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胆红素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潘杰锋;丁嘉宝;李豫颖

关键词:冠心病, 血清胆红素,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对167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清胆红素的检测,观察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空腹12h后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并采用jin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偏低.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与冠心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能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皮素-1对大鼠肾下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肾损伤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对大鼠肾下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肾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5h组、缺血5h分别再灌注2、4、8、12h组,每组7只.检测血清及肾组织匀浆内皮素-1和血浆BUN、CR水平,采用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及下肢肌肉形态学变化.结果:缺血及再灌注各组大鼠血清、肾组织匀浆ET-1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1水平在I/R 4h组达到高,随后下降;各组大鼠血浆BUN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R4h组达到高,随后下降;各组间血浆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R 4h组肾组织电镜可见肾小管核形不规则,异染色质团块边集,线粒体空泡变,内质网扩张.I/R4h组下肢肌肉组织电镜可见线粒体空泡变,肌膜不平整,肌节排列不齐.结论:大鼠肾下腹主动脉阻断再灌注可造成肾功能损伤,与缺血再灌注所激发的自由基、炎症反应、细胞内钙超载导致ET-1合成及释放增多有关.

    作者:慈红波;戈小虎;刘杰;管圣;胡汉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机制及研究现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体,在适宜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机制的研究是当今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但是其确切机制尚无定论.现将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机制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吴向坤;慕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实习学生心理分析及对策初探

    针对当前实习生中存在的问题做认真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对策予以改进,使实习生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显著提高,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小玲;王辉明;陈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临床应用易拉盖药物配制前是否消毒探讨

    基础护理学规定,输液瓶塞消毒应先用2%碘酊棉签消毒,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签消毒瓶塞1次,才能达到消毒目的[1].在临床输液工作过程中,为达到消毒目的,此操作规范是必不可少的.2003年国家药典明确确定,输液瓶应为易拉盖式.消毒棉签只可使用单面、一次性.只可对患者皮肤等有菌区域进行消毒,不应对刚启易拉盖的药物瓶塞表面等无菌区域进行消毒[2].

    作者:高岑;吴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膨胀海绵在鼻腔手术填塞止血治疗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膨胀海绵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膨胀海绵材料对96例患者(膨胀海绵组)进行鼻腔填塞,另用凡士林对90例患者(凡士林组)进行鼻腔填塞.比较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止血效果.结果:两组的局部疼痛、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止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膨胀海绵材料在鼻腔填塞中的疗效肯定,安全有效,通过适当护理,减少了鼻部手术后患者的痛苦.

    作者:古力扎;吴鹏飞;罗学英;郭建红;李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

    对目前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过程等方面进行了陈述,提出护理人员要意识到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在其职责范畴内,在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要发挥服务对象的主体作用,要注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以提高健康教育的效能.

    作者:刘新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AMI能迅速可靠地达到心肌再灌注的目的,已成为治疗S-T段抬高型AMI的首选疗法[1].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快速和充分开通可以挽救严重缺血或濒临坏死的心肌,限制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2].我院自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为23例AMI患者进行直接PCI,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及预防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以及其他重症脑病患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治疗方法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病人经综合治疗后,存活11例;6例死于脑疝;6例经治疗无效,死于肺水肿;7例死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死亡率为63.33%.结论:①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先兆;②尽早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尤其是正压通气,改善通气和提高氧合;③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在纠正缺氧的前提下,保持轻度过度通气,改善脑血流,降低颅内压,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肺保护性策略有所不同;④NPE一旦发生,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除了强心、利尿、扩血管以外,早期、大剂量、短疗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细胞缺氧的耐受力,减低肺泡膜的通透性,有助于水肿液的吸收和消退;⑤应用乌司他丁,可减轻脑水肿和肺水肿.

    作者:雷利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直肠癌误诊的探讨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来我院确诊的直肠癌患者大多数已属于中晚期.由于人们对直肠癌临床特点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忽视直肠指诊,导致很多患者在各级医院被误诊、误治.我院自2001年12月~2004年9月共收治直肠癌79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61例曾有误诊,误诊率77.2%.为降低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对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面作一探讨.

    作者:潘玉荣;李志刚;黄桂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对16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颏前徙术矫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于术护理.方法: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评估及密切观察,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确保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及鼻饲的护理,重视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加强健康教育.结果:16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护理并发症.结论:做好OSAS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可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梅;王慧;杨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汉族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对180例汉族IGT患者及180例汉族正常对照,均测定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以稳态模式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结果:IGT患者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以HOMA-IR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TG进入方程.结论:IGT患者具有较高的IR水平,影响其IR水平主要的因素是:BMI和TG.

    作者:苏向辉;孙侃;常向云;陈卫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妇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分析38例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围手术期控制血糖的方法.结果:术中、术后血糖浓度控制在7.0~8.0 mmol/L.伤口期愈合36例,愈合率为94.7%;伤口感染期愈合2例,愈合率5.3%;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妇科手术患者合并糖尿病时,围手术期将血糖浓度控制在8mmol/L以下,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李文胜;黄守芬;赵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温冷双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例

    自1981年Sokol等报告1例兼有温冷双抗体的自身免疫性贫血(AIHA)以来,国内外相继有类似报导.其血清学检查患者既有抗红细胞的温抗体又有冷凝集素[1].现将笔者遇到1例AIHA报告如下.

    作者:邱芬;古力巴哈提;邹含;迪丽娜尔;文新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传染病学临床见习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起点,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传染病工作的临床教师,如何去帮助一名刚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掌握好临床知识,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临床医生,结合十余年临床带教工作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季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学生体质指数分布及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指数(BMI)分布情况,并分析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以石河子大学1~4年级2 016名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实地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后,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体质指数分布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1.3%;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每天长期静坐、专业、年级和独生子女.结论:被调查人群的BMI分布多数居于正常范围,可以就超重/肥胖的主要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王艳;王文;王桂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36例胆管梗阻内镜治疗的效果评价

    自2002年8月~2007年6月,我院的36例胆管梗阻患者采取胆管内支架引流,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良性胆管梗阻10例,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6~85岁,平均65.5岁,全部病例因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经超声、CT、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明确诊断良性胆管梗阻.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部分患者伴发热,诊断为胆总管多发或巨大结石7例,良性胆管狭窄3例(2例为胆道损伤性狭窄,1例为硬化性胆管炎致胆总管狭窄),本组10例全部置入塑料支架.恶性胆管梗阻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44~79岁,平均61.5岁.突出症状为黄疸,术前血清胆红素102~635 μmol/L,包括胆总管癌12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壶腹周围癌4例,胰腺癌4例,转移癌压迫胆管1例,本组26例置入塑料支架18例,金属支架8例.恶性肿瘤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或拒绝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张戈;杨成俊;陈国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民族院校医学专业开展学导式教学的体会

    目前,医学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地向前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教材内容的深度也日益加深,使我们现有的教材内容与学时、教学质量与师资、教学手段与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势,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启发式教学,已势在必行[1,2].

    作者:袁东亚;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为特征,以异常子宫出血和继发性痛经为主要临床表现.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困难,易被忽略,常见于重度痛经、月经不调的经产妇.本文就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及病因学作一综述.

    作者:张祖娟;王英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金纳多治疗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

    目的:探讨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对脑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动脉供血不足病人140例,分为两组,即金纳多组与对照组.金纳多组74例,对照组66例.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进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金纳多组用药后在改善脑供血不足症状方面,显著有效率为79.73%(59人),有效率为10.81%(8人),无效率9.46,总有效率90.54%;对照组显著有效率为25.76%(17人),有效率37.88%(25人);无效率36.36%(24人),总有效率63.64%.②金纳多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血浆粘度也降低(P<0.05);对照组血粘度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改善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对照组能够缓解脑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对血粘度无明显改善.

    作者:黄刚;吴萍;蒋丽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ICC置管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进入中心静脉的技术+[1],较以往应用的中心静脉穿刺(如锁骨上、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等)具有可视性、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适用于需长期输液、外周血管条件差、尤其是反复输入刺激性较大药物以及肠外营养的患者.PICC置管术在内地已经广泛开展,在本地区近几年才开始应用,因价格较贵,所以使用的范围较小,但也逐渐被一些肿瘤、需胃肠外营养的患者所接受,它可以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道,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提供了便利,同时减轻了反复穿刺的痛苦.但在置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如下,以便更好地开展PICC.

    作者:李荣;梁郁香;柴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