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燕;孙露阳;季捷;唐国建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完善,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已经日趋成熟,并被医疗机构广泛采用[1-3],条形码技术在其中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患者在采样时,接诊人员打印的条形码,是所有项目混合在一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流水号,条码标签上一般没有对样本进行按类编号,但在日常工作中,检验工作者已习惯将样本编号作为检验、审核、查询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样本进行分类、编号是必然的.本院开发的基于条形码的样本自动编号功能已在检验科门诊应用,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久波;刘海菊;刘晓东;李智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轮状病毒(HRV)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重要的病毒病原,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1-3].现将本院2009~2011年9~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310份进行检测分析,镜检发现常见脂肪球性腹泻常伴有HRV的出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从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亮氨酸氨基肽酶(LAP)能水解肽链N端并由亮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形成肽键的酶,广泛分布于肝、胰、肾等组织[1],当这些组织发生病变时,均可出现血清LAP升高.现就LAP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胡芳;司平;袁剑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将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12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敏感性.结果 以比例法为标准,绝对浓度法检测4种药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1.3%、90.9%、100.0%、30.4%,特异度分别为96.8%、95.0%、94.1%、97.1%.对SM敏感性的检测,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INH、RFP和EMB的检测,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开展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刘峰;闫晓芳;许文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62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32例)和诺和灵30R组(30例),分别给予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共治疗16周,治疗前后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试验,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及计算葡萄糖输注率(M值)等,同时评估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bA1c、FBG、2hPBG下降(P<0.05)、M值上升(P<0.05);诺和锐30组治疗后2hPBG、HBA1c低于诺和灵30组,M值高于诺和灵30R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 诺和锐30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发生率等指标的监测能有效评价药物疗效.
作者:汪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细胞内糖脂代谢的稳态调控是维持细胞或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基础,糖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肥胖、肝脂肪变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998年,细胞死亡诱导的DNA片段化因子-α样效应子(Cide)被首次发现,其蛋白质家族包括3个成员:Cidea、Cideb、Cidec/脂肪特异蛋白27(Fsp27),均为参与细胞内能量代谢多个环节的重要的调控因子.本文仅就Cide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及其与糖脂代谢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马立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中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地区.截止2009年,中国HBV携带者有1.3亿、感染者约9 300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约2 000万,肝癌发病数占全球的55%[1].提高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迫切需要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合理化选择和应用.目前,HBV标志物(HBV-M)主要有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标志物两大类.
作者:许金金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简称3D血培养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 以标准菌株及已知的临床分离产气荚膜梭菌作为检测菌株,评价仪器检测准确性.以转种平板培养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490份临床标本培养结果,评价仪器灵敏度、特异性、假阳性率等性能指标.结果 标准菌株与临床菌株血培养检测结果与已知结果一致,准确性为100.0%.1 490份临床标本检测灵敏度97.9%、特异度99.7%、漏诊率2.1%、误诊率0.3%、假阳性率7.8%,假阴性率0.3%.快阳性报警时间为2 h.结论 3D血培养仪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灵敏度、特异性高,漏诊率、误诊率低,不仅能提高血培养阳性率,而且缩短了阳性检出时间.
作者:黄春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F)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胶体金层析法和线性免疫分析法对420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检测.结果 420例RF阳性患者中,抗CCP抗体阳性、抗ENA抗体阴性者占52.4%(220/420),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抗SS-A抗体)均为阳性者占0.4%(2/420),抗CCP抗体和抗ENA抗体均阴性者占21.4%(90/420).在抗CCP抗体阴性、抗ENA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抗 Sm抗体阳性14例,包括皮肌炎7例、系统性硬化病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抗U1RNP抗体阳性3例,均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SS-A抗体阳性68例,均为干燥综合征患者;抗SS-B抗体阳性25例,均为干燥综合征患者.结论 抗CCP抗体对RA具有较强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抗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F仅可用于RA患者的初筛诊断.
作者:杨辛;吴颖稚;张庆五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脂蛋白肾病(LP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肾脏疾病[1-3].国内学者从1997年开始陆续报道了此病[4-5].LPG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6],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以蛋白尿、血浆载脂蛋白E(ApoE)升高为特征,常常有高脂血症,但却无脂代谢异常造成的其他脏器损伤表现.组织病理学的特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扩张,腔内充以大量脂蛋白栓子.为了进一步全面认识LPG,本文将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鉴别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曾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96例健康者、84例结核病患者及100例呼吸系统非结核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双阴性细胞(DNT)和CD3+CD4+CD8+双阳性细胞(DPT)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者相比,结核病患者DNT、DPT百分含量减少(P<0.05),总T细胞、T4细胞、T8细胞、DNT、DPT绝对含量均减少(P<0.05).结论 T细胞亚群,尤其是DNT和DPT可作为判断结核患者免疫状态、指导用药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作者:栗群英;吴丽娟;陈莉;杨利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悦;王惠萱;陈忠明;权彤彤;姜昌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献血者多次机采血小板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50名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大于或等于10次的献血者(每次捐献间隔期大于或等于1个月),分成2批,每批抽取清晨空腹全血5 mL,肝素钠抗凝,检测全血切变率200、全血切变率30、全血切变率5、全血切变率1、血浆切变率100、纤维蛋白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名献血者多次机采血小板后,其全血切变率200、全血切变率30、全血切变率5、全血切变率1、血浆切变率100、纤维蛋白原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全血切变率200、全血切变率1、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参考值均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切变率30、全血切变率5、血浆切变率100与正常参考值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量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大于或等于1个月),并未引起献血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明显改变,对献血者身体健康并未造成明显不利的影响.
作者:胥琳琳;赵宏祥;任素玲;黄红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伴有不同并发症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为ACI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测定并比较115例ACI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 单纯ACI患者及AC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或)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ACI合并高血压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I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糖尿病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且损害程度与多种并发症有关.
作者:符布清;于顾然;彭丽晨;季明德;王佳;黄惠;罗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常见,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目前主要根据一些传统的方法如体温变化、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作为参考,这些方法都是非特异性的.故目前尚缺乏一种快速、可靠的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降钙素原(PCT)是1种降钙素前体,新近发现血清PCT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价值.
作者:邓拥军;格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能独立存活的无细胞壁的病原微生物,是小儿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有文献报道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逐年上升[1],其阳性率与季节有关[2-4].肺炎支原体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为此笔者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来本院儿科及病房就诊的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泽慧;王蕾;马思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马红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耐药情况.方法 取艾滋病患者痰液、血液、经皮肺穿刺物、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做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6株马红球菌为多形态革兰阳性杆菌,均产生橙黄、橘红色素,需氧、无芽孢、无动力、有荚膜;不发酵任何糖类、醇类,触酶、硝酸盐、α-葡萄苷酶呈阳性反应.对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的敏感率为100.0%,其他药物敏感率依次为氧氟沙星和利福平(87.5%),头孢噻嗪和氯霉素(75.0%);头孢哌酮、氧氟沙星和利福平耐药率为0.0%,环丙沙星、头孢噻嗪耐药率为6.25%,氯霉素为12.5%.结论 马红球菌为人类机会致病菌,掌握其生物学性状及药敏规律,对识别和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患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戚茂超;唐秀文;唐柳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哮喘小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标准化操作方法.方法 构建哮喘小鼠模型,使用24 G静脉留置针对小鼠全肺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共3次,每次0.8 mL,反复抽注3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取细胞沉淀进行涂片HE染色检查.结果 每只小鼠可顺利回收1.8~2.1 mL BALF,回收率75%~87.5%;哮喘小鼠BALF涂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结论 采用该方法可成功收集哮喘小鼠模型BALF,可推广应用于其他疾病小鼠模型.
作者:酆孟洁;邱晨;刘雯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血脂和总胆汁酸(TBA)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CHD患者589例纳入观察组,体检健康者582例纳入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总胆汁酸(TBA)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TC、TG、LDL、TB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异常及TBA水平升高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农少云;梁娟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B细胞淋巴瘤淋巴组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分子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组织MHCⅡmRNA和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荧光强度.结果 B细胞淋巴瘤组织MHC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1±0.16和2.38±0.24,低于正常淋巴组织的7.68±0.48和17.31±1.08(P<0.05),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平均荧光强度也由对照组的438.00±46.00下降为235.00±23.00(P<0.05).结论 B细胞淋巴瘤组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MHCⅡ类分子检测可辅助早期诊断B细胞淋巴瘤.
作者:李向东;邹雄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