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利嘉琦;张莉滟;邹伟民;陈仁

关键词:葡萄球菌, 金黄色, 甲氧西林抗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摘要:目的 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各类送检标本中金葡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并分别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和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999例金葡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于老年病区和外科病房,标本来源以呼吸道分泌物和创面分泌物为主.金葡菌感染患者发生MRSA感染的有 524例,检出率为52.5%;发生MSSA感染的病例为475例,检出率为47.5%.MRSA 分离率连续4年分别为65.2%、57.8% 、46.2%和43.9%,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MRSA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有上升趋势(P<0.05),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0.05).MSSA对常见的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所有金葡菌感染患者中未分离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 金葡菌感染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和外科病房呼吸道感染及伤口感染,病情严重且呈多重耐药趋势;同时应加强对MRSA的主动筛查与综合管理,以防止该菌株在医院内暴发流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肝病毒DNA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与其DNA的关系.方法 取乙肝患者与阴性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提取血液总RNA后进行逆转录,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标志物,如HBsAg,HBeAg,PreS2.结果 定量PCR发现乙肝患者比对照组HBsAg,HBeAg,PreS2均上调.结论 可以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来鉴定乙肝患者.

    作者:叶儒军;魏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河北沧州健康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河北沧州地区汉族健康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血清AC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107例健康受检者ACE基因I/D多态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清ACE的浓度.结果 河北沧州健康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中基因型DD占18.69%,ID型占50.47%,II型占30.84%;等位基因I和D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6.07%和43.93%;血清ACE水平DD型高,ID型其次,II型低.结论 ACE基因的I/D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相关.

    作者:尤雪剑;郭书芹;王慧玲;张骞云;张海燕;许晓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1例卵巢畸胎瘤致血清CA19-9升高的报告

    CA19-9是1种糖脂,在健康成人含黏蛋白的体液中含量极高,常以血液为检测标本且是胰腺癌、胆囊癌及胆管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1].现发现1例卵巢畸胎瘤患者,诊治前其血清CA19-9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实施剥除术后下降到正常水平,报道如下.

    作者:张知;李远香;朱春梅;吴荣艳;吴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血清Cys-C、ASO、hs-CRP和尿mALB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抗链球菌溶血素O、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微量清蛋白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择8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HSP组)和4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血清胱抑素C(Cys-C)、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尿肌酐(Cr)水平.结果 HSP组mALB/Cr、Cys-C、ASO和hs-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5%的过敏性紫癜患者Cys-C、ASO、hs-CRP和尿mALB联合检测异常.结论 联合测定mALB、Cys-C、ASO、hs-CRP可能有助于评估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功能损伤.

    作者:周利江;高纯;蒋天如;任传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与外排泵基因adeB分析

    目的 了解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中外膜蛋白表达以及外排泵基因adeB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65株,采用PCR方法扩增外膜蛋白CarO编码基因及外排泵adeB基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耐药菌与敏感菌外膜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 65株菌均检出CarO编码基因与adeB基因,其中2株菌CarO编码基因上游存在ISAba1插入序列.SDS-PAGE显示,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在外膜蛋白上存在主要有大约24×103蛋白的缺失和48×103蛋白的高表达.结论 外膜蛋白CarO和adeB基因在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adeB基因的高表达以及外膜蛋白表达的差异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机制.

    作者:张之烽;周万青;曹小利;宁明哲;沈瀚;张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IRIS IQ200尿干化学分析仪与CK-500尿液分析仪临床标本检测性能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IRIS IQ200尿沉渣仪自带的干化学成分分析仪与CK-500尿液分析仪检测性能对比研究分析,分析两者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以致确保实验室尿液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随机对182例临床标本及室内和室间质控物用IRIS IQ200和CK-500同时进行测定,对两仪器检测的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182例临床标本除了尿糖外其他各项项目的 两仪器检测结果的平均符合率为92.4%(kappa=0.80>0.70),而尿糖的符合率只有62.4%(kappa=0.63<0.7),IRIS IQ200的干化学成分分析仪所测的尿糖普遍比CK-500的高,而两仪器对室内和室间质控物的各项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平均高达91.8%(kappa=0.79>0.7).结论 两仪器对质控物测定的各项项目的 结果相关性都很好,临床标本除尿糖外其他各项指标两仪器的结果的符合率很好,互相之间可以验证,而尿糖结果相差比较大,CK-500尿分析仪的尿糖准确性要比IRIS IQ200好,IRIS IQ200测的尿糖结果普遍比CK-500尿分析要高,用IRIS IQ200所测的尿糖阳性的临床标本要用CK-500进行复检.

    作者:刘爱胜;陈荣贵;文艳;施俊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DKK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表达产物鉴定

    目的 构建人DK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鉴定其表达产物.方法 自宫颈癌组织提取癌细胞,抽提mRNA,RT-PCR获得人DKK1基因片断,构建重组质粒pCMV-HA2/DKK1,EcoRⅠ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入Free-Style 293-F细胞(无血清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DKK1蛋白.结果 RT-PCR获得片断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鉴定、测序鉴定证实pCMV-HA2/DKK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DKK1蛋白分泌表达在Free-Style 293-F细胞培养液中,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为DKK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DKK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该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为下一步的DKK1蛋白对肿瘤发生中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徐亮;陆奎英;崔素芬;包广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β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对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集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检测半乳甘露聚糖,计算不同阈值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共收集肺部感染86例,病例组20例,对照组66例.两组之间血和BALF 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血和BALF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取0.75为诊断阈值,血清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5.0%、95.5%、70.0%和82.9%;BALF为65.0%、90.9%、68.4%和89.6%.结论 血清和BALFGM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80%~100%),BALF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对缺乏深部真菌感染诊断依据的肺部感染患者,血清及BALF GM明显增高可早期提示有发生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的可能.

    作者:林宇岚;杨滨;陈守涛;陈曦;林其昌;高丽钦;甘龙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抗核小体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价值及意义

    目的 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与SLE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SLE患者184例(SLE组),其他风湿病组162例,对照组98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ANuA水平,同时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抗Sm抗体3项实验室指标.结果 SLE组血清ANuA阳性率为73.9%,其他风湿病组为8.6%,对照组全部为阴性;ANuA对SLE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9%、90.67%,其敏感度与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特异度明显高于ANA(P<0.05).ANuA、抗ds-DNA和抗Sm抗体联合测定的敏感度为91.3%.在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NA阴性的SLE患者中,ANuA阳性率分别为56.7%、75.0%、80.8%.活动期ANu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ANuA在活动期的阳性率(90.0%)高于抗ds-DNA(61.3%).SLE肾脏受累患者体内的ANuA、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高于肾脏非受累者(P<0.05).结论 测定ANuA对于提高SLE的诊断率、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素华;薛小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白细胞介素6对结肠癌Lovo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结肠癌Lovo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IL-6作用Lovo细胞12、24和36 h后,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周期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Lovo细胞经体外IL-6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CycinD1表达增加.结论 IL-6能体外促进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可能与CycinD1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冯秋娟;柯长涛;李妙丹;李颖欣;程小广;曾今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免疫血凝实验在癌症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血凝实验在检测癌症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免疫血凝实验检测23例癌症患者(癌症组)红细胞免疫功能,并与30例健康献血员(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癌症患者免疫血凝实验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术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性抑制到逐渐恢复的过程.结论 切除癌症病灶可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起恢复作用;免疫血凝实验检测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方法简便易行,其结果可作为癌症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程凯灵;罗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罗氏ModularD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铁的方法学评价及参考区间建立

    目的 对罗氏ModularD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铁(SI)的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方法 用FerroZine法检测SI,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文件要求验证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检测限(检出限)、抗干扰试验,并取24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结果 经检测显示:本实验室SI检测的精密度小于2%,准确度97.93%~103.48%,线性范围0.95~184.40 μmol/L,低检出限为0.28 μ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2.88 g/L,三酰甘油浓度小于72.45 mmol/L时无明显干扰;本实验室血清铁参考区间为男:7.14~35.66 μmol/L;女:5.94~27.40 μmol/L.结论 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要求,参考区间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血清铁测定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说明该参考区间不可直接引用,也说明了进行方法学评价的重要性.

    作者:廖君群;毕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1827例女性宫颈细胞HPV感染基因型分析

    目的 探讨苏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中23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 827例女性宫颈细胞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型别的检测,并对其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 827例中检出HPV感染者611例,总的HPV感染率为33.44%,其中1种型别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22.44%;1种型别感染中HPV16型为114例,其阳性检出率为6.24%,是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HPV58型为48例,其阳性检出率为2.63% ;多重HPV感染201例,其阳性检出率为11.00% ;其中多重HPV16型68例,占多重感染的33.83%,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其次是多重HPV11型32例,占多重感染的15.92%.结论 HPV16型、58型1种型别及16型和11型多重型别是感染苏州地区女性宫颈细胞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可应用于宫颈细胞标本HPV感染的检测.

    作者:李丽;王志蕙;耿建祥;朴正爱;肖蔚;龙秀荣;万美珍;兰建云;张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连续监测血清cTnI与hs-CR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连续监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cTnI与hs-CRP与心血管疾病病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1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hs-CRP的浓度.结果 病发24 h内血清cTnI呈升高趋势(P<0.05),但hs-CRP 24 h内浓度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hs-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监测血清中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高于单次检测,而hs-CRP浓度变化则无明显的时间关系.

    作者:郭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4种发光检测系统血清铁蛋白测定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分别应用伯乐、贝克曼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5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贝克曼Dxi800、罗氏2010、雅培i1000、西门子ADVIA Centaur仪器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质控物和试剂)上进行SF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对照组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SF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检测系统SF测定结果的信度系数a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3.以贝克曼Dxi800系统作为参照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罗氏2010、雅培i1000、西门子ADVIA Centaur检测系统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4种检测系统检测SF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性能评价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永能;张鹏;刘慧玲;何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和预后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骨髓瘤形态和数量以及血清学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对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8例确诊的MM患者的骨髓涂片和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瘤细胞分化差,数量多,β2-MG、CRP、LDH高,MM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差.结论 瘤细胞形态和数量,β2-MG、CRP、LDH是判断MM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郝润英;张书霞;栗瑞敏;王菊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胸痛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0~3 h组和3~6 h组,分别进行H-FABP、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比较3项指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0~3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nT和CK-MB(P<0.05);3~6 h组血中H-FABP的灵敏度高于cTnT(P<0.05).结论 H-FABP在急性心梗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为早期急性心梗的理想标志物.

    作者:薛邦禄;乔维洲;邵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蜕膜NK细胞亚群特征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流产蜕膜组织中NK细胞亚群表型特征,探讨蜕膜NK细胞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URSA患者26例为URSA组,20例同期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作为正常早孕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表型、比例及其抑制性受体CD94/NKG2A表达情况.结果 蜕膜中CD3- CD56+ 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0%,是妊娠子宫蜕膜中淋巴细胞的主要类型,URSA 组蜕膜NK细胞比例与正常早孕组无明显差异;正常早孕组蜕膜NK细胞主要为CD56brightCD16-亚群,约占80%;而URSA组CD56brightCD16-亚群比例为(72.2±15.2)%,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而CD56dimCD16+亚群比例(15.3±6.7)%,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URSA 组蜕膜CD56brightCD16-细胞亚群CD94/NKG2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P<0.01).结论 URSA的发生可能与其蜕膜NK细胞CD56brightCD16-和 CD56dimCD16+亚群比例失衡有关,而且蜕膜CD56brightCD16-细胞亚群抑制性受体CD94/NKG2A表达明显降低,可能引起NK细胞异常激活,参与URSA妊娠母胎免疫耐受的破坏.

    作者:杜冀晖;许欣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高敏肌钙蛋白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80例急诊胸痛患者,按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分为小于3 h、3~6 h和>6 h 3组,检测各组H-FABP、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3种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时比较胸痛发作小于或等于6 h不同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胸痛发作小于3 h组H-FABP诊断AMI敏感度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hs-cTnT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H-FA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h组H-FABP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1.5%,特异度为83.3%,hs-cTnT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47.6%,特异度为81.0%;3~6 h组H-FABP与hs-cTnT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90.3%,hs-cTnT与CK-MB联合检测诊断AMI的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83.9%.在灵敏度方面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是较灵敏的指标,中晚期诊断时hs-cTnT敏感度和特异度优于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H-FABP与hs-cTnT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优于传统的hs-cTnT与CK-MB联合检测.

    作者:乔维洲;徐维家;宋晶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少见模式复检及分析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少见模式复检,观察结果的符合情况,并结合转氨酶和HBV-DNA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V-SM)少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HBV-S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转氨酶.结果 18 372例样本初检,发现711例共13种HBV-SM少见模式,通过双孔平行复检,检出HBV-SM少见模式为388例,占总检测例数的2.11%(388/18 372),占初检少见模式例数的54.57%(388/711).HBV-SM少见模式HBV-DNA总阳率为32.81%;ALT和AST总阳率分别为10.00%和10.67%.结论 HBV-SM少见模式应进行复检,并结合转氨酶和HBV-DNA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李光友;苏贵灵;高朋;冯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