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琴;易筱荣
目的 研究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后简称功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9月确诊的更年期功血患者131例,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妈富隆组65例和米非司酮组66例,比较2组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所有患者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疗效,并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治疗后E2、FSH、LH水平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总有效率为92.31%,米非司酮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复发率为4.62%,米非司酮组复发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血糖、体质量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安全性基本相同,但妈富隆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全视角护理干预法在重症登革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于该院的重症登革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重症登革热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全视角干预法护理,对2组重症患者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重症登革热护理对象干预后的各项时间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给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登革热患者施以全视角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其康复进程,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灵参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2.37±3.84)分、(8.11±2.55)分和(5.67±1.32)分,对照组同期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NIHSS评分为(20.57±6.43)分、(17.08±5.66)分和(14.54±4.44)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9.14、13.48,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结论 在治疗期间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后,大部分患者NIHSS评分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心血管事件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郭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收录肥胖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n=30)和二甲双胍组(n=30).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3月检测血清vaspin水平、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PGAUC)和vaspin水平显著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I30/△G30水平显著上升.组间比较可见,西格列汀组患者HOMA-IR和vaspin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而HOMA-β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干预与△HOMA-IR和△vaspin呈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结论 西格列汀干预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vaspin水平进而改善肥胖T2DM患者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刘春燕;白宁;张晓乐;李小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肥胖儿童血清脂肪因子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内脂素(Visfatin)的水平及其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该院就诊的8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纳入肥胖组,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脂肪因子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比例、内皮微颗粒(EMP)数目,分析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外周血EPC比例、EMP数目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儿童的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EMP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EPC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肥胖程度的肥胖儿童中,肥胖程度越重,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及外周血EMP数目越高,外周血EPC比例越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与外周血EPC比例呈负相关,而与外周血EM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儿童血清中脂肪因子Leptin、Resistin、Visfatin水平升高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环节.
作者:周雪莲;张天勇;杨小凤;张孝彬;王婷;万志佳;万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实施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87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瘦素(Leptin)与CCK水平、胆囊收缩功能、胆总管宽度及脂肪泻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水平、胆总管宽度、脂肪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Leptin、CCK、小剩余容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容积、胆囊收缩指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CCK水平,保留完整的胆囊功能.
作者:曲瑞新;吴瑶强;姜峰;魏传飞;陈大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经临床证实的支气管结核患者85例,全部先进行常规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然后在AW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后在PACS工作站上分析总结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特点.结果 共发现支气管病变153处:右主支气管15处,右肺上叶24处,右肺中间段支气管14处,右肺中叶21处,右肺下叶8处;左主支气管18处,左肺上叶43处(其中舌叶13处),左肺下叶10处.单发27例,多发58例.管壁不规则增厚113处(占73.9%),均匀性增厚40处(占26.1%).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支气管结核病变优势显著,可为临床诊治支气管结核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作者:舒伟强;吕圣秀;李春华;杨长萍;戴欣;王惠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和胱抑素C(Cys-C)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人民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冠心病患者65例为冠心病组,脑梗死患者47例为脑梗死组,心肌梗死患者35例为心肌梗死组.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健康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标本血清中Hcy、Lp(a)、和Cys-C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阳性率.结果 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Cys-C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时,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Hcy、Lp(a)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和心肌梗死组中Cys-C阳性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疾病组中,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皆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分析,Hcy、Lp(a)、Cys-C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比单项检测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cy、Lp(a) 、Cys-C联合检测可提高3组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血清Hcy、Lp(a)和Cys-C皆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指标,临床上可将此3项指标联合检测作为筛查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作者:程燃;苏小燕;何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BP)及心率(HR)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EH患者100例,其中52例合并OSAHS,单纯EH为48例,分别设为EH合并OSAHS组、单纯EH组,另选取体检合格健康人员50例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心电图监测(Holter),观察3组BP、HR及舒张末期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左室内径(LVIDd)、左心室质量(LVMI)指标变化.结果 3组平均24 h HR、白昼平均心率(D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H合并OSAHS组、单纯EH组夜间平均心率(NHR)显著低于对照组,且EH合并OSAHS组显著低于单纯E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合并OSAHS组、单纯EH组昼、夜平均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平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 EH合并OSAHS组显著高于单纯E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 合并OSAHS组、单纯EH组IVST、LVIDd、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EH合并OSAHS组显著高于单纯E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可引起EH患者BP升高,夜间HR降低,诱发心功能指标升高.
作者:李彬彬;王景武;徐敏;孙克陆;梁爱霞;吴泳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系统健康教育,比较2组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淋巴水肿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臂周差距(2.72±0.75)cm短于对照组的(3.31±1.6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全部功能项目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淋巴水肿的知识和各预防措施方面知晓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继发性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淋巴水肿对上肢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滢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BN)患儿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2 325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TSB)结果分为3组:中重度黄疸组、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并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酐(Cr)、尿素(U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的测量结果.结果 中重度黄疸组的TnT、AST和GGT结果均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黄疸组的 MYO、Cr和Ur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N能够造成心肌损伤,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对HBN患儿应尽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其对心肌、肝脏及肾脏损伤的风险.
作者:梁健伟;周玮;李万莎;闪全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赖氨酸特异性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SD1)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胃癌预后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行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98例及健康胃组织7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手术标本中的LSD1、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术后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生存状况,随访截止2015年9月.分析两者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 LSD1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在胃癌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3%,高于健康胃组织的45.9%,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定位于大多数腺细胞的细胞质膜,在胃癌细胞中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3.2%显著低于健康胃组织80.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1在不同的病理学分级的低、中、高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3.3%、40.0%,在TNM分期的Ⅰ~Ⅱ、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84.4%,在无和有淋巴结转移中分别为34.8%、7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在不同的病理学分级的低、中、高分化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56.7%、80.0%;在TNM分期的Ⅰ~Ⅱ、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3%、31.1%;在无和有淋巴结转移中分别为95.6%、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D1与E-钙黏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5,P<0.05).LSD1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34.7±2.6)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为34.8%,LSD1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46.8±3.5)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为6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43.9±2.5)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为45.3%,LSD1阴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为(30.2±3.2)个月,2年总体生存率为2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D1在低分化胃癌、较晚TNM分期的胃癌组织中及有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显著提高,而E-钙黏蛋白显著降低;2种蛋白的表达均为影响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且LSD1与E-低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阳性表达LSD1及阴性表达E-钙黏蛋白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吴红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有效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该院采取腹腔镜切除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0例,按照研究对象的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并使用电脑程序随机分组,分成FTS组和对照组.观察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病案号、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诊断、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名称、出院时间、并发症、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使用患者综合满意度调查量表测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的患者的住院费用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且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FTS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患者的生理、心理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心理护理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情绪;FTS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一系列的措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将FTS应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变短、住院费用更低,安全可行,疗效显著.
作者:马菊花;李劲芸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一种适用于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且经济的动物手术.方法 比较多种动物阑尾切除术手术模型,反复摸索总结经验,探索大鼠阑尾切除术动物手术模型用于外科实习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方式.结果 经临床教学证实,大鼠阑尾切除术模型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动物手术模型,可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结论 本实验适用于外科实习基本技能教学,但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实习生行技能提高训练或用于临床技能考核.
作者:王洪波;郭轶;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将产科分娩产妇2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132例行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9例;观察组132例行循证护理模式,其中自然分娩81例,剖宫产51例.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2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状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
作者:李玉琼;王秀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白细胞介素 (IL)-17受细菌生物膜影响引起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肺泡灌洗液标本261例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分别检测健康人群、生物膜细菌感染人群及非生物膜细菌感染人群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的Th17细胞表达率和IL-17细胞因子,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生物膜感染人群肺泡灌洗液中Th17细胞表达率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与非生物膜感染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2组外周血与健康人群外周血的Th17细胞表达率及IL-17细胞因子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菌生物膜可以刺激机体感染局部Th17细胞表达水平和IL-17细胞因子水平升高,而并未引起全身免疫反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景阳;王宇娟;刘晖;张文;杨晓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ProGRP诊断SCLC的相关文献.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曲线),合并诊断效应量并对ProGRP诊断SCLC的准确性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24篇;合并敏感性(SEN)为0.77,95%CI为0.72~0.82;特异性(SPE)为0.95,95%CI为0.93~0.97;诊断比值比(DOR)为66.3,95%CI为38.5~114.1;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95%CI为0.91~0.95;Q指数为0.86.亚组分析表明,国外ProGRP诊断肺癌的SEN、合并的阳性似然比(PLR)、DOR和AUC均高于国内报道.ELISA检测法的SEN、SPE、PLR、DOR和AUC优于(电)化学发光法.纳入文献有异质性,无阈值效应和发表偏倚.结论 ProGRP诊断SCLC具有较高的SEN和SPE,但存在异质性,还需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以更准确地评价其临床价值.
作者:张磊;甄乾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海南省三亚地区24例唐氏综合征(DS)活产婴儿的临床合并症及相关发病因素,为DS三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亚市人民医院及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24例DS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新生儿经产科医师详细体检,对临床疑似DS的新生儿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确诊,并分析DS患儿及其产妇的临床特征.结果 24例DS患儿均为三体型,男占75.00%,女占25.00%;患儿以第1、第2胎者居多,共占83.33%;患儿合并有脏器畸形者占62.50%;24例DS患儿的产妇中位年龄为29.83岁;除1例产妇孕前曾接受唐氏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外,其余23例均未接受产前唐氏筛查或产前诊断.结论 DS患儿多数合并重要脏器畸形;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是避免DS患儿出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玉丰;田秀娟;唐青蓝;李志霞;代霁虹;邢晓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动态监测过程中,对比经皮胆红素(TcB)值和血液胆红素(TsB)值,为临床通过新生儿TcB值评估黄疸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15年1-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住院新生儿在入院时、光疗8~10 h后及光疗48 h后分别进行TcB检测.在TcB检测的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TsB检测.结果 入院时、光疗8~10 h后及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均有显著相关性(r=0.886、0.717、0.867,P<0.05),其中入院时和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相关性好;对TcB值与TsB值进行t检验发现,入院时和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t=1.6,P=0.115),而光疗8~10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1,P<0.05).结论 光疗前与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光疗8~10 h后的TcB值与TsB值则存在较大差异,此时的TcB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胆红素水平.
作者:杨文青;詹玉;聂睿;姚斌;王建辉;余加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病毒抗原临床研究的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2 162例,采取直接免疫荧光法对7项呼吸道病毒实施抗原检测,其中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及副流感病毒3型,分析比较本研究中所有婴幼儿7项呼吸道病毒感染检出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情况.结果 检测出阳性标本575例,总检出率为26.6%,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感染的婴幼儿患者,男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的婴幼儿中男56例(占总例数的2.59%)与女34例(占总例数的1.57%),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37).不同年龄段受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季度婴幼儿7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合计检出率分别为34.43%、35.13%,远高于第2季度的8.35%和第3季度的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诊断表明,急性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与性别关系不大,但与婴幼儿的年龄及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该法可为临床针对性用药提供有效依据,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大大提高诊治疗效,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伟兰;陈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