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烽;周万青;曹小利;宁明哲;沈瀚;张葵
目的 分析对中老年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中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1年1月对该社区健康档案中527例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腰围(WC)、血压、血脂的检测,然后根据自愿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其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及认知干预、定期进行WC和血压的检测,根据个体情况分别进行生活行为指导;对照组采取自行生活控制.1年后对两组再次进行以上项目检测.结果 男性:实验组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实验组WC、SBP、DBP、TG、HDL-C和LDL-C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之间各项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老年人群血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有利于社区中老年人血脂代谢的改善和血压的稳定,是提高中老年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好办法.
作者:朱海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和意义.方法 以Hcy、高血压为关键词,检索2002年1月至2012年5月公开发表的中文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中文文献,累积样本量为3 484例,病例组2 128例,对照组1 356例.12个一般病例对照综合研究OR值为3.38,95% CI 为2.42~7.23.结论 Hcy水平升高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检测血清Hcy对于高血压的诊断和病情监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绍燕;左中 刊期: 2012年第23期
检验科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是为了向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准确的、可靠的检验报告,并使患者信赖,临床认可.但是在工作中笔者不断体会到只是检验科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需要与临床进行大量的工作沟通,来实现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提升.单纯与临床沟通已不能满足质量提升要求,所以只有把检验科质量控制纳入到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中,并对全院个部门及相关个各环节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协调,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才能提高医院的检验质量.只有检验科质量控制与医院质量管理有机结合才能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检验科实验室质量控制范围之外以下几点进行讨论.
作者:王洪涛;侯小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价值.方法 回顾102例血尿患者的尿红细胞形态,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的诊断价值.结果 ROC曲线下面积(AUC=0.953)表明尿畸形红细胞对肾小球性血尿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尿畸形红细胞大于或等于70%为该实验室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佳诊断点(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92.3%).结论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平平;马文;张善辉;王小兵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定量检测在小儿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入院诊断为心肌炎、疑似心肌炎、毛支炎和肺炎住院患儿共306例,分别定量测定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 与非心肌炎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儿童相比,心肌炎或合并心肌损伤患儿血清hs-cTnT和CK-MB含量明显增高(P<0.05).除新生儿组外,hs-cTnT和CK-MB在患儿血清中的含量与年龄差异无关(P>0.05).结论 通过联合定量检测患儿血清中hs-cTnT和CK-MB的含量,可对患儿是否病及心脏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借以缩短诊断时间,为及时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于晓;盛尚春;张新悦;何林波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及其他相关参数在三系减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探索对维生素B12(VitB12)、叶酸(FA)治疗反应的早期指标.方法 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11例三系减低MA患者治疗过程中IRF、Ret-He、IPF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三系减低MA患者经VitB12和(或)FA治疗后第3天,IRF、IPF、WBC及Ret首先上升(P<0.01);第4天Ret-He明显下降(P <0.01),PLT明显上升(P<0.01);第5天WBC恢复正常;第6天PLT恢复正常;第7天Ret%达到峰值(P<0.01),HGB明显上升(P<0.01);两周时MCH、MCHC明显下降(P <0.01);4周时MCV明显下降(P <0.01),HGB开始恢复正常;6周后MCV、MCH、MCHC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 IRF、Ret-He及IPF新型参数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三系减低MA患者骨髓生成活性、预示贫血改善的早期指标.
作者:石磊;沈明辉;李光迪;刘欣跃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肌酐(Cr)和总胆固醇(TC)试剂对总胆汁酸(TBA)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就TBA自动分析出现交叉污染的项目及制定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TBA测定中,TC试剂和Cr试剂对其结果有正干扰,TBA的测定结果在先对TC和Cr测定后再行TBA分析下受到的影响较为明显,再TBA测定结果中,先对Cr进行测定其影响可向第2管持续,而在对TBA的测定中,先测TC其影响持续可达到第4管.结论 结合TBA测定中,TC和Cr对其结果正干扰影响进行分析,对生化分析仪行模块式操作可将被干扰的项目的 和干扰的项目在不同模块中安排,同时加强防范措施,以从根本上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率,为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少见模式复检,观察结果的符合情况,并结合转氨酶和HBV-DNA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记物(HBV-SM)少见模式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HBV-SM;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转氨酶.结果 18 372例样本初检,发现711例共13种HBV-SM少见模式,通过双孔平行复检,检出HBV-SM少见模式为388例,占总检测例数的2.11%(388/18 372),占初检少见模式例数的54.57%(388/711).HBV-SM少见模式HBV-DNA总阳率为32.81%;ALT和AST总阳率分别为10.00%和10.67%.结论 HBV-SM少见模式应进行复检,并结合转氨酶和HBV-DNA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李光友;苏贵灵;高朋;冯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赫塞汀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7例乳腺癌患者分两组,45例化疗组和42例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化疗组和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3,CD4,CD4/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19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而CD8、NK细胞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病情缓解34例,进展8例.化疗组病情缓解23例,进展22例.结论 赫塞汀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抗癌疗效,但也会导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作者:张健;刘艳丽;陈晔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通过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流产蜕膜组织中NK细胞亚群表型特征,探讨蜕膜NK细胞在URS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URSA患者26例为URSA组,20例同期正常妊娠行人工流产者作为正常早孕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蜕膜组织NK细胞亚群表型、比例及其抑制性受体CD94/NKG2A表达情况.结果 蜕膜中CD3- CD56+ NK细胞约占淋巴细胞的70%,是妊娠子宫蜕膜中淋巴细胞的主要类型,URSA 组蜕膜NK细胞比例与正常早孕组无明显差异;正常早孕组蜕膜NK细胞主要为CD56brightCD16-亚群,约占80%;而URSA组CD56brightCD16-亚群比例为(72.2±15.2)%,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而CD56dimCD16+亚群比例(15.3±6.7)%,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URSA 组蜕膜CD56brightCD16-细胞亚群CD94/NKG2A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P<0.01).结论 URSA的发生可能与其蜕膜NK细胞CD56brightCD16-和 CD56dimCD16+亚群比例失衡有关,而且蜕膜CD56brightCD16-细胞亚群抑制性受体CD94/NKG2A表达明显降低,可能引起NK细胞异常激活,参与URSA妊娠母胎免疫耐受的破坏.
作者:杜冀晖;许欣宜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贺州市孕晚期孕妇铁元素含量水平,了解孕晚期孕妇铁元素缺乏情况.方法 将525例贺州市孕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105例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全血中的铁元素含量.结果 观察组铁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间应加强营养,增加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和活性,以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陈善昌;胡静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IQ200尿沉渣分析仪和URIT500B干化学尿液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9例疑似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先进行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再用干化学检测白细胞酯酶(LEU)、亚硝酸盐(NIT),尿沉渣检测白细胞(WBC)、细菌(BACT)、小微粒(ASP)、酵母菌(YST).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单独或联合应用尿干化学和尿沉渣分析对UT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64例UTI患者中,尿定量病原菌培养的检出率为78.1%(50/64),尿干化学的LEU和NIT同时阳性的检出率为25.0%(16/64),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P<0.05);IQ200的BACT、ASP、YST和WBC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0.6%(58/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P<0.05).IQ200和干化学的联合参数BACT、ASP、YST、WBC、LEU和NIT中任意1项为阳性诊断UTI的检出率为93.8%(60/64),高于尿定量病原菌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P<0.05).结论 IQ200尿沉渣仪及尿干化学仪联合检测在早期尿路感染筛查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对尿病原菌培养阴性的UTI患者的明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平平;张善辉;丁虹;马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广东中山地区育龄妇女宫内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为预防产前宫内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ELISA法,对2011年在该院做产前筛查的9 852 例育龄妇女进行TORCH 特异性IgM 抗体的检测.结果 B19-IgM 感染率高,TORCH 感染率高低呈季节性变化,尤其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的TORCH感染率一致,分别是B19、CMV、TOXO、RUB、HSV1+2.冬季HSV1+2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居第三,感染率分别是,B19、CMV、HSV1+2、TOXO、RUB.结论 孕妇TORCH-IgM 抗体的检测阳性率与季节有关,提示孕妇需提高对TORCH感染季节性的认识,并给予相关防护措施.
作者:杜满兴;王伟佳;张秀明;庞晓妮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不同发光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的可比性.方法 分别应用伯乐、贝克曼不同水平的质控物,以及35例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在4种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贝克曼Dxi800、罗氏2010、雅培i1000、西门子ADVIA Centaur仪器及其配套的校准物、质控物和试剂)上进行SF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对照组计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SF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检测系统SF测定结果的信度系数a接近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3.以贝克曼Dxi800系统作为参照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罗氏2010、雅培i1000、西门子ADVIA Centaur检测系统临床均可接受.结论 4种检测系统检测SF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临床可接受性性能评价具有可比性.
作者:马永能;张鹏;刘慧玲;何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电解质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MEDICA CORP生产EasyLyte PLUS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进行检测其正常和溶血血清K+、Na+、Cl-的值,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溶血后K+值比溶血前的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l-的值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分析前质量控制,增强医务人员质量控制意识,避免溶血标本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唐钧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构建人DKK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表达、纯化、鉴定其表达产物.方法 自宫颈癌组织提取癌细胞,抽提mRNA,RT-PCR获得人DKK1基因片断,构建重组质粒pCMV-HA2/DKK1,EcoRⅠ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质粒;借助脂质体将载体瞬时转染入Free-Style 293-F细胞(无血清培养)蛋白印迹法检测DKK1蛋白.结果 RT-PCR获得片断与预期结果相符,酶切鉴定、测序鉴定证实pCMV-HA2/DKK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DKK1蛋白分泌表达在Free-Style 293-F细胞培养液中,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为DKK1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DKK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对该基因的真核表达产物进行鉴定,为下一步的DKK1蛋白对肿瘤发生中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徐亮;陆奎英;崔素芬;包广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临床痰液标本中分离的220株黏液罗氏菌进行系统鉴定,试图建立1种简便适合常规实验室的黏液罗氏菌的鉴定方法,并了解其对临床常用的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方法 常规方法分离菌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系统的生化鉴定,采用K-B法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菌落大多牢固黏附于血琼脂平板上,灰白色,不溶血,革兰阳性球菌,镜下多呈四联排列,也可见成双排列着,触酶阴性,在6.5% NaCl肉汤中不生长,杆菌肽、呋喃唑酮均敏感,据此可以简单、快速鉴定,并与相关菌属快速鉴别.黏液罗氏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利福平、四环素和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均高度耐药.结论 通过对分离出220株黏液罗氏菌的系统鉴定,总结出可以利用菌落黏性、镜下形态、触酶试验等简便的鉴定试验对临床标本中的黏液罗氏菌进行快速鉴定.确定为黏液罗氏菌引起的感染,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用药.
作者:常?;祁云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对罗氏ModularD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清铁(SI)的检测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方法 用FerroZine法检测SI,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文件要求验证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检测限(检出限)、抗干扰试验,并取240例健康体检者样本,建立本实验室的参考区间.结果 经检测显示:本实验室SI检测的精密度小于2%,准确度97.93%~103.48%,线性范围0.95~184.40 μmol/L,低检出限为0.28 μmol/L;血红蛋白浓度小于2.88 g/L,三酰甘油浓度小于72.45 mmol/L时无明显干扰;本实验室血清铁参考区间为男:7.14~35.66 μmol/L;女:5.94~27.40 μmol/L.结论 本系统检测性能符合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要求,参考区间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血清铁测定的参考区间有明显差异,说明该参考区间不可直接引用,也说明了进行方法学评价的重要性.
作者:廖君群;毕小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对结肠癌Lovo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IL-6作用Lovo细胞12、24和36 h后,PI染色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周期蛋白表达.结果 结肠癌Lovo细胞经体外IL-6作用后,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CycinD1表达增加.结论 IL-6能体外促进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可能与CycinD1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冯秋娟;柯长涛;李妙丹;李颖欣;程小广;曾今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尿液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方案对CHF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84例CHF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组尿液以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的尿液BNP及血浆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CHF患者NYHA心功能Ⅰ级到Ⅳ级尿液BNP及血浆BNP含量逐渐升高,NYHA I、Ⅱ、Ⅲ、Ⅳ级之间各自的尿液及血浆BNP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尿液BNP含量与血浆BNP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813,P<0.01),与NYHA分级间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33,P<0.01).以35.8 pg/mL为诊断界值,尿液BNP诊断CHF的灵敏度为81.7%,特异性为83.1%.结论 尿液BNP含量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与血浆BNP具有相似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CHF的良好指标.
作者:周助权;张民军;周仁芳;黄益民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