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云;李校天;郭永泽;吉丽;尹燕;李丽;杨俊超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将其分为糖尿病足组105例、糖尿病组84例,并选择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各临床指标,并比较不同分级糖尿病足患者RBP、hs-CRP水平.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肌酐(Cr)、尿酸(UA)、RB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糖尿病足组患者FBG、HbA1c、HOMA-IR、Cr、UA、RB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P<0.05);对于糖尿病足患者,Wagner分级Ⅱ~Ⅲ级患者血清RBP、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Ⅰ级(P<0.05),而Ⅳ~Ⅴ级患者血清RBP、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Ⅲ级(P<0.05),各级Wagner分级患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痛组患者血清RBP、hs-CRP水平与患者FBG、HbA1c、HOMA-IR、Cr、UA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RBP、hs-CRP水平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出现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糖尿病足分级明显相关,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若飞;陈伟;田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综合分析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效果,为治疗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痊愈时间、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评分.结果 140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之后在CT引导下组织切割针经皮刺入到病灶内,140例患者中有138例确诊,阳性率为98.57%(138/140);试验组平均痊愈时间为(2.55±1.02)d,对照组平均痊愈时间为(4.11±0.26)d,试验组平均痊愈时间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93.88±2.22)分,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为(81.14±2.36)分,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评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均不是特别严重,经过综合性护理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全复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和缩短平均痊愈时间.
作者:杨永革;王燕文;冯剑秋;阚丽娜;王仁贵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改进艾滋病质控物颜色与检测的血清标本难用肉眼分辨而导致的加错、漏加或者量不足的问题.方法 研制了0.5、4.0 NCU/mL两种浓度的经染色剂改进的艾滋病质控物,使用Bio-Rad和北京万泰艾滋病诊断试剂盒对其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结果 染色质控物与未染色质控同时采用两种试剂检测t值分别为1.306、1.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连续检测不同浓度的质控物20次,检测的CV分别为11.8%、10.7%;使用两种不同的试剂检测不同浓度的染色质控物20 d,检测的CV分别为11.5%、9.8%.结论 通过柠檬黄染色并未影响艾滋病质控物的性能,并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可以稳定地使用,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谨;杨茹;付荣;凌青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和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5例冠状动脉造影血管正常、不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帧数、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血流帧数进行比较,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帧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心电图碎裂QRS波患者与无碎裂QRS波患者的血管造影的TIMI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电图QRS波的发生有关,与其他的变量没有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心电图碎裂QRS波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冠状动脉慢血流具有一定的预测、诊治价值.
作者:刘敏;贾凯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腹膜假性黏液腺瘤(PMP)是一种发生在腹膜壁层、大网膜及肠壁浆膜面的肿瘤,2010年WHO将其归为既可以是低度恶变性也可以是高度恶变性的肿瘤,以大量胶冻状腹腔积液为特征,其发病率约为2/1 000 000[1].在2016年我国公布的《中国罕见病参考目录》中,PMP位于147种罕见病中的第144位,本院于2016年1月收治了1例PMP患者,为了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诊治PMP,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云;李校天;郭永泽;吉丽;尹燕;李丽;杨俊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远程胎儿监护对监测孕产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提高保健质量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确诊妊娠晚期高危孕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远程组和常规组,远程组采用远程胎儿监护系统监测,常规组行常规产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无应激试验(NST)检出异常率,妊娠期不良心理状况、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远程组患者胎动异常、胎心异常及NST检出异常率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2周后,远程组患者HA-MA、SDS评分均较常规组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阴道顺产、胎头吸引、产钳助产、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组围生儿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远程胎儿监护在高危孕妇中监测能提高妊娠期不良事件检出率,降低妊娠期孕妇不良心理,降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芳芳;王秀云;黄丽萍;孙玉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老年患者伴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对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DM)组46例和合并亚临床甲减组(DM+SCH)组5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生化指标、血管并发症情况,分析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外周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痛程、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SCH组在总胆固醇(TC)、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24 h尿蛋白水平及动脉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DM组(P<0.05);Logistic分析提示高TC、高TSH、高TGAb、高24 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TC、高TSH、高TGAb、高24 h尿蛋白是糖尿病伴发亚临床甲减老年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增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应及时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杨颖博;田小燕;黄一茜;李剑;李辉;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院前护理干预对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院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to-B)时间、进门-球囊扩张(D-to-B)时间、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FMC-to-B及D-to-B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93±26)min vs.(123±29)min,(25±9)min vs.(104士23)min,t=4.319、5.495,P<0.05],术后第2天、术后4周、术后24周,研究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缩短区域化协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MC-to-B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家鹭;张小菊;陈玉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激素(E2)联合诊断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接受人工授精的不孕患者178例,根据获取卵泡的数目将患者分为卵巢正常反应组和卵巢低反应组,对比两组间卵巢储备参数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基础雌二醇(bE2)、基础促卵泡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bFSH/bLH、AMH以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卵巢反应性并分析各个指标ROC曲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孕年限、bE2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低反应组患者的年龄、bFSH/bLH、bFSH水平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正常反应组AMH、AFC、获卵数高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2、bFSH、bFSH/bLH、AMH以及联合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57±0.04、0.64±0.11、0.71±0.08、0.82士0.15、0.92±0.12,除bE2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AUC值均大于参考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分别为52.61%、64.34%、68.43%、81.64%,灵敏度分别为57.93%、61.77%、77.68%、87.25%、92.79%.结论 AMH、FSH、LH、E2联合检测在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曼;温冬梅;王伟佳;徐胜男;赵晋;钟婉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多种耐药基因的方法,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用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6种耐药基因,并统计分析82例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与相应抗生素的关联,比对耐药基因检出率及抗生素耐药率对应情况.结果 多重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灵敏性高、稳定性强;可尽早、快速、高效地指导临床用药.结论 多重PCR可以同时检测鲍曼不动杆菌6种耐药基因,并及时、高效地指导临床用药,有效治疗感染,控制医院内感染.
作者:王江元;卢念红;王子浔;艾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颈内静脉置管术与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诊治的消化系肿瘤患者1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85例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为对照组,85例患者采用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更换敷料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局部血肿、气胸、静脉炎、置管后血栓、穿刺口渗漏、误穿动脉、异位)发生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与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均是治疗消化系肿瘤的有效方法,其中改良式锁骨下静脉置管术效果更佳,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疼痛轻、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作者:邹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经临床确诊后进行治疗的122例SLE患者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根据就诊顺序编号并按单双号分成两组.对照组(单号)61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双号)61例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满意度为75.41%,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SLE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临床疗效有协同促进作用,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患者满意度较高,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
作者:王堂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曲霉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绝对数>0.5×109/L,简称非粒缺)患者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怀疑IA的206例非粒缺患者定量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水平,将检测结果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参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真菌病研究组标准、美国抗感染学会指南,将临床病例分为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和非IA组;并分析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临床高危IA非粒缺患者206例,其中GM试验阳性93例,灵敏度89%,特异度83%,阳性预测值86%,阴性预测值91%,约登指数为0.72,诊断符合率78%;各组肺泡灌洗液GM水平均高于血清GM水平,肺泡灌洗液GM阳性率亦高于血清GM阳性率;确诊组+临床诊断组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2.结论 GM对IA的非粒缺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样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邓劲;吴思颖;康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在麻风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麻风溃疡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匹配麻风病未合并溃疡的患者57例作为对照组及体检健康者68例为健康人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治疗前(或入组时)、治疗后4周(对照组和健康人组为入组后4周)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的CD4+ CD25+ Foxp3+ 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 试验组在治疗后4周的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试验组的CD4+ CD25+Foxp3+ Treg比例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和健康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复杂性溃疡的麻风患者其外周血的CD4+ CD25+ Foxp3+Treg比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显著高于合并单纯性溃疡的麻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CD25+ Foxp3+Treg的表达失衡可能参与了麻风溃疡的发生、发展.
作者:游勇;伍爱金;李俊勇;伍援进;刘石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75例,提取外周血DNA,建立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与Sanger测序法对比验证,检测该地区丙型肝炎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 Tetra-primer ARMS PCR检测体系成功建立,与Sanger测序法的符合率100%,rs12979860基因的C/C型、C/T型和T/T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6.5%、12.0%、1.5%.在C/C型组与C/T或T/T型组中,年龄分布、性别分布、HCV基因1b型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肝硬化比例和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T或T/T组中肝硬化比例较高,在C/C组中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较高.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Tetra-primer ARMS PCR技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快速有效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对于丙型肝炎患者IL-28B 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基因分型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树朋;戴锴;乔斌;童永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叶酸及日光浴对老年H型高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入选老年轻中度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干预组、联合组3组.对照组给予高血压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叶酸片5 mg/d;联合组在常规降压治疗和口服叶酸片5mg/d的基础上,每天日光浴30 min;3组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清Hcy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2周后3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和联合组的血清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Hcy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后3个组相比较,联合组血压和血清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上口服叶酸及适量日光浴可显著降低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清Hcy水平,日光浴对H型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作者:钟剑文;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区婉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AT)检测沙眼衣原体mR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质粒D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通过SAT和PCR检测尿液或生殖道分泌物标本789例,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的标本采用巢式PCR扩增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omp1)基因验证.结果 759例(96.2%)标本SAT和PCR结果一致(Kappa=0.64).SAT和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T方法检出的阳性率更高.30例不一致标本通过巢式PCR扩增外膜蛋白验证,14例与SAT检测mRNA相符,16例与PCR检测质粒DNA相符.以两种检测结果一致为“扩大标准”,SAT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和98.0%,PCR技术为71.4%和99.7%;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5.3%,男性和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T技术灵敏度高、特异度好、耗时短且无需昂贵设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茗月;熊礼宽;夏勇;肖克林;邵聪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内江地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床疑似手足口病6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疑似手足口病患儿发病1周内的疱疹液、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扩增,并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以及近2年流行时间的分布.结果 685例疑似手足口病中,肠道病毒阳性599例,检出率87.45%(599/685),其中EV71型、CoxA16型、肠道病毒其他型分别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16.53%(99/599)、12.35%(74/599)和71.12%(426/599).EV71与CoxA16型手足口病的患儿以0~<4岁儿童为主,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月与10-11月为该地2个发病高峰.结论 对内江地区类似手足口病症状的儿童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并治疗,有利于疫情控制及应对突发事件,是降低手足口病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袁翊;王娅梅;万小涛;黄波;钟晓明;钟方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股骨颈骨折患者负性心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COPD伴有股骨颈骨折的1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现恐惧、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的情况明显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花费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COPD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负性心理的出现及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程度.
作者:庄华敏;温慧敏;张适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青少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父母的心理成长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115例青少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基础资料调查量表、疾病不确定感的心理成长量表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疾病不确定感的心理成长得分(151.08±16.15)分,水平相对较低;对生活事件“重要性排序”的项目得分较高,而“应对意外事件”的项目得分较低;在职、无宗教信仰的患儿父母心理成长的水平较高(P<0.05);患儿父母采用正性应对方式的频率高、作用大.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儿父母采用正性应对方式,能够帮助其有效应对患儿病情的不可预测性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促进心理成长水平的提升.
作者:谭怡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