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霞;胡雅娟;于建设
目的 分析青中年和老年急性眩晕发作的病因分布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急性眩晕发作患者208例,包括青中年组98例和老年组110例.采集病史并完成体查后,患者行急诊头颅CT检查.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均予血小板、调脂、扩血管、改善循环、解除血管痉挛、抗眩晕等治疗,并在7d内完成相应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 两组眩晕患者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以周围性眩晕常见(48.0%),老年组以中枢性眩晕常见(59.1%).但青中年组中,中枢性眩晕亦仍占较大比例(27.6%).排除出血且未进行溶栓治疗者(青中年组95例,老年组105例)中,治疗7d内多数患者症状均获得完全缓解,两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出现出血并发症.结论 青中年与老年急性眩晕病因分布虽存在一定差异,但青中年中枢性眩晕,尤其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亦较多.考虑抗血小板等治疗方案较为安全,为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对无法完全排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建议早期按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
作者:毕闻远;王寒松;程玉婷;姜斌贤;赵星海;任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0例AM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内科护理单元实施干预,包括评估单元、施护单元、康复单元、教育单元,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疾病应对方式量表及自护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正性应对方式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负性应对方式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总评分、健康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内科护理单元可为AMI患者提供系统化、全方位护理服务,充分调动患者治疗积极性,使得患者能积极应对疾病,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
作者:王在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多专业协作模式对哮喘患者呼吸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10例哮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5)及对照组(n=55),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多专业协作护理模式,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呼吸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1 s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吸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6 min步行实验(6MWT)较对照组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自理能力、自护实践能力、对哮喘疾病认知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干预3、6个月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多专业协作模式能有效改善哮喘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林承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内膜中TLR4、MyD88、NF-κB的表达,探究发生该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20例EMs患者,其中Ⅰ、Ⅱ期33例,Ⅲ、Ⅳ期87例;取异位内膜120例,在位内膜89例,取同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正常内膜组织10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TLR4、MyD88、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组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不同分期EMs患者内膜组织中TLR4、MyD88、NF-κB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MyD88、NF-κB通路可能是EMs发病的重要机制.
作者:高原;杨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6例采用生理盐水行心肌保护,观察组患者56例采用右关托咪定行心肌保护,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肌指标,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麻醉诱导结束10 min、术毕时、术后12h、术后1d心率、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缺铁修饰清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开始时、麻醉诱导结束10 min、术毕时、术后12h、术后1d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行剖宫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可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杨丽;任贤俊;董文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膀胱内灌注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水化碱化治疗,持续24 h等渗液膀胱冲洗.两组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前均先予以暂停膀胱冲洗,待膀胱排空后夹闭尿管,再将灌注液100mL注入膀胱,保留30 min或患者不能耐受排出,再继续予以等渗液持续膀胱冲洗,每日2次.对照组的灌注液为等渗液,试验组的灌注液为康复新液.结果 共有48例患者完成了临床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患者血尿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性膀胱炎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膀胱内灌注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出血性膀胱炎中的应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芳芳;杜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凝血分析前关键环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门诊采血标本,用希森美康全自动凝血仪CA7000对比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空腹与餐后、溶血与非溶血、保存时间、输液时不同采血部位、采血量多少等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饮食、溶血、保存时间、采血部位、采血量等几个环节对APTT、PT、FIB都有显著影响,并造成检验结果误差.结论 凝血分析前的多个环节对凝血结果都存在显著影响,应高度重视.
作者:陈亚;余娟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治的老年COPD患者92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观察时间为1个月,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而观察组不仅开展传统护理,还开展品管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评分分别为(14.09±1.33)分和(10.34±1.21)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4.291,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2%和13.0%,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EV1值分别为49.14%±3.89%和45.29%±4.14%,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1.44%±5.02%和41.40%±4.11%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1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在一般健康、机体疼痛、躯体功能等方面的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高(P<0.05).结论 品管圈在降低COPD老年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能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从而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孔令霞;王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lb)、血清胱抑素(Cys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中高血压肾病Ⅲ~Ⅳ期患者的U-mAlb、血清CysC和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单纯性高血压患者(P<0.05),而高血压肾病Ⅰ~Ⅱ期患者的U-mAlb、血清CysC和血清Hcy水平又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P<0.05);高血压肾病Ⅰ~Ⅱ期、Ⅲ~Ⅳ期患者的U-mAlb、血清CysC和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mAlb、血清CysC和血清Hcy联合检测研究组中高血压肾病Ⅰ~Ⅱ期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AUC值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U-mAlb、血清CysC和血清Hcy联合检测在高血压肾病早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常先松;戴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Sox2蛋白在胃癌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Hp感染率、Sox2表达阳性率以及观察组中两者与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p感染率、S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1%、58.9%,对照组分别为33.3%、93.3%,组间比较观察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而Sox2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直径、浸润程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组间的Hp感染率不同(P<0.05);Sox2蛋白表达阳性率则与浸润程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Hp感染与Sox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98 1,P<0.05).结论 Hp与Sox2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可视为重要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中.
作者:谢正兴;邸雅南;彭德银;张波;赵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血清骨代谢物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BD)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 按治疗方案将MBD患者分为含硼替佐米新药治疗组(试验组)和传统化疗组如VAD方案(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骨代谢标志物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骨钙素(N-MID)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P)水平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8-CTX的浓度值明显比治疗前和对照组低(P<0.05),T-PINP、N-MID的浓度值明显比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的高(P<0.05).对照组骨代谢相关指标比较以及试验组治疗后ALP、钙离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骨代谢物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DB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BD方案治疗能够提高MBD的疗效.
作者:欧阳清;刘健;石青峰;王晓桃;王锦恒;杨峻;蓝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DSOX和SOX两种方案对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晚期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该院入院治疗的130例晚期复发性胃癌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SOX治疗方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DSOX治疗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和替吉奥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远期疗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控制率,以及两组患者发生Ⅰ~Ⅱ级不良反应的比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中位数为13.1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10.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可达87.80%,对照组仅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控制率为85.1%,高于对照组(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以及口腔黏膜炎等,其中观察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Ⅰ~Ⅱ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SOX方案治疗晚期复发性胃癌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患者远期疗效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更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邓玲慧;陆文斌;吴颉;金建华;金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1例患儿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并补充钙和维生素B1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骨龄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37,P=0.000;t=5.158,P=0.000).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P=0.002;t=2.347,P=0.022).治疗后观察组骨龄为(9.96±3.55)岁与对照组(9.67±3.05)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2,P=0.631).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为8.2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90,P=0.013).结论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患儿身高增长,对骨龄增长无促进作用,毒副反应轻,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晓波;朱华;于少飞;刘炎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现有的造血理论认为,与髓系一样,淋系来源于淋巴干细胞,但是淋系的发育过程比髓系复杂,已知的淋系肿瘤也更多.WHO 2016分类包括的淋系肿瘤超过50种,B淋巴细胞(下文均简称为B细胞)和T淋巴细胞肿瘤的发病占了90%以上,在分类、临床特征和病理机制上T淋巴细胞肿瘤比B细胞肿瘤复杂,发病率相对较低,本文将重点阐述常见的慢性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来源、基因改变和相关发病机制[1].
作者:苟阳;唐永杰;杨程;杨武晨;王平;邓小娟;李佳;刘思恒;墙星;张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干式融浆机和水溶式融浆机融解冷沉淀及融解时间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6年10月20至10月25日制备的冷沉淀血袋120袋,60袋冷沉淀血袋采用干式融浆机融解,另外60袋冷沉淀血袋采用水溶式融浆机融解,观察并记录两种不同融浆方式以及不同融浆时间对冷沉淀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活性等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37℃条件下,水溶式融浆机融浆时间越长,融浆效果越好,报废例数越少.水溶式融浆机融浆时间越长,APTT时间也越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和FⅧ活性也显著降低(P<0.05);但融浆时间对PT、TT及Fib无明显影响(P>0.05).融浆时间长短对采用干式融浆机融解的冷沉淀PT、TT和Fib等凝血因子无明显影响(P>0.05);但APTT随融浆时间增加而显著延长,VWF抗原和FⅧ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不同融解方式对冷沉淀凝血因子活性影响不大,为保证多种凝血因子生物活性,将融解时间控制在10~15 min较为理想,保证融浆效果也较好.
作者:钟万芬;唐小勇;孙凯;江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与常规吸氧对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血乳酸水平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吸氧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水平、PaO2、PaCO2、pH、白细胞计数、N端前脑钠肽(NT-proBNP)、肌酐及清蛋白水平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CO2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H水平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p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心肺功能衰竭继发高乳酸血症患者可有效降低血乳酸浓度,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有助于下调NT-proBNP水平,价值优于常规吸氧.
作者:臧桂芹;叶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家庭辅助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收治的146例CHD患者,按照入院单双日分成两组,每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试验组采取家庭辅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试验组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7.3%,对照组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家庭辅助干预应用于CHD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自我效能,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建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左西孟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92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两组均实施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追加左西孟旦治疗,以心功能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抽取静脉血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以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核素心血池显影来测定两组患者静息及负荷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等左室收缩功能指标,计算出大变化率后运用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相较于对照组的78.3%显著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的降低幅度相对更大(P<0.05);两组治疗前后LVEF、PER与TP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LVEF、PER与TPER大变化率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LVEF的大变化率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射血分数正常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与心脏功能,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对促进患者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符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0~5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卡他莫拉菌的病原学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4 815例0~5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5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卡他莫拉菌培养阳性248例,检出率为5.15%,其中肺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分别占70.56%、14.52%、9.27%和5.65%;感染卡他莫拉菌患儿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他莫拉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敏感率大于95.0%.结论 3岁以下儿童是感染卡他莫拉菌的高危人群,且冬季检出率高.诊治时应重视年龄和季节因素,及时行鉴定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病情.
作者:付魏萍;袁翊;袁平宗;汪永强;刘靳波;张淑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在护理工作中对住院患者进行医疗服务价格沟通前后的调查,总结分析调查数据得出沟通前后的差异.临床收费问题通过沟通后,使患者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增进了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理解,表明临床护理中建立医疗收费沟通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构建和谐医疗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潘科;杜莉;周树群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