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示杰;彭心宇;潘晓琳
目的:探讨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 月~2007年11月我院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子宫肌瘤剔除、卵巢囊肿剥离术40例和同期同样手术指征的开腹手术30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镇痛用药、住院天数等术后情况的比较.结果:经阴道手术的病例均获得成功.与开腹手术相比,经阴道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发热率低等优点.结论:经阴道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应在临床提倡和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表现及组织病理类型,对各种CT表现及其病理类型进行统计对照.结果: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发生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病灶的分叶征较其它组织学类型病灶多见(P<0.05);腺癌病灶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较其它组织学类型病灶多见(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平扫、增强60s后,CT差值、腺癌CT差值大于鳞癌(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癌螺旋CT表现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CT检查可为周围型小肺癌初步定性.
作者:张林;王成伟;赵新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血液分析仪是医院检验科常用仪器设备之一,由于常规及急诊检验使用频率高,或全天24小时不间断开机工作,也是易出现故障和对维护保养要求较高的设备.现将SYSMEX SF-3000血液分析仪常见故障的排除处理方法及维护保养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田超;刘喜萍;张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肥胖、糖尿病过程中大鼠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普通饮食组(正常对照)、高脂饮食组(肥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组(糖尿病组).在饲养过程中分别选取第0、3、6、9、12、14周等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眼底静脉采血,EDTA抗凝,酶联免疫(ELSA)法检测血清中各因子水平.结果:随着大鼠体重及血糖水平的增加,以第9周为节点,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肥胖组及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中FFA、TNF-α、IL-6、PAI-1、HMGB-1等因子水平明显增高,而血清脂联素水平则明显下降,糖尿病组下降尤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早(第6周)出现的为FFA水平,且早于血糖水平的变化.结论:在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过中,FFA水平的增高可能是始动因素,伴随着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导致大鼠脂肪细胞各种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继而引发系统性炎症,终导致IR及T2DM的发生.
作者:张君;褚志华;陆环;徐文静;丁毓磊;杨丽;谢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磨牙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急、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116例116颗磨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及冠向下法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型锉及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两组均采用侧向加压法充填根管,记录两组根管预备后的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X光片,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效果.结果: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磨牙根管锥度流畅度好,恰填率高,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低.结论:ProTaper手用镍钛锉在磨牙根管预备中有明显的优越性,可减少根尖急性反应,根管塑性效果好,适充率高.
作者:石丽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腹水Ⅲ型前胶原肽(PⅢ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50例对照组,25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腹水中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血、腹水中PⅢ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水中PⅢP含量明显高于血清PⅢP含量,P<0.001;以120μg/L为临界值,计算其95%可信区间内其PⅢP敏感性、特异性、真实性均为腹水>血.结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无论血、腹水中PⅢP检测均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ⅢP含量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其血清含量变化在反映肝硬化、肝细胞坏死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褚云香;陈丽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超微结构特点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选择健康豚鼠10只,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在肌层的分布和结构特点.结果:豚鼠膀胱肌层Cajal样间质细胞形成网状和平行状两种不同的分布. 超微结构核大、具有丰富的细胞器.结论: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和超微结构与胃肠道的ICCs相似,具有起搏细胞特征.
作者:朱国栋;纪世琪;丁国富;王勤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美国流行病学家Archie Cochran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方式,并在1992年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Gordon Guyatt教授正式提出,其核心思想是临床诊疗方法应该遵循科学依据,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1,2].
作者:魏育涛;朱佳龙;罗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血管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协同参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生长因子,具有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完整性,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血管发生,并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1].
作者:陈磊;史晨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主要的一种关系,是以医疗职业为基础、道德为核心、法律为准绳,并在医疗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沟通属于医患关系中的非技术层面范畴,是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了医患双方交往中社会、心理、法律的关系,成为当前卫生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苏向辉;孙侃;常向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的基本内容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利用网络阅读相关资料,自己提炼、总结、回答问题,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方法,其优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以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我们依据PBL教学法的理念,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实践表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付锦艳;黄瑾;潘泽民;罗星;杨安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由法国Roussel-Uelaf公司于1982年研究合成并应用于临床的抗孕激素甾体类药物,主要为子宫内膜受体水平的孕激素拮抗剂,通过和孕酮受体(PR)结合阻断孕激素发挥作用,在较大剂量时有抗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早期主要应用于终止早孕、紧急避孕等方面的治疗.随着对其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地不断拓展,目前在许多妇科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得以应用,并引起众多临床医师的重视.本文就米非司酮目前的临床应用状况加以综述.
作者:鲁静;韩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AAN)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AA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服用含马兜铃酸(AA)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治疗效果、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在服用含AA的中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9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6例经保肾对症治疗6月~2年后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行维持性透析治疗,2例肾体积正常患者给予激素等药物治疗后,肾功能好转.结论:①含AA的中药肾毒性明显,临床特点以慢性肾小管损害为主,肾脏病理表现为小管间质病变.②该病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有一定疗效.③该病临床进展迅速,临床医师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减少AAN的发生.
作者:程红新;杨晓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是一种发病率随年龄明显增加的退行性关节病变,其基本的病理变化是由于力学和生物学因素引发关节软骨组织合成与降解之间的正常关系失衡.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近年来,针对OA治疗的药物研究在不断进展,其中,四环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TCs)的非抗生素作用在OA治疗中的意义,逐渐得到人们重视[1],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就近几年TCs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作一概述.
作者:田世坤;史晨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易发生渗漏的机理及渗漏性损伤的防治策略.方法:对38例新生儿药物渗漏性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用药性质及临床症状分别采取热敷、冷敷及封闭等治疗措施.结果:38例中35例经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均恢复正常,未发生后遗症.结论:通过加强预防和监控,及时对渗漏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有效防治新生儿静脉输液所致的渗漏性损伤.
作者:黄萍;任爱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 Apa1位点多态性与新疆南部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90例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患者和9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酶切法研究VDR的Apa1位点多态性与草酸钙尿结石之间的关系.结果:Apa1酶切位点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AA、Aa、aa 3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2,p<0.001),基因型Aa在病例组占63.3%,明显高于对照组(35.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泌尿系结石有关,Aa基因型可能是泌尿系结石的易感基因,VDR- Apa1位点有望成为筛选和检测泌尿系结石的一个指标.
作者:郭爱菊;钱彪;丁国富;王勤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由于精神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特殊作用,需从做好给药前的评估、按医嘱给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加强护患沟通及健康指导等方面发挥精神科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保证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严素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相关功能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本科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解剖学实验课是解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院校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都占到总学时数的50%,因此,解剖学实验课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观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解剖学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充分利用解剖学标本、模型,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为医学本科生学习后续医学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近几年的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环;卢慧;杜佳彦;郑威楠;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疆南部维吾尔族结石成分与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分析177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及完整血生化及24h尿分析结果.结果:草酸钙结石135例(76.3%),感染性结石2例(1.1%),尿酸结石24例(13.6%),磷酸盐结石14例(7.9%),胱氨酸结石2例(1.1%).24h尿分析结果患者中代谢异常129例(72.9%),其中高钙尿症40例(22.6%),高尿酸尿症62例(35.0%),高草酸尿症43例(24.3%),高尿磷71例(40.1%),低枸橼酸尿症117例(66.1%),低尿镁症59例(33.3%),24h尿量<2 000ml者124例(70.1%),高胱氨酸尿症2例(1.1%).结论:结石与多种代谢异常关系密切;确定结石成分及患者的代谢评价对泌尿系结石的成因、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宗跃;王勤章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和后处理技术在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薄层扫描范围覆盖怀疑有骨折区域,将原始数据进行差值运算后传输至工作站,用图像后处理软件生成多平面重建(MPR)、斜面重建和容积重建(VR)图像.结果:旋CT薄层扫描和MPR、SDD、VR图像处理软件重建能很好地显示隐匿性骨折,减少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作者:桂东川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