(15.91%),IgA肾病14例(15.9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8例(9.09%),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4例(4.55%),新月体肾炎1例(1.14%),狼疮肾炎4例(4.55%),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2例(2.27%),糖尿病肾病4例(4.55%),肾淀粉样变性2例(2.27%),多发性骨髓瘤1例(1.14%),过敏性紫癜肾小球肾炎2例(2.27%).88例肾病综合征按临床表现分单纯型40例(45.45%),血尿型20例(22.73%),高血压型18例(20.46%)和肾功能衰竭型10例(11.36%).经皮肾穿刺后,镜下血尿88例,肉眼血尿2例;血尿持续长时间为3 d,应用止血药物可控制.肾周血肿3例;腰痛20例,多见于术后 1~3 d,可自行缓解.结论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能与病理类型、病情严重程度不一致,肾穿刺活组织检查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慧;李缨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与血清胱抑素C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46例乳腺肿瘤、155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1 4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上述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日立(HITA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胱抑素C浓度,均采用酶法进行测定.结果乳腺肿瘤、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胱抑素C浓度分别为(0.75±0.13)、(0.71±0.11)、(0.65±0.09) mmol/L.乳腺肿瘤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高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作者:张柏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采用日本生研β2微球蛋白(β2MG)试剂评价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的精密度、正确度及参考区间的验证.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5-A2文件,采用英国RANDOX公司高、低2个水平质控血清作为实验样品,进行检测精密度评价,用简便的正确度评价实验方案进行正确度评价,用20个参考值数据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以变异系数表示不精密度,实验样品高、低2个水平质控血清的批内、批间、日间不精密度均小于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的β2MG总误差的1/4(2.25%),总不精密度均小允许总误差的1/3(3.00%),低于试剂厂商申明的总变异;正确度验证的相对偏差为0.25%~2.00%,明显小于根据生物学变异导出的β2MG允许TE(9.00%);20例健康体检人员中有2例(10.00%)观测值超过厂商提供的参考区间.结论 采用日本生研β2MG试剂在雅培Ci16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提示该系统检测精密度、正确度良好.
作者:蒋红君;蒋杰;王凡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以中段尿细菌培养为标准参考方法,判定尿干化学分析检测亚硝酸盐在细菌性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2例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干化学试纸条检测尿液亚硝酸盐,中段尿细菌培养检测细菌.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参考试验,评价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准确度、患病率、验前概率、验后概率及诊断比值比等诊断试验的常用指标.结果 322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中,亚硝酸盐阳性检出率为10.25%,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为26.09%.以尿液细菌培养为参考方法,尿液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6.90%、99.16%,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4%、81.66%,准确度、患病率分别为82.92%、26.09%,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3.93、0.02,验前比、验后比、验后概率、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35、0.15、0.13、69.02.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检测亚硝酸盐诊断细菌性尿路感染的敏感性低,但是特异性高,可作为尿路感染辅助诊断的依据.
作者:江镜全;郭旭光;陈琼;刘美玲;林丽英;夏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变化特点,提高RA的临床诊断率.方法 将确诊为RA的81例患者作为RA组,另选择80例非RA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血清RF、抗CCP抗体及MMP-3,以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析RF、抗CCP抗体、MMP-3的诊断价值.结果 RA组患者血清RF、抗CCP抗体、MMP-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抗CCP抗体、MMP-3特异性分别是71.3%、95.0%、85.0%;敏感性分别是74.1%、67.9%、56.8%;串联方式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较低(35.8%),但其特异性升高(100.0%);并联方式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明显提高(90.1%),而特异性有所减低(61.3%).结论 血清RF、抗CCP抗体、MMP-3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谭柏松;黄小兵;刘光明;陈世豪 刊期: 201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