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芳芳;杜欣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迅猛发展和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模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对医学学术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新形势下医学学术研究生培养和管理模式的提升给出了建议.
作者:王纳仕;陈锴;刘小平;李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多专业协作模式对哮喘患者呼吸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哮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专业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1 s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实验(6MWT)较对照组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自理能力、自护实践能力、对哮喘疾病认知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3、6个月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多专业协作模式能有效改善哮喘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林承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液体-固体培养结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来评价目前临床所广泛应用的液体培养检测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的准确性,进一步对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并为临床诊断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所用液体培养法已诊断为人型支原体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人型和解脲双重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标本的培养液,用准确性更高的液体-固体法进行传代培养,所得菌液再用PCR法扩增并测序,进一步鉴定菌种具体种属,并对比两次鉴定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临床上诊断为支原体属的61株菌液中,在该试验中仅23株确诊为支原体,25株为污染菌生长,13株为阴性.结论 仅用液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相关支原体感染情况,存在较高假阳性,应结合固体培养法以及分子测序方法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作者:蒲清泉;吴文耀;杜丽;杨蜜;夏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实施干预,包括评估单元、施护单元、康复单元、教育单元,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疾病应对方式量表及自护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内科护理单元可为AMI患者提供系统化、全方位护理服务,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使得患者能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王在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对于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强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住院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出院后,由研究者指定护师定期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推送疼痛管理知识及个性化指导信息.干预3个月后,应用数字评分法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癌痛情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5.09±1.68)h vs.(6.92±0.8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9,P<0.05);干预组的依从性得分及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教育能提高癌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作者:赵红莉;杨海侠;杨会;汪永华;王双妮;符翠;谢丹红;范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1%七氟醚复合异丙酚对老年患者肠道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择期拟行开腹结肠、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组(M)、七氟醚组(S)和异丙酚组(P).术中M组予以1%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S组吸入七氟醚,P组静脉泵注异丙酚维持麻醉.在术前及术后1h、6h、1d、3d、7d均采用简化智能评分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观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呼之睁眼时间.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h3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下降(P<0.05),术后1h组间比较,S组MMSE评分降低为显著(P<0.05),M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各组患者MMSE评分均有所回升,但尚未恢复到术前时点水平(P<0.05).术后1、3、7d患者MMSE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七氟醚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肠道手术,不会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石海霞;胡雅娟;于建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抗体、清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联合检测对丙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接收检查的疑似丙型肝炎患者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丙型肝炎抗体,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B和ALT水平.分析90例患者丙型肝炎抗体和HCV-RNA检测情况,HCV-RNA阳性标本不同拷贝数与ALT水平的变化,阳性标本血清HCV-RNA拷贝数与ALT的关系.结果 9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患者有51例,阴性患者有39例;HCV-RNA阳性患者有73例,阴性患者有17例;丙型肝炎抗体检测阳性率(56.67%)显著低于HCV-RNA检测(81.11%),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73例HCV-RNA阳性患者按照拷贝数分为6组,<1×104、1×104、1×105、1×10 6这4组患者ALB水平(39.92±3.03、35.39±6.64、34.20±5.13、33.87±5.92)随HCV-RNA拷贝数的增加依次下降,1×107、1×108后两组患者ALB水平(38.80±4.71、38.91±2.38)反而开始随HCV-RNA的增加而上升;73例患者中37例ALT水平异常,异常率为50.68%,且随着患者HCV-RNA拷贝数(≤105、105~107、≥107)的增加而ALT异常率(45.00%、48.72%、64.29%)也上升,经相关性分析,HCV-RNA拷贝数(≤105、105~107、≥107)和ALT平均值(41.62±5.17、55.81±6.39、73.37±8.24)呈正相关(r=0.998 7,P=0.031).结论 HCV-RNA检查可反映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活动及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将HCV-RNA检测和丙型肝炎抗体、ALB及ALT检测结果进行联合分析可有助于丙型肝炎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钿;侯婷婷;索海燕;王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DNA载量与肝损伤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3-7月该院儿科的HCMV-DNA载量阳性的患儿128例,将其分为低载量组44例、中载量组56例和高载量组28例;收集符合条件的80例婴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儿肝功能检查结果并使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中有109例(85.16%)发生肝损害;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TBA)、亮氨酸氨肽酶(LAP)分别为(14.74±4.66)U/L,(29.76±4.96)U/L,(11.09±3.15)U/L,(5.01±2.42) μmol/L,(58.51±5.29)mg/dL;患者组ALT、AST、GGT、TBA、LAP分别为(29.48±22.82) U/L,(53.38士3.97)U/L,(17.67±18.64) U/L,(13.23±20.00) μmol/L,(64.84±10.12)mg/d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胆红素(TBil)为(6.31±3.30) μmol/L,患者组TBil为(6.96±5.74)μ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载量、中载量、高载量3组的肝损害比例分别为84.09%,83.93%,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DNA载量与ALT、AST、TBA、LAP无相关性(P>0.05),而与GGT有相关性(r=0.203,P<0.05).结论 HCMV-DNA载量升高的患儿肝损害发生率极高,但HCMV-DNA载量的高低与肝损害发生率、肝损害的程度无相关性.
作者:李迪;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TCT)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检查对宫颈癌早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20例该院收治并疑诊早期宫颈癌患者,检测其HPV病毒水平并行TCT和血清SCC-Ag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确诊病情的分期,分析3项指标单项应用和联合应用对治疗后的评估效果,比较各自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结果 经组织病理学检查,820例患者中有262例阳性,558例阴性.单项检测的指标评价中,HPV检测的灵敏度高(91.2%),SCC Ag检测的特异度高(90.1%).联合3项指标评估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3%和86.0%,与临床符合率高达90.2%,高于单项指标评估.结论 HPV检测联合TCT和SCC-Ag评估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效果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好,符合率高,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作者:潘静;许艳茹;闫泓霖;姚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并补充钙和维生素B1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骨龄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P=0.000;t=5.158,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P=0.002;t=2.347,P=0.022).治疗后观察组骨龄为(9.96±3.55)岁与对照组(9.67±3.0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631).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8.2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P=0.013).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儿身高增长,对骨龄增长无促进作用,毒副反应轻,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晓波;朱华;于少飞;刘炎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青中年和老年急性眩晕发作的病因分布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急性眩晕发作患者208例,包括青中年组98例和老年组110例.采集病史并完成体查后,患者行急诊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均予血小板、调脂、扩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抗眩晕等治疗,并在7d内完成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两组眩晕患者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以周围性眩晕常见(48.0%),老年组以中枢性眩晕常见(59.1%).但青中年组中,中枢性眩晕亦仍占较大比例(27.6%).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青中年组95例,老年组105例)中,治疗7d内多数患者症状均获得完全缓解,两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 青中年与老年急性眩晕病因分布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青中年中枢性眩晕,尤其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亦较多.考虑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较为安全,为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对无法完全排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建议早期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作者:毕闻远;王寒松;程玉婷;姜斌贤;赵星海;任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检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KDR)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男性不育症发病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将71例男性不育患者分为无精症组(精子浓度为0),少精症组(精子浓度<15×106/mL),正常浓度组(精子浓度在15X 106~213×106/mL),浓度过高者(精子浓度>213×106/mL),健康对照组.在完成男性不育患者精液计算机辅助分析后收集精液标本,置于-80℃冰箱低温保存,集中检测VEGF和KDR.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VEGF与受体KDR相关系数为0.318,回归方程为Y=4.20+0.011X,相关具有显著性(t=2.789,P<0.05);少精子症组VEGF为(108.19±49.35)ng/L低于其他3个病例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浓度过高组VEGF为(194.20±43.52)ng/L低于浓度正常组(244.16±31.44)ng/L、对照组(255.37±49.3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0、3.019,P<0.05);精子浓度过高组KDR为(4.94±1.95) ng/mL低于无精子症组(7.71±1.9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精子前向运动率(PR)分组,男性不育患者4组VEGF、KD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睾丸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与精子发生有关.
作者:汪锐;田静;林成;汪伟;陈莹;侯永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DSOX和SOX两种方案对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30例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SOX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DSOX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控制率,以及两组患者发生Ⅰ~Ⅱ级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中位数为13.1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1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可达87.80%,对照组仅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85.1%,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以及口腔黏膜炎等,其中观察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SOX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胃癌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患者远期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更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邓玲慧;陆文斌;吴颉;金建华;金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初产妇和未采用任何镇痛技术的初产妇各40例,分别为无痛分娩组(A组)和对照组(C组),于产前、产后24 h、出院前3个时段,由医师进行专业评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产妇自评(宗氏Zung焦虑抑郁量表).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后A组为35例和C组39例,未采用任何镇痛技术的初产妇较采用无痛分娩的初产妇焦虑抑郁评分高,而产前评分、产后24 h评分较出院前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多种多样,对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无痛分娩,可有效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作者:姜国玉;王付霞;江春秀;何开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电光性眼炎患者的电焊弧光性视网膜损伤情况.方法 收集2012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电焊弧光导致的电光性眼炎患者,资料完整102例(204眼).患者均先给予对症治疗,1~2周后到门诊复查,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检查、常规散瞳90 D前置镜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高分辨率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给予综合分析,电焊弧光性视网膜损伤的诊断以OCT检查结果为准.结果 102例(204眼)双眼前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佳矫正视力情况:3例(6眼)佳矫正视力为0.7,占2.94%;12例(24眼)佳矫正视力为0.8,占11.76%;9例(18眼)佳矫正视力为0.9,占8.82%;其他所有患者佳矫正视力均为1.0,占76.47%.15例(30眼)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区存在暗黄色病变,边界不清,呈圆形或椭圆形,占14.71%,21例(42眼)OCT图像显示,在黄斑区病变相应部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表现为椭圆体区断裂或缺失,伴或不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萎缩性改变,占20.59%.结论 电焊弧光所致电光性眼炎的患者中有一部分存在电焊弧光性视网膜视网膜损伤,如发现不及时,导致视功能永久性损害,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贺鹏;李跃峰;李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本科对1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换血治疗前用微柱凝胶不规则抗体筛检卡做不规则抗体筛检,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对患儿血清和患儿红细胞放散液经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检测卡做不规则抗体鉴定,检出Rh IgG抗-E,证明该患儿为Rh(E)引起新儿溶血病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宽;颜利江;付怡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抑郁大鼠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性,以期更好治疗老年抑郁症.方法 选取45只老年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只为正常对照组,另外30只均建立手术抑郁模型,其中15只腹腔内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5只腹腔内注射帕瑞昔布钠,采用旷场、糖水消耗试验评估抑郁状态,采用相关检测方法观察术后认知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水迷宫潜伏期、空间探索时间分别为(47.84±10.56)、(20.45±5.67),帕瑞昔布钠组则分别为(39.68±6.73)、(23.45±5.89),帕瑞昔布钠组较模型组在潜伏期上下降显著,而在空间探索时间上增加显著(P<0.05);模型组IL-1p、IL-6分别为(415.67±23.45)ng/L、(79.96±4.56)ng/L,帕瑞昔布钠组分别为(344.23±23.14)ng/L、(70.45±3.67)ng/L,帕瑞昔布钠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另外帕瑞昔布钠组则较模型组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上增加显著(P<0.05),模型组在在糖水消耗、糖水偏爱上较帕瑞昔布钠组显著增加,在纯水消耗上显著减少(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可通过抑制大鼠海马区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余雪;魏玲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经颞部和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方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量、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经颞部和额部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残余量,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中国卒中量表评分(C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ADL-Barthel)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术后3d和7d血肿残余量均显著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CSS评分及ADL-Barthel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额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效果,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价值优于颞部微创钻孔引流.
作者:周业;王盛;陈太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疗效及炎性因子的改善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肺炎患儿,按患儿编号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8例,实施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治疗的肺炎患儿48例,作为常规组.于治疗7d后,将3组患儿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17%(38/48),较观察组的93.75%(45/48)明显降低,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后TNF-α、IFN-γ、IL-4水平较对照组降低,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超声雾化吸入而言,探析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血清炎症因子与临床症状改善,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高.
作者:蔡惠东;潘剑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通过CT的诊断方法对比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链球菌属感染肺炎患者的差异,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该院接收的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命名为MC组;选取同时期的链球菌属感染肺炎患儿40例,命名为SC组.采用CT的方法对两组进行检查,比较胸部CT征象、CT肺内病变形态、胸腔积液和淋巴结结影直径等相关指标.结果 在CT征象上,MC组胸部支气管壁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厚、CT磨玻璃影的发生率高于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内痛变形态上,MC组无规律肺内实变影、扇形薄片影的发生率分别为27.5%、75.0%,SC组发生率分别为72.5%、25.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组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20.0%,SC组发生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在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平均横径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可以很好地区分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感染肺炎,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贾莅彦;张剑;何朝晖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