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肖婷;鹿红梅;严乃富;周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体内常常存在一些抗体 ,这些抗体常导致抗体筛选阳性及交叉配血困难[1-2] ,从而延误临床的救治时机 . 采用稀释法可以快速将患者体内抗体的分类 ,从而缩短后续抗体鉴定及为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节约宝贵的时间[3-5] .本研究采用稀释法对 AIHA 患者的抗体进行分类 ,旨在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作者:杨宇;吴德静;陈月宽;张绍基;刘福慧;黄美容;熊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血细胞分析仪是目前医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之一 ,血细胞分析仪经过不断发展 ,从对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红蛋白等的单项目检测 ,发展为具有同时进行多项目联合检测功能的两分群 、三分群和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1] . 血细胞分析仪采用的分类技术也由单一的通过库尔特原理(阻抗法) ,发展为整合阻抗法 、流式细胞 、射频 、细胞化学染色等技术对细胞体积 、细胞内颗粒复杂度 、核酸物质含量等进行检测 ,大大提高了对异常细胞的分类和识别能力[2-3 ] .
作者:孙毅;向代军;叶波;王成彬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疗效关系,为抗病毒时机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为早期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0~500/μL)及常规治疗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μL),两组分别开始抗病毒治疗,通过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CD4+T淋巴细胞上升及病毒载量下降的幅度,了解两个不同区间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1年后,早期治疗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构成比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治疗稳定患者的构成低于正常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HIV-RNA变化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早期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HIV-RNA<50 copies/mL的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治疗半年及1年后HIV-RNA<50 copies/mL的患者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对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350~500/μL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干预,能够更快地抑制病毒复制.
作者:梁丽俊;汪菊萍;聂欢;刘原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水平与炎症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2017年51例RA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抗环瓜氨酸转肽酶抗体(ACC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各组血脂 、ACCP、hs-CRP差异.分析RA组血脂水平与ACCP及hs-CRP的相关性.结果RA组TC、HDL-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C/HDL-C比值 、ACC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LDL-C水平与ACCP、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784,P=0.001;r=-0.655,P=0.01;r=-0.576,P=0.034;r=-0.648,P=0.036).TC/HDL-C比值分别与ACCP、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679,P=0.01;r=0.648,P=0.04).结论 RA患者血脂代谢紊乱 ,以 HDL-C 水平降低为主 . 炎症和免疫反应与血脂水平有密切关系 .
作者:包海林;刘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前路或后路入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因患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于该院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颈前路手术组36例,颈后路手术组33例,术后平均随访1年.对两组的手术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颈椎曲度 、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前路手术组患者的术后颈椎曲度明显优于后路手术组,两组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后路手术组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则要少于前路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前路手术组要高于后路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前路手术方式总体疗效要优于颈后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
作者:陈祥;徐建平;林国兵;王怀云;沈锋;陈雄;李秋举;李远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带血与出生1~3 d外周血血红蛋白组分与表达量对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出生,并进行珠蛋白基因筛查的新生儿220例,应用毛细管电泳分析脐带血或外周血血红蛋白组分.结果 220例新生儿中脐带血组146例,外周血组74例,两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一致.以基因检测结果为确诊标准,α-地中海贫血77例,其中电泳检测出Hb Bart′s条带63例,未检出Hb Bart′s条带均为静止型 α-地中海贫血.以Hb Bart′s条带作为电泳筛查 α-地中海贫血的标准,其灵敏度为81.81%(63/77),对轻型 α-地中海贫血灵敏度达100.00%(61/61),特异度为100.00%(108/108).基因检出 β-地中海贫血34例与健康新生儿108例,两者血红蛋白F(HbF)百分比采用ROC曲线分析.轻型 β-地中海贫血的截断值为86.65%,其灵敏度为94.12%(32/34),特异度为84.26%(91/108).结论 新生儿通过Hb Bart′s条带筛查 α-地中海贫血,通过HbF筛查 β-地中海贫血都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沈妙娜;陈海雷;刘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结果与妊娠结局及孕前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行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489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24~28周接受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 T)结果分为GDMⅠ 组(OGT T空腹血糖 、OG-T T 1 h血糖或OGT T 2 h血糖任意1个时点异常)、GDMⅡ 组(任意2个时点血糖异常)和GDMⅢ 组(3个时点血糖均异常),以及血糖正常组(3个时点血糖均正常).对各组妊娠结局及孕前BMI进行分析.结果 GDM检出率为22.5%(1102/4898),其中,GDMⅠ 组759例(68.88%)、GDMⅡ 组204例(18.51%)、GDMⅢ 组139例(12.61%).GDM组孕妇的剖宫产率 、早产率 、巨大儿发生率 、大于胎龄儿发生率 、新生儿低血糖患病率 、妊娠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糖异常指标的增多,剖宫产率 、巨大儿发生率 、大于胎龄儿发生率 、新生儿低血糖患病率和胰岛素治疗率也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体质量 、正常体质量 、超重和肥胖孕妇的GDM检出率分别为13.34% 、20.72% 、31.58% 和39.18%,随着孕前BMI增加,GDM的检出率也明显增加(χ2趋势=110.175,P<0.001).结论 孕前BMI处于超重或肥胖,以及OGT T 3个时间点血糖异常的GDM孕妇其妊娠结局差.
作者:林曼;许莉;孙明霞;张燕;王秀妹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缺铁性贫血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结果的变化,以及缺铁性贫血对HbA1c检测值的影响,为临床诊治糖尿病提供更精准的指导依据.方法 对87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及铁蛋白 、空腹血糖(FBG)、HbA1c等检测,同时与10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蛋白等显著降低(P<0.05);HbA1c显著增高(P<0.05);健康对照组HbA1c与FBG呈正相关(r=0.916,P<0.05);缺铁性贫血患者HbA1c与FBG无相关性(r=0.429,P>0.05).结论 缺铁性贫血患者HbA1c水平升高,且与血糖水平无关,不能准确代表体内血糖水平,临床应予重视.
作者:齐宁霞;韦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和床旁降钙素原(PCT)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联合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180例,分为细菌组102例和非细菌组7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幼儿9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hs-CRP、WBC、ESR和床旁PCT.结果 细菌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组床旁PC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和非细菌组的各项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者床旁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T的灵敏度 、特异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其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WBC、ESR和床旁PCT联合检测灵敏度 、特异度 、准确度较高,可以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小儿呼吸道感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曾纪扬;陈美桂;莫志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重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RIBA)实验设置该实验室常用的VITRO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试剂的CU T-OFF值.方法 收集抗-HCV阳性标本217例,其中吸光度比临界值(S/CO)<8.0有101例,占46.5%,S/CO<3.0的极低阳性共69例,占31.8%,拟用RIBA对S/CO<8.0的样本进行确认,从而确定抗-HCV的S/CO值与RIBA结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来建立该实验室CU T-OFF值.对61例S/CO<8.0(包括S/CO<3.0共49例,3.0~<8.0共12例)进行了RIBA确认实验.结果 根据RIBA结果可分为3组,31例阴性 、21例阳性和9例不确定.其S/CO值分别为阴性组1.67±0.41,阳性组4.41±2.72,不确定组2.64±0.38,不确定组和阳性组的S/CO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的S/CO值与RIBA结果之间呈正相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抗-HCV的CU T-OFF值为2.10,ROC曲线下面积(AUC)可达0.94,特异度为92.4%,灵敏度为85.2%.结论VITROS抗-HCV的S/CO值与RIBA结果间呈正相关,S/CO值越高,RIBA确认阳性的比例越高;当CU T-OFF值为2.10时,可以排除大多数的假阳性结果,是一个合适的临界值.
作者:吉远珍;韩俊岭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多元化保温处理对游离皮瓣移植患者皮瓣局部血运和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该院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处理,研究组给予多元化保温处理,观察2种保温护理措施对游离皮瓣移植血液循环及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评分 、局部皮瓣弹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2、3.285,P<0.05);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1.11%vs.30.56%),皮瓣存活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4.035,P<0.05).结论 多元化保温处理可提高游离皮瓣移植术患者皮瓣局部血运,提高皮瓣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谢群;胡强;张瑞瑞;王琼;山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失能失智老年人在我国老年人中占比18.3%,生活体验不佳,照护定位模糊,占用医疗资源多.故本文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根据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对失能失智老年人采取医院内设置养护机构 、养老机构 、社区日间照护中心 、居家养护的四级分级医养照护模式,同时医保助力,照护人员分级培训,使失能失智老年人生命质量提高,医疗费用减负.
作者:胡宗萍;吕登智;李辉荣;张伦碧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 、心率变异性(HRV)与左心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105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BPR%)分为杓型组(n=29)、非杓型(n=43)及反杓型组(n=33),比较各组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结果 相较于杓型组,非杓型及反杓型组患者夜间收缩压较高(P<0.05),BPR% 及HRV较低(P<0.05),并且伴有显著左室结构改变及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其中,HRV低的反杓型组患者,其左房内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紊乱 、HRV的降低与其左心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有关.
作者:胡娟;朱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派瑞林修饰石英晶体微天平(P-QCM)芯片家用便携式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准确性及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家用P-QCM凝血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检测仪分别检测50例门诊住院患者的PT、INR.比较两种凝血仪在PT、INR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P-QCM凝血仪的PT、INR批间CV值小于5%.P-QCM凝血仪与Sysmex CS5100凝血仪的PT-INR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均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40和R2=0.922(P<0.05).Bland-Altman分析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结论 P-QCM家用凝血仪检测PT、INR符合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可以用于家庭口服华法林剂量的监测.
作者:蔡培培;张威;周连群;严茹红;朱红楠 刊期: 2018年第23期
SKALAR San + + 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是一款全自动多通道模块化分析仪 . 它使用标准方法 ,自动完成化学成分分析 . 与传统比色法相比可加速反应混合 ,减少试剂使用量 ,提高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省去繁琐的操作与计算 . 在饮用水分析中可进行挥发酚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氰化物的同时测定 . 现以挥发酚为例对分析原理 、步骤 、常见故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 .
作者:罗兰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 、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霖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新型蛋白质多肽酶解和分离技术,以此提高蛋白质的质谱鉴定水平,使其适用于更复杂生物样品,从而弥补传统蛋白质组学利用的二维电泳-质谱技术所产生的不足.方法 利用美国promega和自主修饰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浓度不同的牛血清清蛋白测定总离子流图(TIC)并通过Proteome Discov-er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测定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利用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牛血清清蛋白,其中酶切液用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平台,通过对TIC、信号强度和保留时间(RT),观察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性能和重复性.结果 美国promega和Self-owned胰蛋白酶酶解浓度不同的牛血清清蛋白结果显示,Self-owned胰蛋白酶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技术鉴定高 、中 、低浓度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分别为38.22% 、28.34% 、13.18%;而美国promega胰蛋白酶酶解牛血清清蛋白覆盖率分别为34.93% 、26.36% 、10.21%.Self-owned胰蛋白酶和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联用,用于牛血清清蛋白分析,通过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在极低浓度条件下,牛血清清蛋白的覆盖率是24.2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两次实验,观察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的重复性,结果显示选用牛血清清蛋白酶切的肽段混合物中质荷比(m/z)740.4为强度较高的特征肽段,两次的RT是51.90、51.95 min,信号强度是6.77×105、7.42×105.结论 Self-owned胰蛋白酶拥有高催化活性,自制的二维一体毛细管色谱柱具有较高的分离性能和重复性,将两者联合应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可以显著增高蛋白质数量的检出率.
作者:刘宝阳;张磊;范志娟;田亚琼;刘树业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序贯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对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保肝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 基础上观察组用序贯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用序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2、24、48和72周时肝功能 、血清病毒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比较,观察组ALT、TBil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高于恩替卡韦,可有效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血清病毒学指标转阴率,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方文敏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氨基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该院行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者18例为DGF组,并随机选择同期肾功能恢复良好者18例为对照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持续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使用苦味酸法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分别检测血肌酐 、血尿素氮等指标变化,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GF组的NT-proBNP、血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T-proBNP与血肌酐 、血尿素氮呈正相关(P<0.05).DGF时,NT-proBNP出现下降的时间早于血肌酐和血尿素氮变化,且下降幅度也更大.结论 NT-proBNP是一种可独立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其与血肌酐 、血尿素氮呈正相关,且在提示发生DGF时存在一定的时间优势,有利于临床对DGF的预测和监控.
作者:谢泷宽;罗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清中胱抑素C对于早期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 、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文献检索的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集有关与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急性肾损伤诊断的相关研究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纳并利用Meta-disc1.4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计算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数据的特异度 、灵敏度 、阳性及阴性似然比 、诊断比值比等,选择相应的效应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绘制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综合评估 、分析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共计201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急性肾损伤诊断的灵敏度为0.83,特异度为0.93,阳性似然比为13.25,阴性似然比为0.18,诊断比值比为119.63,S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7,Q值为0.9178.结论 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急性肾损伤诊断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该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张毕明;肖帅;吴意 刊期: 2018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