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陆非;张继军;段建国;张建;邓建华

关键词:螺旋, 后处理技术, 骶骨骨折, 骨折诊断, 骨盆骨折, 诊断和治疗, 回顾性分析, 诊断价值, 神经损伤, 神经功能, 三维影像, 临床资料, 脊柱骨折, 骨折患者, 稳定性, 高能量, 恢复, 创伤, 暴力
摘要:骶骨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暴力造成的创伤,虽然占不到所有脊柱骨折的1%,约占骨盆骨折的20%~30%[1],但其22%~60%合并有神经损伤[2],作为骨盆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骶骨骨折可能对骨盆的稳定性产生损害,及时诊断和治疗对骨盆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25例骶骨骨折患者的64层CT三维影像和临床资料,探讨64层CT后处理技术对骶骨骨折诊断价值.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冠心痛、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以及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体格检查指标和生化指标之间的关联,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痛、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08例冠心痛患者和10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水平、患者体格检查指标、生化指标、检出率等,并按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冠心痛患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25.00%)与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检出率(32.35%)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390,P=0.238).男性患者尿酸为364.23±177.8μmol/L,女性为307.09±99.47 μmol/L,男性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两性别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402,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冠心病、高血压、高体重、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α血等.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冠心病、高血压、高年龄、高体重、高体重指数、高腹围、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蛋白a血等.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增加冠心痛、高血压患病率的一个相关因素,男性、女性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作者:帕力达·阿不力孜;卡比努尔·克依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tumour of the pancreas,SPTP)是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胰腺肿瘤,其组织来源尚不清楚,该肿瘤是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新实体肿瘤,其组织发生尚未定论,病例较少见.现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特征,并复习文献,旨在提高术前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水平.

    作者:王刚;王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90例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调查.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作为调查工具,对住院银屑病患者抑郁状况进行心理评估.结果:银屑病住院患者190例,存在抑郁症状者115例(占60.5%),其中轻度抑郁40例(占21.1%),中度抑郁者39例(20.5%),重度抑郁者36例(占18.9%).结论:住院银屑病患者存在抑郁症状.

    作者:陈俊逾;文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痛与普通胃镜下取上消化道异物220例的临床比较分析

    自从无痛胃镜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检查以来,大大提高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的耐受性,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方面应用广泛,有效地减少了操作过程中患者的痛苦.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10年5月内镜下取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异物合计220例,现将同期无痛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137例(观察组)与普通胃镜下上消化道异物取出83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杜进璇;闫春燕;旦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对43例2型糖尿病在职干部实施健康管理的效果观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坐为主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出现了低龄化,已经成为日趋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问题[1].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指出,血糖控制理想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我护理,个体为满足其基本需要、维持自身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能力称为自护行为能力.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处于疾病早期的在职干部的自护能力是长期困扰着糖尿病护理工作者的难题.

    作者:李嫱;贺文强;梁俊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HT)患者大血管病变的若干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MA)的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年龄、微血管病变(MI)、高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锻炼运动、体重指数(BHl)、空腹血糖(FPG)、腰围、甘油三酯(TG)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SBP、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病、收缩压、FPG、TG、吸烟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及戒烟对糖尿病人预防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晓红;王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对比研究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2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种胰岛素都能有效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血糖漂移度小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事件少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T2DM,在血糖控制良好时,前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

    作者:阿塔汗;孟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胃肠喂养对早产儿的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早产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动力、免疫功能极不成熟,胃肠喂养不易耐受,常出现呕吐,胃食管反流,胃潴留.我院于2006年6月~2010年1月,使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共106例,治疗组55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6例,胎龄29~35周,出生体重1300~ 1980克(1670±250)克;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4伢,胎龄29~36周,出生体重1400 ~2000g(1850±200g),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巴哈尔古丽·库尔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是1961年Novothy和Alvis首先把该技术应用于临床,主要用于脉络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的诊断,是目前眼底疾病检查、诊断的常用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指导眼底激光治疗、预后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荧光素钠注射液是进行FFA所用的造影剂,常用浓度为10%~20%,成人常用量为10%的荧光素钠5mL,或按体重15 mg/kg计算,成人1次大剂量为1.0g,一般用量为600 mg,全量在5 s左右推注完毕.

    作者:张婷;刘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先天性食道闭锁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先天性食道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cl Atre- sia,CEA)是胚胎时期食管发育过程中空泡期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畸形.常因食管气管间的分隔不全而形成食管气管瘘( Tracheceof hagealFistula TEF),是新生儿时期紧急处理外科疾病[1],此病多见于早产未成熟儿.常伴有心血管系统、泌尿系、消化道等其它畸形.早期诊断国外手术成活率可达90%,国内近十年已达70%以上[2],也被众多专家认为是代表医院小儿外科医疗及护理水平标志.

    作者:姚海霞;林春花;陈美妮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糖调节受损的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对机体代谢的影响及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挑选同一时段的550名成年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糖调节受损组(IGR)及糖尿病组(DM),对其检验报告进行分组对比.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糖调节受损组的年龄、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OMA-IR显著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OMA-RS明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调节受损组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HOMA-IR升高的程度及HOMA-RS降低的程度不如糖尿病组显著.结论:糖调节受损组已经表现出各种代谢异常,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的下降.

    作者:王庆华;丁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围绝经期取环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绝经期妇女在面临取出宫内节育环(简称IUD)时,常常由于怕疼等较大的心理负担而延误取环的佳时期,而绝经后的种种生理因素子宫、宫颈萎缩等往往会使取环时遇到到许多困难.我院门诊于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对84例围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采用另84例同等条件未使用米索前列醇及利多卡因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取环术作为对照,以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在取环术中的镇痛效果.

    作者:王春燕;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子宫肌瘤是妇科发病率较高的良性肿瘤,传统的肌瘤切除术不但给患者心理及生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且,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也受到损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微创技术[1-3]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有了快速的发展,本组采用彩超监视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玲;帕提玛;施亚玲;赵迎忠;祁长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在X线诊断检查中的防护问题

    近几年,在工作中发现,儿童的X线检查频率明显上升,因此,有关儿童X线检查的照射剂量,辐射效应及其放射防护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及家长们的普遍重视.本文对儿童在作X线检查中放射防护及特点进行讨论.1 儿童X线检查放射防护的特点1.1 儿童对X照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潜在危险因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婴幼儿还处在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所以他们对X线照射更加敏感.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儿童骨髓受照射后的白血病危险度比成人大一倍,胎儿受照射后则更高.

    作者:王黎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阑尾类癌误诊为阑尾炎13例临床分析

    阑尾类癌占阑尾肿瘤的50%~70%,原发类癌38%~40%发生于阑尾,其次为回肠和直肠[1].大多数患者偶然发现.极易误诊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我院自1990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2445例.术后阑尾常规行病理检查,证实阑尾类癌1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阑尾类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郑建忠;努尔买买提·阿米都拉;阿合提别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疆维、汉、哈族有消化道症状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分布特征与高危因素及相关疾病的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维、汉,哈族有消化道症状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现状与特征及其在各种消化系疾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在我院就诊的维、汉、哈族消化道疾病患者共2476例.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用微量胶囊14c尿素酶呼气试验及尿素酶试验测定Hp感染率.对族别、职业、婚姻、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经济收入等与Hp感染相关的个人信息采用问卷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总的Hp感染率为43.58% (1079/2476);男性为40.22% (469/1166),女性为46.56% (610/1310),男女间有统计学差异为P=0.001.维吾尔族Hp感染率59.80%(476/796),哈族50.36%( 209/415),汉族31.15%(394/1265),维族与汉族、汉族与哈族、维族与哈族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总x2=172.462,P<0.001.不同年龄段Hp感染率49岁以下年龄组和49岁以上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为P<0.001;20岁以下年龄组的HP感染率和51岁以上年龄组的Hp感染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为P=0.002.21~49岁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不同消化系疾病中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慢性胃炎56.34%、胃溃疡(GU)89.15%、十二指肠溃疡(DU) 88.75%、胃癌50.00%、残胃炎56.86%、功能性消化不良(FV)11.18%、胃食管反流病(GERD) 11.20%、食管癌16.36%、其他6.48%.结论:维、汉,哈族总的Hp感染率接近全国普通人群Hp感染率底线.不同消化系疾病中Hp感染率与国内外类似研究报道一致.Hp感染率与区域、环境、民族、年龄、性别,职业、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卫生居住条件、婚姻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Hp感染与饮食种类、吸烟、饮酒等因素均无关.

    作者:艾斯凯尔·阿斯木;麦麦提图尔荪·麦麦提;买地尼也提;谢会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肝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研究附二例报道

    肝母细胞瘤(hepatocastoma,HB)是儿童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占全部儿童恶性肿瘤的1%,占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90%,中位年龄1岁,好发于5岁以下,90%发生于3岁以前,成年人极为罕见[1].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肝母细胞瘤手术治疗,或其它介入、化疗、肝移植等治疗,均无法从根本治疗肝母细胞瘤.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肝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研究不断进步.在肝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挥重要作用,我科室于2010年6月先后收住2名肝母细胞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并随访至今.

    作者:唐津天;张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60% ~ 90%,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笔者采用糖尿病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DPN均系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的住院患者,患者均按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因明确,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DPN,患者出现肢体疼痛,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呈烧灼样或钻凿样疼痛,经常在静止或夜间加重,还有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行感,发热,触电样感觉异常.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5.4±4.7)岁,糖尿病病程(8.1±3.5)a,DPN病程(3.2±1.1)a.

    作者:莫绯华;王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近年来,在新疆区级各医院收治的肿瘤病例中,甲状腺癌患者比例越来越多,新疆地区人群中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总体发病数呈上升趋势[1].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85%~90%[2],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公认的佳治疗选择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DTC的首次手术治疗是关键.但对于以何种手术方式为合适的看法还存在颇多争议,时至今日,切除范围不足或治疗过度等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本文收集2002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我院收住并手术治疗的DTC患者170例,并将其外科诊治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哈尔满·阿吉汗;热依汗古丽·买买提;赛力克·马高维雅;罗军;艾则孜;王护国;田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普通内科临床实习教学初探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其实习期间的教学效果对于医学生毕业质量及今后的工作极其重要:医学院校本科临床实习往往选择二、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些医院专科分科较细,很难培养全面系统的临床思维模式,不利于毕业后基层医疗工作.虽然医学生在临床实习1年时间中需要轮转每一个专科,但是大内科临床思维不是各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而需要系统、全面的临床思维模式训练[1,2].

    作者:米娜瓦尔·胡加;武云;董旭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