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评估

朱海流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干预性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对中老年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中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月对该社区健康档案中527例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腰围(WC)、血压、血脂的检测,然后根据自愿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认知干预、定期进行WC和血压的检测,根据个体情况分别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对照组采取自行生活控制.1年后对两组再次进行以上项目检测.结果 男性:实验组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实验组WC、SBP、DBP、TG、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人群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有利于社区中老年人血脂代谢的改善和血压的稳定,是提高中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好办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ys-C、ASO、hs-CRP和尿mALB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抗链球菌溶血素O、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HSP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尿肌酐(Cr)水平.结果 HSP组mALB/Cr、Cys-C、ASO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的过敏性紫癜患者Cys-C、ASO、hs-CRP和尿mALB联合检测异常.结论 联合测定mALB、Cys-C、ASO、hs-CRP可能有助于评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

    作者:周利江;高纯;蒋天如;任传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连续监测血清cTnI与hs-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监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cTnI与hs-CRP与心血管疾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hs-CRP的浓度.结果 病发24 h内血清cTnI呈升高趋势(P<0.05),但hs-CRP 24 h内浓度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hs-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监测血清中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高于单次检测,而hs-CRP浓度变化则无明显的时间关系.

    作者:郭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DKK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产物鉴定

    目的 构建人DK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鉴定其表达产物.方法 自宫颈癌组织提取癌细胞,抽提mRNA,RT-PCR获得人DKK1基因片断,构建重组质粒pCMV-HA2/DKK1,EcoRⅠ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入Free-Style 293-F细胞(无血清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DKK1蛋白.结果 RT-PCR获得片断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鉴定、测序鉴定证实pCMV-HA2/DKK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DKK1蛋白分泌表达在Free-Style 293-F细胞培养液中,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为DKK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DKK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该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为下一步的DKK1蛋白对肿瘤发生中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徐亮;陆奎英;崔素芬;包广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和预后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瘤形态和数量以及血清学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8例确诊的MM患者的骨髓涂片和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瘤细胞分化差,数量多,β2-MG、CRP、LDH高,MM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差.结论 瘤细胞形态和数量,β2-MG、CRP、LDH是判断MM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郝润英;张书霞;栗瑞敏;王菊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 以Hcy、高血压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5月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中文文献,累积样本量为3 484例,病例组2 128例,对照组1 356例.12个一般病例对照综合研究OR值为3.38,95% CI 为2.42~7.23.结论 Hcy水平升高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血清Hcy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绍燕;左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Valid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hematolymphoid neoplasm immunophenotyping by flow cytometry

    作者:Wu Lijuan;Xu Dongsheng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NT-proBNP 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49例COPD进行NT-proBNP检测,综合判断心脏功能.结果 NT-proBNP轻中度升高出现心力衰竭比例达到57.14%,高度升高出现心力衰竭比例达到90.91%.结论 NT-proBNP可以评估COPD是否存在心力衰竭.

    作者:汤卫菊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肌酐和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结果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讨肌酐(Cr)和总胆固醇(TC)试剂对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就TBA自动分析出现交叉污染的项目及制定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TBA测定中,TC试剂和Cr试剂对其结果有正干扰,TBA的测定结果在先对TC和Cr测定后再行TBA分析下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再TBA测定结果中,先对Cr进行测定其影响可向第2管持续,而在对TBA的测定中,先测TC其影响持续可达到第4管.结论 结合TBA测定中,TC和Cr对其结果正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对生化分析仪行模块式操作可将被干扰的项目的 和干扰的项目在不同模块中安排,同时加强防范措施,以从根本上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2002~2012年卫生部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回顾分析

    目的 旨在通过对2002~2012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进行回顾分析,加深对各寄生虫形态的认识,为室间质评及日常工作对寄生虫的鉴别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 利用EXCEL表格并结合SPSS19.0对11年的125幅寄生虫图片进行分析总结,一方面分析该科室的误报率,另一方面分析卫生部每次室间质评所涉及的寄生虫类型及其频次.结果 卫生部在对室间质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54种上报类型中出现频率高的是已受精的蛔虫卵,达到7次,其次为鞭虫卵、钩虫卵和阴道毛滴虫均达到6次,出现不低于1次的占92.6%,同时对这11次的科室误报率进行了统计,整体误报率为8%.结论 根据不低于1次所占的比例说明这11年的寄生虫形态图片已基本覆盖相关的寄生虫,针对还存在未涉及的寄生虫类型,说明卫生部寄生虫的形态学室间质评还存在改进的空间,而在卫生部对寄生虫室间质评不断改进的同时,该科室通过对历年的寄生虫形态进行对比、判读,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寄生虫形态学鉴别体系,为寄生虫形态学室间质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洪波;张驰;周锦春;温晓岩;陈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胸痛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0~3 h组和3~6 h组,分别进行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比较3项指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0~3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nT和CK-MB(P<0.05);3~6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高于cTnT(P<0.05).结论 H-FABP在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早期急性心梗的理想标志物.

    作者:薛邦禄;乔维洲;邵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前清蛋白、胆碱酯酶、胆固醇、凝血酶原时间与肝硬化分级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A)、胆碱酯酶(CHE)、胆固醇(CHO)、凝血酶原时间(PT)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关系及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分别用透射免疫比浊法、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硫代丁酰胆碱法、凝固法检测肝硬化患者PA、CHE、CHO、PT,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A、CHE、CHO和PT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递增,PA、CHE、CHO呈进行性下降,在C级均处于低水平,PT呈进行性延长,在C级处于高水平,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A、清蛋白(ALB)、CHE、CHO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1),PT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PA、CHE、CHO比对照组显著下降,而P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且与肝硬化程度呈显著相关性,联合检测PA、CHE、CHO、PT可以较好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对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及预后是参考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咏萍;姜锡平;姜亚琴;王庆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CD4+T淋巴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 CD4+T淋巴细胞亚群的认识局限于Th1和Th2细胞.但随着新的亚群包括Th17细胞和Th9细胞陆续被发现,打破了长期以来CD4+T淋巴细胞一直被划分为Th1和Th2的结论.各细胞亚群在细胞微环境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来维持免疫稳态,当微环境发生改变时,各细胞间又会相互拮抗使免疫机能紊乱进从而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现就近年来对CD4+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各种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做一综述,便于深入了解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及功能,各细胞亚群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疾病中的免疫学作用.

    作者:李志;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BNP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液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84例CHF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尿液以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的尿液BNP及血浆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到Ⅳ级尿液BNP及血浆BNP含量逐渐升高,NYHA I、Ⅱ、Ⅲ、Ⅳ级之间各自的尿液及血浆BN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尿液BNP含量与血浆BNP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13,P<0.01),与NYHA分级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33,P<0.01).以35.8 pg/mL为诊断界值,尿液BNP诊断CHF的灵敏度为81.7%,特异性为83.1%.结论 尿液BNP含量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血浆BNP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CHF的良好指标.

    作者:周助权;张民军;周仁芳;黄益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在DIC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产后以及肺栓塞等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产后、肺栓塞诱发明确诊断为DIC患者42例,按照输入成分随机分为输入新鲜单采血小板 10 U组、输入冷沉淀 10 U组和同时输注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各10 U组.结果 3组患者于单独输注冷沉淀、新鲜单采血小板以及联合输注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测定比较,分别单独输注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均有治疗效果,联合输注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后除D-二聚体变化不明显外,其余测定显示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在DIC患者治疗中,联合输注冷沉淀和新鲜单采血小板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沈伟;肖亚雄;叶静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SELEX适配子抗体检测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用SELEX技术筛选结核杆菌特异性分子的标志物的适体,建立酶联寡核甘酸吸附试验方法检测结核菌SELEX适配子抗体,探讨SELEX适配子抗体检测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483例与对照组446例标本同步接受结核杆菌SELEX适配子IgG抗体寡核苷酸酶联免疫法检测,将测定结果与金标判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活动性结核患者用寡核苷酸酶联免疫法检测SELEX适配子抗体总的敏感度为59.6%,其中菌阳肺结核敏感度为83.8%,菌阴肺结核敏感度为48.1%,肺外结核的敏感度为64.7%(P<0.05),诊断结核病的总的特异度为94.4%,在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中特异度为95.2%,在健康人群组中特异度为94.0%.结论 酶联寡核苷酸吸附试验检测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性高、特异性好,对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白广红;焦向阳;袁志敏;古翠姣;李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腰背肌锻炼干预措施探讨

    本院中西医结合科近年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行腰背肌锻炼进行护理干预,并进行跟踪随访和观察对照,并对其中遵从医嘱认真完成腰背肌锻炼的患者(治疗组)40例与未能遵从医嘱进行腰背肌锻炼的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成敏;何桂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检验科质量控制应与医院质量控制管理有机结合

    检验科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是为了向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可靠的检验报告,并使患者信赖,临床认可.但是在工作中笔者不断体会到只是检验科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与临床进行大量的工作沟通,来实现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提升.单纯与临床沟通已不能满足质量提升要求,所以只有把检验科质量控制纳入到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中,并对全院个部门及相关个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协调,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才能提高医院的检验质量.只有检验科质量控制与医院质量管理有机结合才能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范围之外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洪涛;侯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溶血对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电解质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MEDICA CORP生产EasyLyte PLUS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正常和溶血血清K+、Na+、Cl-的值,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溶血后K+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l-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增强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避免溶血标本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唐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IQ200尿沉渣仪与尿干化学仪联合应用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URIT500B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9例疑似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先进行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再用干化学检测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尿沉渣检测白细胞(WBC)、细菌(BACT)、小微粒(ASP)、酵母菌(YST).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独或联合应用尿干化学和尿沉渣分析对UT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例UTI患者中,尿定量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为78.1%(50/64),尿干化学的LEU和NIT同时阳性的检出率为25.0%(16/64),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P<0.05);IQ200的BACT、ASP、YST和WBC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0.6%(58/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IQ200和干化学的联合参数BACT、ASP、YST、WBC、LEU和NIT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3.8%(60/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5).结论 IQ200尿沉渣仪及尿干化学仪联合检测在早期尿路感染筛查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尿病原菌培养阴性的UTI患者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平平;张善辉;丁虹;马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SLE患者184例(SLE组),其他风湿病组162例,对照组98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3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SLE组血清ANuA阳性率为73.9%,其他风湿病组为8.6%,对照组全部为阴性;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9%、90.67%,其敏感度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度明显高于ANA(P<0.05).ANuA、抗ds-DNA和抗S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91.3%.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A阴性的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分别为56.7%、75.0%、80.8%.活动期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ANuA在活动期的阳性率(90.0%)高于抗ds-DNA(61.3%).SLE肾脏受累患者体内的ANuA、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肾脏非受累者(P<0.05).结论 测定ANuA对于提高SLE的诊断率、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素华;薛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