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青年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蒋梅香

关键词:医院青年, 人力资源管理, 少数民族, 合同工, 白碱滩, 职工, 职称, 员工, 学历, 女性, 男性, 劳务, 技校, 汉族, 工人, 干部, 大学, 初中
摘要:白碱滩医院有职工509人,35岁以下青年182人,占员工总数的36%,其中:干部132人、工人10人、劳务合同工40人;男性41人、女性141人;汉族147人、少数民族35人.35岁以下青年的职称和学历情况分别如下:副高2人、中级24人、助级77人、员级29人.大学24人、大专123人、中专24人、技校6人、高中3人、初中2人.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方法:34例患者均经多种抗组胺药物及钙剂、中药治疗,部分使用激素短期多次治疗.本文采取滋阴柔肝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4.1%.结论:滋阴柔肝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切合病机、疗效满意。

    作者:魏静;杜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留学生医学影像教学实践及体会

    随着我国与国外交流在教育事业上的不断深入,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也越来越多,留学生教学的研究成为各高校一个崭新的课题,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问题都具有极大的探索价值.我院自2002年开始,已经承担了多届来自巴基斯坦的医学留学生的教学任务.本文将我们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和设想提出来与大家商榷,希望能对留学生影像学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张国玲;赵新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能射频技术的发展,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外科,1999年美国FDA正式批准等离子射频消融汽化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CoblationNucleoplasty,CN)先后被用于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2002年美国实施了第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N[1].国内李展振[2]等也陆续报道了颈、腰椎间盘突出症CN初步临床应用结果,现就CN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康波;史晨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门诊处方前后干预的分析研究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用药情况,通过审核处方,实施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先随机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1月的处方共计11 615张,进行分析,找到处方缺陷,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然后再随机抽取2007年2月~5月的处方11 577张再次进行分析,后比对实施干预措施后的结果.同时,统计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前后,处方的质量有显著提高,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结论:由处方抽查发现不合理用药和处方书写问题,通过实行全面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彭曦;智勇刚;严琳;李芙蓉;樊莲莲;苏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背阔肌游离移植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游离移植皮瓣修复足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2000年3月~2008 年1 月, 收治四肢组织缺损22 例, 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22岁~45岁,中位年龄30岁.应用带血管、神经蒂的背阔肌游离皮瓣与胫后血管、神经吻合修复小腿远端及足部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皮瓣面积大为25cm×15cm,小11cm×9cm.结果:20例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术后血循环恢复良好,肌皮瓣顺利成活.2例延迟愈合,供区创面直接缝合67 例,部分缝合加植皮43 例.结论:背阔肌皮瓣的血管粗,切取范围大,耐磨损,可以修复小腿远端及足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曹城彰;杜新辉;陈凯;邹正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分泌学教学方法论

    对目前内分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应从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及改进教学手段五个部分进行提高.

    作者:孙侃;苏向辉;常向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胸部物理疗法在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疗法对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的心脏手术前后,应用胸部物理疗法.结果:手术前后运用胸部物理疗法可促进痰液的排除,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结论:胸部物理疗法可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刘莉;王子迎;刘蓉;宋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农牧团场医院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43例体会

    2004年以来我院共救治4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遇到有些患者因居住在农牧团场连队,距离医院远,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事件.体会到现场急救措施在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急救知识普及的一些思考,同时结合病例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小结石的诊断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泌尿系扫描对小结石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7例临床怀疑泌尿系小结石,而常规检查阴性的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及MIP三维重建.结果:367例患者均在平扫或多平面重建时明确了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对泌尿系小结石的诊断、定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治愈率.

    作者:吕新胜;朱光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人腹腔镜胆囊手术成功,无术后继发出血、脓肿、黄疸等并发症出现,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经过必要的术前准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及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对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强;崔刚;程全胜;邹盛海;阿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在手术前后的变化

    目的:应用超声对比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和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对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70条肢体)住院治疗的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行激光腔内闭合术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后6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功能是否有改善及改善的程度,并对比两种手术方法对深静脉瓣膜功能改善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深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激光腔内闭合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深静脉返流的改善无差异(P>0.05).股浅静脉和(月国)静脉的瓣膜功能通过手术均得到了改善(P<0.05),而两者在改善的程度上没有差异(P>0.05).结论:本组中证实两种手术方法都可以改善深静脉瓣膜功能,且改善程度没有差异.

    作者:任昊;张利;王英英;戈小虎;于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肥大手术气管插管麻醉的处理

    小儿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切除术,术中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分泌物、血液及脱落组织进入呼吸道,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麻醉诱导、手术中及手术后清醒拔管对麻醉管理具有特殊的要求,现将我院50例扁桃体增殖体肥大切除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郑明理;马军;顾丹心;胡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产妇及婴儿焦点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报道2106例产妇使用婴儿及产妇焦点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应以产妇及婴儿焦点问题进行专科观察记录与详细交班,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和病历书写质量,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作者:张玉霞;聂怡蝶;赵晨景;给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8例腰椎黄韧带损伤MSCT及MRI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分析MSCT和MRI在腰椎黄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怀疑腰椎黄韧带损伤18例,行MSCT和MRI扫描.结果:MSCT及MRI显示损伤、增厚的分别为7例和11例.结论:MSCT及MRI能够对腰椎黄韧带损伤做出有效诊断,通过对18例经治疗后证实的腰椎黄韧带损伤患者行MSCT和MRI检查分析,比较影像检查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光荣;吕新胜;姜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突发性耳聋103例治疗体会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低点,少数病人在3天以内,可伴有耳鸣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症状[1],其治疗效果与是否发生伴随症状及就诊时间密切相关.我科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3例(115耳)采用了综合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作者通过对103例(115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萍丽;刘戈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胸外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

    实习是临床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前的一个重要学习阶段.临床实习生需要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不同临床科室实习,要求实习生达到能根据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的目的,需要带教老师在实习带教过程中根据各自科室的特点和要求,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积极、灵活地把握实习带教过程,把带教融入相对繁忙的临床工作.

    作者:朱佳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室医护关系的现状与对策

    探讨手术室医护关系的现状,通过分析影响手术室医护关系的主要因素和产生医护关系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医护关系的方法及对策.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手术室医护关系,其协调发展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蔡跃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CR法和TP-ELISA法检测梅毒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巢式PCR法在血液样本梅毒检测中适用性.方法:运用常规及巢式PCR 扩增了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的DNA多聚酶I基因(DNA polymerase I,polA) 的特异性片段,与血清学方法比较,评价了两方法在诊断梅毒中的意义.结果:用PCR法和TP-ELISA检测89份拟诊为梅毒的血液标本,TP-ELISA方法与巢式polA(DNA polymerase I)PCR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巢式PCR敏感性高于常规PCR.结论:巢式polA(DNA polymerase I )PCR虽然具有高度敏感、特异等优点,但对全血、血清等标本要求较高,是否适合用于血液样本的检测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郭二兵;李新丽;帅金志;雷刚;白旭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肠镜诊治大肠息肉16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特点及结肠镜在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整理大肠息肉16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就诊原因、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病理学特点及内镜治疗情况.结果:便血是结肠息肉常见的就诊原因;直肠、乙状结肠是息肉的好发部位.结论:大肠息肉在内镜下摘除是安全、简单、痛苦小、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路欣;汤建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长期低剂量砷暴露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作用.方法:常规条件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用1μmol/L亚砷酸钠诱导>12周,对照组为同步培养的hBMSCs;48小时急性砷毒性实验检测抗砷性的产生;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抗砷细胞的增殖能力;X-gal法检测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应用RT-PCR检测Oct-4在抗砷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砷诱导的hBMSCs>12周,抗砷性产生;抗砷细胞不具有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能力;诱导至18周时细胞衰老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阳性率明显高于同步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Oct-4基因在第4代、砷诱导4周及同步对照第18代的hBMSCs中均有表达,但在砷诱导12周、15周后未检测到Oct-4的表达.结论:砷可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作者:冯丽娜;王一;李思源;慕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