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宝;高淑英;赵桂梅
目的 分析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药物性脑病患者中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药物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和近期临床作用效果,以及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为(56.38±14.94)mg、血肌酐为(87.26±27.13)μmol/L、血尿素为(277.96±86.72)mmol/L、血尿酸为(4.89±1.03)mol/L,优于对照组[尿蛋白(78.66±29.52)mg、血肌酐(65.77±32.63)μmol/L、血尿素(333.74±98.32)mmol/L、血尿酸(6.75±2.77)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7、3.35、2.82、4.19,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18%)与对照组(65.91%)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性脑病的治疗中护理干预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对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党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浆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C936T)与结肠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92例经肠镜检查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同时从健康体检中心选取92例健康个体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浆中V EG F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ELP)技术检测两组的VEGF(C936T)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结肠癌组与健康对照组间VEGF表达量及其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血浆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C936 T基因型的T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VEGF水平与结肠癌发病具有一定关联,且VEGF基因多态性C936T的T基因型可能是结肠癌发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作者:白梅;任孟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为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临床中的诊断率,本文主要研究CD56、血浆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及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27例)、甲状腺滤泡癌标本(1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14例)、滤泡性腺瘤标本(16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标本(30例).把所有标本做成组织芯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56、CK19以及galectin-3在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CD56多数表达缺失,且CD56在甲状腺良性病变、甲状腺滤泡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galectin-3以及CK19多数表达阳性,且在良性病变中表达率较低;在同一种组织中表达缺失的是CD56.结论 CD5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为缺失,且CD56在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较高,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CD56在组织中的表达缺失结合CK19以及galectin-3在组织中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作者:刘宏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15-3、CA19-9、CA72-4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AFP、CA15-3、CA19-9、CA72-4)的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用ROC曲线分析这些指标对肺癌诊断的意义.结果 肺癌组的CEA、CA15-3、CA19-9、CA72-4水平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CEA在肺癌的诊断中敏感性高(45.16%).建立回归模型Y=1/[1+EXP(1.982 X1+3.383 X2+2.373 X3+2.167 X4-1.679)],其中CA15-3的OR高,所生成的新变量Y值在ROC曲线中的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AFP对肺癌无临床诊断意义,血清CEA、CA15-3、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综合运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可以提高其肺癌诊断水平.
作者:陈佳;向玲亚;邵华侨;白雪;孙婧瑜;陈柯煜;何佳;芮东升;吴江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状况,分析其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期提高胃肠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320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 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9%,胃部肿瘤和结直肠肿瘤在Ⅳ期营养风险高,而在ⅡA期和Ⅰ期内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无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应用营养支持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与肿瘤的分期有关,并且在有营养风险的前提下不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见营养支持和营养风险的结合使用能够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
作者:张莉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数字化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 ,这也导致近年来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并不断推动医院的信息进程.检验科作为提供检测数据的实验室 ,发出的报告在健康评估、临床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质量的保证由检验数据质量链决定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检验数据质量链中的各个环节将会显著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干扰 ,终提升检验科工作效率 ,使检验科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与患者.
作者:朱满;杨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人附睾蛋白4(HE4)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CKD患者116例(CKD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分为CKD1~2期31例,CKD3期36例,CKD4期16例,CKD5期3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32例为对照组.检测CKD组各期和对照组血清HE4、肌酐和尿素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个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HE4、肌酐、尿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血清HE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大于肌酐(AUC为0.918)和尿素(AUC为0.880),对CKD的诊断价值大.结论 血清HE4对CKD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而且可以用来评估CKD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袁腾飞;李艳;彭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RT E)与血清学诊断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肝切除手术或肝穿刺活检术住院患者104例,比较术前肝纤维化指数(L F index)、FIB-4、A PRI与肝组织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种无创方法对不同阶段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L F index、FIB-4、A PRI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L F index诊断显著肝纤维化期(≥S2期)、进展期肝纤维化期(≥S3期)及早期肝硬化期(S4期)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940、0.907,显著高于APRI(0.681,0.651,0.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F index诊断≥S3期的ROC曲线的下面积显著高于FIB-4(0.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诊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特别是进展期肝纤维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应用于临床替代部分肝活检.
作者:沈伟;郑梦琳;郭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 P)呼吸机不同使用时间对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52例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支气管扩张、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对照组使用BiPAP呼吸机4 h,观察组使用BiPAP呼吸机8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睡眠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明显提高,二氧化碳分压、RR、HR、MAP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胃胀气、皮肤损伤及耳内不适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能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晓然;王勇;孙菲;李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将2015年1-12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科、门诊、体检中心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14例纳入病例组,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之配对的同期收治的终诊断为糖耐量减低患者114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HbA1c检测.对比相关指标,将病例组、对照组资料混合,交给2名医师诊断,一组采用HbA1c诊断(≥6.5%),一组采用空腹血糖(≥7.0 mmol/L)诊断.结果 病例组的空腹血糖,OGTT 0.5、1.0、2.0 h血糖,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2.11%、93.80%、93.75%、92.24%、92.98%,高于空腹血糖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素芸;周臣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 U)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在该院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在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各自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情况、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达标情况和Braden评分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后,Ⅰ 、Ⅱ 、Ⅲ 、Ⅳ期以及总的压疮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符合率(95.00%)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Braden评分符合率(73.33%)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17%(89/12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11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压疮预防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使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谭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通过和不通过控制高血糖对严重烫伤多器官功能不全(M ODS)大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胰岛素体内抗炎作用机制,为创伤外科使用胰岛素抗炎提供依据.方法 60只严重烫伤M ODS大鼠,随机分为严重烫伤M ODS大鼠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控制组(INS组,20例)、胰岛素和葡萄糖联合治疗高血糖非控制组(INS+GLU组,20例)以及严重烫伤M ODS大鼠治疗对照组(C组,20例),测定不同组大鼠伤前和伤后1、3、5、7 d空腹血糖、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蛋白受体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NS组伤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NS+GLU组伤后各时点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组和INS+GLU组伤后各时点血浆sTREM-1、TNF-α和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S组伤后各时点血浆sTREM-1、TNF-α和HMGB1水平与INS+GLU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可降低严重烫伤M ODS大鼠炎性反应,胰岛素体内抗炎作用并不通过控制高血糖发挥作用.
作者:王锦;胡添;王占科;刘蕊;杨前勇;张晓云;熊圆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血浆和肽素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NEF)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九医院HFNEF患者97例作为HFNEF组,并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将97例患者分为Ⅰ~Ⅱ级组(34例)、Ⅲ级组(32例)、Ⅳ级组(31例)3个亚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和30例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所有入选者均经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血浆和肽素、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项目水平.结果 (1)HFNEF各亚组血浆和肽素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P<0.05),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2)HFNEF各亚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P<0.05),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3)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HFNEF各亚组间超声心动图E/A值逐渐减小,HFNEF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和肽素水平与超声心动图E/A值呈负相关(r=-0.475,P<0.05),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 血浆和肽素水平在HFNEF中明显升高,可作为HFNEF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作者:杨瑞芳;阴彦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益肾促排方联合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常规组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每日1次,每次50mg,连服5d.试验组从月经第5天起,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的基础上应用益肾促排方,每日一剂,B超监测排卵正常且卵泡直径达到18 m m以上则停用,如无该现象则持续服药至下月月经来潮时.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孕酮以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治愈25例(54.2%),有效19例(39.6%),无效4例(8.3%),总体有效率为93.8%;常规组患者治疗治愈20例(41.6%),有效18例(37.5%),无效10例(20.8%),总体有效率为79.1%.试验组治疗后排卵期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二醇水平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促排方联合氯米芬治疗PCOS不孕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增加患者妊娠率,效果优于仅使用氯米芬治疗.
作者:杨海萍;李伟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CK)分析测量范围(AMR)的验证,探讨临床实验室如何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行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项目AMR的验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采用比色法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检测7种浓度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线性范围能力测试样品,这7个样品靶值涵盖厂家说明书标示CK的AMR低、中、高值,每个样品检测两次取其均值,计算其与靶值的偏倚.另外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指南文件EP6-P的要求,收集含高值CK的新鲜患者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离心,计算混合物的浓度并将之作为高值样品(H),同样处理可获得低值样品(L),将高、低值样品分别按一定比例(5L、4L+1H、3L+2H、2L+3H、1L+4H、5H)配制,形成不同浓度样品,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对各样品的CK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检测4次,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7种浓度的CAP样品与靶值的偏倚均小于本实验室设定的允许误差±12.5%(1/2×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新鲜患者混合血清样品回归方程为Y=0.9948 X+17.8970,回归系数b为0.9948,介于0.97~1.03,截距a与0无显著性差异,回归直线事实上通过零点.结论 厂家说明书标示的血清CK的AMR验证通过,该实验室可以采用.
作者:李艳;崔亚利;陈永传;任飒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2月的400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主要内科胸腔镜征象以及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等.结果 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为原因不明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有多发结节、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血管充盈显露、黄色或草绿色胸腔积以及血性胸腔积液;术前15 min、手术开始15 min以及术后30 min时患者的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作者:韦庆;唐毓宜;韦真;程玲燕;兰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为(5.62±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疗程为(4.51±2.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等,休息后好转,继续治疗没有再次出现.结论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联合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丁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脏功能、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AMI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加用rhBNP.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和N T-proBN P水平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浆脑利钠肽(BNP)、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以上指标均明显下降,试验组以上指标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应用可以提高行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AMI患者的疗效,改善心脏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和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段雨函;华晓芳;张应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为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线索.方法 收集临床分离出来的49株不重复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琼脂打孔法、十字交叉划线法和共孵育试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通过检测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内毒素水平,研究内毒素与其抑制葡萄球菌生长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通过琼脂打孔法筛选出抑制作用强的PA2224菌株和PA2288菌株,无抑制作用的PA2503菌株和PA2142菌株.十字交叉划线法和共孵育试验提示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可抑制葡萄球菌生长.铜绿假单胞菌菌液浓度与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内毒素水平高低与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无相关性.结论 部分铜绿假单胞菌对葡萄球菌属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代谢产物有机会被制成杀菌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对临床上葡萄球菌属感染可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内毒素与抑制作用无相关性.
作者:徐令清;易思婷;温伟洪;钟国权;王欢;李介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