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关键词:老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 护理干预, 应激心理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应激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09±1.25)d,下床时间为(4.18±1.26)d,焦虑评分为(49.23±3.01)分,抑郁评分为(47.24±3.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4.49±1.42)d]、下床时间[(8.69±1.94)d]、焦虑评分[(56.87±3.87)分]、抑郁评分[(55.76±3.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激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云婷;王茹春;郑源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管理提供借鉴.方法 将2015年1-12月,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科、门诊、体检中心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14例纳入病例组,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之配对的同期收治的终诊断为糖耐量减低患者114例纳入对照组,均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HbA1c检测.对比相关指标,将病例组、对照组资料混合,交给2名医师诊断,一组采用HbA1c诊断(≥6.5%),一组采用空腹血糖(≥7.0 mmol/L)诊断.结果 病例组的空腹血糖,OGTT 0.5、1.0、2.0 h血糖,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92.11%、93.80%、93.75%、92.24%、92.98%,高于空腹血糖的诊断效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糖尿病、糖尿病前期鉴别诊断指标.

    作者:陈素芸;周臣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获得性压疮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 U)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在该院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在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各自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情况、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达标情况和Braden评分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后,Ⅰ 、Ⅱ 、Ⅲ 、Ⅳ期以及总的压疮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符合率(95.00%)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Braden评分符合率(73.33%)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17%(89/12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11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压疮预防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使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谭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伊适应模式对小儿急诊科患儿生理应激状态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小儿急诊科患儿生理应激状态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因意外伤害而入院的患儿共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以罗伊适应模式对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后,施加罗伊适应模式护理.两组患儿均在入院及出院时接受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 A S评分)评测,并且记录患儿在院期间的应激状态衡量指标,即心率和收缩压.两组患儿家属在入院及出院时均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结果 两组患儿入院时VAS评分、心率和收缩压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属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研究组患儿VAS评分、心率以及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VAS评分及SDS评分结果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理论应用到急诊科患儿的护理当中,可有效缓解患儿生理应激状态,并且对于控制患儿家属负性情绪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吕天歌;王柏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胆舒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胆舒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 A FL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N A FLD患者(进行胆舒胶囊治疗)纳入治疗组,同期90例NAFLD患者(进行维生素C治疗)纳入对照组.检测其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腰臀比、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游离脂肪酸(FFAS)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疗6个月和治疗前比较,BMI、SBP、DBP、腰围、腰臀比、TBIL、TBA、ALT、AST、GGT、FBG、TG、TCH、FFAS和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比较,BMI、SBP、腰围、TBIL、TBA、ALT、AST、GGT、FBG、TG、TCH、FFAS和FIN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舒胶囊对NAFLD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肝功能,对拓展中医药在N A FLD治疗的新领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惠芬;莫洁庭;连炬飞;付玉梅;杨晓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患者价值链理论为导向的门诊流程管理分析

    目的 寻找医生与患者的契合点,构建合理的患者价值链,优化门诊治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使医院具有更深厚的竞争资本.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患者价值链分析、文献搜索、专家咨询、现状调查等方法,根据专家建议制订定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该院各科的300位就诊患者,对患者满意度做一次调查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结合患者价值链理论对门诊流程管理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价值链中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院环境、医疗价格、等待时间要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要素是患者价值链中关键的价值链节点,并且对医院的竞争能力也有很大影响.应用患者价值链理论分析门诊流程这一方法是可行的.结论 应简化和优化患者价值链的各个价值连节点,对医院门诊流程进行改革和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竞争能力.

    作者:李长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脂联素(APN)、激素结合蛋白(SHBG)、瘦素(LE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病症状,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4版(WAIS-Ⅳ)及韦氏记忆量表第4版中文版(WMS-Ⅳ)评价两组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肪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 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 PN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而SHBG、LEP、RBP4、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APN水平高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而SHBG、LEP、RBP4、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WAIS-Ⅳ总评分、WMS-Ⅳ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WAIS-Ⅳ总评分、WMS-Ⅳ总评分与APN呈正相关(P<0.05),而与SHBG、LEP、RBP4、IL-6及TNF-α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APN、SHBG、LEP、RBP4、IL-6及TNF-α脂肪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与精神分裂症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脂肪细胞因子可能通过介导机体炎性反应而损伤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

    作者:卢宝;高淑英;赵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与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特点,评估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病例84例,按发生地点分为社区感染组64例,院内感染组20例,收集其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临床表现多样,社区感染组低体温、拒乳发生率高于院内感染组,而院内感染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社区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感染组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率高于院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比两组致病菌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应密切观察,争取早期诊断,在合理用药的同时,给予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周启立;刘利蕊;沈君;胥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用PICC置管行放化疗的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预见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干预组给予早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平均置管时间,以及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预见干预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8.33%,低于常规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干预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常规组,平均置管时间长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导管相关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蕊;蔺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CT、CRP、BNP水平与cTn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112例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3组,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清PCT、CRP、BNP及心肌损伤指标cTnI水平,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BNP水平与cTnI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PCT、CRP、BNP及cTnI水平比较,脓毒症休克组均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3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与cTnI呈极强的正相关(r=0.831,P<0.05),BNP水平与cTnI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56,P<0.05),CRP水平与cTnI呈较弱的正相关(r=0.287,P<0.05).结论 患者cTnI与PCT、CRP、BNP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脓毒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心肌损伤愈发明显.

    作者:张传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益肾促排方联合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促排方联合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96例PCOS不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常规组患者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每日1次,每次50mg,连服5d.试验组从月经第5天起,在口服枸橼酸氯米芬胶囊的基础上应用益肾促排方,每日一剂,B超监测排卵正常且卵泡直径达到18 m m以上则停用,如无该现象则持续服药至下月月经来潮时.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孕酮以及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和雌二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试验组患者治疗治愈25例(54.2%),有效19例(39.6%),无效4例(8.3%),总体有效率为93.8%;常规组患者治疗治愈20例(41.6%),有效18例(37.5%),无效10例(20.8%),总体有效率为79.1%.试验组治疗后排卵期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以及孕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雌二醇水平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促排方联合氯米芬治疗PCOS不孕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增加患者妊娠率,效果优于仅使用氯米芬治疗.

    作者:杨海萍;李伟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患者取药时间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患者取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在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结果 门诊药房发药时间明显缩短,目标实现率为207.14%,进步率为45.31%;圈员品管手法、自信心、团队凝聚力、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积极性、和谐度及沟通协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推行品管圈活动可以明显缩短取药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飞;廖玉芳;冉坤;岳建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PC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 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郝琴;谢星星;常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黄芩苷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兔主动脉NF-κB和TNF-α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缺氧兔主动脉核转录因子(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寻求两炎性因子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并观察黄芩苷的可能干预作用.方法 (1)利用常压间歇低氧舱制备慢性间歇性缺氧兔模型:空白对照组新西兰兔常规饲养,后4周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周期为8周;慢性间歇性缺氧组给予间歇性缺氧,总共维持8周;黄芩苷干预组同慢性间歇性缺氧组,持续予以相同间歇性缺氧8周,后4周给予黄芩苷灌胃干预[100 mg/(kg·d)].(2)形态学实验检测:光镜下观察HE染色后主动脉结构改变;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后定性及半定量检测主动脉内膜NF-κB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1)慢性间歇性缺氧组兔主动脉出现了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黄芩苷干预组未出现明显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2)慢性间歇性缺氧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黄芩苷干预组与慢性间歇性缺氧组相比,NF-κB、TNF-α在主动脉内皮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3)兔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表达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r=0.702,P<0.01).结论 慢性间歇性缺氧可导致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其机制与激活NF-κB、TNF-α相关.黄芩苷可通过减轻内皮细胞NF-κB活性,下调TNF-α表达,达到控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目的.

    作者:郑庆;杨宇;刘翠中;吴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血液流变学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月的住院单纯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胆红素水平分为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和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组2组,检测血液流变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下降,与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新生儿胆红素水平越高,血流变异常越明显.在疾病早期可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及时采取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措施,减轻器官功能的损伤.

    作者:杜琨;李杨方;杨汝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iPAP呼吸机不同使用时间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 P)呼吸机不同使用时间对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52例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支气管扩张、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对照组使用BiPAP呼吸机4 h,观察组使用BiPAP呼吸机8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睡眠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明显提高,二氧化碳分压、RR、HR、MAP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胃胀气、皮肤损伤及耳内不适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能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晓然;王勇;孙菲;李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血清肌酸激酶分析测量范围的验证

    目的 通过对血清肌酸激酶(CK)分析测量范围(AMR)的验证,探讨临床实验室如何按照国际标准要求进行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项目AMR的验证,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 采用比色法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检测7种浓度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线性范围能力测试样品,这7个样品靶值涵盖厂家说明书标示CK的AMR低、中、高值,每个样品检测两次取其均值,计算其与靶值的偏倚.另外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指南文件EP6-P的要求,收集含高值CK的新鲜患者血清,按一定比例混合、离心,计算混合物的浓度并将之作为高值样品(H),同样处理可获得低值样品(L),将高、低值样品分别按一定比例(5L、4L+1H、3L+2H、2L+3H、1L+4H、5H)配制,形成不同浓度样品,在罗氏Cobas501生化分析仪上对各样品的CK进行检测,每个样品检测4次,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7种浓度的CAP样品与靶值的偏倚均小于本实验室设定的允许误差±12.5%(1/2×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新鲜患者混合血清样品回归方程为Y=0.9948 X+17.8970,回归系数b为0.9948,介于0.97~1.03,截距a与0无显著性差异,回归直线事实上通过零点.结论 厂家说明书标示的血清CK的AMR验证通过,该实验室可以采用.

    作者:李艳;崔亚利;陈永传;任飒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性脑病的效果

    目的 分析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药物性脑病患者中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并发药物性脑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和近期临床作用效果,以及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为(56.38±14.94)mg、血肌酐为(87.26±27.13)μmol/L、血尿素为(277.96±86.72)mmol/L、血尿酸为(4.89±1.03)mol/L,优于对照组[尿蛋白(78.66±29.52)mg、血肌酐(65.77±32.63)μmol/L、血尿素(333.74±98.32)mmol/L、血尿酸(6.75±2.77)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7、3.35、2.82、4.19,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3.18%)显著优于对照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18%)与对照组(65.91%)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结论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性脑病的治疗中护理干预起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强对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作者:党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CV相关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自身抗体研究进展

    目前丙型肝炎病毒(HCV)全球感染率约为2 .8% ,在我国约为0 .43% ,感染人口约1000万[1 ]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是丙型肝炎患者主要的肝外自身免疫现象 ,是抗 HCV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严重影响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及预后[1-2].HCV是诱发AITD的重要原因 ,治疗期间新出现甲状腺抗体阳性率为4 .5% ~25 .0% ,AITD整体发生率可达5 .0% ~20 .6% [3-4 ] .

    作者:王晗;杨宁;于长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附睾蛋白4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人附睾蛋白4(HE4)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CKD患者116例(CKD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分为CKD1~2期31例,CKD3期36例,CKD4期16例,CKD5期3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32例为对照组.检测CKD组各期和对照组血清HE4、肌酐和尿素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个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HE4、肌酐、尿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血清HE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大于肌酐(AUC为0.918)和尿素(AUC为0.880),对CKD的诊断价值大.结论 血清HE4对CKD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而且可以用来评估CKD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袁腾飞;李艳;彭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