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PC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郝琴;谢星星;常静

关键词:肺炎, 脓毒症,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 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补气化瘀方联合西药对气虚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补气化瘀方联合西药在气虚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每组各41例.西医组给予缩宫素联合抗菌药物常规治疗,中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气化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子宫三径.结果 中医组和西医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治疗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子宫三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补气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剖宫产后恶露不绝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子宫复旧,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向群;黄平;谢家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试验组采用CT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对照组采用非CT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分析两组的诊断结果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22/23),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65.22%(15/23),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残气量、肺总量分别为(94.2±14.5)、(84.4±8.67)m L,试验组的残气量、肺总量分别为(155.9±19.8)、(111.2±10.1)m L,试验组残气量、肺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CT影像学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齐昕;陈立青;王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V-DNA定量及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定量联合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应用,为早期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8种HPV高危亚型进行DNA定量检测,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19种HPV亚型进行分型检测;所有患者采集宫颈细胞进行TCT检测,利用TBS分类法进行分类.结果 在601例观察对象中,共检出HPV阳性病例87例,其中高危型77例,低危型感染10例;高危型单独感染56例,高危型混合感染21例;TCT结果异常病例46例,其中HPV阳性30例.结论 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感染是宫颈细胞病变的主要原因,与HPV-DNA定量检测相比,HPV分型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小波;聂彦萍;胡晓倩;罗九文;郑鹏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胰岛素和葡萄糖联合应用对严重烫伤MODS大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胰岛素通过和不通过控制高血糖对严重烫伤多器官功能不全(M ODS)大鼠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胰岛素体内抗炎作用机制,为创伤外科使用胰岛素抗炎提供依据.方法 60只严重烫伤M ODS大鼠,随机分为严重烫伤M ODS大鼠胰岛素治疗高血糖控制组(INS组,20例)、胰岛素和葡萄糖联合治疗高血糖非控制组(INS+GLU组,20例)以及严重烫伤M ODS大鼠治疗对照组(C组,20例),测定不同组大鼠伤前和伤后1、3、5、7 d空腹血糖、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蛋白受体1(sTRE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NS组伤后各时点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NS+GLU组伤后各时点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组和INS+GLU组伤后各时点血浆sTREM-1、TNF-α和HMGB1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S组伤后各时点血浆sTREM-1、TNF-α和HMGB1水平与INS+GLU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可降低严重烫伤M ODS大鼠炎性反应,胰岛素体内抗炎作用并不通过控制高血糖发挥作用.

    作者:王锦;胡添;王占科;刘蕊;杨前勇;张晓云;熊圆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患者价值链理论为导向的门诊流程管理分析

    目的 寻找医生与患者的契合点,构建合理的患者价值链,优化门诊治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使医院具有更深厚的竞争资本.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患者价值链分析、文献搜索、专家咨询、现状调查等方法,根据专家建议制订定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表,随机抽取该院各科的300位就诊患者,对患者满意度做一次调查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结合患者价值链理论对门诊流程管理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价值链中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院环境、医疗价格、等待时间要素的影响系数比较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要素是患者价值链中关键的价值链节点,并且对医院的竞争能力也有很大影响.应用患者价值链理论分析门诊流程这一方法是可行的.结论 应简化和优化患者价值链的各个价值连节点,对医院门诊流程进行改革和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的竞争能力.

    作者:李长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肝硬化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肝硬化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改善肝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治疗的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CysC、肌酐(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以上指标与CysC相关性,统计1年内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比例,并比较发生肝肾综合征和非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以上检测指标结果 ;同时统计1年内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死亡情况,并对比死亡患者和非死亡患者以上检测指标结果.结果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CysC水平与Cr、BUN、ALT、AST、ALP、TP、Alb、TBil、GFR均无相关性(P>0.05).52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年内发生肝肾综合征的有12例,发生率为23.1%;肝肾综合征患者的CysC水平为(1.76±0.33)mg/L,明显高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综合征患者的TP水平为(35.92±11.19)g/L,明显低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综合征患者的Alb水平为(21.46±7.03)mg/L,明显低于非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肾综合征和非肝肾综合征患者CysC、T P、A 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年内有6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1.5%;死亡患者的CysC水平为(1.98±0.42)mg/L,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结论 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发生肝肾综合征或死亡后CysC水平明显升高,表明CysC水平与肝硬化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改善肝硬化的依据.

    作者:魏星;白长杰;蒲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PCT、CRP、BNP水平与cTn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肌钙蛋白I(cT-nI)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112例该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3组,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清PCT、CRP、BNP及心肌损伤指标cTnI水平,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BNP水平与cTnI的相关性.结果 3组患者PCT、CRP、BNP及cTnI水平比较,脓毒症休克组均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3组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与cTnI呈极强的正相关(r=0.831,P<0.05),BNP水平与cTnI呈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456,P<0.05),CRP水平与cTnI呈较弱的正相关(r=0.287,P<0.05).结论 患者cTnI与PCT、CRP、BNP水平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脓毒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心肌损伤愈发明显.

    作者:张传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观察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5年9月82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A1)组及全身麻醉(A2)组,每组各41例,分别于麻醉前(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30 min(T2)、停气腹后10 min(T3)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Glu)、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NE)、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结果 T1、T2时点A2组HR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点A2组DBP、SBP明显高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皮质醇、NE水平升高速度比A2组快,A2组麻醉后血糖各时点低于麻醉前,T2、T3时点A2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SpO2较麻醉前显著降低,低于同时点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采取硬膜外麻醉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加强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身麻醉在抑制激素、维持血气状态方面优于硬膜外麻醉.

    作者:安玉明;孙轶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的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2月的400例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的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主要内科胸腔镜征象以及内科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等.结果 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为原因不明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临床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00例胸腔积液患者中,较为显著的特征有多发结节、胸膜增厚、胸膜粘连、血管充盈显露、黄色或草绿色胸腔积以及血性胸腔积液;术前15 min、手术开始15 min以及术后30 min时患者的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胸腔积液的诊断率高,安全性高,操作简单.

    作者:韦庆;唐毓宜;韦真;程玲燕;兰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与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特点,评估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病例84例,按发生地点分为社区感染组64例,院内感染组20例,收集其临床及护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临床表现多样,社区感染组低体温、拒乳发生率高于院内感染组,而院内感染组呼吸暂停发生率高于社区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感染组呼吸道感染、脐部感染率高于院内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致病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比两组致病菌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应密切观察,争取早期诊断,在合理用药的同时,给予积极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治愈率.

    作者:周启立;刘利蕊;沈君;胥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ICU获得性压疮管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 U)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前在该院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期间在IC U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在各自住院期间的压疮发生情况、两组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达标情况和Braden评分符合率.结果 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方式后,Ⅰ 、Ⅱ 、Ⅲ 、Ⅳ期以及总的压疮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aden评分符合率(95.00%)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Braden评分符合率(73.33%)和护理人员技能达标率(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4.17%(89/12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117/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压疮预防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也使出院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谭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庭式造口护理和个性化心理辅导在结肠造口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家庭式造口护理和个性化心理辅导在结直肠癌造口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2015年1-12月该科收治的86例结直肠癌行造口手术且需进一步进行化疗的患者,按照病区分布将其分为两组,其中A病区为干预组(43例),B病区为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化疗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式造口护理和个性化心理辅导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抑郁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式造口护理和个性化心理辅导能够显著降低造口术后化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叶道丽;汪秀云;许辉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BiPAP呼吸机不同使用时间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 P)呼吸机不同使用时间对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52例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祛痰、氧疗、支气管扩张、呼吸兴奋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对照组使用BiPAP呼吸机4 h,观察组使用BiPAP呼吸机8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睡眠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H值明显提高,二氧化碳分压、RR、HR、MAP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7 d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胃胀气、皮肤损伤及耳内不适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长BiPAP呼吸机通气时间能有效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呼吸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晓然;王勇;孙菲;李春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PCT、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170例,根据患者合并脓毒症的情况分为非脓毒症组(63例),轻度脓毒症组(75例),严重脓毒症组(18例),脓毒症休克组(14例),并根据患者14 d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143例)和死亡组(27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者的PCT、hs-CRP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结果 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非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症休克组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在非脓毒症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余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APACHE-Ⅱ评分在存活组中的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清PCT、hs-CRP检测可用于评价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其中血清PCT水平升高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郝琴;谢星星;常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与并发症关系

    目的 研究胃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和相应营养支持状况,分析其与并发症的关系,以期提高胃肠肿瘤患者的治愈率.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320例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 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9%,胃部肿瘤和结直肠肿瘤在Ⅳ期营养风险高,而在ⅡA期和Ⅰ期内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无营养风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应用营养支持以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风险与肿瘤的分期有关,并且在有营养风险的前提下不应用营养支持的患者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可见营养支持和营养风险的结合使用能够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

    作者:张莉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重度OSA HS患者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目的 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重度OSA HS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情况.结果 85例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导联线脱落26例;血压超过160/120 m m H g 30例,心律失常8例,给予紧急护理应急预案监测成功;血氧饱和度低于40%者21例,中断监测给予呼吸机治疗,未完成睡眠监测.结论 做好夜间睡眠监测的护理是提高OSA HS患者安全的保证.

    作者:王洪洪;骆敏;陈曦;章榕;余蕾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附睾蛋白4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人附睾蛋白4(HE4)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CKD患者116例(CKD组),按照肾小球滤过率分为CKD1~2期31例,CKD3期36例,CKD4期16例,CKD5期33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32例为对照组.检测CKD组各期和对照组血清HE4、肌酐和尿素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3个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CKD组患者血清HE4、肌酐、尿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3个指标均明显升高;血清HE4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81,大于肌酐(AUC为0.918)和尿素(AUC为0.880),对CKD的诊断价值大.结论 血清HE4对CKD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而且可以用来评估CKD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袁腾飞;李艳;彭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重症肝炎后患者肝功能及HBV-DN A水平变化

    目的 探究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联合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负荷量HBV-DNA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安徽省立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肝、肝细胞再生、充足休息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胆红素吸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清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肝炎患者联合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云;戚应杰;岳莉;姚有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定量脑电图研究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定量脑电图(QEEG)特征及其与AD、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AD患者、50例VD患者及50例健康老年人行脑电图(EEG)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δ波(0.5~3.9 Hz)、θ波(4.0~7.9 Hz)、α波(8.0~13.9 Hz)、β波(14.0~30.0 Hz),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EEG异常程度、全脑及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的(δ+θ)/(α+β)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D组中、重度异常EEG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χ2=4.11,P<0.05).AD组全脑及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全脑、FP1、FP2、F4、C3、C4、P4、O1、O2、F7、F8、T3、T4、T5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各区域(δ+θ)/(α+β)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FP1、F3、C3、F7、T3、T5及全脑左侧的(δ+θ)/(α+β)值均高于右侧对称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仅全脑左侧的(δ+θ)/(α+β)值与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脑左右侧及各区域左右对称部位的(δ+θ)/(α+β)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VD组的MMSE评分与各区域(δ+θ)/(α+β)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QEEG是一种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测方法,对AD、V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认知功能评估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成东;刘兴高;成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为(5.62±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67±2.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疗程为(4.51±2.05)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恶心等,休息后好转,继续治疗没有再次出现.结论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联合牵引、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按摩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丁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