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1例分析

邵世云;宋杰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 误诊
摘要:对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4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排便困难2 a,大便排不尽感2个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平均3~4 d排便1次,便成形,无黏液及脓血,间断服用泻药维持排便.结肠镜检查:直肠黏膜水肿,散在片状充血斑,距肛缘约8 cm见-大小约1.0 cm×0.8cm黏膜隆起,僵硬感,周边界限欠清,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样改变,内镜诊断:直肠炎,直肠黏膜病变(性质待病理).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分析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以及种族遗传等因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治疗颇多,但疗效并不满意.

    作者:宫钦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食管异物108例分析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急症,在诊断确定后应在短时间内手术取出.若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科1990/2008年间收治食管异物患者108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贵;于丽华;梁斌;于国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抗凝方法探讨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在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的救治中发挥着肯定的疗效.随着HP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使用过程中抗凝不足所导致的管路堵塞、不能回血、失血及灌流器凝血后吸附功能明显下降等常有发生;而过度抗凝又易致出血.

    作者:董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残角子宫妊娠误诊2例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为总妊娠1/10万,术前诊断率低于5%,其早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临床上易被忽略而误诊.我院2001-08/2009-07共收治残角子宫妊娠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阑尾切除术致盆腔及腹膜后间隙巨大血肿1例

    1 病历摘要男24岁.因阑尾切除术后8 d,不能平卧7 d伴切口周围肿块形成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 d在某诊所于局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呕吐频繁,切口痛不缓解,不能平卧.术后2 d,切口周围出现一肿块,排气、排便恢复,可进半流食,仍不能平卧,右腰部及切口疼痛,无寒战、发热,予抗生素治疗无好转.

    作者:郑志宏;周红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长期口服米非司酮致子宫内膜息肉4例分析

    米非司酮作为抗早孕药物,用于临床药物流产.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一些激素依赖性疾病的保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长期口服米非司酮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少有报道.现将我院诊治的4例分析如下.

    作者:高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彩超在外伤急诊检查中的应用81例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在外伤急诊检查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02/2009~05 81例外伤急诊患者超声检查结果总结分析.结果:胸腹多发伤患者18例,其中男17例,女1例,腹部多发伤22例,单纯肝破裂7例,单纯脾破裂8例,其他损伤所至腹腔积液26例,21例经急诊手术治疗.结论:对于外伤急诊患者,超声检查可见明确病变部位、程度、病变周围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治茹;董素梅;张云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

    对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71岁.主诉双下肢水肿1个月,发现左肺下叶占位2 d.水肿无明显诱因,1个月来曾在内科就诊,作生化检查肾功、肝功及电解质等均正常;无明显慢性咳嗽及肺心病史.

    作者:阚奇伟;龙鸿川;刘泗军;彭福强;郭海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腹痛为首发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10例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急性腹痛均是急诊工作中常见的病症,现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2008年收集的以腹痛为首发的急性心肌梗死误诊10例分析如下.

    作者:黄丽英;钮晋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及保守组,微创组使用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进行颅内血肿穿刺引流,保守组使用药物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1个月后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患者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及1个月后病死率均较保守组明显低.结论:定向软通道微创介入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并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郭英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Sweet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

    现将Sweet综合征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9岁.左上臂红肿疼痛伴发热3 d入院.患者2009-03-29洗澡后次日左上臂内侧皮肤发现两处黄豆大小丘疹,轻度疼痛,未予重视.2 d后疼痛加重,局部以丘疹为中心红肿逐渐扩大很快波及整个上臂,自行口服红霉素不见好转,2009-04-01开始持续高热达39.8℃,左上臂剧烈疼痛,以左上臂感染收住入院.

    作者:夏来启;陈忠勇;叶祥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扩张型心肌病42例诊治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初期症状不叫显,以后症状进行性加重,电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极差.症状出现后,5 a,生存率40%左右[1].我院2003/2009年收治了4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孔令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ICU医患沟通602例分析

    现阶段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危重病患者又是医院的焦点和难点,医疗纠纷易发生在这类患者身上,2005年我院成立了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配备了专业医护人员及必要的设备,开设病床6张,主要收治由急诊科及临床各科转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加强谈话沟通,履行签字手续,有效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郭全;马云峰;吕金涛;况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误治1例分析

    对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误诊误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3岁.因进行性双下肢无力1 a余入院.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7 a.1 a前开始渐出现双下肢麻木、乏力,行走距离较前明显缩短.同时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感,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予降糖、降压、营养神经等治疗,效果不明显.

    作者:张林;傅莉;卢春燕;陈德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黄对危重症患者胃肠道的保护作用分析

    大黄是传统的中草药,祖国医学认为大黄具下瘀血、破症瘕积聚、荡涤胃肠、推陈致新之功效.有文章证明大黄能抑制肠道细菌易位,降低胃肠黏膜的通透性[1],具有胃肠保护作用.笔者对于我科应用大黄进行胃肠功能的病历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崔成宏;梁启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头孢类药物所致水肿

    现将近年来文献报道头孢类药物所致水肿摘要如下.1 头孢拉定男,41岁.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头孢拉定胶囊0.75 g口服,2次/d,用药1 h后患者出现头面部皮肤潮红,自觉憋气,口周发绀,吸气性呼吸困难.停药后予以对症治疗,20 min后呼吸困难减轻,口周发绀消失[1].

    作者:聂翠艳;张慧;余彩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以周期性瘫痪为首发症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4例分析

    目的:分析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及原因.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周期性瘫痪的患者使用10%的氯化钾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除3例于72 h后肢体瘫痪恢复外,其余均在24 h内症状恢复.结论:甲亢后低血钾是造成周期性瘫痪的直接原因.

    作者:陈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种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肱骨干骨折临床上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03-03以来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1例,其中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8例,单边外固定架治疗13例.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两种治疗方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病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上应严格掌握其相应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根据不同的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林龙;邱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的认识.方法:1例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证实,术后分别行化疗或放疗.结合文献对原发性性腺外精原细胞瘤的组织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进行讨论.结果:随访至今患者健在.结论: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少见,容易误诊,组织病理检查对该病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治疗上尽量完整手术切除,但不必勉强,该肿瘤对放、化疗敏感.

    作者:倪泽称;樊文龙;胡岚亭;张宇;郭峰;艾尔肯;汪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男性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精液液化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精液不液化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根据385例男性精液液化时间长短,分为精液不液化组和精液液化正常组,观察其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的关系.结果:精液不液化组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与精液正常液化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的液化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

    作者:丁瑞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