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对脑出血后吞咽困难并食管癌漏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偏瘫,失语1h入院.查体:嗜睡状态,呼唤睁眼,不能言语,左手能按指令动作,BP 180/90mm Hg,双侧瞳孔3 mm,对光反射灵敏,伸舌左偏,左侧肢体活动好,肌力Ⅴ级,右侧肢体偏瘫.
作者:王黎华;王乃柱;刘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本文选择2010-06-2010-12本院进行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27例,年龄20-68(平均43)岁.按Schatzker分型:Ⅰ型12例,Ⅱ型30例,Ⅲ型11例,Ⅳ型12例,Ⅴ型9例,Ⅵ型4例.左侧37例,右侧40例;闭合性损伤71例,开放性损伤7例;合并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7例,交叉韧带损伤9例;内侧半月板损伤4例,外侧半月板损伤5例.开放性骨折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入院后抬高患肢,待患者膝肿胀消退后手术,以肿胀后皮肤出现皱纹为手术佳时机,一般为伤后1周左右.
作者:胡中兴;蔡春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护、加强护理.结果 患者均能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之一,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焦清华;张艳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通过建立科学的人、物流程及严格的分区管理,实现理想的手术环境,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 通过每月对手术间及内走廊空气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培养,检测空气净化程度.结果 经采样、培养,均符合卫生部颁发的消毒隔离规范要求.结论 合理的使用和科学严谨的管理是确保手术室工作有效运行的关键,净化手术室的空气无菌程度高,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率,为提高手术质量提供了安全保障.
作者:杨光惠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院前急救是在现场和途中,经过专门受训的人员,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患者进行医院前急救,目的是保全患者生命,减少医院前期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有资料显示,心肌梗死患者有40%-50%因得不到现场救治会在初的2h内死亡,严重交通事故致伤者有2/3以上在发生事故的25 min内可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作者:郭雅琼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头孢唑肟为半合成注射用广谱耐R内酸胺酶第三代头孢菌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少见.但近期,我院在应用该药物过程发生了2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作者:刘明权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某市无偿献血人群HIV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对825 351名献血者的标本进行抗-HIV、抗-HCV及HBsAg筛查,并将抗-HIV筛查阳性的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确认.结果 2003-2010年抗-HIV确认阳性94例,阳性率依次为12.02/10万、11.21/10万、16.52/10万、14.51/10万、12.39/10万、10.14/10万、7.63/10万、11.03/10万,平均感染率为12.03/10万,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与HCV,HBV存在合并感染,以与HCV合并感染率高,占54.3%.结论 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过程中加强排查,适时调整检测方法,进一步保障血液的安全.
作者:宁东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院老年病科2009-05-2010-01收治食管裂孔疝误诊为冠心病患者3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26例,年龄35-68(51.5±4.6)岁.均为阵发性胸骨后疼痛,其中烧灼样痛17例.闷痛8例,压榨样痛5例,针扎样痛7例,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伴随症状中有胸闷22例,心慌9例,气短6例,病史6个月~3 a, 31例反复就诊考虑冠心病,予抗心绞痛治疗效果欠佳,其中11例以往或发作时有不同程度泛酸、恶心、腹胀,余无明显消化道症状.
作者:王英;帕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科2010-10收治了1例SAPHO综合征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男,19岁.1a前面部出现粉刺和红色丘疹,未予重视.2010-09患者双颊部突然出现大量红色丘疹、脓疱疹、额部和背部散在炎性丘疹,伴明显疼痛.2010-10-10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胯部疼痛,并进行性加重.
作者:曹书艳;厉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女,66岁.因纳差、乏力伴腹泻、发热5d于2010-08-25T10: 30收入治,步入病房,神志清,精神可,BP 140/90mm Hg, 11:10予注射用左卡尼汀1.0 g(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702)加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静脉注射,药液推注完毕后.
作者:黄亚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注射用呋布西林钠是一种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伤寒沙门菌、部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硫酸异帕米星注射液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是庆大霉素B的衍生物,为无色澄明液体.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者药物配伍时出现白色浑浊,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王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谵妄致坠床骨折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70岁.主因发作性胸痛、胸闷、气短4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无精神疾病史.入院检查: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半卧位,双下肺较多细湿啰音,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心电监测有阵发性心房纤颤.心电图I,aVL, V1-6导联ST段压低、T波导置,血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T酶和B型促尿钠肽升高.
作者:侯春霞;沈东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我院采用双腔静脉输液港(VPA)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的静脉通道2例患者,顺利地完成移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1:女,48岁.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06-11埋置静脉输液港,于2007-09接受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住层流病房52 d,期间输液260 000 ml左右,输注红细胞1 500 ml,输注血小板1 200 ml,输注干细胞60 ml,输液港穿刺针数16针刺,换药次数28次.
作者:朱秋红;李敏;杨鹏鹏;钟慧;英文博;刘淇;潘丽娟;刘石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误诊为急性胃肠炎的有机磷中毒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49岁.以呕吐、腹泻2d入院.患者早餐后大量呕吐胃内容物,频繁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伴四肢麻木,乏力,不伴发热,于当地医院诊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利复星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遂入我院.见患者腹痛剧烈,频繁呕叶,频泻不止.查体:患者神志清楚,皮肤干燥,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HR 11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活跃,四肢厥冷.
作者:孙颖颖;王冀;魏庆庆;严宇鹏;李莉;胡罗文;马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安全护理教育,规章制度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了她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技术水平.结论 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及防范措施的落实,使护理安全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莺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总结畸形子宫安全人流的方法.方法 对132例畸形子宫合并早孕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可视超导微管人流的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畸形子宫合并早孕者,在B超引导下行无痛人流,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成功率100%.结论 在B超引导下进行无痛可视超导微管人流,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海燕;杨芳;李战宁;余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摘要如下.1 过敏反应男,66岁.因直肠癌给予奥沙利铂静脉滴注,10 min后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腹部疼痛剧烈,脉搏细速.即停药.予对症治疗.30 min后上述症状消失.提示使用本品前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对铂类过敏者禁用.
作者:郝培;许元;李成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脑出血死亡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5岁.主因发作性胸闷2个月余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1级,高血压2级(极高危).心电图提示下壁、广泛前壁ST-T改变.
作者:马玲玲;侯春霞;周思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婴幼儿的发育尚未成熟,心内直视手术的创伤、低温体外循环的影响以及长时间的呼吸带管等,使患儿末梢循环受损,局部组织长期受压,皮肤感觉迟钝和反应迟钝,增加皮肤感染概率.皮肤护理成为预防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身体各部位受损和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胡汉宇;于丽;左丽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的特点,找出病种变化规律,对年轻医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方法 对2000-2009年疾病分类报表按1CD-10编码为标准进行分类、汇总,按照15个病种制定<妇产科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报表>.结果 10 a来患有前10位疾病的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的69.49%.10a中各种疾病构成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的顺位波动在10大病种之中.结论 医院及科室应该根据疾病构成比例,合理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青年医师专业技术水平,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杜则玲;赵建兰;王天成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