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安英;陈良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后疗效和预后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012在年我院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随访6~ 12个月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的冠心病患者80例,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疗效和预后.结果:80例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与术前1周相比,术后2周、术后6~12个月平板运动试验的阳性人数明显降低,运动所诱发的大ST段压低程度(STmax)明显减轻,总运动时间、HRmax均增加;术后6~12个月与术后2周相比,运动代谢当量、运动时间和HRmax增加.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可用于有效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疗效和预后.
作者:时新艳;郭红霞;赵小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在老年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拟行鼻内镜手术的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单纯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必要时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记录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手术进行30 min(T3)、停止降压15 min(T4)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手术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术野质量.结果:两组患者T0、T1、T3、T4各时段的MAP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段两组MAP均有升高,但对照组变化更剧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0、T1、T4时的HR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T2时的HR较T0时明显增快,T2、T3时的HR快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野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老年鼻内镜手术中应用降压平稳,安全有效,病人苏醒迅速,是老年患者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张建莉;曹振刚;赵东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健康人相比,抑郁症者患有冠心病的相对危险系数为1.5 ~ 4.4[1].男性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已呈下降趋势,而女性冠心病的病死率却仍在上升,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女性冠心病防治工作.近研究发现,女性冠心病患者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2].抑郁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对女性冠心病的危害大于男性,抑郁与女性冠心病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抑郁与女性冠心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抑郁是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陈战西;王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自2010年~ 2012年,我县人民医院,采用记忆合金髌骨爪,采用切开复位,治疗髌骨骨折20例,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35岁.横断骨折15例,粉碎骨折5例.直接暴力13例,间接暴力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完全分离错位者11例,部分分离错位者6例,横行线状骨折无错位3例.闭合损伤17例,开放损伤3例.
作者:伊小军;依米提·吐尔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患者共206例,根据患者住院时自行选择分为多模式镇痛组114例和常规镇痛对照组92例.观察两组术后的6h、12h、24 h、48 h时和72 h疼痛的VAS 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多模式镇痛组和常规镇痛组术后6、12、24、48、72 h疼痛的VAS评分分别是:(3.2±1.1)和(4.7±0.7)、(3.5±1.0)和(5.5±0.9)、(4.0±1.1)和(5.4±1.2)、(2.9±1.4)和(3.6±1.1)、(2.9±0.6)和(3.1±0.6);首次下床时间为:(4.3±2.8)d和(5.4±2.2)d;住院日数为:(13.2±2.8)d和(14.8±4.6)d.两组相比较,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日数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多模式镇痛较常规镇痛方式能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卧床时间和住院日数.
作者:胡雅斌;顾文飞;卡哈尔·艾肯木;陈继征;王振斌;楚戈;赵疆;项泽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肝细胞癌(HCC)自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位的癌症杀手,而丙型肝炎病毒(HCV)携带的慢性感染则成为产生HC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统计发现,高达80%的急性HCV患者会终转化为慢性肝炎,进而恶变成肝硬化,致肝癌的几率明显上升.HCV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由宿主和病毒的信号肽酶剪接成3个结构蛋白和6个非结构蛋白,其中3个结构蛋白为HCV核心蛋白.有大量研究证实,核心蛋白潜在癌基因是HVV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由于癌基因变异积累是导致肝癌发生的必要条件,而核心蛋白的独特结构可略去中间过程直接诱发肝细胞癌发生.因此HCV核心蛋白,尤其是其具有的致癌机制成了国内外临床界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作了综述.
作者:阿不里克木吐尔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耐药肺结核患者人群分布情况.方法:将2011年5月1日~2012年9月30日间,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标本用罗氏管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培养阳性菌株采用比例法对8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9例肺结核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其中男性154例,女性105例;年龄分布在14~86岁之间,平均年龄40.8岁.耐药患者71例,耐药率男、女患者分别为29.2%和24.8%;按照年龄分组:患者≤18岁耐药率为21.1%,19~59岁患者耐药率29.7%,患者≥60岁耐药率21.8%;民族分布:汉族患者耐药率25.5%,维吾尔族患者耐药率34.2%,回族患者耐药率18.2%;性别、年龄、民族耐药率经统计分析,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复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26.4%和37.5%;耐多药率分别为5.96%和2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分支杆菌的耐药性与性别、年龄、族别均无关,但是耐多药率与治疗史密切相关,复治患者远高于初治患者.
作者:刘泓;李君莲;吐逊古·吾拉英;马丽;陈阳贵;张为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1 职业危害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会造成诸多损伤.X线损伤是X线作用于人体组织,因生物效应而发生细胞的损伤,甚至细胞的死亡,它的损伤与其它损伤不同的是它又具有累积性,往往会使被照射者数年至数十年后才发生的放射反应,比如白细胞总数的减少,淋巴细胞的相对增加,形态变异,血小板减少及染色体畸变等.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利用X射线对人类有益的方面,又要尽量避免它对人类的损害,扬长避短,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X线是一种光子能量很大的电磁辐射,当X线穿透物质时,在物质中可以引起物理、化学等各种效应,而这些效应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光电吸收和康普顿一吴有顺吸收.从照片的质量方面认识,光电吸收是有益的,但从被检查接受X线剂量方面看,光电吸收是有害的,因为被检者从光电吸收中接受的X线剂量比其他任何作用都多,一个人射光子能量通过光电作用全部被人体吸收.康普顿一吴有顺吸收产生的散射线,向四周传播,到达前方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而到达侧面的散射线,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损害.
作者:吴军;陈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小儿急性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1],根据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小肠梗阻和结肠梗阻,急性肠梗阻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很快,诊治不及时往往会导致严重后果.笔者收集了2008年9月~2012年11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8例小儿急性肠梗阻病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X线平片、CT检查对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断的价值.
作者:孔庆勇;郁甜;吴永昌;倪永忠;王云鹤;李永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HBV-DNA与Pre-S1抗原相关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前S1抗原和HBeAg,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HBV-DNA阳性率为40.6%,前S1抗原阳性率为37.2%,HBeAg阳性率为28.9%.HBeAg阳性组Pre-S1抗原的阳性率8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阳性组的Pre-S1抗原阳性率(77.3%)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携带者HBeAg阴性也存在病毒复制,HBV-DNA与前S1抗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在实际工作中应联合检测才能较全面地反映病毒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的真实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实验数据.
作者:张春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老年性白内障是后天性白内障中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40~ 50岁以上的老人.晶状体本身逐渐混浊,而全身和局部未查出明显病因者.常为双侧发病,可先后或同时发生,从发病到成熟可历时数月至数年.临床护理路径简称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2].我科于201 1年4月开始将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莹莹;王建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83例复发或者难治NHL患者接受了至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d1,8;奥沙利铂130 mg/m,d1;甲强龙500 mg,d1~5;以上药物均静脉滴注,每21~28 d为1个周期,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完成1个周期化疗后评价毒副反应.结果:CR7例(8.4%),PR31例(37.3%),SD38例(45.8%),PD 7例(8.4%),总有效率(ORR)为45.7%;9例B症状患者B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改善.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全组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甲强龙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NHL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患者耐受性好,是值得推荐的一个挽救方案.
作者:孟广军;梁莉萍;贾存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全麻气管插管过程中由于气管导管对气管的刺激常常会引起短暂的心血管反应,主要表现为BP升高,HR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这对心血管系统正常患者可能影响不明显,但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本组观察了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不同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理;阿布利;李敏;贺芳;葛凌伟;马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者临床一般情况及病原在自来水中的存活能力.方法:从收集的42例手足口病患者分离出的手足口病病毒中提取1株柯萨奇(Cox)病毒和4株肠道病毒71型(EV71),均含氯量为1.0 mg/L的自来水(观察组),同时选取无有效氯自来水作为对照组,监测比较2组每日自来水中病毒存活情况.结果:自起始日,HFMG病毒混入含氯自来水后较原病毒液中存活量有所减少,提示有效氯有杀灭HFMD病毒功效,自来水有效氯衰减整体呈逐日衰减趋势,而未含有效氯成分的自来水细菌呈滋生增多态势.结论:Cox和EV71型病毒在自来水中存活能力较强,要注意切断手足口病原经水传播路径.
作者:阿不里克木吐尔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MECT治疗利用麻醉技术使患者肌肉完全处于松驰的状态下,应用多功能、多参数监测技术的电休克治疗.该治疗方法较为安全,适用范围广,是精神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由于患者对MECT技术缺乏了解和认识,担心MECT治疗有风险,导致患者接受治疗前紧张、恐惧而产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我院把综合性护理干预融入到MECT治疗中,重点开展了护理教育和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霞;宋维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不断多样化,但饮食习惯的复杂化却使口腔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1].目前修复牙齿的医学材料较常见的为口腔陶瓷材料、口腔金属材料以及口腔树脂材料,而选择合适的口腔修复材料相当重要,重要的就是要考虑摩擦性能.本文中笔者就不同口腔修复材料摩擦性能的比较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我国学者王茂泽认为:健康教育是以全体人民为对象,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知识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人人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在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大卫生的观念的建立,预防工作在整个卫生保健事业中占重要地位,社区健康教育作为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与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了[1].因此,根据伊犁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特点很好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探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对策.
作者:张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病史、体征及一些间接的实验室检查,然而其临床表现变化较多,需要与许多腹腔内外的疾病相鉴别.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低频探头的结合使用,能较好的显现各型阑尾炎的声像特点.为探讨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305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检查声像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显敏;李栋;李平;江涛;符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及其TOAST分型各个亚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18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及82例正常对照组的TG、TC、HDL、LDL、APoA、APoB、LP-a等血脂化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并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分型,将各个亚型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检验.结果:病例组中TG、LDL测定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HDL、APo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APoB及LP-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亚型比较中,TG、LDL及APoB在CE、LAA、SAO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在各组中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TC在CE组中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PoA在LAA及SUE组中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P-a在各组中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血脂紊乱有关,且与其TOAST分型亚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脂水平,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作者:阿力木·吾甫尔;张小宁;王跃;吐尔逊·沙比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U-mA1b)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健康人群标本50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另外选取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标本192例,分别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根据血清肌酐浓度,按照相应公式计算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的不同分为四组,Ccr≥70 ml/min(B组62例),Ccr 70~51 ml/min组(C组35例),Ccr 50~31 ml/min(D组28例),Ccr≤30 ml/min (E组17例).结果: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C组D组E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但C组D组E组与A组有显著差异,并成正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早期即可出现增高,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阳性率,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瑾;张媛;易婷曲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