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菊;杨洁;李秀珍;尹萍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耐药病原菌日益增多,给临床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带来了困难.本文对我院近4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702株病原菌,及常用的20种抗菌药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希望为控制感染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肖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可使患者发生黏液性水肿,常合并轻度贫血.国外报道贫血发生率占甲减患者的30%~50%,国内有单位报道占56.8%[1].我师地处西部边陲阿克苏,属单纯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合并贫血者并不少见.观察近5年来我院共收治原发性甲减病人42例,其中合并贫血12例,贫血发生率为28.5%,贫血类型呈多样性,部分患者合并白细胞减少,易造成误诊.现将这12例患者部分骨髓象和血象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赵红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由于内镜下切除技术的显著进步,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SD)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能引起大的人造溃疡的较大粘膜肿瘤.以前,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过程已详细地研究.然而对于ESD的人造溃疡的准确研究未见报道.为了确定伤口愈合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主要阐明ESD后大的胃的人造胃肠溃疡的愈合过程.方法:本试验研究纳入了70例患有胃粘膜肿瘤的病人,经过ESD治疗后,采用同样角度和视野拍下的内镜图像评价溃疡大小、部位和瘢痕形成的时间,ESD后1、4、8、12周行内镜检查,因为手术后要进行药物治疗,全部病人8周中都接受了质子泵抑制剂和硫糖铝的常规剂量治疗.结果:切除样本的平均大小是34.7 mm(20~90 mm),不考虑溃疡的大小和部位,所有病例在8周内全部达到疤痕期.结论:ESD后胃的人造溃疡不管其部位及大小,象消化性溃疡一样,使用常规的药物剂量8周内都可愈合.甚至ESD后引起的巨大溃疡8周内愈合的事实,对于ESD手术病人的选择和ESD后病人的治疗,都应该是有益的信息.
作者:邱枫;金小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麻醉及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剖宫产子宫撕裂也屡见不鲜.剖宫产子宫撕裂可导致产时产后出血,手术时间延长,子宫切口感染裂开,晚期产后出血.现就我院发生的剖宫产子宫切口撕裂病例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连勇;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当粥样硬化斑致血管腔狭窄大于60%时,临床上出现症状[1].本文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作者:曲延顺;叶传江;王路;庄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鞍区肿瘤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左右,鞍区肿瘤包括垂体瘤、颅咽管瘤、鞍结节脑膜瘤、异位松果体瘤等,常需手术治疗.因鞍区内含有视神经、颈内动脉、丘脑下部等重要结构及解剖关系,手术难度较大,肿瘤本身及手术过程中可对丘脑下部-垂体系统造成一定的损害,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术后病情观察及系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因素之一,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1月共收治鞍区肿瘤患者23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斌;杨文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小儿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困难,我院自1986年~2005年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11例患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胡瑞;邓万祥;董晖;刘刚;侯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小鼠竹叶青蛇毒素(Habu snake venom,HSV)诱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GN)模型.方法:动物随机分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小鼠注射HSV,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定期测定血尿素氮(BUN)的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TGF-β蛋白,作为增值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小鼠注射HSV 1天后即BUN升高,第7天达高峰,2周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肾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系膜细胞破坏,系膜区溶解,随后肾小球内有核细胞增多,系膜细胞增生及系膜区扩张.模型组TGF-β蛋白在肾小球的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竹叶青蛇毒素注射能引起小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的肾脏病变.
作者:热娜古丽·努尔;福田昇;松本紘一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整体化护理的深入开展,临床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床头交接班的重要性,它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同时对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也非常重要.床头交接班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床头交接班即能展现护士良好的精神风貌,良好团队精神,严谨的实事求是工作作风,又能体现护士丰富临床经验,是护士综合素质的体现.
作者:李晓萍;常连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人,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1/3,每年约5万人死于宫颈癌[1].宫颈涂片筛检异常细胞是肿瘤防治学上重要的成就之一.
作者:韩莉莉;玛依努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宫颈炎症一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宫颈Ca逐步转化的过程.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阻断宫颈病变向重度CIN及宫颈Ca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院妇科自1999年开展妇科宫颈腔镜行TVRC术共诊治宫颈病变患者1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建云;侯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以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胃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它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表现为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后常持续数周,进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改为半流质饮食后上腹胀满,恶心,湿出性呕吐,呕吐物为所进食物和含胆汁或无胆汁的液体.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既往由于对胃排空障碍认识不足,常导致医生错误判断和不合适的外科处理.因此,正确地诊断和治疗胃排空障碍,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着重要意义,我院1994年~2004年行胃大部切除术128例,发生6例胃排空障碍,现分析如下.
作者:季旭东;辛克福;刘红旭;沙合达提;克力木;王自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62例入选病例全部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发病72小时内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并排除颅内出血、混合性中风、无昏迷、无治疗药物禁忌症、无严重的心、肝、肾损害.
作者:飞鲁热;娜伊兰;陈旭;果木沙;王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体检中,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患有脂肪肝[1],它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2],据统计,脂肪肝在我国人群中的病率高达10%,因此,防治脂肪肝刻不容缓.
作者:古丽扎尔·阿布都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基础管理工作.医院档案为医院的改革发展、领导决策、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各项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准确的参考资料和数字依据.加强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对于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改革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自1958年初,AO学派[4]发明三叶骨板以来,三叶骨板内固定已成为目前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的首选方法,我们对12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采用了此方法,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防旋转、抗短缩、防脱位、固定坚强、手术创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快,不使用外展架等优点,扩大了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方法.
作者:伊力哈木·马木提;艾尔肯·肉孜;伊力哈木·托呼提;徐超;侯彦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以其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腹壁无瘢痕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腹腔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1],2004年11月~2006年1月间,我院共施行腹腔镜辅助小儿阑尾切除术29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岚;李学雄;阿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槌果藤(CapparisspinosaL.)因多分布在新疆南北坡地并早报道于《新疆中草药》,而一直称为维吾尔药用植物.槌果藤又名野西瓜、老鼠瓜、刺山柑,维文名:开派、菠里科果.多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近年来,槌果藤经过粗提取后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现就槌果藤的植物来源、药理特性、功能主治等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其更多的药用价值,为该药的研发、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米新陵;惠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我国肾小球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的主要的病因,占54.4%[1].肾脏病理是诊断肾小球疾病的金标准,目前肾活检已经成为肾内科的常规检查方法.有文献表明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之间各种肾小球疾病的分布存在着差异[2,3].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肾脏病病理类型特点尚未见报道.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的肾脏病理特点,对917例维、汉肾活检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作者:徐世茹;岳华;刘健;米娜娃;张艳;宋艳芳;荣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病例数200万[1].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2].中、重度心力衰竭的5年病死率可达30%~50%[3].与此同时,因心力衰竭引发的医疗花费相当巨大[4].因此,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显示[5]心脏矢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欠佳.目前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使心衰患者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1].
作者:马建军;木胡牙提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