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对比研究

阿塔汗;孟柳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 预混人胰岛素30R, 血糖漂移, 低血糖事件
摘要: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2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种胰岛素都能有效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血糖漂移度小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事件少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T2DM,在血糖控制良好时,前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暴力造成的创伤,虽然占不到所有脊柱骨折的1%,约占骨盆骨折的20%~30%[1],但其22%~60%合并有神经损伤[2],作为骨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骶骨骨折可能对骨盆的稳定性产生损害,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骨盆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25例骶骨骨折患者的64层CT三维影像和临床资料,探讨64层CT后处理技术对骶骨骨折诊断价值.

    作者:陆非;张继军;段建国;张建;邓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院必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作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医院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并把它放到与医院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高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竞争力不仅仅局限于医院的硬件设施和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还包括医院的文化内涵和外在形象.医院是树,文化是根,医院如果无法塑造出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进而用这种文化来促进医院的管理和经营,那么医院就难以在医疗竞争中立足和发展.本文就医院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作者:严瑾;张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儿童双硫仑样反应16例分析

    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使用时或使用后一段时间内,如果饮酒或使用含有乙醇的制品,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但在儿童中比较少见,常致误诊误治.2008年5月~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16例双硫仑样反应患儿,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康世金;谢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疱疹病毒8型在HIV相关型Kaposi肉瘤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994年人疱疹病毒8型(HHV -8)被确定为具有某些人Kaposi肉瘤(KS)的感染性因素后,几乎在所有类型的KS中均可观察到HHV -8感染.之后人们对HHV -8的病毒学、致病机制及临床预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人疱疹病毒8型相关型卡波西肉瘤(KS)概述KS是一种血管源性肿瘤,又称多发性、特发性出血性肉瘤.自Kaposi氏于1872年报告本病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有关KS的病因学一直未能确定.按照Kaposi描述的多中心发生,全身皮肤及内脏血管广泛受累,紫色的结节性皮肤皮损,被称为经典的KS.

    作者:赫晓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对比研究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2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种胰岛素都能有效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血糖漂移度小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事件少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T2DM,在血糖控制良好时,前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

    作者:阿塔汗;孟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 90%,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笔者采用糖尿病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DPN均系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住院患者,患者均按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因明确,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DPN,患者出现肢体疼痛,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呈烧灼样或钻凿样疼痛,经常在静止或夜间加重,还有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行感,发热,触电样感觉异常.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5.4±4.7)岁,糖尿病病程(8.1±3.5)a,DPN病程(3.2±1.1)a.

    作者:莫绯华;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脏直视手术预防二次开胸止血的体会

    心脏直视手术后,需要紧急二次开胸止血的情况并不少见.我院2003年12月~2011年8月心脏直视手术408例,手术后紧急二次开胸止血有7例,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408例,男性179例,女性229例,大年龄72岁,小年龄1岁,平均31岁,房间隔缺修补术74例,其中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1例、肺动脉瓣成形术1例.室间隔缺修补术111例.体外下动脉导管未闭缝扎术20例,其中同期行室间隔缺修补术6例,房间隔缺修补术1例,主动脉弓缩窄、缩窄段切除,断断吻合术1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3例.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18例,其中同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例,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1例.

    作者:阿地力江·阿布都热苏力;安尼瓦尔·买买提;阿布都沙塔尔·台外库力;伊布拉因江·伊布拉因陈海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自发性小脑出血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自发性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症状明显、病情恶化之前往往无明显先兆,容易病情突然恶化丧失进一步抢救的机会.因此,早期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1年1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42~82岁,平均65岁;10例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5例;糖尿病史3例.

    作者:陶元丰;孙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00份质量控制记录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质量是体现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工作效果、工作责任心的总和.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根本,在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应针对任何影响质量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问题的解决与否进行追踪,是质量管理处于一个良性循环[1].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也更加重视的是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质量控制结果汇总分析的正确程度影响整改结果的有效性.我们就新疆18所二级以上医院100名质量管理者300份质量控制结果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同时为进一步开展有关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景彩娥;宋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22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周期性麻痹是甲亢患者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常表现为全身乏力、四肢肌肉软瘫、无力,并伴有血清钾降低,严重者造成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特点多见于东方国家,年轻男性多见[1].本院于2008年2月~2011年4月共收治周期性麻痹患者35例,其中22例为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阿依古丽·艾力;麦麦提江·麦苏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子宫肌瘤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传统的肌瘤切除术不但给患者心理及生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受到损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技术[1-3]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有了快速的发展,本组采用彩超监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玲;帕提玛;施亚玲;赵迎忠;祁长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通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初探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实习期间的教学效果对于医学生毕业质量及今后的工作极其重要: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实习往往选择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些医院专科分科较细,很难培养全面系统的临床思维模式,不利于毕业后基层医疗工作.虽然医学生在临床实习1年时间中需要轮转每一个专科,但是大内科临床思维不是各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而需要系统、全面的临床思维模式训练[1,2].

    作者:米娜瓦尔·胡加;武云;董旭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在新疆区级各医院收治的肿瘤病例中,甲状腺癌患者比例越来越多,新疆地区人群中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总体发病数呈上升趋势[1].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5%~90%[2],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公认的佳治疗选择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DTC的首次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对于以何种手术方式为合适的看法还存在颇多争议,时至今日,切除范围不足或治疗过度等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文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收住并手术治疗的DTC患者170例,并将其外科诊治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哈尔满·阿吉汗;热依汗古丽·买买提;赛力克·马高维雅;罗军;艾则孜;王护国;田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围绝经期取环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绝经期妇女在面临取出宫内节育环(简称IUD)时,常常由于怕疼等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延误取环的佳时期,而绝经后的种种生理因素子宫、宫颈萎缩等往往会使取环时遇到到许多困难.我院门诊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对84例围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采用另84例同等条件未使用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术作为对照,以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取环术中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春燕;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90例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作为调查工具,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进行心理评估.结果:银屑病住院患者190例,存在抑郁症状者115例(占60.5%),其中轻度抑郁40例(占21.1%),中度抑郁者39例(20.5%),重度抑郁者36例(占18.9%).结论:住院银屑病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作者:陈俊逾;文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频电刀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愈后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患之一,约占妇科门诊总数的40%~50%[1],且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近几年来,对宫颈疾病的治疗日益重视,随着细胞学检查的发展,电子阴道镜的普及,对宫颈病变越来越规范的普查普治,宫颈癌这一严重的宫颈病变得到了有效地防治,降低了死亡率,我院自2009年6月~2010年10月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高频电刀治疗各种宫颈疾病104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马依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0.5%碘伏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观察

    新生儿毒性红斑(Neonatal toxic erythema)又名新生儿变应性红斑或新生儿荨麻疹,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多发生于生后1~7d内的新生儿,发病率为30% ~70%[1].若处理不当,极易发展成脓疱疹,并发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2].为达到缩短病程,减少感染的目的,我院通过对71例患儿用0.5%碘伏涂擦患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庆;侯玉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45例分析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瓣膜损害,虽然青霉素在预防链球菌感染的应用,使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风心病仍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而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的瓣膜病.在风湿性心脏病中,二尖瓣发病率为65%~100%,单纯性二尖瓣狭窄发病率为25%~45%,女性多余男性,男女比例为2:3~3:4[1].风湿热导致二尖瓣装置的不同部位粘连融合,致使二尖瓣狭窄,而部分风湿热病使瓣膜僵硬、变性、瓣缘卷缩、连接处融合以及腱索融合缩短.我院2010年行二尖瓣置换术45例,总结其临床经验如下.

    作者:李峰;高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拔管困难的处理护理体会

    老年男病人由于生理,疾病,年龄等原因,绝大多数会出现前列腺疾病,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现常用的气囊尿管内有2个腔,其中一腔用来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一腔用来引流尿液.留置尿管病人拔出尿管时需用20mL注射器针回抽注入气囊尿管内的盐水,但有时因老年男病人的疾病原因或尿管插入时间长或病人烦躁及过度挤压,以及一些其他因素导致导拔管困难.

    作者:王素莲;邱红;吴建华;唐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tumou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其组织来源尚不清楚,该肿瘤是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新实体肿瘤,其组织发生尚未定论,病例较少见.现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特征,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术前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王刚;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