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张峰;王昌柱;张建立;张羽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睡眠质量,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确诊的95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调查评估睡眠质量,并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5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63例发现有睡眠障碍。年龄、经济负担、夜间治疗、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与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密切相关(P<0.05),而患者其他临床指标与其睡眠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是影响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ECOPD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是影响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新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独山子区老年人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也是世界上第二大致盲眼病。世界卫生组织将常见致盲眼病分为不可避免盲与可避免盲,可避免盲又分为可治愈盲(如角膜病、白内障)与可预防盲(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只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可控制病情发展,并使绝大多数患者能保持有用视力[1]。做好青光眼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提高原发性青光眼的检出率和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是眼病防治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每位眼科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作者:王伟;热衣拉·色依提;雷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诊彩超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诊彩超对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自2013年6月~2013年10月急诊科、泌尿外科收治的28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急诊超声检查资料。结果本组286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率为97.2%(278/286)。结论急诊彩超检查输尿管结石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安全无创、实时动态观察等特点,是临床诊断输尿管结石首选、快速、有效检查方法。

    作者:姜惠悦;傅建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源CT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现状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约是0.4%~0.8%,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其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complex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CHD)属于较严重的心脏及大血管先天性变异疾病,常伴有多种不同程度心内、外发育变异,并合并导致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大多数患儿预后不佳,生活质量较差,通常需要外科手术等方法进行矫正治疗。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技、文化发展相对较落后,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相对欠缺,婚前筛查普及范围不够广泛,以及近亲结婚等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该地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问题更加突出。

    作者:张欢;刘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器120例分析

    目的: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器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2年6月~2014年6月绝经1年以上(含1年)的120例取器妇女,年龄47~68岁,置器年限8~35年,绝经时间1~22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取器前予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对照组不给药,对所得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宫颈软化程度显效52例,有效8例;对照组有效7例,余为无效,治疗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χ2=68.07,P<0.05),治疗组宫颈软化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取器成功率高。结论结合雌激素片联合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取器获得满意效果,取环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静;张树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疆伊犁地区核医学静脉注射技术对肾图显像的影响分析

    利用核医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素肾动态显像(renaldynamicimaging)是临床核医学的主要检查项目之一。借助该技术能够了解肾脏的血流灌注、大小、形态及摄取、分泌、排泄功能。具有简便、无创伤、计算GFR精确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1,2]在核医学工作中,放射性核素注射是应用很广又很特殊的注射技术,有别于普通的静脉注射。以“弹丸”(动态检查需要放射性药物成整体而不是分散成多部分注射入血,这整体就是“弹丸”)形式注入显像剂。当其通过腹主动脉、肾动脉、肾血管床时迅速采集影像。以了解双肾形态,大小及血流灌注曲线等有关参数。肾动态“弹丸”注射技术直接影响到动态图像的质量。因此,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开展的338例肾动态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用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峻桦;王永霞;彭立华;班秀华;罗英;张锦艳;牛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影响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的因素,为提高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提供参考建议。方法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行静脉肾盂造影的患儿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54.55%的结果为A级,35.45%的结果为B级,有10%的结果为C级。多因素结果显示:患儿年龄、点片师的学历、职称是影响小儿静脉肾盂造影成像效果的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年龄儿童患儿应选派高学历、高职称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同时对于学历相对较低、职称较低者应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其操作水平,提高影片质量。

    作者:卜晶慧;彭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不同中浆病诊治的应用分析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作为眼科诊治眼底疾病常用检查方法之一,对于明确诊断中浆病及其分型尤为重要[1]。其原理是利用荧光素钠等能发荧光的物质做为造影剂,于肘前臂静脉快速推注,当造影剂随血液循环进入眼底血管中,用蓝色光照射使荧光素产生黄绿色荧光,用高速眼底照像机持续拍摄眼底血管血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从而对中浆病渗漏的定位、定量、定形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新霞;吴泽勇;杨亚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流动儿童保健现况和需求分析

    乌鲁木齐市水区处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流动人口约30多万,其中流动儿童1万余人。为了解乌鲁木齐市水区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和服务需求,2014年1~3月我课题组对水区六道湾街道办和七道湾街道办辖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作者:李雪莉;陈虹;向卉;王艳萍;高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锁骨骨折36例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锁骨骨折是常见的产伤性骨折,锁骨骨折占新生儿产伤骨折的第1位[1],临床工作中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很多,现将分娩发生新生儿锁骨骨折的相关因素做临床分析。

    作者:武建利;汪洋;李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以健康体检为依托的职工健康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也越来越具有深度。和之前相比,我国的职工健康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质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将该项工作做到实处,就要把原有健康管理工作的内涵加以扩充,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作者:张娟;靳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优化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在乳管系统溢液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常见的三大症状之一,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的乳腺癌约80%以上是非浸润型导管癌或微小癌,因导管内病变体积微小,局限在管腔内,触诊常为阴性,乳腺X线平片、超声、MRI、乳管镜等检查手段,都因各有其局限性,不作为首选技术。尽管传统的乳腺导管造是溢液性导管病变有效的检查手段[1],但目前采用的常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方法,尚存在操作难度相对大、分支导管显影不足,对比剂易进入腺泡导致诊断困难等难点。致使这门技术在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已经停止使用,濒临淘汰,这对乳腺导管内细微及早期恶性病变的诊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文将探讨优化导管造影技术以提高造影的成功率和造影质量,并针对其在乳头溢液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

    作者:曾莉;葛金梅;宫悦;李先军;刘凡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10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因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为中国疾病负担的首位[1],正以每年8.7%的速率上升,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70%~80%[2],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许多结果表明,早期溶栓是治疗脑梗死有效、有希望的方法。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虽然已经将其列为1类证据、A级推荐,但仅适用于发病4.5 h的超急性脑卒中患者,同时也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选择患者[3]。本文作者对近年来我院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脑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结果,旨在探讨基层医院进行综合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可行性。

    作者:张晓敏;胡小川;赵凯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电监测影响因素及监测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脑电监测的影响因素及监测效果。方法收集48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不同监测方法的术前相关检查、术中监测变化、术后新发神经系统症状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并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例手术中,EEG组28例,女性8例,男性2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27岁,其中>62岁13例,<62岁15例,12例为单侧,16例为双侧狭窄,EEG组中术前20例有神经系统症状,8例无,术后28例均未出现新症状。MSE组中,术中变化5例,其中1例因烦躁未能完成手术,15例无MSE改变,术后1例出现新发神经系统症状。EEG组年龄段及性别对EEG变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术前各相关检查与术中EEG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0.05),血压与术中EEG变化有相关性(P<0.05),未发现术中用药对EEG变化有明显影响,两种监测方法新发症状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压与术中EEG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术中EEG无影响,未发现术前神经系统查体、术前常规EEG及术前对侧颈动脉狭窄情况对术中EEG变化有明显预测性。在CEA术中麻醉用药药性相似,且剂量较低时,其对术中EEG影响相似。仅以EEG监测及仅以MSE监测效果无明显差异。EEG监测可提示脑组织的耐受性,并可指导手术医师术中操作及用药。

    作者:买尔阿芭;栾新平;木依提;贾宏宇;苑杨;木塔力甫;徐敬轩;杜鹏;张晶晶;杨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实验前相关因素对测定凝血检验项目的影响

    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的情况下进行PT、APTT、TT、Fib的检测。结果 APTT和TT放置4 h后测定结果与放置2 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 min与离心10、15 min相比,PT与APTT测定结果显著降低(P<0.05),严重溶血会使TT测定值明显延长(P<0.05)。结论凝血检测项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应规范操作,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阿尤甫·牙生;李欣;牟新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原发性扁桃体淋巴瘤的CT诊断

    近年来,NHL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淋巴瘤是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淋巴结,也可以发生于淋巴结外器官。扁桃体淋巴瘤属于结外型淋巴瘤,早期未见浅表淋巴结肿大,故病理诊断前多被诊断为炎症、结核、恶性肉芽肿、扁桃体癌等而延误治疗[2]。扁桃体淋巴瘤的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主要集中于15~35岁的人群,儿童的发病几率也相对较高。原发性扁桃体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单侧扁桃体肿大、咽部异物感、咽部疼痛、发热、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咳嗽时痰中带血、颈部出现包块等。目前,确定诊断主要依靠肿块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对原发性扁桃体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首先能够发现扁桃体肿大情况及发现颈深部肿大的淋巴结。

    作者:王蕊;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梅毒血清学不同检测方法的评价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1]。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本病几乎侵害全身各个器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临床表现极其复杂,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梅毒的诊断结果对病情的判断就显得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上常用诊断梅毒的实验室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本文旨在对2009年~2014年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用ELISA方法筛查出的185例阳性标本进行分析,以探讨梅毒各检测方法的差异。

    作者:李建明;牛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探讨情景剧本在特需病房实习护生培训中的应用

    特需病房是全科性综合病房,病种复杂,内、外、妇、儿、肿瘤一应俱全,治疗方案千差万别;患者年龄跨度大,其服务对象在身份、文化及语言习惯等方面与普通病房相比有很明显的差异;有高级知识分子、领导阶层、外国人,也有受教育甚少的暴发户、私企业主、工薪族,故对护理服务要求是非单一性的。实习护生在特需病房实习,因临床实战经验不足,普遍存在环境适应及应急能力差、不善于观察病情、轻视基础护理、缺乏沟通能力[1]的问题,易发生患者拒绝接受实习护生提供护理服务的现象,使临床护生带教工作难以开展。我科为提高特需病房实习护生的实战技能,对88名实习护生进行不同的培训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应用于胰肾联合移植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围术期监护1例

    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1]。同时近年来,在我国推广公民心脏死亡器官捐赠(DCD)的背景下,我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胰腺外科2014年4月对1例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的患者实施了DCD胰肾联合移植手术(simultaneous 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ation,SPK),现通过总结本例临床诊治及护理体会,结合文献分析以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移植效果。

    作者:余鸿;谢秀华;丁晓兰;王理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司匹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钙网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细胞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人的肝癌细胞系HepG2作为目标细胞,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培养目标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肿瘤细胞钙网蛋白表达量。结果5μmol/ml,10μmol/ml,15μmol/ml浓度下的阿司匹林培养的肿瘤细胞,其对应的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7.9%±1.65%,33.25%±3.77%,61.25%±3.86%,同时,对应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结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钙网蛋白的表达量,从而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王镀津;赵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确诊的95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调查评估睡眠质量,并对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5例老年AECOPD住院患者中63例发现有睡眠障碍。年龄、经济负担、夜间治疗、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与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密切相关(P<0.05),而患者其他临床指标与其睡眠质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是影响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ECOPD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对AECOPD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心理因素(对死亡的焦虑和抑郁)是影响老年AECOPD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峰;王昌柱;张建立;张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新疆医学杂志

新疆医学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