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外科治疗垂体瘤39例的观察与护理

李惠琴

关键词:垂体肿瘤/外科学, 垂体肿瘤/护理, 显微外科手术
摘要:我院对39例垂体瘤患者行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现将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17~68岁.瘤体大15.7 cm3,小0.05 cm3.垂体瘤患者主要表现为颅内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功能障碍.本组表现头痛16例,视力障碍12例,脂端肥大2例,肥胖5例,多饮多尿4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3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改良睫状体缝合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采用改良的睫状体缝合术进行治疗,并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术后3 d内眼压恢复正常; 9例患者术后出现高眼压, 3例术后眼压恢复不理想.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提高.结论:改良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是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有效方法,术前术后应加强有效的护理.

    作者:黄琼;姚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差错8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对82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错误执行和遗漏执行医嘱是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占57.31%;查对不严、责任心缺乏是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占60.96%;年资在5 a以下的护士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48.78%;上午和夜间时段差错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7.56%、24.39%).结论:针对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管理者应抓住易发生差错的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特殊人员进行管理.

    作者:文玉兰;徐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探讨

    诊部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窗口单位,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门诊工作的优劣、服务质量的高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医院整体水平的反映.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险市场的开放,医院门诊工作面临着信息化及知识经济发展时代的挑战.改变目前医院的服务方式,确定新的服务理念,做好全程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是医院长期发展、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

    作者:何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5例的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观察和护理.方法:对25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沟通与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患者舒适性,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血气分析、PH、PaO2明显改善,P<0.01,呼吸困难减轻,心率减慢.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艾桂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围分娩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围分娩期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5例SLE围分娩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出观察重点及护理要点.结果:经严密观察,精心护理,5例患者顺利度过分娩期.结论:针对SLE围分娩期患者的生理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了分娩合并症.

    作者:习改梅;张平;袁先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按技术职称分层次设岗的实践

    目的:使护理人力资源利用更趋科学合理化,降低护理成本.方法:根据护士学历、资历、职称、专业能力,按工作职责和临床角色分层次设岗,定期审核及考核.结果:明确了等级划分,科学界定了护士的工作职责,实现人员与岗位的佳组合.结论:有效地培养和培训了在职护士,达到了护士专业能力进级,促进护理梯队建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郭琳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方法:探讨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加强产后出血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促进产妇分娩安全.结论: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是促进分娩安全的关键.

    作者:魏清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系统观在护理差错管理中的应用

    英国心理学家Reason提出了两种对待错误的不同观念,即个人观和系统观.个人观认为错误主要是个人原因引起的,是由于人们的心理失常,如遗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积极性、粗心大意、疏忽、轻率等.因此,防范错误的对策就是处罚犯错误的人.而系统观认为,是人就会犯错误,错误的原因主要在于系统问题而非人的行为失常,这些因素包括工作环境中错误反复发生的隐患,以及引起这些错误的组织程序.当错误发生后,事情的关键不是追究谁发生了错误,而是弄清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以及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防范错误的对策是,从组织机构的角度系统设计防御错误的机制,减少人犯错误的环境和机会[1].现对系统观在护理差错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如下.

    作者:邓高梅;鄢恋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也随着增高.而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术本身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心理刺激,门诊手术患者都是当天来当天做,大多数患者对手术都有恐惧和焦虑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压力,若手术室护士能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护理极为有益.笔者对门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如下.

    作者:高丽冰;向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老年患者127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正逐年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数的比例逐年增大,患外科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因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十分重要.我院地处海拔2 800余米的青藏高原腹地,高原地区高寒、缺氧、风沙大,对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邓芳;刘波;李红玉;刘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评析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在ISO体系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在护理文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成立护理文书管理小组,确立小组工作职责、实施计划,抽查同期动态、终末护理文书各1 641份.结果:护理文书质量实施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起到了监督、促进、提高的作用.

    作者:黄权;卿晓棠;钱立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科病房的风险管理体会

    加强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是避免护理纠纷和减少差错发生的重要环节,也是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内容.结合本院的护理工作,体会如下.

    作者:成敏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开展护理夜查岗优化薄弱环节质量体会

    我院护理部于2008-04制定了护理夜查岗制度,以保证患者全天候的安全服务.此制度运行1 a多,效果显著,有效地防范了夜间护理纠纷的发生,强有力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

    作者:段小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巨结肠经肛门soave术11例的护理

    目前对于小婴儿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可经肛门心型吻合术治疗[1].2005-01至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共收治新生儿患者11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程红霞;吴雅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骨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结果:护理缺陷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95%以上.结论:通过加强风险防范教育,重视对护理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可大限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郑晓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多普勒超声听诊器在骨折后大量失血患者采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在大量失血患者采血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采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法,观察两组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标本合格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采血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有显著提高,采血穿刺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普勒超声听诊器辅助下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静脉穿刺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鲤霞;王秀珉;黄顺红;李晓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8例的护理

    胸腔镜是近年来我科开展的一项胸部微创新技术,它具有创伤小、对肺功能影响小,避免开胸术所致的一些不良反应、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笔者2005-03/2009-07共主管了1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手术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叶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护理体会

    腹胀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排气是产妇术后恢复的一个重要关口,也是母乳喂养是否顺利的关键一步.护士应在这方面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难关.现就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宋玉莲;徐莉莉;卢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头孢曲松钠过敏导致高热伴口腔黏膜溃疡误诊1例

    1 病历摘要男,32岁.因发热、咳嗽伴喷嚏于2009-02到我院门诊就诊.T 38.5 ℃,P 90次/min,BP 110/80 mm Hg.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药物过敏史,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头孢曲松钠3.0 g静脉滴注,输液结束2 h后出现高热,T 39 ℃,误认为是感冒加重,给予安痛定2 ml,地塞米松5 mg肌肉注射,2 h后体温降至38 ℃,第2天、第3天给予同样的药物静脉输液,用药后2 h后又出现高热,再给予同样的药物退热,不同的是第2、3天夜间出现高热,给予物理降温,第3天患者自觉口腔黏膜增厚,未引起医生重视,第4天口腔内黏膜脱落、溃疡,及溃疡面上有血性分泌物,患者出现刺激性疼痛,张口困难,建议到我院口腔科就诊,诊断为头孢曲松钠过敏.

    作者:王秀芳;易梦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危重患者转交接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

    2007-04我科设计拟定了急诊科危重患者转交接记录本,对来院就诊的急危重患者采用交接记录本进行交接管理,应用于临床抢救工作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志梅;陈毓霞;张玉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