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0例,将入选的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西医单纯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中医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治疗结肠癌具有十分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蓉;李冀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方式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前瞻性病例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侧方入路,研究组给予中间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炎性反应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标本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除数多于对照组,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免疫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CD4、CD4/CD8较对照组升高,CD8则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虽较外侧入路发生的炎性反应高,且术中出血量多,但更符合肿瘤操作标准,能较彻底地清扫淋巴结,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广泛推广.
作者:林中满;王德奋;吴惠慈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及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与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选取11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38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6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法检测ADAMTS13活性;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浆中TSP-1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水平.结果 DM组患者血浆中ADAMTS13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WF抗原和TSP-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R组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WF抗原和TSP-1水平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MTS13活性降低及TSP-1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眼底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吴志美;喻海忠;袁建芬;王伟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母婴同室中产妇产后知识知晓度、产后恢复和母乳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产后知识总知晓度、产后恢复情况和母乳喂养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知识总知晓度、母乳喂养率、护理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反馈式的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产妇产后知识总知晓度,改善产后恢复情况,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护理总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魏琴;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Rouviere沟引导定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定位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8例,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定位,研究组予以Rou-viere沟引导定位,比较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以及氧化应激、免疫功能、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TBIL、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研究组NO、ET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氧化应激、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uviere沟引导定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定位手术.
作者:郑晨;李守帅;周鹏;刘云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血糖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产科进行体检的1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结果 经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护理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值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CL-90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早产、巨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控制血糖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杜稳侠;李佰成;王荣;李岐佩;陈久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血清肿瘤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初步确诊肺癌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余42例患有良性肺疾病的患者为对照组.研究过程中对患者的血清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癌抗原199(CA199)、细胞角蛋白21片段抗原(Cyfra21-1)及癌胚抗原(CEA)等肺癌标志物的检测,对4项指标进行阳性率计算及统计学比较.此外,对4项肺癌标志物进行单独或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对比.结果 研究发现,在原发性肺癌指标的评价标准下,观察组患者的NSE、CA199、Cyfra21-1、CEA 4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SE、CA199、Cyfra21-1、CEA阳性率比较,Cyfra21-1阳性率高,CA199和CEA次之,NSE阳性率低;对照组NSE、CA199、Cyfra21-1、CEA阳性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标志物单独比较中,Cyfra21-1的准确度及特异度高,但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度及特异度程度评分大致是Cyfra21-1的2倍.结论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俊;孙璀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ATA)相关指标水平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湖北省中医院就诊的有自然流产史的非孕期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非孕期健康已育女性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观察组ATA、TgAb及TPOAb阳性率分别为18.33%、13.33%、15.00%;对照组分别为8.33%、4.17%、5.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TgAb及TPOAb进行定量研究显示,lg(TgAb)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g(TPOAb)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2次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33.93%、25.00%、28.57%,流产3次以上阳性率分别为5.36%、3.57%、3.57%.2次流产者ATA阳性率均高于3次以上流产者,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20.20%、16.17%、16.17%,继发性RSA患者ATA、TgAb、TOPAb的阳性率分别为9.52%、0.00%、9.52%.虽然两组ATA阳性率相差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A是检测RS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RSA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余俊;彤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比卡鲁胺联合调强放疗治疗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比卡鲁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疗效评价后显示,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2.5%vs.62.5%,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VAS评分、血清PSA水平明显降低(8.0±1.5 vs.12.1±2.0分,3.1±0.5 vs.5.9±0.7分,15.1±2.6 vs.36.5±4.7 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Ⅰ~Ⅱ度、Ⅲ~Ⅳ度泌尿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比卡鲁胺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在晚期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近期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降低血清PSA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平;徐刚;张涛;肖尚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螺内酯与贝前列素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微量清蛋白(mAL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9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患者接受2种不同治疗方法 ,将其分为观察组(n=98)与对照组(n=100).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螺内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螺内酯与贝前列素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0%vs.6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mALB、HOMA-IR、CRP、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收缩压、舒张压、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及全血比还原黏度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与贝前列素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及血液黏度,并改善患者肾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因此,该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岚;杨婉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适当的对症治疗,胃肠减压,禁饮禁食,抗炎,补液,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生长抑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药保留灌肠.结果 观察组的腹部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清淀粉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计数、肌酐、血尿素氮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有效帮助患者排除肠道积气积液,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恢复,缩短病程,缓解腹部症状及体征,可提高疗效.
作者:何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指标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26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使用氯吡格雷、肝素等药物治疗,并且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rhBNP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分级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为63.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以上血清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收缩压、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功能分级Ⅰ级和Ⅱ级例数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rhBNP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纠正血清指标和血流动力参数,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莉;廖华;刘紫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通过对胃癌患者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HGC-1)的表达情况的检测来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的6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21)、对照组(n=21)及观察组(n=21),并组织进行研究.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胃癌患者HGC-1 mRNA表达情况,对三组中HGC-1蛋白表达应用情况进行检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加以分析与比较.结果 经分析研究显示,试验组有16例患者的HGC-1蛋白于胃癌组织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76.1%;在对照组中,HGC-1蛋白于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者有4例,阳性率为19.1%,HGC-1蛋白于胃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GC-1蛋白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组织中有12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高达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HGC-1蛋白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为4例的阳性率(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癌中HGC-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蛋白表达上调的原因主要与胃癌组织分化及PCNA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性别、年龄、浸润深度、UICC分期、肿瘤大小和部位、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M分期、脉管浸润不会造成其表达的上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还表明HGC-1阴性者比阳性者生存概率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表明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的独立因素为HGC-1.结论 HGC-1对胃癌发生产生着极大的作用,并且还是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准.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孤独症儿童家庭、经济和地域支持方面的特殊性及对主要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比较孤独症和健康儿童在家庭支持方面及主要照顾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上的差异性,并分析家庭支持因素与照顾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及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诊断为孤独症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76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来该院预防保健科接种或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8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问卷显示观察组儿童主要照顾者中以生理学父母为主(65.5%),职业以兼职为主(40.6%),家庭收入恩格尔系数平均为46.7%,家庭成员主要是通过医疗机构或专业康复中心的义诊或宣传活动早知晓孤独症,住址普遍距专业机构的距离在5~10 km(30.0%).两组仅在主要照顾者职业情况和现住址与可诊治儿童孤独症的医疗机构的距离这2个变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各维度上的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其中仅现住址距可诊治儿童孤独症的医疗机构的距离这1个变量是影响观察组儿童照顾者总体生理健康评分的因素,而影响观察组儿童照顾者总体心理健康评分的因素包括照顾者的职业、身份和获取孤独症相关知识的渠道.结论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家庭照顾应注重照顾者的身份和职业情况,从亲朋好友处获得信息帮助并尽可能将住址靠近专业医疗机构更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照顾者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谷娜;赵晓莉;贾甜;上官红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绝经对女性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体检的40~60岁女性,随机分为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绝经组52例,未绝经组50例.采取同样检测方法 测定两组受试对象的血脂、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雌激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结果 绝经组的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TC/HDL-C均高于未绝经组,HDL-C低于未绝经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激素水平雌二醇(E2)、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未绝经组;绝经后组的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及骨吸收指标(Pyd/Cr)明显高于未绝经姐;绝经姐的冠脉斑块性质水平均高于未绝经组.结论 绝经女性的血脂指标、雌激素水平、骨代谢生化指标及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水平均明显高于未绝经女性.
作者:木尼拉·吾拉木;依沙来提·司马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64例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葛根芩连汤.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牙周症状、血脂水平、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探针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D、AL、SBI、PL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TC、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降低,观察组TNF-α、IL-6、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牙周症状,调节血脂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作者:赵兵;王丹;魏润生;和明春;王丽茹;马陈民;张秀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糖尿病患者的控糖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原有降糖药物+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体质量指数(BMI)及胰岛 β细胞功能(HOMA-β)变化,记录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BMI、HOMA-β均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HbA1c>10%~13%,治疗后HbA1c<7.0%达标率6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胰岛素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均能良好控制口服降糖药物失效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改善其HOMA-β,前者相比后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但后者HbA1c>10%的患者治疗有明显优势.
作者:江丽华;韩晓骏;苏如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体检人群小麦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探讨体检人群小麦不耐受的阳性率与性别、年龄间的关系,分析其不耐受组分.方法 采用乙醇-丙酮法对小麦蛋白进行提取,用粗提小麦蛋白包被96微孔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122例体检者小麦蛋白IgG水平,SDS-PAGE电泳分析其蛋白组分,并用酶免疫印迹方法 分析提取液中与IgG特异度结合的主要蛋白组分.结果 该地区体检人群小麦不耐受抗体阳性率为21.3%,其中男(18.52%)、女(23.53%)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年组阳性率为26.47%,中年组17.24%,老年组为18.64%,其中少年组与中年组、老年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组和中间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免疫印迹结果 显示,小麦蛋白不耐受组分主要有4种,主要为麦谷蛋白,且个体间所针对的抗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检人群中部分存在小麦蛋白IgG抗体;且小麦蛋白不耐受与性别无相关性,而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不同个体间小麦主要不耐受组分差异无相关性.
作者:戈立秀;张丽;张伟;韩煦;常艳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哮喘-慢性阻塞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ACOS患者作为观察组,整理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资料和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CRP),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呼气第1秒呼出气量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住院过程中应用无创通气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及全身皮质激素应用情况,对两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吸烟、有过敏性疾病史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CRP、血清IgE水平、WBC、嗜酸性粒细胞水平、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应用气管舒张剂后患者FEV1、FVC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FEV1改善值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情况、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以及应用全身皮质激素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过敏性疾病史、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是危险因素.结论 ACOS在急性加重期,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升高,容易发展为ACOS的危险因素为有过敏性疾病史、血清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升高,需临床关注.
作者:沈洁;葛仁美;崔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肾功能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严重脓毒症临床效果优异,改善凝血功能及肾脏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暾;沈金蓉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