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小球滤过率估算方程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冬

关键词:肾小球滤过率, 估算方程, 综述
摘要:肾小球滤过率(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健康成人为125 mL/min左右.GFR常用的参考方法是90mTc-二乙三胺五乙酸(90Tcm-DTPA)放射性核素作标记检测,其受到费用高、仪器昂贵、需静脉内注射同位素可能造成照影剂性肾损害、实时尿液采集等操作繁杂、放射性污染等限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变化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尿酸(UA)之间的关系.方法 30例健康妊娠妇女(对照组),3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观察组),分别在空腹和餐后2 h抽血,同时测定血糖、Hcy、UA、CysC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组空腹血糖、Hcy、UA、CysC明显高于对照组,Hcy升高程度与餐后2 h血糖,UA、CysC呈正比.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Hcy与血糖、CysC,UA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监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Hcy的水平来判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损害程度,同时是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可靠指标.

    作者:黄翠波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联合AFU和AFP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以及α-L-岩藻糖苷酶( AFU),甲胎蛋白( AFP)水平变化与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13例慢性肝病患者和66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HA、LN、Ⅳ-C、AFU和AFP等五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分析.结果 在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组、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组和肝硬化(LC)组,血清HA、LN、和Ⅳ-C的水平呈相似的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肝病患者血清AFU和AFP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特别是在肝硬化组,两项指标分别是健康人的2.0倍和8.8倍,与健康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A、LN、Ⅳ-C和AFU、AFP五项指标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过程中反映肝纤维化进展的指标,可以为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参考.

    作者:顾春瑜;石新慧;王海滨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D-二聚体、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讨论血浆D-二聚体与血脂、促甲状腺激素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甲减患者118例分为亚临床甲减组85例,临床甲减组33例,并设对照组50例.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浆D-二聚体及血脂(CHO、TG、HDL-C、LDL-C),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水平.结果 临床甲减组的D-二聚体、CHO、TG、LDL-C水平明显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P<0.01),亚临床甲减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亚临床甲减组血脂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随着甲减病情的发展血浆D-二聚体、血脂水平明显上升,可作为监测病情进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惠良;袁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和抑制因子检测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OCIF)水平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的研究对象为经细胞学和病理学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186例):分为骨转移组(104例)和无骨转移组(82例);该院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肺部其他疾病组(66例).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ODF和OCIF浓度.结果 骨转移组患者血清ODF和OCIF水平分别为(32.22±6.22)ng/L、(41.23±8.13)ng/L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的(8.35±5.42)ng/L、(10.15±4.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转移组ODF和OCIF检测的诊断灵敏度为90.38%和86.54%,特异度为86.59%和84.15%;不同肺癌病理类型的骨转移组患者血清ODF和OCI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ODF和OCIF是诊断肺癌骨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的增高可用于诊断肺癌骨转移的发生.

    作者:李莉;谭榜云;刘志武;陈明;张艺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低强度电磁辐射对新西兰兔肾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强度电磁辐射对新西兰兔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接受频率为2 856 MHz,强度分别为0、5、10、20 mW/cm2的辐射,每日辐射时间1 h,于连续辐射1、3、5、10、20、30 d后采血,并进行肾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 5、10、20 mW/cm2辐射组在所有检测时间点与对照组(辐射强度为0 mW/cm2)相比,血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程度随辐射时间增加而增加.结论 即便是低强度的电磁辐射也会对新西兰兔肾功能造成损伤,电磁辐射的强度越高对新西兰兔肾功能的损伤越大,且损伤程度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重.

    作者:周传艳;府伟灵;罗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1398例孕前妇女及孕妇TORCH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来该院就诊的孕前及孕妇TORCH感染的状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法检测孕前及孕妇血清TORCH的特异性IgM抗体.结果 TORCH阳性率:TOX-IgM 1.22%,CMV-IgM 1.72%,RV-IgM 0.64%,HSV-Ⅰ-IgM 0.58%,HSV-Ⅱ-IgM 0.58%.结论 该地区育龄妇女存在一定的TORCH感染率.因此,对孕前及孕妇进行TORCH检测,对防止病原体所致缺陷儿的出生,提高生育质量,落实优生优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淑贤;黄晓;马洪熹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应用CLSI EP5-A2文件评价全自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的精密度性能

    目的 应用CLSI EP5-A2指南评价普利生LBY-N6C全自动血液流变仪的精密度性能,为临床应用提供质量保证.方法 用血液流变仪对2个不同黏度水平的质控品,分别在150 S-1和10 S-1切变率下测定其黏度值,每天做2批测试,批间相隔不少于2 h,每批样品做双份测定,共做20天.分别计算其批内不精密度的标准差和总不精密度的标准差并与厂家声称的不精密度比较以核实是否符合其性能要求.结果 血液流变仪测定的高黏度和低黏度质控品的批内不精密度标准差分别为0.05/0.19和0.05/0.09,χ2分别为6.61/4.01和17.45/3.55,总不精密度标准差分别为0.06/0.24和0.06/0.12,χ2值分别为11.93/9.12和44.84/9.83.结论血液流变仪的重复性和总不精密度均达到厂家声称性能,能够满足临床检测要求.

    作者:吴双;吴少华;赵桂梅;王秋菊;董翠莲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添加剂对自制尿液室内质控物质量的影响

    目的 为自制尿液复合型室内质控物选择佳添加剂.方法 分析一种包含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微量清蛋白(UMA)两个项目的 自制复合室内质控物的酶稳定剂、蛋白稳定剂及叠氮钠等添加剂对其稳定性及均一性的影响.结果 在-20 ℃保存温度下,尿NAG项目的 稳定天数:无添加,72 d;叠氮钠,169 d;酶稳定剂,大于365 d.同样条件下,尿UMA项目的 稳定天数:无添加,99 d;叠氮钠,207 d;蛋白稳剂定,大于365 d.质控物各个保存阶段稳定的同时测得的瓶间均一性良好.结论 在制备尿NAG和UMA两项复合室内质控物的同时添加酶稳定剂、蛋白稳定剂和叠氮钠能延长质控物的稳定时间,提高质控物的质量.

    作者:袁咏梅;何亚;王利军;余素燕;许瑞娜;陈宝娜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重庆市某区县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的检测结果,为确保安全用血提供基础性资料.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重庆市荣昌县2006~2012年无偿献血者基本资料和32 96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ALT、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SYP).结果 32 96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69%,各年度间总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6,P<0.01).中各项检测指标的不合格率由高至低排序,依次为HBsAg(0.89%)、SYP(0.54%)、ALT(0.46%)、抗-HIV(0.46%)、抗-HCV(0.34%);男性不合格率(3.09%)高于女性(2.23%),且26~45岁年龄段的不合格率高;学生、干部、军人不合格率相对较低.结论 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和献血前的健康征询,提高血液检测水平有助于保障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

    作者:王隆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妊娠糖尿病诊断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Ovid、Springer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提取纳入文献的反应诊断性能的特征信息.数据采用Meta-Dise1.4和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各研究结果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综合评价诊断优势比、灵敏度、特异度、似然比和汇总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S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经异质性检验为同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作meta分析,得到合并诊断优势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159.02(95%CI:110.70~228.43)、0.83(95%CI:0.81~0.86)、0.97(95%CI:0.96~0.98)、26.20(95%CI:19.39~35.41)和0.17(95%CI:0.15~0.20),SROC AUC=0.974 0,Q*=0.926 5.结论 HbA1c检测是一种可以用于妊娠糖尿病诊断的敏感、特异、快速、简便的方法.

    作者:梁培松;王结珍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感染情况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确诊的VAP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处理的观察组(65例)和常规吸痰处理的对照组(65例),观察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远期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5、7 d时的CPI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远期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有效缓解VAP患者的感染情况、改善其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傅自萍;向春;陈静;雷敏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角蛋白2e在寻常型鱼鳞病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目的 探讨角蛋白2e在寻常型鱼鳞病(IV)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例IV患者皮损组织标本及14例正常皮肤组织标本中角蛋白2e的表达,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IPP)判定角蛋白2e在IV患者皮损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阳性表达的强弱(通过PU值反映).结果 角蛋白2e在IV皮损组织及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皮肤组织中,角蛋白2e阳性染色弥散分布于表皮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及基底层细胞;在IV皮损组织中,角蛋白2e阳性染色分布于表皮角质层、颗粒层,及少量棘层细胞,基底层细胞未见染色.染色均为胞质染色.角蛋白2e在IV皮损及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染色PU值分别为0.153 7±0.009 7和0.216 8±0.018 0;角蛋白2e在IV皮损阳性染色PU值明显低于正常皮肤(t=-11.05,P<0.000 1).结论 角蛋白2e在IV皮损组织中表达降低,可能与IV发病有关.

    作者:李国周;李常兴;韩春雷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未致敏颗粒假阳性1例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一.由于个体与方法学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据报道TPPA存在1%~2%生物学假阳性率[1].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TPPA未致敏颗粒假阳性的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龙;曾佩琼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现代检验医学中心模块化设计与规划探讨

    检验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快的医学学科之一[1],以往检验科的建设设计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人力物力资源浪费较大,缺乏建设规范标准等[2].对检验科各功能科室模块化设计,通过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成检验中心,以适应各种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较好方法.现介绍本院检验中心模块化设计与规划的经验与心得,希望能为今后实验室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作者:赵可伟;李爱普;潘旭枫;杨浩云;王颖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四种循环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中四种miRN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浆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随机选取的43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和PBMC中四种miRNA(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的表达,分析这些血浆和PBMC特异的miRNA在RA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表达下调(P<0.05),miR-16表达增高(P<0.05),而miR-22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中四种miRNA表达均上调(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这些miRNA在血浆和PBMC中的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miRNA-146a、miRNA-223、miRNA-16和miRNA-155在RA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在血浆和PBMC中出现的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荀春华;胡志坚;韩峰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ARCHITECT i2000SR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ARCHITECT i2000SR化学发光仪检测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的分析性能.方法 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方法学评价系列文件,对ARCHITECT i2000SR化学发光仪检测ProGRP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分析测量线性范围和分析抗干扰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并与厂商声明的性能和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ARCHITECT i2000SR化学发光仪检测ProGRP的批内CV和总CV分别为2.83%~3.26%和4.1%~5.16%,ProGRP回收率为97.44%~102.41%,功能灵敏度在1.025 pg/mL左右,分析测量线性范围22.3~4 815.8 pg/mL,血红蛋白(2 g/L)、胆红素(400 mg/L)、乳糜(1670 FIU)对ProGRP检测无干扰.结论 ARCHITECT i2000SR化学发光仪检测ProGRP的主要分析性能指标达到了厂商声明要求,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朱安友;王凤超;葛鑫;张伦军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 采用meta分析法对国内外已经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合并分析,对PCT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在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等方面作比较.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的标准,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共6篇,分析结果显示PCT指导组与常规治疗组在疾病控制的有效率方面无差异,在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费用方面PCT指导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漏斗图对称,偏倚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PCT水平检测用于指导AECOPD抗菌治疗能降低住院时间及抗菌药物费用,本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

    作者:姜小建;鱼军;杜旭升;李建英;谢紫阳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的现状,为有效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取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在选定的调查日前1周对全院各科的医院感染小组的监控医师进行培训以协助调查,填写统一的表格,以床旁调查和查阅病历方法相结合,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应调查住院患者645例,实际调查637例,实查率98.76%;发生医院感染20例,现患率为3.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手术切口为主,分别为55%和3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80%;以一联用药为主,占84.23%.结论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简单、快速、有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科室进行干预,并及早的开展目标性监测,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作者:周林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不同取痰方式对新发结核病患者结核菌检出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影响新发结核病患者结核菌检出率的因素,提高结核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收集河南省胸科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新发结核病患者150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将上述人群分为四组:A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B组,痰涂片阴性肺结核;C组,肺外结核;D组,健康志愿者.对每个纳入的研究对象取3份标本分别进行抗酸杆菌涂片检测、改良罗氏(L-J)固体和MGIT960液体培养,得到常规留痰标本共309份,雾化引痰标本216份,共收集痰标本525份.结果 A组,雾化引痰的涂片阳性率、L-J培养检出率、MGIT960培养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取痰(P<0.05);B、C组,雾化引痰的L-J和MGIT960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常规取痰(P<0.05).L-J培养阳性率12.8%,MGIT960培养阳性率2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引痰比常规取痰的涂片、培养检查阳性率高,初诊疑似结核患者应送检雾化引痰标本,进行结核菌涂片和MGIT960培养检测.涂片阴性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也可能通过呼吸道低量排菌,这在结核病的防控中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李爱华;张国龙;沈青玉;卢莹莹;郭琪;秦殊 刊期: 2013年第15期

  • 桂林地区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目的 研究桂林地区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的检出率及耐药特征,为孕妇及新生儿GBS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来本院检查的孕35~37周孕妇的阴拭子及肛拭子作选择性增菌培养,阳性者作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桂林地区孕妇GBS检出率为7.5%,阴拭子与肛拭子联合筛查检出率并没有明显提高,青霉素、头孢噻肟、喹奴普汀/达福普汀及万古霉素敏感率100%,红霉素及克林霉耐药率分别为85.7%、83.7%,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42.9%、95.9%.结论 青霉素及头孢菌素是桂林地区孕妇预防GBS感染的首选用药,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者需做GBS药敏试验才能准确用药.

    作者:何国才;白清;李高;刘霞 刊期: 2013年第15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