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日常室内质控品在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分析

叶桂样;黄瑞勋;黄艳

关键词:基质效应, 质控物, 干片式生化分析仪
摘要:目的 评估BIO-RAD公司LOT14191、LOT14192两批号质控物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急诊生化项目基质效应.方法 以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系统,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为待评估系统,参照NCCLS EP14A文件对K、NA、CL、CA、MG、P、BUN、CR、UA、GLU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进行评估.结果 K、NA、CL、BUN、CR项目不存在基质效;MG、P、UA存在基质效应.LOT14191中的CA、GLU存在基质效应,而Ca、GLU在LOT14192中的基质效应则不明显.结论 在常规检测和室间质评比中应重视质控品在这两个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进行比对时,应合理分析及评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vWF-cp)的活性与血栓形成及出血、微血管病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肿瘤浸润与转移、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等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检测ADAMTS-13活性水平对诊治这些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ADAMTS-13活性的检测方法繁多,而且检测技术不断改进.

    作者:姚拾秀;江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加强检验科静脉采血窗口的生物安全管理

    检验科静脉采血窗口是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一个高危区域.笔者多年从事门诊检验工作,对加强静脉采血窗口的生物安全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韩利蓉;欧阳娟;倪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萍乡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及质量控制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家庭为单位、以要求为导向、合理和充分利用社区卫生资源,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本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在对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对萍乡市城区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设施、设置、开展的检验项目及质量控制情况进了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

    作者:舒宇;林家坤;刘建纯;危远叔;曾良;齐迅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为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取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在选定的调查日前1周对全院各科的医院感染小组的监控医师进行培训以协助调查,填写统一的表格,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方法相结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645例,实际调查637例,实查率98.76%;发生医院感染20例,现患率为3.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为55%和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80%;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4.23%.结论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简单、快速、有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科室进行干预,并及早的开展目标性监测,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周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健康成人为125 mL/min左右.GFR常用的参考方法是90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0Tcm-DTPA)放射性核素作标记检测,其受到费用高、仪器昂贵、需静脉内注射同位素可能造成照影剂性肾损害、实时尿液采集等操作繁杂、放射性污染等限制.

    作者:李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四种循环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中四种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随机选取的43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和PBMC中四种miRNA(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的表达,分析这些血浆和PBMC特异的miRNA在RA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表达下调(P<0.05),miR-16表达增高(P<0.05),而miR-22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四种miRNA表达均上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miRNA在血浆和PBMC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在RA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在血浆和PBMC中出现的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荀春华;胡志坚;韩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胱抑素C检测在狼疮性肾炎微小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狼疮性肾炎(LN)微小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所在范围将患者按肾功能状态的不同分成4个小组.A组(46例):Ccr>70 mL/min;B组(19例):Ccr在51~70 mL/min,肾功能轻度损害;C组(13例):Ccr在31~50 mL/min,肾功能中度损害;D组(12例):Ccr<30 mL/min,肾功能重度损害.血清CysC的测定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血尿素氮(BUN)的测定采用酶偶联速率法;血清肌酐(Scr)的测定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结果 A组中,BUN和Scr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CysC异常率32.6%;B组中,CysC异常率73.6%,Scr异常率31.5%,BUN无异常;C组中,CysC异常率92.3%,Scr异常率46.2%,BUN异常率38.5%;D组中,CysC异常率100.0%,Scr异常率100%,BUN异常率91.7%.Ccr与BUN、Scr和CysC呈负相关,CysC与BUN和Scr呈正相关.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43)较BUN(AUC=0.742)和Scr(AUC=0.711)高(P<0.05).结论 CysC是反映早期LN肾功能微小损害的敏感指标,在LN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志伟;王丹;袁景芳;曹鸿雁;冯磊光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医院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实验室检查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青睐,但一个准确的检查结果要经过检验分析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目前大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于存在实验室难以掌控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解近年来医院分析前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提高血液标本采集的合格率,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现对恩施地区某医院检验科2010~2012年度所收到的血液标本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刘国生;李丹丹;向慧;李春美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297例征兵人员尿液吗啡与甲基安非他明检测结果假阳性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征兵体检尿液吗啡与甲基安非他明(MAMP)检测结果假阳性出现的原因.方法 对1 297例应征入伍青年尿液吗啡、MAMP初检阳性者实施复检.采用胶体金法对吗啡、MAMP进行联合检测.结果 总的阳性例数有83例,其中吗啡初检阳性率3.47%(45/1 297);MAMP初检阳性率为2.16%(28/1 297);两项同时阳性9例,阳性率0.69%.3 d后复检吗啡阳性4例,阳性率为0.31%;MAMP阳性2例,阳性率0.15%;两项阳性1例,阳性率0.08%.结论 用胶体金法检测尿液吗啡、MAMP敏感性高,但准确性较低,在征兵体检中对初检阳性进行复检很有必要.

    作者:张建辉;李艳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XT-4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计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ysmex XT-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在胸腹水及脑脊液常规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Sysmex XT-4000i自动检测和手工镜检两种方法对临床189例胸腹水及546例脑脊液标本的红细胞和白细胞进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例胸腹水标本细胞总数大于1 000×106/L,其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标本细胞总数小于或等于1 000×106/L,其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46例脑脊液标本中,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外观为洗肉水样和血性样本红细胞和白细胞两法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ysmex XT-4000i多功能血液、体液一体机在体液细胞计数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测定结果中胸腹水细胞数少于1 000×106/L应进行充池计数;对于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应进行手工复核;在所有体液标本出现高荧光图形时应进行手工计数并进行细胞染色.

    作者:王会平;路蔓;王琳;白重阳;陈明明;李岩;李斌;张惠中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日常室内质控品在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分析

    目的 评估BIO-RAD公司LOT14191、LOT14192两批号质控物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急诊生化项目基质效应.方法 以Olympus AU 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对比系统,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为待评估系统,参照NCCLS EP14A文件对K、NA、CL、CA、MG、P、BUN、CR、UA、GLU在VITROS 5.1FUSION干化学分析仪上的基质效应进行评估.结果 K、NA、CL、BUN、CR项目不存在基质效;MG、P、UA存在基质效应.LOT14191中的CA、GLU存在基质效应,而Ca、GLU在LOT14192中的基质效应则不明显.结论 在常规检测和室间质评比中应重视质控品在这两个检测系统间的基体效应.进行比对时,应合理分析及评价,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作者:叶桂样;黄瑞勋;黄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无偿献血者G6PD缺乏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无偿献血者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其历史献血资料分析.方法 随机选择佛山地区的献血者全血标本,检测G6PD酶活性,分析G6PD缺乏者的历史献血资料.结果 无偿献血者的G6PD缺乏率为6.97%,男女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6PD缺乏献血者的历史人均献血次数达3.23次,人均献血总量达1 032 mL,其中属于多次(≥2次)献血者的比例高达55%.结论 应该对固定和应急献血者队伍进行一次G6PD缺乏症的筛查,排除G6PD酶活性极度缺乏的那部分献血者,从而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作者:卢瑾;梁惠兰;周健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条形码在检验标本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条形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它标志着医院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数字化管理时代,条形码具有识别速度快,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特点[1],本院于2012年初开始全院推行检验标本条形码管理,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检验医嘱处理的全过程,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人为因素的错误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本淑;李泉;付显芬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检测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联合检测对妊娠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早期肾损伤患者73例,同期未并发早期肾损伤的GDM患者42例,对其检测的D-二聚体、FIB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DM早期肾损伤患者的D-二聚体、FIB的含量明显高于同期GDM未并发早期肾损伤的患者(P<0.05),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D-二聚体、FIB联合检测GDM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章小东;郑穗瑾;黄志宏;付文金;曾见芬;汤惠华;陈载鑫;谢岭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临床应用的评价

    目的 探讨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在室内质控(IQ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健康人静脉血后,提取、纯化血红蛋白液,分装后-20 ℃保存作为室内质控品,采用Hydrasys全自动电泳系统进行检测,定值后,分析其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 -20 ℃分装保存7个月的自制血红蛋白电泳质控品冻溶后外观红色均匀,无浑浊及沉淀.自制质控品用于室内质控活动时,其均数±标准差为2.30%±0.07%,与第2、4、7月累积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63,P>0.05);批内不精密度为3.0%,批内天间不精密度3.1%(7个月),均小于商品化质控品的3.5%.经线性回归分析,自制质控品与商品化质控品质控效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结论 自制血红蛋白电泳室内质控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能满足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可替代其商品化质控品.

    作者:袁明生;李程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HCV感染诊断的意义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检测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于该院检验科做HCV抗体(HCV-Ab)检测的215例血液标本,采用试剂盒进行检测,首先检测HCV-Ab,根据HCV-Ab检测结果分为HCV-Ab阳性组和HCV-Ab阴性组.同时检测两组的游离HCV-cAg、总HCV-cAg、HCV-RNA.结果 HCV-Ab阳性组(97例)中,游离HCV-cAg阳性占25.8%(25/97),总HCV-cAg阳性占71.1%(69/97),HCV-RNA阳性占68.4%(66/97);HCV-Ab阴性标本组(118例)中,游离HCV-cAg阳性占1.7%(2/118),总HCV-cAg阳性占2.5%(3/118),HCV-RNA阳性占1.7%(2/118).结论 HCV-cAg的检测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作者:向明确;潘菁;何茂锐;杨鸿;谢雪梅;谢伶华;曹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5′端非翻译区和NS5B区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中意义的再评价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5′端非翻译区(5′-UTR)和NS5B区对中国人群感染的HCV基因分型的确切意义.方法 选择NCBI核苷酸数据库中来源于中国人的HCV全基因组,利用NCBI基因分型工具,对同一条HCV序列中5′-UTR区、NS5B区和全长基因组进行基因分型,确定5′-UTR区和NS5B区在HCV基因分型中的全基因组代表性.在此基础上,选择NS5B区对125例临床HCV-RNA大于1.0E3的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与全长基因组的分型结果相比,5′-UTR区基因分型在基因型判断上存在差异,仅有45%的符合率,特别是其无法精确判断基因亚型;而NS5B区基因分型结果与全长基因组的分型结果无论在基因型还是在基因亚型的判断上都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符合率可达95%;利用NS5B区对临床125例标本成功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显示以1b和2a两种亚型为主.结论 NS5B区在HCV基因分型中具有良好的全基因组序列的代表性,能够有效用于临床常规的HCV基因分型检测.

    作者:俞杨;邬兰;焦杰;杜同信;王自正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合并分析,对PCT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在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的标准,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6篇,分析结果显示PCT指导组与常规治疗组在疾病控制的有效率方面无差异,在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费用方面PCT指导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漏斗图对称,偏倚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PCT水平检测用于指导AECOPD抗菌治疗能降低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费用,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作者:姜小建;鱼军;杜旭升;李建英;谢紫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hs-CRP出现危急值时血培养阳性率与患者死亡率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结果出现危急值(大于300 mg/L)时血培养阳性率与患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09年1月到 2012年7月的血清hs-CRP(SCRP)检测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其与血培养阳性率和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血清hs-CRP出现危急值时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和死亡率增高.结论 血清hs-CRP出现危急值时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为20%,患者的死亡率为37%.

    作者:曹新贞;宋世平;金欣;池罗;温冠辉;郑纳新;王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清热养阴除湿丸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观察清热养阴除湿丸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IA大鼠模型,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的清热养阴除湿丸,并以布洛芬作为对照药物.观察造模前、后及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质量、四肢关节病变程度及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血清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连续给药21 d后,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关节炎指数、足肿胀度均有所下降(P<0.01);清热养阴除湿丸能够降低CIA大鼠血清TNF-α、IL-6、IL-1、CRP及MDA水平,提高IL-10水平和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布洛芬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养阴除湿丸在缓解关节炎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该作用可能与其对炎症介质的调节,增强体内抗氧化能力并减轻细胞过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刘密凤;姜楠;王玉明;刘晓娜;王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