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先松;戴京
本科对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换血治疗前用微柱凝胶不规则抗体筛检卡做不规则抗体筛检,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对患儿血清和患儿红细胞放散液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做不规则抗体鉴定,检出Rh IgG抗-E,证明该患儿为Rh(E)引起新儿溶血病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宽;颜利江;付怡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迅猛发展和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模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医学学术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新形势下医学学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提升给出了建议.
作者:王纳仕;陈锴;刘小平;李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不同呼吸末正压(PEEP)水平时急性呼吸窘迫征(ARDS)患者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管调节能力和肺部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中度和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16例,观察患者不同PEEP水平时经颅多普勒检查指标和肺部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 PEEP从(6.8±1.1)cm H2O调节到(15.3±2.0)cm H2O时,患者的氧合指数(PaO2/FiO2)从(172.5±98.5)升高至(339.6±1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PEEP调节前相比较,PEEP调节后患者的气道峰压(APP)、气道平台压(Pplat)显著升高(P<0.05);与PEEP调节前相比较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平均速度(Vm)、收缩期高峰值速度(Vps)、舒张期速度(Vd)、屏气指数(BHI)值与PEEP调节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较高的PEEP水平可以缓解ARDS患者的肺部症状、改善肺部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脑血管自我调节能力.
作者:蔡林再;王成存;谢五菊;陈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干式融浆机和水溶式融浆机融解冷沉淀及融解时间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至10月25日制备的冷沉淀血袋120袋,60袋冷沉淀血袋采用干式融浆机融解,另外60袋冷沉淀血袋采用水溶式融浆机融解,观察并记录两种不同融浆方式以及不同融浆时间对冷沉淀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活性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37℃条件下,水溶式融浆机融浆时间越长,融浆效果越好,报废例数越少.水溶式融浆机融浆时间越长,APTT时间也越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和FⅧ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但融浆时间对PT、TT及Fib无明显影响(P>0.05).融浆时间长短对采用干式融浆机融解的冷沉淀PT、TT和Fib等凝血因子无明显影响(P>0.05);但APTT随融浆时间增加而显著延长,VWF抗原和FⅧ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不同融解方式对冷沉淀凝血因子活性影响不大,为保证多种凝血因子生物活性,将融解时间控制在10~15 min较为理想,保证融浆效果也较好.
作者:钟万芬;唐小勇;孙凯;江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10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患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观察指标、自我管理及健康状况.结果 观察组血磷、尿素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清蛋白、血红蛋白、血钙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总得分(92.00±20.72)分、社会功能(68.60±14.50)分、生理机能(40.77±6.30)分、精力(80.30±18.22)分、总体健康(48.61±10.03)分、生理职能(40.50±7.40)分、情感职能(45.54±10.23)分、躯体疼痛(53.10±11.10)分、精神健康(89.60±15.20)分较对照组的自我管理总得分(78.20±19.55)分、社会功能(59.10±14.00)分、生理机能(25.11±5.60)分、精力(70.07±17.20)分、总体健康(41.20±9.60)分、生理职能(28.70±6.70)分、情感职能(29.30±9.40)分、躯体疼痛(43.80±10.10)分、精神健康(77.60±14.60)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脏病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血磷等相关指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健康状况.
作者:邓彩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凝血分析前关键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采血标本,用希森美康全自动凝血仪CA7000对比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空腹与餐后、溶血与非溶血、保存时间、输液时不同采血部位、采血量多少等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饮食、溶血、保存时间、采血部位、采血量等几个环节对APTT、PT、FIB都有显著影响,并造成检验结果误差.结论 凝血分析前的多个环节对凝血结果都存在显著影响,应高度重视.
作者:陈亚;余娟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家庭辅助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收治的146例CHD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分成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采取家庭辅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3%,对照组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家庭辅助干预应用于CHD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自我效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建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疗效及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肺炎患儿,按患儿编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8例,实施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治疗的肺炎患儿48例,作为常规组.于治疗7d后,将3组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17%(38/48),较观察组的93.75%(45/48)明显降低,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TNF-α、IFN-γ、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超声雾化吸入而言,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血清炎症因子与临床症状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蔡惠东;潘剑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IL-3-PE38KDEL基因转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HL60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脂质体将融合基因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转基因前后CIK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的变化,MTS法检测基因转染CIK细胞对HL60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变化,建立HL60裸鼠模型,给予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空质粒转染CIK细胞、未转染CIK细胞及生理盐水,观察其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脂质体成功将IL-3-PE38KDEL转染CIK细胞,转染前后CIK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无明显变化,转染后CIK细胞对HL60细胞的杀伤活性较空质粒转染CIK细胞及未转染CIK细胞明显提高,体内实验表明基因转染CIK细胞可明显抑制裸鼠皮下HL60细胞移植瘤的生长.结论 IL-3-PE38KDEL基因转染CIK细胞能够明显抑制体内外HL60细胞的生长,同时不影响CIK分泌细胞因子能力及细胞表型.
作者:沈燕;程诗迪;张萍;白凤霞;娄世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液体-固体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来评价目前临床所广泛应用的液体培养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准确性,进一步对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为临床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所用液体培养法已诊断为人型支原体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人型和解脲双重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的培养液,用准确性更高的液体-固体法进行传代培养,所得菌液再用PCR法扩增并测序,进一步鉴定菌种具体种属,并对比两次鉴定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临床上诊断为支原体属的61株菌液中,在该试验中仅23株确诊为支原体,25株为污染菌生长,13株为阴性.结论 仅用液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相关支原体感染情况,存在较高假阳性,应结合固体培养法以及分子测序方法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蒲清泉;吴文耀;杜丽;杨蜜;夏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DSOX和SOX两种方案对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30例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SOX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DSOX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控制率,以及两组患者发生Ⅰ~Ⅱ级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中位数为13.1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1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可达87.80%,对照组仅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85.1%,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以及口腔黏膜炎等,其中观察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SOX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胃癌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患者远期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更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邓玲慧;陆文斌;吴颉;金建华;金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胰管外置+腹腔双套管冲洗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均是保留幽门的PPPD.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行胰管外置+腹腔双套管冲洗的PPPD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手术时间(220.0±35.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87±92.36)mL,术后住院天数(15.01±6.2)d.(2)短期术后并发症:无病死情况发生,胃排空障碍1例,胰瘘1例、无胆漏、肠瘘,腹腔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1例切口脂肪液化伴感染.结论 胰管外置+腹腔双套管冲洗的PPPD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无重大并发症及病死情况发生,是安全的、可行的,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桂林;龚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胆碱酯酶(CHE)、D二聚体(D-D)在慢性丙型肝炎(HCV)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148例HCV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急性肝炎组34例、慢性肝炎组36例、重症肝炎组40例及肝硬化组38例,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SOD、CHE、D-D水平.结果 随着HCV组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HCV-DNA载量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血清SOD、CHE、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慢性肝炎组、重症肝炎组及肝硬化组血清血清SOD、CHE、D-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OD、CHE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下降,而D-D随着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P<0.05).经Person相关分析,SOD、CHE与TBil、HCV-DNA呈负相关(P<0.05),D-D与TBil、HCV-DNA呈正相关(P<0.05).结论 检测HCV患者血清SOD、CHE、D-D水平对分析HCV病理机制及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萍;毛继明;汪浩;颜雪莹;王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量分为少量出血组(n=38),中量出血组(n=42),大量出血组(n=40)等3个亚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与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关系,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分析血浆NT-proBNP、IGF-1、HIF-1α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少量出血组、中量出血组及大量出血组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出血量的增加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显著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患者入院后随着病情转归及预后血清NT-proBNP、IGF-1、HIF-1α水平显著下降,入院3、5、7d后血清NT-proBNP、IGF-1、HIF-1α水平较入院第1天时明显下降.与脑出血好转组相比,死亡组血浆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血浆NT-proBNP、IGF-1、HIF-1α与脑出血量及NHIS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可知,血浆NT-proBNP诊断脑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95%CI(0.612~0.845);血浆IGF-1诊断脑出血的AUC为0.712,95%CI(0.608~0.782);血浆HIF-1α诊断脑出血的AUC为0.689,95%CI(0.526~0.712).结论 血浆NT-proBNP、IGF-1、HIF-1α水平升高对判断脑出血病情进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脑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杜春亮;李娜;赵云洁;白西民;赵金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有的造血理论认为,与髓系一样,淋系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但是淋系的发育过程比髓系复杂,已知的淋系肿瘤也更多.WHO 2016分类包括的淋系肿瘤超过50种,B淋巴细胞(下文均简称为B细胞)和T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病占了90%以上,在分类、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上T淋巴细胞肿瘤比B细胞肿瘤复杂,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将重点阐述常见的慢性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来源、基因改变和相关发病机制[1].
作者:苟阳;唐永杰;杨程;杨武晨;王平;邓小娟;李佳;刘思恒;墙星;张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膀胱内灌注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水化碱化治疗,持续24 h等渗液膀胱冲洗.两组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前均先予以暂停膀胱冲洗,待膀胱排空后夹闭尿管,再将灌注液100mL注入膀胱,保留30 min或患者不能耐受排出,再继续予以等渗液持续膀胱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的灌注液为等渗液,试验组的灌注液为康复新液.结果 共有4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血尿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性膀胱炎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膀胱内灌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芳芳;杜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生理盐水行心肌保护,观察组患者56例采用右关托咪定行心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肌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麻醉诱导结束10 min、术毕时、术后12h、术后1d心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缺铁修饰清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麻醉诱导结束10 min、术毕时、术后12h、术后1d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杨丽;任贤俊;董文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青中年和老年急性眩晕发作的病因分布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急性眩晕发作患者208例,包括青中年组98例和老年组110例.采集病史并完成体查后,患者行急诊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均予血小板、调脂、扩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抗眩晕等治疗,并在7d内完成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两组眩晕患者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以周围性眩晕常见(48.0%),老年组以中枢性眩晕常见(59.1%).但青中年组中,中枢性眩晕亦仍占较大比例(27.6%).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青中年组95例,老年组105例)中,治疗7d内多数患者症状均获得完全缓解,两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 青中年与老年急性眩晕病因分布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青中年中枢性眩晕,尤其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亦较多.考虑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较为安全,为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对无法完全排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建议早期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作者:毕闻远;王寒松;程玉婷;姜斌贤;赵星海;任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对护理质量、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08例,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特级护理、文书管理、急救药品管理、重点环节管理和总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春艳;许红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T及MRI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2年6月至2015年11月行手术病理确诊SNIP患者100例,术前均有CT及MRI检查,比较分析CT、MRI确诊率,即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比较CT与MRI的利弊,分析影像诊断特点.结果 27例为上颌窦,22例为筛窦,8例为窦口鼻道复合体,16例为额窦,17例为鼻甲,3例蝶窦,7例患者不能确认起源;以手术所见分期为参照标准,CT影像分期的相符率为94%,MRI影像分期的相符率为97%,与手术所见分期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表现:单侧鼻腔鼻窦软组织病变,62%出现骨炎症,其中72%与肿瘤起源部位相一致;MRI表现:92%出现脑回征,根据脑回征判断肿瘤起源部位准确率为89%.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可以全面显示SNIP的范围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界线,有助于术前肿瘤临床分期以及肿瘤起源的准确评估,从而更有利于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江雪;冯丽春;代保强;李立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