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检测仪对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A1c检测结果的分析

侯雅萍;龚波;李海川;俞菁;章莉

关键词: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色谱法, 离子交换, 妊娠
摘要:目的 比较2种不同原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A1c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380例孕32周孕妇及10 例新生儿脐带血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离子交换HPLC法的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2%,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亲和层析HPLC法批内和批间CV<2%.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孕妇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380例孕32周孕妇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当糖化血红蛋白A1c≥5.4%时,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和层析HPLC法能准确检测新生儿脐带血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含量,而离子交换HPLC法不能测出.结论 离子交换HPLC法及亲和层析H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能真实反映不同孕周孕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检测仪对妊娠期妇女糖化血红蛋白A1c检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 比较2种不同原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妊娠期糖化血红蛋白A1c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380例孕32周孕妇及10 例新生儿脐带血糖化血红蛋白A1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离子交换HPLC法的精密度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2%,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亲和层析HPLC法批内和批间CV<2%.VARIANTⅡ糖化血红蛋白仪及PremierTM Hb9210 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645例孕11周孕妇的检测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检测380例孕32周孕妇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当糖化血红蛋白A1c≥5.4%时,两台仪器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亲和层析HPLC法能准确检测新生儿脐带血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含量,而离子交换HPLC法不能测出.结论 离子交换HPLC法及亲和层析HPLC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能真实反映不同孕周孕妇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A1c水平.

    作者:侯雅萍;龚波;李海川;俞菁;章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探讨

    目的 比较4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针对不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梅毒筛查方案.方法 采用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检测4 879例患者(60岁以上918例,60岁及以下3 961例)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胶体金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TP-ELISA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TP-ELISA 对患者进行筛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梅毒阳性34例,60岁及以下77例,梅毒阳性共计111例;RPR、梅毒胶体金试验及TPPA分别检出62例、96例及102例阳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5.8%、86.5%及91.9%.结论 不同检测方法有其特殊临床诊断价值,应根据其适用性,合理选用梅毒检测方法,制定筛查方案.

    作者:彭慧芬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初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以及间皮素的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4例恶性和46例良性胸腔积液,应用板式化学发光分别检测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的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胸腔积液中这三种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临床鉴别诊断价值;同时评估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9-2G2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患者胸腔积液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与良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单独测定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60、0.49,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和CK18-3A9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2,三个标志物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63;患者肾功能状况对胸腔积液中CK19-2G2、CK18-3A9和间皮素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胸腔积液中细胞角蛋白新型片段CK19-2G2测定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汪付兵;周虎;舒清博;涂建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Point mutation in regulatory region of msrA gene contributes to the telithromycin resistance induced by erythromycin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作者:David Shafer;Xiao Shali;Xia Han;Wang Jue;Jason Loft;Zhang Weidong;Fu Weiling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不同分析原理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 比对床旁检测(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与主要性能,初步分析不同分析原理可能对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生产厂家校准过的葡萄糖氧化酶光化学法、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法和葡萄糖脱氢酶电化学法3种分析原理的POCT血糖仪[强生稳步倍加型血糖仪(仪器Ⅱ)、强生稳豪倍优型血糖仪(仪器Ⅲ)、罗氏优越AdvantageⅡ型血糖仪(仪器Ⅳ)]进行精密度实验和配对比对实验,并将其与日立公司7600-020生化分析仪(仪器Ⅰ)测定结果进行性能比较分析.结果 仪器Ⅱ、仪器Ⅲ及仪器Ⅳ的血糖测定精密度实验结果分别为5.45、5.54和5.53 mmol/L,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血糖仪测定变异系数(CV)分别为2.48%、3.07%和2.17%;3种血糖仪与仪器Ⅰ血糖测定的配对实验直线斜率分别为0.972、0.978和0.949,直线相关系数为0.958、0.946和0.981.结论 三种分析原理血糖仪测定精密度符合国家标准,测定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与生化分析仪配对比较具有良好的直线回归和直线相关关系,可以满足临床快速血糖测定和患者的血糖自我监测的需要.

    作者:梅松;张家;顾光煜;王军;张宏伟;薛晓红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意义的探讨

    目的 探讨孕期葡萄糖耐量试验(GTT)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接受孕检的135例妇女,于24~28孕周时,孕妇口服葡萄糖50 g,并饮水150 mL,进行葡萄糖负荷试验(GCT),于1 h后检测血糖.GCT阳性的孕妇进行GTT,并检测空腹血浆葡萄糖(FPG)及口服葡萄糖液1、2 h后的血糖.观察并记录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丙氨酸转氨酶(ALT)、淀粉酶等生化指标.结果 孕妇口服葡萄糖后的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空腹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正常的孕妇95例(70.37%),FPG 3.5~5.3 mmol/L,平均(4.34±0.37)mmol/L.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孕妇22例(16.30%),FPG 3.60~5.60 mmol/L,平均(4.43±0.46)mmol/L.GDM患者18例(13.33%),FPG 3.80~11.70 mmol/L,平均(5.31±1.54)mmol/L.口服葡萄糖1 h后,血糖正常的孕妇、GIGT孕妇及GDM患者的血糖分别为(8.01±1.04)、(8.83±1.08)、(11.35±2.13)mmol/L;口服葡萄糖2 h后,上述孕妇的血糖分别为(6.64±0.87)、(8.01±0.86)、(10.20±2.47)mmol/L.结论 孕检中GTT对GDM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修发;邹建话;江凡;庾伟坚;赖木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血清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对急性脑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进行Hcy、ET-1、BNP和D-二聚体检测.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Hcy、ET-1、BNP、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ET-1、BNP、D-D二聚体单项检测及4项联合检测脑梗死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00%、36.00%、34.00%、46.00%及98.00%.结论 血HCY、ET-1、BNP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周芸华;徐勤燕;潘秋荣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羊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1例

    布鲁杆菌是一类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它所引起的布鲁杆菌病为国家法定乙类传染病.本地区从事畜牧业的工作人员较少,发生布鲁杆菌感染的概率较小,当出现布鲁杆菌感染时,易漏诊和误诊[1].该文总结了1例布鲁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诊断经验,为及时、有效发现和治疗布鲁杆菌感染提供资料.

    作者:张峰领;黎敏;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微卫星D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微卫星DN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将64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以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复合扩增技术对受检者的D18S51、D8S1179、D21S11、D7S820、CSF1PO、D3S1358、D5S818、D13S317、D16S539、D2S1338、D19S433、VWA、D12S391、D6S1043基因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D18S51-19、D7S820-9及D6S1043-17的阳性率分别为18.75%、25.00%及20.3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等位基因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18S51-19、D7S820-9及D6S1043-17基因位点附近可能存在COPD的易感基因.

    作者:于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CA125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妇科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首位[1].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晚期(Ⅲ、Ⅳ期)卵巢癌患者5年存活率仅为15%~20%[2],原因之一在于其不易被早期发现,且手术和化疗后的复发率高.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对非黏液性卵巢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但其特异性较差[3].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血清CA125对卵巢癌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血清CA125的半衰期为4.8 d,且代谢很快,因此,所测即时结果可反映肿瘤的近期变化状态[4].近发现CA125的受体在多种免疫细胞表面高表达,另有研究表明高浓度CA125能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5].本文对CA125的研究现状及其与卵巢癌患者免疫抑制的相关性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宋桂瑜;刘中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长沙市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Scr)的参考区间.方法 将1 734例健康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及女性组,每组按年龄再分为18~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70岁组.采用Scr(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试剂盒及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的Scr浓度,根据统计结果划分95%参考区间.结果 男性体检者的Scr浓度明显高于女性(P<0.001),其95%参考区间为:56.3~91.0 μmol/L(18~30岁)、56.2~95.8 μmol/L(>30~70岁)、60.1~112.9 μmol/L(>70岁);女性体检者Scr的95%参考区间为:41.0~65.6 μmol/L(≤60岁)、44.7~86.2 μmol/L(>60岁).结论 建立长沙地区健康成人的Scr参考区间可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提供参考.

    作者:杨佳锦;黄猛;杨静静;穆萨;唐爱国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未成熟粒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以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探讨这2种实验室诊断方法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153例感染性疾病患者IG计数,并采用免疫荧光分析仪比较同期患者CRP水平.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者IG计数和CRP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其中,细菌感染组IG计数和CRP阳性率分别为72.9%和69.4%,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32.3%和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细菌感染组患者2种指标同时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分别为64.7%和13.2%.结论 IG、CRP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检测价值.

    作者:罗蓓;殷红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化学创新实验与医学检验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实验是旨在提升学员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而设立的项目[1],也是推进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学员信息收集、文献检索、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等能力,大力提升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3].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还能发现一批创新人才苗子,并通过后期训练,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创新人才.本文根据作者指导学员创新实验的训练结果以及学员自身的心得体会,讨论了化学创新实验对医学检验专业学员科研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定林;朱晓博;蔡佳蕙;蒋尚;聂晓卿;季卫刚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1,3)-β-D葡聚糖监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15例深部真菌感染重症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并结合临床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3例痰液培养证实真菌感染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浓度高于100 pg/mL,经氟康唑治疗后,(1,3)-β-D葡聚糖浓度显著降低.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可用于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冯强生;哈小琴;宋月娟;高宏伟;高志武;薛荣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两种方法测定抗核抗体的比对研究

    目的观察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免疫斑点法测定抗核抗体(ANA)结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取美国GenBio公司生产的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斑点法)和美国宙斯公司生产的ANA试剂盒(ELISA法),同时检测356例样本中的ANA,结果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为标准,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成组χ2检验:免疫斑点法和ELISA法检测结果有相关性(P=0.000).(2)McNemar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Kappa检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统计学意义,但一致性一般(Kappa=0.686,P=0.000).(4)免疫斑点法的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99.0%;ELISA法的灵敏度为78.5%,特异度为96.6%.结论 两种方法检测ANA,其中一种为阳性时,另一种方法也多为阳性,但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程度一般.ELISA法的灵敏度要高于免疫斑点法,免疫斑点法的阳性预测值要高于ELISA法.

    作者:袁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16SrDNA序列测定在采血耗材污染细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在鉴定采血耗材中未知细菌污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采血原辅耗材样本进行采样、分离、纯化培养.可疑阳性标本进一步采用16SrDNA基因测序检测,同时用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实验阳性对照.结果 15例样本中有3例细菌培养可疑阳性,PCR扩增其16SrDNA片段,测序结果与GenBank比对,分别与Macrococcus caseolyticus strain(巨型球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与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同源性为99%.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16SrDNA基因测序结果与来源一致.结论 16SrDNA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血制品耗材中未知细菌的污染检测,在菌株鉴定方面有快速、特异的优势.

    作者:肖洁;宋建;彭涛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地中海贫血是一组遗传性血液性疾病,它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基因缺陷所造成的疾病[1].其临床表现是由于以下两方面引起的,首先,由于α或β珠蛋白链生成减少导致成人血红蛋白主要成分合成不足,同时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下降;其次,由于其中一种珠蛋白链合成减少,导致正常情况下与其组合的另一种珠蛋白链相对过量,而相对过剩的珠蛋白并未形成正常球蛋白的肽链,而是相互积聚形成不稳定的四聚体,并在红细胞中沉淀,使红细胞生成受损或产生溶血[2].

    作者:张莉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乙型肝炎病毒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表达的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HBV感染性克隆pHBV1.3与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共转染HepG2细胞,并测定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荧光素酶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GFBP7 mRNA和IGFBP7蛋白的表达.结果 转染pBlue-ks和pHBV1.3后,IGFBP7基因启动子pIGFBP7-Luc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265.7±20.8)RUL/μg和(955.4±39.8)RUL/μg;IGFBP7 mRNA和IGFBP7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BV通过上调IGFBP7基因启动子活性来上调IGFBP7的表达.

    作者:祝成亮;李艳;汪付兵;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肝脏疾病诊断中腺苷脱氨酶、前清蛋白、α-L-岩藻糖苷酶、胆碱脂酶和5'-NT价值的临床评价

    目的 了解腺苷脱氨酶(ADA)、α-L-岩藻糖苷酶(AFU)、胆碱脂酶、前清蛋白和5'-核苷酸酶(5'-NT)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332例肝脏疾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150例,重型肝炎25例,肝硬化40例,酒精性肝炎35例,慢性肝炎82例;选择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Bayer ADVIA 2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清ADA、AFU、前清蛋白、胆碱脂酶和5'-N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5项指标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DA、AFU、5'-NT显著增高,前清蛋白、胆碱脂酶显著降低;ADA、AFU、5'-NT的异常值比例分别超过80%、65%、90%.急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患者血清ADA、AFU、5'-NT轻度升高,前清蛋白、胆碱脂酶轻度下降;急性肝炎患者血清胆碱脂酶、5'-NT的异常值比例分别为80.0%、54.67%.血清前清蛋白、胆碱脂酶的AUC在重型肝炎患者中分别为0.022、0.000,在肝硬化组患者中分别为0.019、0.000;上述两组患者血清ADA、5'-NT的AUC均大于0.950,AFU的AU均大于0.800.在急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组中,患者血清ADA、5'-NT的AUC均大于0.800,AFU的AUC分别为0.814、0.637.332例患者血清前清蛋白、胆碱脂酶的AUC分别为0.175、0.181,血清ADA、AFU、5'-NT的AUC分别为0.850、0.743、0.714.结论 血清ADA、AFU、前清蛋白、胆碱脂酶和5'-NT检测对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许永志;陈彬;林月云;刘惠娜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B型利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B型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该院AMI患者50例作为AMI组,将同期体检提示为健康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AMI组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检测血清tHcy、BNP;分别于发生AMI后2、24、48、72 h检测血清CRP水平.对照组健康者于同期检测上述指标.将tHcy>16.0 μmol/L,BNP>35.0 ng/L,CRP>0.6 g/L作为异常结果.结果 AMI组患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45.6±10.5)ng/L、(19.0±5.5)μmol/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BNP、tHcy分别为(10.6±5.2)ng/L、(8.3±3.3)μmol/L.ANI组患者BNP与t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AMI组患者发生AMI后2、24、48、72 h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0.6±0.3)、(3.5±1.0)、(6.0±1.5)、(2.0±0.5)g/L,对照组健康者血清CRP水平为(0.3±0.3)g/L.AMI组患者发生AMI后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RP可作为AMI病情严重程度及变化的重要指标,BNP、Hcy同时异常升高可作为AMI病情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桂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