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文;李顺康;朱俊;陈小娟
<血站管理办法>规定: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2年.照这样计算,短的保存时间是2年,长的是12年(例如冰冻红细胞),如此大量的血液标本,在需要复查时,怎样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查找出来呢?血站检验科正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难题,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保存管理系统才能把大量的血浆标本相关信息登记保存和管理好,才能高效的查询到指定条形码的血浆标本[1].规范化、高效率、少空间、低成本的血浆标本保存和管理,是血站检验科需要迫切探讨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2],本文将本站实验室血浆标本管理的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黎淦平;刘宜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B 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63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心衰组)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浓度,并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不同NYHA级别BNP水平差异.结果 (1)心衰组BNP水平(868.5±30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4±32.8)pg/mL](P<0.01).(2)NYHA分级Ⅱ级患者BNP水平为(629.37±224.56)pg/mL,NYHA分级Ⅲ级患者BNP水平为(853.39±302.43)pg/mL,NYHA分级Ⅳ级患者BNP水平为(1 378.62±433.25)pg/m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NP水平随着心衰患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滨;石新慧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302例肛门直肠常见病变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302例肛门直肠常见病变HPV总阳性率为40.73%(123/302),一重感染阳性率为27.48%(83/302),多重感染阳性率为13.25%(40/302),两性HPV总阳性率、一重和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肛门直肠组织HPV分型检测,对肛门直肠常见病变HP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崑岚;张金浩;耿建祥;王小峰;王宏景;刘忠伦;李海;王晓红;赵雪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腹泻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72例感染性腹泻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降钙素原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性腹泻患者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性腹泻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P<0.01);病毒性腹泻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相平行,是一项比白细胞更敏感的、鉴别细菌和病毒性腹泻的指标.
作者:赵振平;李海新;陈巧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体内抗体的特异性是针对自身的抗原,该类抗体称之不规则抗体[1].由于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会导致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破坏输入的不配合的红细胞或缩短其寿命,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临床交叉配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规则抗体的检出.引起临床交叉配血不合的不规则抗体多较单一,联合抗体较少.本文就1例联合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进行报道.
作者:朱素敏;王芳;毛伟;黄霞;李小红;廖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糖类蛋白19-9(CA19-9)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对98例肺癌组患者治疗前后,46例肺良性病变组患者,42例健康组受检者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癌组患者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肺癌细患者治疗后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下降(P<0.05).肺癌组中Ⅲ/Ⅳ期患者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含量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腺癌中CE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和鳞癌(P<0.05),小细胞肺癌中NS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腺癌和鳞癌(P<0.05),鳞癌中CYFRA21-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和腺癌(P<0.05).联合检测血清5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的效能高为0.986.结论 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特别是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花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在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时,血清葡萄糖检测试剂对无机磷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方法 通过实验设计,利用全自动生化仪的不同设置,分别测定样本针、试剂针、搅拌棒及比色杯的携带污染对血清无机磷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结果 血清葡萄糖试剂对无机磷测定结果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试剂针的携带污染.结论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标本时,虽然具备高速、精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但同时在部分检测项目间也存在着交叉污染,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仪器清洗程序和合理的分析顺序.
作者:陈彬;许永志;陈燕红;刘惠娜;林淳峥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IL-13、IL-4R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为研究对象,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病例组64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分子量阵列技术平台定制SNP芯片技术检测IL-13及IL-4Rα的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关联性.结果 IL-13 rs20541、IL-13 rs1881457、IL-13 rs1800925及IL-4Rα rs1801275基因多态性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无显著相关性(P=0.4、0.074、0.074、0.447).进行性别分层后其结果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3的CCT及CAC单倍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的P值分别为0.026和0.069,这两种单倍型在中国西北地区汉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 IL-13及IL-4R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地区汉族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无显著相关性.
作者:刘欣跃;董晓慧;刘泽菁;王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了解2012年度赤峰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规定的检测流程与方法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和确证.结果 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1日赤峰市艾滋病实验室共检出HIV-抗体阳性样本29份.其中,男性27例,占93.1%;女性2例,占6.9%.感染者在全市各旗县均有分布.以红山区(5例),松山区(4例)居多各占17.2%和13.8%.外地人员占10.3%.结论 赤峰市2012年新发现艾滋病感染者较往年大有提高,占历年感染人数的28.1%.其中男性人群感染者较多.
作者:吴凤华;高姝丽;夏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研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物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 (1)HbA1c质控物的配制,根据质控物制备要求,利用临床合格全血样本,经多次洗涤制备红细胞悬液,EDTA-K2防凝配制成Hb>100 g/L,Hct>40%,分析总面积为3.4×106和3.0×106的HbA1c质控物,根据HbA1c质控物含量不同配制成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2)质控物分装保存,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分别按每管5.0 μL分装,-20 ℃冰箱保存.(3)质控物的稳定性观察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分别进行日内和日间以及12个月的稳定性观察.结果 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含量分别为(5.2±0.12)%和(10.1±0.15)%;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其日间和日内CV均小于3.0%,3~12个月配制的HbA1c质控物1和HbA1c质控物2质控结果稳定.将配制的低值质控物1和高值质控物2和伯乐公司提供的HbA1c质控物同时进行1个月的质控应用,制备的两个质控物与伯乐公司的HbA1c质控物两结果间具有良好的同步性.结论 自制HbA1c两水平质控物结果稳定,初步应用质控效果良好.
作者:王开军;郭长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标准化评价方案对KHC3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对KHC3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干扰因素及正常血清参考范围进行测定,并比较其与改良J-G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KHC3法测定TBI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批内、批间、日间及总变异系数均小于5%)和准确度(回收率96.9%~103.7%,平均回收率100.7%.);线性范围:0~513 μmol/L;维生素C(VitC)≤0.5 g/L、三酰甘油(TG)≤5.01 mol/L和血红蛋白(Hb)≤1.5 g/L时对KHC3法无干扰;KHC3法与改良J-G法相关性良好;KHC3法测定TBIL参考范围为:1.84~15.10 μmol/L.结论 KHC3法测定TBIL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适用于实验室常规自动化分析.
作者:杨晓东;卢建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温度及溶血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在不同温度、放置不同时间及不同溶血程度标本中NSE的含量.结果 (1)NSE检测结果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和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全血标本在25 ℃分别放置1 h和4 h后比较,血清NSE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 ℃和-20 ℃与25 ℃分别放置4 h后比较,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溶血对NSE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r=0.983).未溶血标本中NSE均值为7.97 μg/L,当每溶解红细胞释放1 g/L血红蛋白时血清NSE为26.75 μg/L,血清NSE受溶血干扰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NSE含量会因溶血,全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以及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高,溶血标本不适用于临床NSE检测.
作者:武春梅;李玲;徐丽萍;杜叶平;李霞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研制一种可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液性质控血清.方法 利用冷冻血清在溶解过程中自然分层的原理,用日常检测血清为原料,30%乙烯乙二醇(EG)作稳定剂,制备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25(CA125)、CA153、CA199]高、低二水平,以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CA-724、CY2-11高、中、低三水平的液性质控物,以美国BIO-RAD公司的定值冻干质控物为对照,对不同水平液性质控物血清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 自制质控血清和BIO-RAD质控物检测结果比较,二者呈正相关(P>0.05),且变异系数CV%均小于15%.结论 自行研制的液性质控血清具有时间稳定性良好,重复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有推广于临床应用的潜质.
作者:戴卉;钟志敏;周小棉;邹彩容;柯方妮;汤美玲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血红蛋白(Hb)电泳联合检测在产前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在某三级医院进行产前地贫筛查的263名孕妇同时进行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Hb电泳3项血液学指标检测和中国人群常见的地贫基因突变或缺失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基因检测结果为参比标准,计算三项血液学指标单项或联合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263名进行产前地贫筛查的孕妇中,56名基因检测确诊为地贫,其中α地贫37例,β地贫17例,α合并β地贫2例.MCV、红细胞脆性及毛细管Hb电泳单项检测结果对地贫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2.14%和87.44%,87.50%和93.23%,53.57%和96.13%;MCV与红细胞脆性、MCV与毛细管Hb电泳、红细胞脆性与毛细管Hb电泳二项试验平行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43%和83.01%,89.29%和85.99%,96.43%和89.86%;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21%和97.58%,46.43%和97.58%,44.64%和99.52%.MCV、红细胞脆性和毛细管Hb电泳三项平行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100.00%和81.64%;系列联合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41.07%和99.52%.三项平行联合试验的灵敏度、系列联合试验的特异度,与各单项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前地贫筛查、诊断检测中,MCV、红细胞脆性和毛细管Hb电泳三项平行联合试验可提高灵敏度,系列联合试验可增加检测特异度.
作者:何英;张银辉;吴润香;黄宇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7~2011年临床病原菌的变迁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Walk Away 40 SI细菌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31 223份中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86种9 850株,检出率为31.5%;7种主要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其余依次为真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8.9%)、庆大霉素(12.0%)和妥布霉素(9.1%)有较好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和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在临床分离菌株中非常普遍,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健莲;江先海;肖斌龙;李强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禁食对大鼠血生化、血细胞、电解质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只SPF级SD大鼠,适应性饲养90 d,第91天禁食、不禁食条件下,检测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葡萄糖(GLU)、肌酐(Crea)、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红细胞计数(RBC)及其分类、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PLT)、钾离子浓度(K+)、钠离子浓度(Na+)、氯离子浓度(Cl-)、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测定.结果 禁食组雄性TG 、CHO降低,TBIL、TP、ALB、WBC、Na+升高(P<0.01,P<0.05);禁食组雌性TG、MCHC降低,TBIL、ALB、Na+升高(P<0.01,P<0.05).结论 禁食对SPF级SD大鼠血液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艾买提;阿娜古丽·马合木提;买合素提·卡德尔;闫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细胞免疫及红细胞免疫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于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37例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37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将观察组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后1 d、3 d及7 d和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透析前的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CD3+(单克隆抗体)、CD4+、CD4/CD8及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黏附肿瘤细胞(RI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8+、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后1、3 d均高于透析前(P<0.05),而透析后7 d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细胞免疫及红细胞免疫变化较大,可有效反应机体的综合免疫变化规律.
作者:陈邹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给客户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已成为医学实验室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一套规范、适合本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保荣;唐春莲;王金松;孟庆杰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不同标本类型不同仪器检测血钾(K+)、血钠(Na+)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及其换算的可能性.方法 使用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分别检测40份由低值到高值的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清K+、Na+浓度,使用Roche Modolar DP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对应的静脉血清标本K+、Na+浓度,分别得到3组K+、Na+浓度,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有无差异,A组(血气分析仪检测全血标本与生化仪检测血清标本)、B组(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清标本与生化仪检测血清标本)、C组(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清标本与血气分析仪检测全血标本).对A组作直线回归分析得到两组数据的直线方程,并运用于数值换算中,20份随机标本用来判断该推算值和生化仪实际检测对应血清标本K+,Na+浓度可比性及其互换的可能性.结果 A组、B组、C组检测K+、Na+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直线回归分析显示相关性良好,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计算出相应的换算值与生化仪实际测定相应血清标本之间K+、N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际测定值和理论值间配对差值的标准差分别为0.063、0.677,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值的互换是可行的.结论 不同的标本类型不同的仪器对K+、Na+的检测结果有影响,各个实验室可通过建立两者间数据的换算公式对结果进行调整,使同一检测项目在不同仪器上得出的具有差异的检测结果经过换算统一到同一水平,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汪小葛;陈巧佩 刊期: 2013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尿液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从而提高检验质量.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做过的15 000份尿检样本,对其过程、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找出其质量相关因素,并总结出与之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 198例误差标本中标本的检验误差多,比例为66.67%;其次是标本的采集过程,比例为24.24%,标本的运送比例为7.58%,检验申请单的比例为1.52%.结论 为了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保证尿液检验质量,在实际尿液检验工作中必须严格遵照标准化的操作操作规程,采取多种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邵君 刊期: 201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