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劲松;卢月梅;吴伟元;李文青
目的 了解不同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对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处理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方法 共调查国内外医院37所,国外医院采用电子邮件、国内医院采用电话方式调查并记录.结果 10家国外医院对血培养阳性结果均采用电话快速分级报告方式,且处理方式规范.国内仅部分医院(33.3%)采用电话报告方式,且未制定污染菌判断相关标准.结论 中国血培养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缺乏适当的标准化处理流程.
作者:代雨荣;杨勤英;王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10例临床疑似AMI胸痛患者,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法(TRIFA)检测患者入院即刻血清中H-FABP含量,并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红蛋白(MYO)进行比较;对11例患者入院即刻和入院6 h后进行动态分析;以60例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绘制各心肌损伤标志物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进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分析6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MI患者入院即刻各心肌损伤标志物的AUC由大到小依次为H-FABP、hsCRP、cTnI、CK-MB、CK和MYO,佳临界值诊断灵敏度分别为85.0%、78.7%、81.3%、73.8%、72.5%和61.3%,特异度分别为93.3%、95.0%、93.3%、100.0%、100.0%、98.3%.H-FABP的AUC与 hsCRP、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MB、CK、MY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诊断早期AMI的阳性率达85.0%.结论 H-FABP对于AMI早期诊断具有相对较早的检测窗口期和相对较好的特异度,在时效性、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可作为AMI早期诊断或排除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多项心肌损伤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AMI实验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作者:邓荣春;陈会;张明;李彬;孙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尿微量清蛋白(UmALB)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方法 以羊抗兔IgG包被板条,双功能螯合剂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络合Eu3+及标记清蛋白(ALB),采用竞争法建立UmALB-TRFIA检测方法.发光增强系统为以β-二酮体为主的增强液,数据采用双对数法数据处理程序.结果 此法的批内和天间CV分别为4.8%和5.4%,平均回收率为100.93%,灵敏度为0.34 μg/mL,线性范围为0.34~135 μg/mL.本方法与β2-微球蛋白无交叉反应,血红蛋白浓度小于4 g/L时对本方法无干拢,同放免法比较,结果相关性好.结论 尿微量清蛋白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等指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
作者:李跃松;黄飚;朱岚;陈永伟;马智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G(IgG)、轻链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在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分别对173例糖尿病患者、164例高血压患者、16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尿IgG、mALB、κ和λ轻链测定,计算κ/λ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mALB、IgG、κ与λ轻链的水平都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κ/λ值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mALB、IgG、κ与λ轻链在继发性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κ/λ值的诊断意义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超萍;刘嘉勇;吕婉娴;潘洁茹;戴伟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简称BC-5500)进行临床试验验证,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 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检测的结果都在ICSH和NCCLS允许变动范围内.结论 BC-5500具有极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稳定,功能实用,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的使用要求.
作者:刘厚明;高敏;陆加刚;李志明;单万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法.方法 将受者血浆和供者血小板在试管中混匀并加入适量助色剂,吸入毛细管中孵育10 min.以微柱凝胶检测试验(MGT)作为对照试验方法.结果 血小板配血不符时,因血小板凝集导致混合液不易从毛细管中挤出,且挤出时在生理盐水中呈蓝色条带状;血小板配型相符时,混合液能较为容易地从毛细管中挤出,且挤出后在生理盐水中迅速散开,无蓝色条带形成.检测结果与MGT一致.结论 所建立血小板毛细管交叉配型法具有一定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乾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怀化市无偿献血者抗-HCV感染情况,查明丙肝病毒(抗-HC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趋势,帮助血站选择理想的献血人群,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保障.方法 选择2005~2010年怀化市无偿献血者125 362人份,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统计学方法用χ2检验.结果 怀化市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为0.76%,其中男性阳性率0.72%,女性阳性率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不同年龄无偿献血者18~21岁、22~25岁、26~55岁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61%、0.7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08,P<0.005).结论 血站在选择献血人群时应将18~25岁年龄组的人作为主要对象.
作者:卢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人糖链抗原242(CA242)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方法 以链霉亲和素包被的磁性微粒、生物素标记的抗CA242单克隆抗体、钌复合物标记配对的抗CA242单克隆抗体组成CA242 ECLIA检测试剂,在ECLIA分析仪上对其特异性、精密度、灵敏度等效能进行方法学评价;用所建立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7例胰腺癌、14例胃癌、25例肠癌患者和20名健康志愿者血清CA242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所构建的CA242 ECLIA分析法与CA199和CEA无交叉反应,批内精密度为1.4%~4.7%,批间精密度为2.5%~5.1%,灵敏度为2.0 U/mL,测量范围为2.0~150.0 U/mL,与ELISA检测结果相关性好(Y=1.066 4+0.997 9X,r=0.998 9,P<0.05),且ELICA检测耗时(18 min)短于ELISA(4 h).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CA242 ECLIA分析法特异性高、灵敏度好、检测速度快、定量检测、无放射性污染,在胰腺癌,胃癌和肠癌的辅助诊断和疗效判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龙;叶伟成;邹红玲;陈舒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其中轻度1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 h内血清sICAM-1和NSE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HIE患儿血清sICAM-1和NSE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血清sICAM-1和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E各组sICAM-1和NSE水平随HIE程度加重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各组血清sICAM-1和NSE呈正相关(轻度、中度、重度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814、0.827,P<0.05).结论 血清sICAM-1和NSE水平可作为判断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早期指标.
作者:刘克宇;王会民;张重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为NT-proBNP在临床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对448例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血清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取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计算各项评价指标,评价血清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结果 选取362 pg/mL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佳临界点,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0.1%、80.8%,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5%、93.5%,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76.结论 血清NT-proBNP对心力衰竭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别适合心力衰竭的筛查.
作者:欧阳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室间比对的应用.方法 以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对新鲜抗凝全血标本进行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血小板(PLT)定值;以KX-21N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相同标本,分析检测结果与定值的偏差.结果 2台仪器检测上述5个项目的 结果偏差均小于美国临床医学检验部门修正法规CLIA′88允许误差的1/2.结论 KX-21N和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上述5个指标的结果间具有可比性;室间比对分析是实现结果溯源性和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作者:温丽玲;朱业华;严军雄;吴维英;邱志琦;伍启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测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骨代谢指标,探讨甲状腺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 49例以甲亢患者为甲亢组,3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和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结果 甲亢组血清PICP、ICTP、BGP、AL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血清TT3、TT4与PICP、ICTP、BGP、ALT均呈正相关.结论 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参与骨代谢,甲亢患者骨吸收过程增加较为明显,造成骨量丢失.
作者:陈少珍;黄沛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BECKMAN LX20和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部分项目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文件EP9A,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新鲜临床混合血清和质控血清,以LX20作为参考仪器,AU2700作为比对仪器,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 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结果 2台分析仪经过比对和校正,大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不同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其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有助于仪器评价、校正,以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李莉;陈保锦;谭榜云;刘志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52例子宫腺肌病和7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CA125水平,同时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血清CA125测定结果与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腺肌病患者和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100.73±56.34)IU/mL和(19.10±11.13)IU/mL,阳性率分别为75.00%和25.68%,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和阳性率都高于子宫肌瘤患者(P<0.05).结论 血清CA125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林召;党小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结果 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在相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89,P<0.05);不同HBV DNA含量标本间,HBV-LP阳性率及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HBV-LP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水平的指标.
作者:柳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尿路感染(UT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0例疑似UTI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尿培养、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及Uritest-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结果 以尿培养法为参考方法,UF1000i全自动有形成分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6.4%、89.8%、79.5%、88.1%和85.3%;Uritest-500尿干化学分析仪诊断UT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70.9%、88.3%、70.9%、88.3%和83.3%.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在UTI筛查、诊断、治疗等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曹兴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液红细胞的常见误差原因,分析可减少误差的措施.方法 以尿沉渣分析仪与H-500干化学分析对529例尿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分析和探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呈假阳性的原因.结果 UF-50和H-500检测红细胞阳性例数为128例和107例,阴性为401例和422例;两种方法均为阳性97例,均为阴性391例;阳性符合率为90.65%,阴性符合率为92.65%.结论 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单独检查的局限性,提高尿液红细胞检测准确度,减少误差的发生.
作者:潘莉;王域平;臧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及睾丸端粒酶活性(TA)的检测,探讨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中精子与TA的相关性.方法 以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检测受试者精浆中精子和睾丸组织TA.结果 少弱精子症患者精子TA表达与健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中TA呈阳性.结论 睾丸组织的TA是反映精子形成的高敏感和高特异标记物;健康者和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TA降低,TA的缺乏可能是生殖细胞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作者:杜晓钟;陕文生;郑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A)的Ⅰ类整合子,探讨其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以VITEK-AMS 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电泳分析PCR扩增产物.结果 116株PA中,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25.9%(30/116).Ⅰ类整合子阳性PA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Ⅰ类整合子阳性PA多药耐药率为80.0%,高于阴性菌株的17.4%(P<0.05).结论 Ⅰ类整合子与PA耐药性的形成和耐药基因的播散密切相关.
作者:王寰;范晓磊;王海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在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71例M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AEB)20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25例、难治性贫血(RA)26),以及22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各组间MCV、RDW、RDW-s检测结果.结果 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M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MD及RAEB组与健康对照组间,R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A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W-s在MDS组与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是一组伴形态学异常的造血干细胞疾病,外周血MCV、RDW、RDW-s检测对MDS的诊断、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顾敏;陈其文;周永明;薛志忠;何玮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