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李涛

关键词:超声疗法, 骨关节炎, 膝关节, 综述
摘要: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引起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及活动受限,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其病理变化的复杂性,以及关节软骨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极低的组织特性,膝骨性关节炎难于治疗.近几年,具有安全、无创、方便、经济等特点的物理疗法逐渐走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将其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种鉴定阴道加特纳菌的简便方法

    目的 通过与仪器法相比较,提供一种简便又经济的鉴定阴道加特纳菌的方法.方法 收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共112份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两种方法进行细菌鉴定.结果 用药敏纸片扩散法与仪器法的结果完全一致,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均做出了相同标本的相同结果,42例阴道加特纳菌,70例非阴道加特纳菌.结论 药敏纸片扩散法是一种简便又经济的鉴定阴道加特纳菌的方法,可以用药敏纸片法代替仪器法进行阴道加特纳菌的鉴定.

    作者:周林涛;周小曼;刘晓云;刘志勇;黄汉莲;黄宛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检测联合血培养阳性时间评分用于严重败血症患者的预后判断

    目的 评估降钙素原联合血培养阳性时间评分(PCTTs)对严重败血症患者早期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纳入研究的为45例严重败血症患者,根据其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4例)和生存组(21例).分析并比较研究对象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血培养阳性时间(TTP)和PCTTs,比较三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特性.结果 血浆PCT水平、TTP、PCTTs平均值,死亡组分别为12.41 ng/mL、8.81 h、8.42分,生存组分别为4.83 ng/mL、12.13 h、5.17分,两组间这三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CT水平、TTP和PCTTs用于预后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77、0.725和0.803,对应优截断点分别为5.345 ng/mL、7.4 h和4.5分,灵敏度分别为70.8%、50.0%和91.7%,特异度分别为71.4%、90.5%和57.1%.结论 PCTTs预测严重败血症患者死亡危险性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血浆PCT水平检测联合TTP评估严重败血症患者预后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晓涛;马焕丽;陈日炳;张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阴道分泌物中检出A群化脓性链球菌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于2012年12月21日来本院就诊.该患儿随父母外出旅游,在一家宾馆住宿上卫生间时,坐过马桶之后不久就感觉到外阴瘙痒,局部用药无效.1周后开始有阴道分泌物,分泌物为黄色黏稠,随即于本院妇科就诊.

    作者:刘小荣;张玉娟;邹传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未致敏颗粒假阳性1例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一.由于个体与方法学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据报道TPPA存在1%~2%生物学假阳性率[1].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TPPA未致敏颗粒假阳性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龙;曾佩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无偿献血者G6PD缺乏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者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其历史献血资料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佛山地区的献血者全血标本,检测G6PD酶活性,分析G6PD缺乏者的历史献血资料.结果 无偿献血者的G6PD缺乏率为6.97%,男女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6PD缺乏献血者的历史人均献血次数达3.23次,人均献血总量达1 032 mL,其中属于多次(≥2次)献血者的比例高达55%.结论 应该对固定和应急献血者队伍进行一次G6PD缺乏症的筛查,排除G6PD酶活性极度缺乏的那部分献血者,从而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作者:卢瑾;梁惠兰;周健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和住院糖尿病患者血液和尿液标本,分别检测CysC、尿素(Urea)、肌酐(Cr)、尿mAlb的水平,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住院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每组各4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CysC、Urea、Cr、mAlb均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m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比Urea、Cr高;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ysC、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CysC、mAlb的测定结果与Urea、Cr呈正相关,且与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 CysC、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罗金丽;郑香花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抵抗研究的新分歧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标准化治疗[1].但尽管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仍有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严重的是支架内血栓形成[2].近新发现氯吡格雷抵抗是PCI术中无血流的机制之一[3],血栓事件发生后的病死率为15%~45%,再梗死率为60%~70%.自Gurbel于2003年首次报道氯吡格雷抵抗以来,争议不断,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分歧,现综述如下.

    作者:孟晓冬;王燕慧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STAT3表达下调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下调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LKO-1-shRNA-STAT3,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了PLKO-1-shRNA-STAT3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STAT3表达明显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P<0.05),Bcl-2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RNA干扰技术明显下调细胞内STAT3蛋白的表达,进而下调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健;王丽华;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临床应用的评价

    目的 探讨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在室内质控(IQ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健康人静脉血后,提取、纯化血红蛋白液,分装后-20 ℃保存作为室内质控品,采用Hydrasys全自动电泳系统进行检测,定值后,分析其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 -20 ℃分装保存7个月的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冻溶后外观红色均匀,无浑浊及沉淀.自制质控品用于室内质控活动时,其均数±标准差为2.30%±0.07%,与第2、4、7月累积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3,P>0.05);批内不精密度为3.0%,批内天间不精密度3.1%(7个月),均小于商品化质控品的3.5%.经线性回归分析,自制质控品与商品化质控品质控效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结论 自制血红蛋白电泳室内质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满足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可替代其商品化质控品.

    作者:袁明生;李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为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取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在选定的调查日前1周对全院各科的医院感染小组的监控医师进行培训以协助调查,填写统一的表格,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方法相结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645例,实际调查637例,实查率98.76%;发生医院感染20例,现患率为3.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为55%和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80%;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4.23%.结论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简单、快速、有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科室进行干预,并及早的开展目标性监测,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周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IgGκ、IgGλ水平及其比值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gGκ、IgGλ水平及IgGκ/IgGλ比值测定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HevyliteTM法测定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0例健康者血清IgGκ、IgGλ水平,并进行随访,计算不同IgGκ、IgGλ水平和IgGκ/IgGλ比值患者1年和3年总体生存率.结果 上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gGκ、IgGλ水平的中位数分别为25.90、24.35 g/L,高于健康者.上述患者1年和3年的总体生存率的比较,IgGκ/IgGλ在0.4~13范围的患者高于IgGκ/IgGλ<0.40或大于13的患者(P<0.05);IgGκ<23.70 g/L或IgGλ<22.15 g/L的患者高于IgGκ≥23.70 g/L或IgGλ≥22.15 g/L的患者(P<0.05).结论 血清IgGκ、IgGλ水平及其比值测定有助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判断.

    作者:曾丽英;赵可伟;罗旋;景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胱抑素C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检测对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83例高血压患者与73例健康者血清Cys-C水平,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Scr)水平,并计算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对以上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清Cys-C水平高于健康者(P<0.05);高血压患者Ccr低于健康者(P<0.05);两者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Ccr相关,但与Scr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Cys-C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陈崇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IL-17水平检测对妊娠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预警价值

    目的 研究血浆IL-17水平检测对孕妇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预警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检测132例孕妇(分为正常妊娠组和AITD妊娠组),33例患AITD的育龄妇女(未怀孕)和40例健康体检育龄妇女血浆IL-17水平.结果 AITD妊娠孕妇血浆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的孕妇(P<0.05).结论 孕妇血浆IL-17水平的检测有助于预警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苑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梅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目的 分析梅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与肝功能、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定量各项指标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84例HBV感染者,用PCR法进行HBV-DNA(B、C)分型和定量检测,用生化仪进行多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用ELISA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测,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检测B型23例占27.4%,C型46例占54.8%,B、C混合型12例占14.3%,非B非C型3例占3.8%;男女性患者基因分型的构成比无差异.C型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球蛋白(GLB)均高于B型和B、C混合型,C型的HBV-DNA水平明显高于B型,C型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B型.结论 梅州地区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B型次之;C基因型肝脏损害比B型严重,且病毒含量高.

    作者:冯体玉;曾东梅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添加剂对自制尿液室内质控物质量的影响

    目的 为自制尿液复合型室内质控物选择佳添加剂.方法 分析一种包含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微量清蛋白(UMA)两个项目的 自制复合室内质控物的酶稳定剂、蛋白稳定剂及叠氮钠等添加剂对其稳定性及均一性的影响.结果 在-20 ℃保存温度下,尿NAG项目的 稳定天数:无添加,72 d;叠氮钠,169 d;酶稳定剂,大于365 d.同样条件下,尿UMA项目的 稳定天数:无添加,99 d;叠氮钠,207 d;蛋白稳剂定,大于365 d.质控物各个保存阶段稳定的同时测得的瓶间均一性良好.结论 在制备尿NAG和UMA两项复合室内质控物的同时添加酶稳定剂、蛋白稳定剂和叠氮钠能延长质控物的稳定时间,提高质控物的质量.

    作者:袁咏梅;何亚;王利军;余素燕;许瑞娜;陈宝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在血常规检查中多以全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但是也有一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首发只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单纯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因此往往会因为不镜检或没有进一步做检查而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将本院35例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陆作洁;农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深圳市某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血糖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某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连续6年血糖、血脂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分析2006~2011年来本院体检中心享受干部保健体检的6 804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血清Glu、TG、TC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2006年开始Gul、TG、TC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血脂、血糖指标明显高于女性(P<0.05),Glu、TC异常以50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较为高.结论 街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应增加保健措施以控制血糖、血脂,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和男性工作人员,建议少吃、多运动、精神放松,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项方芳;林桂珍;蔡联群;刘秋丽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四种循环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中四种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随机选取的43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和PBMC中四种miRNA(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的表达,分析这些血浆和PBMC特异的miRNA在RA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表达下调(P<0.05),miR-16表达增高(P<0.05),而miR-22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四种miRNA表达均上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miRNA在血浆和PBMC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在RA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在血浆和PBMC中出现的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荀春华;胡志坚;韩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桂林地区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桂林地区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检出率及耐药特征,为孕妇及新生儿GBS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来本院检查的孕35~37周孕妇的阴拭子及肛拭子作选择性增菌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桂林地区孕妇GBS检出率为7.5%,阴拭子与肛拭子联合筛查检出率并没有明显提高,青霉素、头孢噻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及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红霉素及克林霉耐药率分别为85.7%、83.7%,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2.9%、95.9%.结论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是桂林地区孕妇预防GBS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需做GBS药敏试验才能准确用药.

    作者:何国才;白清;李高;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EB病毒感染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研究

    目的 观察EB病毒感染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探讨其与IT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伴EB病毒感染的ITP患儿、健康体检儿童的各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结果 ITP伴EB病毒感染组(ITP-EBV组)与ITP非EB病毒感染组(ITP-N组)、对照组比较,CD3+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减少,CD3+CD8+T细胞、CD19+B细胞增加(P<0.05).结论 ITP伴EB病毒感染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应同时进行抗病毒和免疫治疗.

    作者:田厚荣;王文娟;祝绚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