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林
目的 探讨Sysmex XT-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在胸腹水及脑脊液常规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Sysmex XT-4000i自动检测和手工镜检两种方法对临床189例胸腹水及546例脑脊液标本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胸腹水标本细胞总数大于1 000×106/L,其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标本细胞总数小于或等于1 000×106/L,其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46例脑脊液标本中,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外观为洗肉水样和血性样本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T-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在体液细胞计数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测定结果中胸腹水细胞数少于1 000×106/L应进行充池计数;对于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应进行手工复核;在所有体液标本出现高荧光图形时应进行手工计数并进行细胞染色.
作者:王会平;路蔓;王琳;白重阳;陈明明;李岩;李斌;张惠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它标志着医院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管理时代,条形码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1],本院于2012年初开始全院推行检验标本条形码管理,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嘱处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因素的错误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本淑;李泉;付显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脂蛋白(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该院治疗的10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5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Hcy、hs-CRP和脂蛋白(A)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脂蛋白(A)水平及其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的特异度为96.2%,单独检测Hcy为73.1%,hs-CRP为82.7%,脂蛋白(A)为75.0%,联合检测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结论 Hcy、hs-CRP、脂蛋白(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更有助于冠心病的预防及诊断.
作者:王泉;范友谊;王丽;丁静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讨论血浆D-二聚体与血脂、促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甲减患者118例分为亚临床甲减组85例,临床甲减组33例,并设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脂(CHO、TG、HDL-C、LDL-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水平.结果 临床甲减组的D-二聚体、CHO、TG、LDL-C水平明显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P<0.01),亚临床甲减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血脂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随着甲减病情的发展血浆D-二聚体、血脂水平明显上升,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惠良;袁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下调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基因表达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LKO-1-shRNA-STAT3,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STAT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细胞的增殖状态;通过RT-PCR、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Survivi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了PLKO-1-shRNA-STAT3重组质粒的肝癌细胞,STAT3表达明显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S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P<0.05),Bcl-2和Survivi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RNA干扰技术明显下调细胞内STAT3蛋白的表达,进而下调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李健;王丽华;李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BIO-RAD公司LOT14191、LOT14192两批号质控物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急诊生化项目基质效应.方法 以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系统,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为待评估系统,参照NCCLS EP14A文件对K、NA、CL、CA、MG、P、BUN、CR、UA、GLU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进行评估.结果 K、NA、CL、BUN、CR项目不存在基质效;MG、P、UA存在基质效应.LOT14191中的CA、GLU存在基质效应,而Ca、GLU在LOT14192中的基质效应则不明显.结论 在常规检测和室间质评比中应重视质控品在这两个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进行比对时,应合理分析及评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作者:叶桂样;黄瑞勋;黄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cTnT、hs-CRP的检测和意义.方法 测定慢性心衰患者(43例)和健康者(21例)NT-proBNP、cTnT和hs-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慢性心衰患者cTnT、hs-CRP、NT-proBNP血浆检测水平(中位值)分别为:2 790.0 ng/mL、0.041 ng/mL、7.330 mg/L.健康者分别为54.16 ng/mL、0.003 ng/mL、1.050 mg/L.慢性心衰患者cTnT、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与cTnT水平、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12,P<0.05;r=0.293,P<0.05).心衰患者治疗后NT-proBNP、cTnT的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cTnT、hs-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观察.
作者:林慧铭;孙全昆;胡礼仪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成人体位改变对生化常规指标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集80名成人坐位5 min、卧位5 min、半卧位5 min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常规14项指标检测,检验结果采用同体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BIL、DBIL、GPT、GOT、TP、ALB、BUN、TG、TCH、HDL、LDL水平:坐位较卧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卧位较卧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较半卧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UA、GLU水平:坐位较卧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卧位较卧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较半卧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体位改变会影响肝功、血脂、尿素氮检验结果,对血糖、尿酸、肌酐影响不明显.
作者:翁改志;路军梅;唐耀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征兵体检尿液吗啡与甲基安非他明(MAMP)检测结果假阳性出现的原因.方法 对1 297例应征入伍青年尿液吗啡、MAMP初检阳性者实施复检.采用胶体金法对吗啡、MAMP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总的阳性例数有83例,其中吗啡初检阳性率3.47%(45/1 297);MAMP初检阳性率为2.16%(28/1 297);两项同时阳性9例,阳性率0.69%.3 d后复检吗啡阳性4例,阳性率为0.31%;MAMP阳性2例,阳性率0.15%;两项阳性1例,阳性率0.08%.结论 用胶体金法检测尿液吗啡、MAMP敏感性高,但准确性较低,在征兵体检中对初检阳性进行复检很有必要.
作者:张建辉;李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检测,同时考察病毒感染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对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CV抗体,同时对患者进行生化检测.结果 本组接受临床检验的患者共2 826例,其中抗-HCV阳性者为82例,阳性率为2.90%,生化检测结果表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GLU、ALT和AST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K+和ALB的均值偏低.结论 本组酶联免疫检测肝炎病毒阳性率与文献记载一致,表明该手段诊断HCV感染较为可靠.K+和ALB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大量使用利尿剂和肝细胞坏死有关.
作者:唐彦;李云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抗小肠杯状细胞抗体(GAB)单独及两者联合检测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组(54例)和肠道疾病对照组(24例)及健康对照组(21例)人群血清P-ANCA和GAB,并将UC组患者按结肠镜下病变部位分为远端受累组(33例)和广泛结肠受累组(21例),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ANCA和GAB检测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UC组、肠道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的P-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59.3%(32/54),8.3%(2/24)和0(0/21),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组患者的GAB阳性率为22.3%(12/54)高于肠道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两者联合检测,UC组的阳性率为64.8%.结论 P-ANCA和GAB可作为UC的血清标志物,在UC的实验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P-ANCA和GAB可以提高诊断的阳性率.
作者:谢文;汪付兵;余晓萍;龙行华;杨桂;李瑞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对阿奇霉素的耐药性.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78株淋球菌中检出阿奇霉素敏感株174株占62.6%,中敏株58株占20.9%,耐药株46株占16.5%.结论 临床应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淋球菌耐药性的连续性监测.
作者:曹文苓;黎小东;毕超;梁艳华;宋卫忠;张锡宝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伤患者73例,同期未并发早期肾损伤的GDM患者42例,对其检测的D-二聚体、FIB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DM早期肾损伤患者的D-二聚体、FIB的含量明显高于同期GDM未并发早期肾损伤的患者(P<0.05),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GDM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章小东;郑穗瑾;黄志宏;付文金;曾见芬;汤惠华;陈载鑫;谢岭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腺病毒介导的SD-HA融合蛋白表达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外源性融合蛋白表达的检测采用Western blot;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D-HA融合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 SD-HA、SmD-HA融合蛋白能在CML细胞株中有效表达,且定位于胞浆.重组腺病毒Ad5F35-SD-HA感染CML细胞后能特异性阻滞CML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推进,具有抑制细胞的增殖效应,且对照组比较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SD-HA基因转染对CML细胞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双重效应.
作者:彭智;桂敏;冯文莉;杜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皮肤病患者血液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诊的765例皮肤病患者的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33.3%~58.3%(平均47.8%)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59.8%的红皮病患者,9.4%的银屑病患者和1.1%感染性皮肤病患者.结论 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发生率及增多程度在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患者间有较大差别,血液嗜酸粒细胞计数对于不同类型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深入研究皮肤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机制对于皮肤病发病原因和机制的探究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涛;杨军霞;刘贵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随着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检验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诊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的发挥临床检验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检验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1-2].本科自成立质量安全管理团队以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质量安全管理团队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的作用及其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满仓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桂林地区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检出率及耐药特征,为孕妇及新生儿GBS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来本院检查的孕35~37周孕妇的阴拭子及肛拭子作选择性增菌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桂林地区孕妇GBS检出率为7.5%,阴拭子与肛拭子联合筛查检出率并没有明显提高,青霉素、头孢噻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及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红霉素及克林霉耐药率分别为85.7%、83.7%,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2.9%、95.9%.结论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是桂林地区孕妇预防GBS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需做GBS药敏试验才能准确用药.
作者:何国才;白清;李高;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为确保安全用血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重庆市荣昌县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基本资料和32 96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ALT、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SYP).结果 32 96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69%,各年度间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6,P<0.01).中各项检测指标的不合格率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HBsAg(0.89%)、SYP(0.54%)、ALT(0.46%)、抗-HIV(0.46%)、抗-HCV(0.34%);男性不合格率(3.09%)高于女性(2.23%),且26~45岁年龄段的不合格率高;学生、干部、军人不合格率相对较低.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和献血前的健康征询,提高血液检测水平有助于保障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
作者:王隆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水平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的研究对象为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186例):分为骨转移组(104例)和无骨转移组(82例);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肺部其他疾病组(66例).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ODF和OCIF浓度.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血清ODF和OCIF水平分别为(32.22±6.22)ng/L、(41.23±8.13)n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的(8.35±5.42)ng/L、(10.15±4.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ODF和OCIF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0.38%和86.54%,特异度为86.59%和84.15%;不同肺癌病理类型的骨转移组患者血清ODF和OCI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ODF和OCIF是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的增高可用于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发生.
作者:李莉;谭榜云;刘志武;陈明;张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急性白血病在血常规检查中多以全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但是也有一部分急性白血病患者首发只表现为单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单纯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多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等,因此往往会因为不镜检或没有进一步做检查而导致漏诊或误诊.现将本院35例以单纯血小板减少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陆作洁;农少云 刊期: 2013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