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胆红素检测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中的研究

杨文青;詹玉;聂睿;姚斌;王建辉;余加林

关键词:黄疸, 血液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 新生儿
摘要:目的 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动态监测过程中,对比经皮胆红素(TcB)值和血液胆红素(TsB)值,为临床通过新生儿TcB值评估黄疸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15年1-10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断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性溶血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住院新生儿在入院时、光疗8~10 h后及光疗48 h后分别进行TcB检测.在TcB检测的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TsB检测.结果 入院时、光疗8~10 h后及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均有显著相关性(r=0.886、0.717、0.867,P<0.05),其中入院时和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相关性好;对TcB值与TsB值进行t检验发现,入院时和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t=1.6,P=0.115),而光疗8~10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1,P<0.05).结论 光疗前与光疗48 h后的TcB值与TsB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光疗8~10 h后的TcB值与TsB值则存在较大差异,此时的TcB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的胆红素水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治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218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患者10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109例实施护理干预.于护理前后给予患者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临床症状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2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均显著增加,临床症状积分(胃灼烧、反酸、口苦、胸痛)、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角色限制评分、躯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情感角色限制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胃灼烧、反酸、口苦、胸痛)、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胃灼烧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口苦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均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莫阔;王秀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162例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抗原的诊断意义

    目的 通过对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分析评价病毒抗原临床研究的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婴幼儿患者2 162例,采取直接免疫荧光法对7项呼吸道病毒实施抗原检测,其中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及副流感病毒3型,分析比较本研究中所有婴幼儿7项呼吸道病毒感染检出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及季节的关系情况.结果 检测出阳性标本575例,总检出率为26.6%,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B型、副流感病毒1型、副流感病毒2型感染的婴幼儿患者,男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副流感病毒3型感染的婴幼儿中男56例(占总例数的2.59%)与女34例(占总例数的1.57%),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37).不同年龄段受病毒感染的总阳性率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季度婴幼儿7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合计检出率分别为34.43%、35.13%,远高于第2季度的8.35%和第3季度的9.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诊断表明,急性呼吸道的病毒感染与性别关系不大,但与婴幼儿的年龄及季节具有一定相关性;该法可为临床针对性用药提供有效依据,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大大提高诊治疗效,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伟兰;陈亚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表达水平对颅内肿瘤切除术预后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水平对颅内肿瘤切除术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该院行颅内肿瘤切除术的颅内肿瘤患者69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患者2年,依据生存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年生存时间组(短生存时间组)和>2年生存时间组(长生存时间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测定和比较2组患者血清、肿瘤和癌旁组织中XIAP的表达水平.结果 短生存时间组患者血清中XIAP水平为(82.56±16.76)ng/L,显著高于长生存时间组的(46.21±8.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生存时间组患者肿瘤组织中XIA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短生存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IA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癌旁组织XIAP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XIAP水平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类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者的XIAP水平均高于≤5 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IAP表达水平越低的患者,颅内肿瘤切除术预后越好,患者生存时间越长.

    作者:杨彪;李柏成;张正保;张彪;覃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miRNA-155靶向调控MMP-9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微小RNA-155(miRNA-155)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肝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采用miRNA-155抑制剂(miRNA-155 inhibitor)、miRNA-155类似物(miRNA-155 mimic)及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处理肝星状细胞-T6 (HSC-T6)细胞株,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miRNA-155、β-catenin及MMP-9的表达;采用荧光素酶标记法检测MMP-9与miRNA-155相互作用的靶位点,探讨miRNA-155表达变化与MMP-9和肝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MMP-9在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内表达显著上升,为正常大鼠的(8.51±0.30)倍;miRNA-155是与MMP-9相关的靶向miRNA分子,其表达升高能显著降低MMP-9的表达;在使用Wnt通路抑制剂后,miRNA-155和MMP-9的表达量显著降低.通过荧光素报告基因标记法发现,miRNA-155与MMP-9的3-UTR靶向结合.结论 miRNA-155是一种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miRNA分子,它可以通过影响MMP-9的表达来调节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李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CCK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在胆囊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实施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87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瘦素(Leptin)与CCK水平、胆囊收缩功能、胆总管宽度及脂肪泻发生率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水平、胆总管宽度、脂肪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Leptin、CCK、小剩余容积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容积、胆囊收缩指数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良性病变安全可靠,可有效降低CCK水平,保留完整的胆囊功能.

    作者:曲瑞新;吴瑶强;姜峰;魏传飞;陈大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2.37±3.84)分、(8.11±2.55)分和(5.67±1.32)分,对照组同期治疗后7、14、21 d时患者NIHSS评分为(20.57±6.43)分、(17.08±5.66)分和(14.54±4.44)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9.14、13.48,P<0.05);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P<0.05).结论 在治疗期间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后,大部分患者NIHSS评分能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较护理前得到显著改善,心血管事件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郭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4项指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联

    目的 对血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认知功能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PD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者82例作为健康组,均进行分血浆UA、IL-2、IL-6及TNF-α测定, 并比较分析2组患者各项指标的表达及其和认知功能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的UA水平、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IL-2、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的UA、IL-2、IL-6、TNF-α水平及MoCA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IL-6、TNF-α和MoCA评分存在关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与MoCA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低表达和IL-6、TNF-α高表达与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性,可基于有关指标测定基础上进行预测.

    作者:罗旺胜;朱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血清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性收录肥胖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n=30)和二甲双胍组(n=30).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后3月检测血清vaspin水平、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稳态模型IR指数(HOMA-IR)、血糖曲线下面积(PGAUC)和vaspin水平显著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I30/△G30水平显著上升.组间比较可见,西格列汀组患者HOMA-IR和vaspin水平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而HOMA-β水平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西格列汀干预与△HOMA-IR和△vaspin呈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结论 西格列汀干预治疗可能通过降低血清vaspin水平进而改善肥胖T2DM患者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

    作者:刘春燕;白宁;张晓乐;李小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结核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CT)后处理技术的应用,分析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特点.方法 选择该院经临床证实的支气管结核患者85例,全部先进行常规胸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然后在AW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后在PACS工作站上分析总结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特点.结果 共发现支气管病变153处:右主支气管15处,右肺上叶24处,右肺中间段支气管14处,右肺中叶21处,右肺下叶8处;左主支气管18处,左肺上叶43处(其中舌叶13处),左肺下叶10处.单发27例,多发58例.管壁不规则增厚113处(占73.9%),均匀性增厚40处(占26.1%).结论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显示支气管结核病变优势显著,可为临床诊治支气管结核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作者:舒伟强;吕圣秀;李春华;杨长萍;戴欣;王惠秋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HbA1C、mALB与血脂代谢的临床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清蛋白与血脂代谢的临床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参照患者的24 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成临床蛋白尿(CAU)组、微量清蛋白尿(MAU)组、正常蛋白尿(NAU)组;参照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同期收集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每组患者肾功能[血清肌酐(Cr)、血清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清蛋白(mALB)、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结果 研究组FPG、Cr、BUN、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U组FPG、Cr、BUN、TG、TC、LDL-C、HbA1C水平分别低于MAU组、CAU组,HDL-C水平高于MAU组、CA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FPG、Cr、BUN、TG、TC、LDL-C、HbA1C水平分别低于Ⅱ组、Ⅲ组,HDL-C水平高于Ⅱ组、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HbA1C、mALB、血脂指标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其可反应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

    作者:贾延伟;杨勇;曹伟;王冰莹;杜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效果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BN)患儿检测肝、肾功能及心肌酶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6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2 325例,依据血清总胆红素(TSB)结果分为3组:中重度黄疸组、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分别收集并比较血清肌钙蛋白T(TnT)、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酐(Cr)、尿素(U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蛋白(TP)和清蛋白(ALB)的测量结果.结果 中重度黄疸组的TnT、AST和GGT结果均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黄疸组的 MYO、Cr和Ur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N能够造成心肌损伤,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对HBN患儿应尽早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其对心肌、肝脏及肾脏损伤的风险.

    作者:梁健伟;周玮;李万莎;闪全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恒温扩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恒温扩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合格痰标本94例,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病原体,痰涂片抗酸染色、RNA恒温扩增,静脉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42例标本通过恒温扩增芯片法检测到病原体,阳性率44.7%.主要病原体为流感嗜血杆菌(13株)、肺炎链球菌(10株)、铜绿假单胞菌(9株)、结核分枝杆菌(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7株)、大肠埃希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1株)、衣原体(1株),未检测到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结论 恒温扩增芯片法操作简便、快速,可同时检测12种病原体并可筛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mecA基因.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显著高于传统细菌培养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显著优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和涂片抗酸染色.该技术有利于下呼吸道感染的快速诊断和及时地针对性治疗.

    作者:刘志远;潘健;张婷菊;齐杰;王蕾;刘贵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微波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技术(MWA)治疗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病理学证实为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68例行超声引导MWA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甲状腺功能、结节消融区体积及体积缩小率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8例患者(75枚结节)均顺利完成超声下MWA治疗,患者术后均无出现永久性声音嘶哑,所有病灶均达到完全灭活.在术后半年随访中,患者无复发.患者术后1、3、6个月甲状结节肿缩小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结节体积、甲状腺结节大直径术后6个月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3、6个月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无显著并发症,安全可靠,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佳利;李娟;邹晓攀;白斗;郭道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2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合并症及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海南省三亚地区24例唐氏综合征(DS)活产婴儿的临床合并症及相关发病因素,为DS三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三亚市人民医院及三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分娩的24例DS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新生儿经产科医师详细体检,对临床疑似DS的新生儿通过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确诊,并分析DS患儿及其产妇的临床特征.结果 24例DS患儿均为三体型,男占75.00%,女占25.00%;患儿以第1、第2胎者居多,共占83.33%;患儿合并有脏器畸形者占62.50%;24例DS患儿的产妇中位年龄为29.83岁;除1例产妇孕前曾接受唐氏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外,其余23例均未接受产前唐氏筛查或产前诊断.结论 DS患儿多数合并重要脏器畸形;加强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是避免DS患儿出生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玉丰;田秀娟;唐青蓝;李志霞;代霁虹;邢晓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术后昼夜眼压变化

    目的 比较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前、后24 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APACG患者80例(8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的PEGS,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的PEGS.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6.40±1.20)mm Hg、峰值眼压(18.95±2.89)mm Hg、眼压波动值(2.85±2.60)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86±1.28)mm Hg、峰值眼压(19.65±2.88)mm Hg、眼压波动值(3.26±2.61)mm Hg.2组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2种方式行房角分离手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

    作者: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方案的研究

    目的 临床微生物检验实习带教要从实验室安全、培养全面质量控制意识、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临床综合能力、加强多元化带教方式等方面进行,以增强实习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作者:陈中举;黄敏;孙自镛;管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降低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全切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因子宫内膜癌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纽曼系统模式进行护理.通过一系列量表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术前后、出院时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在术前后和出院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中的恐怖、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纽曼系统护理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命质量和家庭辛福感.

    作者:王晶;吴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大鼠阑尾切除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一种适用于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且经济的动物手术.方法 比较多种动物阑尾切除术手术模型,反复摸索总结经验,探索大鼠阑尾切除术动物手术模型用于外科实习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教学方式.结果 经临床教学证实,大鼠阑尾切除术模型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动物手术模型,可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结论 本实验适用于外科实习基本技能教学,但更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实习生行技能提高训练或用于临床技能考核.

    作者:王洪波;郭轶;王志刚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混合牙列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混合牙列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方法 评估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牙科就诊的162例6~12岁儿童混合牙列期咬合关系,并对早期矫治需求进行评估.结果 25.9%的儿童上颌前牙排列良好,且女童显著多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重度拥挤和重度间隙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11.7%;有56例(占34.6%)儿童下颌前牙排列良好;下颌弓牙列重度拥挤发生率14.2%,女童显著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隙发生率1.9%,男童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覆发生率为65.4%,覆盖异常率为64.8%;咬合异常占比35.8%,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占比43.2%;存在单一研究对象需求多种治疗,需要活动矫治器的例数占19.8%、习惯矫正器占24.7%、2×4技术(单牙弓)占11.7%、2×4技术(双牙弓)占14.8%.结论 轻度深覆盖和前牙旋转是较为频繁的咬合异常,这2种异常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会增加牙齿创伤的可能性;某些个体还需要接受多种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拔牙、佩戴矫治器或者防护牙托、2×4技术、扩展牙弓、间隙保持、接受定期检查和心理疏导.

    作者:于四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相关代谢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肝功能、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服用利培酮治疗前及8周后分别采血检测患者血脂、心肌酶、同型半胱氨酸、肝功能、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患者经利培酮治疗8周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较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型半胱氨酸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水平降低.结论 服用利培酮需监测血脂、心肌酶、肝功能、肾功能相关指标.

    作者:汪国琴;易筱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