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的应用

邓拥军;格兰

关键词: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诊断, 疗效观察, 细菌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诊断方法, 体温变化, 非特异性, 反应蛋白, 病毒, 实验室, 白细胞, 指标, 血清, 前体, 临床, 鉴别, 价值
摘要:临床上各种感染性疾病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为常见,在感染性疾病诊断方面,目前主要根据一些传统的方法如体温变化、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作为参考,这些方法都是非特异性的.故目前尚缺乏一种快速、可靠的对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实验室鉴别诊断方法.降钙素原(PCT)是1种降钙素前体,新近发现血清PCT升高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PCT在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价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对成人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15例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测定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CD64阳性率.结果 细菌感染组CD64阳性率(75.42%)高于非细菌感染组(39.67%,P<0.05);CD64阳性率为52.92%时,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82%.结论 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是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作者:张晓微;赵丽;张羿;唐艳;易思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冠心病患者血脂和总胆汁酸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和总胆汁酸(TBA)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CHD患者589例纳入观察组,体检健康者582例纳入对照组,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总胆汁酸(TBA)水平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TC、TG、LDL、TBA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异常及TBA水平升高是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农少云;梁娟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胃肠道间质瘤石蜡组织DNA倍体及CD117流式细胞术分析

    目的 研究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NA倍体和CD117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2例GIST和10例食管平滑肌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切片经过脱蜡水化,酶消化处理,制成单细胞悬液.同时,制备8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细胞悬液,用FCM分别检测DNA倍体和CD117表达.结果 GIST瘤组织细胞出现异倍体阳性率23.1%(12/52),其中极低度/低度危险组未出现异倍体,中度/高度危险组出现12例,两组异倍体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GIST瘤组织CD117均高表达,食管平滑肌瘤CD117弱表达,两组间CD117表达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T极低度/低度危险组CD117荧光强度与中度/高度危险组相比,CD1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异倍体可提示GIST的中高危险度,FCM检测组织单细胞CD117表达可用于GIST的快速筛查.

    作者:李琦;易光明;周铭;李军川;陈廷煊;袁丹波;杜昆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HBV DNA载量与HBsAg、HBeAg和ALT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 了解HBV DNA载量HBsAg、HBeAg和AL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148例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用比色法检测血清ALT.结果 HBV DNA载量与HBeAg呈正相关(P<0.01),但与HBsAg和ALT无相关性.结论 定量检测HBV DNA可直接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ALT水平的升高提示有肝脏病理性损伤.

    作者:贺岩;罗梅;孙艳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伴有不同并发症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为ACI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测定并比较115例ACI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 单纯ACI患者及ACI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或)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ACI合并高血压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CI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糖尿病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与ACI合并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I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且损害程度与多种并发症有关.

    作者:符布清;于顾然;彭丽晨;季明德;王佳;黄惠;罗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北京市顺义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顺义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1年顺义区346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的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他肠道病毒的特异性核酸.结果 346例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7.98%(166/346).病原谱构成以CVA16型为主,其构成比为50.00%(83/166),其次为EV71占29.52%(49/166),其他肠道病毒占20.48%(34/166).3种肠道病毒在每月中均有报告,4~7月为手足口病高发期,0~5岁为高风险年龄组.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52∶1.散居的散发病例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顺义区2010~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CVA16型是优势病毒型.每年春夏季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作者:马红梅;张文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中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应用评价

    实验诊断学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学科,是一门以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为目的,使学生掌握临床思维,运用实验结果服务临床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血液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是教学中公认的重点与难点,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并对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由于细胞形态学标准和判定水平不一,主观性较强,结果辩认差异大,影响结果判断.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临床生化检验试剂盒的选择与质量控制探讨

    检验科生化检验试剂盒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所以生化试剂盒的正确选择及质量控制尤为重要[1].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在临床检验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不同种类的生化试剂也纷纷上市,逐渐取代了检验人员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提高了检验的准确率.检验工作者要选择优质、高效、使用方便且价格相对低廉的试剂盒,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生化检验试剂盒的选择及质量控制进行报道.

    作者:马玉国;赵俊月;任秀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全自动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血红蛋白A2快速筛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应用评价

    目的 对全自动毛细管电泳(CE)分析仪定量检测血红蛋白A2(HbA2)用于筛查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 随机选择82对夫妇及150对地贫高危夫妇,采用全自动CE分析仪检测HbA2,计算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评价精密度和稳定性;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比较;以基因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E检测地贫的准确性.结果 CE检测批内、批间精密度较好;与HPLC检测HbA2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47;CE检测当地健康者HbA2的95%频数分布范围为2.2%~3.4%;CE诊断β地贫杂合子的HbA2临界值为4.05%;在基因诊断确诊的65例β地贫杂合子、10例αβ复合地贫、3例HbE病中,CE仅漏诊1例,无误诊.结论 全自动CE分析是一种快速直观、分辨率高、稳定性和精密度好的HbA2测定方法,适用于β地贫杂合子筛查.

    作者:阮丽明;周艳洁;朱茂灵;丁进龙;梁萧;何桂琼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肾病综合征病理分型与血、尿FDP的关系

    目的 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检测,了解肾病综合征(NS)病理分型与血、尿FDP水平的关系.方法 在进行肾脏活体组织穿刺的当天,采集患者和健康者静脉血2 mL及随意尿5 mL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血、尿标本中的FDP.结果 肾小球微小病变组血FDP为(2.59±0.98) μg/mL、尿FDP(0.72±0.64) μg/mL;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组血FDP(7.66±7.51) μg/mL、尿FDP(0.58±0.64) μg/mL;膜性肾病血组FDP(12.43±11.59) μg/mL、尿FDP(1.31±0.85) μg/mL;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组血FDP(9.75±9.52) μg/mL、尿FDP(1.19±0.89) μg/mL.结论 NS患者血、尿FDP水平反映了肾小球的损害程度;不同病理类型的血、尿FDP水平存在的差异,与不同病理类型对激素的敏感度基本一致.

    作者:杨丹;宋明辉;颜妍;谢永新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尿标本冷藏12h后尿常规检测结果比对分析

    目的 探讨标本冷藏保存对尿常规主要检测项目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Miditron Junior Ⅱ半自动尿常规检测.结果 主要检测项目精密度较好.亚硝酸盐、葡萄糖、酮体检测结果受标本冷藏保存影响较小,白细胞和蛋白检测受影响程度不确定,冷藏保存可导致红细胞检测阳性率降低.结论 标本冷藏保存对尿常规检测的影响程度因检测项目不同而不同.冷藏标本可用于葡萄糖、亚硝酸盐、酮体复检,不适用于红、白细胞及蛋白的复检.

    作者:王璇;孙卫红;蔡志勇;高原小雪;伍娟;陈永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2011年肺炎支原体(MP)检测情况.方法 采用被动明胶颗粒凝集法对2011年该院疑为MP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MP抗体检测,并将结果根据季节、性别、年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1年检出MP阳性者631例,阳性率15.99%.春季MP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共检出MP阳性者291例,阳性率19.36%,男性共检出MP阳性者340例,阳性率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少年组(7~17岁)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的发病与季节、性别、年龄有密切关系,成年人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应考虑将MP检测列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在急性肾盂肾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急性肾盂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45例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CysC及传统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并与4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r、BUN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Cr和BUN,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指标Cr、BUN相比,血清CysC在急性肾盂肾炎诊断和反映轻度肾功能损伤上更具优势.

    作者:杨术生;周丹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相关miRNA研究进展

    食管癌(EC)是食管上皮组织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八位,死亡率居第六位,全世界每年约有48万新增病例[1].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中国食管癌主要病理类型[2-3].由于ESCC早期诊断率低且转移性强,尽管治疗方法有了很大进步,但患者预后仍较差.微小RNA(miRNA)作为潜在的肿瘤生物标记物,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与肿瘤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也密切相关.

    作者:谢晖;马秀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ICU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方法 对分离自ICU送检痰标本的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技术进行耐药基因分析.结果 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均检出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和OXA-23,及外膜蛋白CarO突变.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扩散及耐药性变迁.

    作者:蒋海燕;孙露阳;季捷;唐国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急性白血病形态学与免疫分型分析

    目的 探讨形态学结合免疫分型对急性白血病(AL)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AL患者骨髓标本进行基于染色技术的形态学和基于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分型结果.结果 形态学与免疫分型符合率为89.74%(70/78);分化程度较低、形态不典型及抗原系列交叉表达的AL形态学相对不易分型.急性髓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MPO(96.72%)、CD13 (78.68%)、CD117(70.49%)、CD33(67.21%);急性淋巴细胞系白血病主要表达CD19(82.35%)、cCD79a(70.58%)、CD7(17.64%)、cCD3(17.64%).结论 AL诊断应结合形态学及免疫分型,二者不相符时,应进行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测;免疫分型有助于B、T细胞系及形态学难以分型的特殊类型AL的诊断.

    作者:周萍;唐吉斌;章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400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解脲支原体(UU) 和人型支原体(Mh)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40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采用支原体试剂盒进行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检测,并对支原体阳性标本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40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48.0%(192/400),其中UU感染率为46.5%、Mh感染率为1.5%、UU和Mh混合感染率为13.0%.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原体对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8.44%、97.92%、95.31%、64.06%.结论 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及交沙霉素可作为目前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

    作者:何安华;李树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探讨

    目的 探讨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f分析仪)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 随机选取1 500例患者新鲜尿液标本,分别用UF-1000i分析仪、尿沉渣计数盘对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用N-6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UF-1000i分析仪主要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导致不同程度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结论 UF-1000i分析仪对有形成分的检测仅为过筛试验,有必要建立显微镜复检规则,从而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的质量.

    作者:孙世忠;翁亚贤;王玉琴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绝对浓度法与比例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探讨

    目的 将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用比例法与绝对浓度法检测128株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敏感性.结果 以比例法为标准,绝对浓度法检测4种药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1.3%、90.9%、100.0%、30.4%,特异度分别为96.8%、95.0%、94.1%、97.1%.对SM敏感性的检测,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INH、RFP和EMB的检测,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开展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作者:刘峰;闫晓芳;许文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 小儿大便轮状病毒阳性与镜检脂肪球的关系

    轮状病毒(HRV)是小儿秋季腹泻的重要的病毒病原,占所有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也是医院内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1-3].现将本院2009~2011年9~12月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大便标本共3 310份进行检测分析,镜检发现常见脂肪球性腹泻常伴有HRV的出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从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