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杨军;张桂青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摘要:目的:探讨新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疆86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青少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中学生SCL-90总分均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班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上得分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河子市的高中生在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恐怖因子得分高于乌鲁木齐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该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巴曲酶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老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巴曲酶,隔日静滴1次,共3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纤维蛋白原、病变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变下肢股总动脉管径和斑块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值及病变下肢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见巴曲酶对下肢动脉硬化症有疗效,且副作用较少,从效价比及安全性考虑值得推广.

    作者:王月香;席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疆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疆86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并与全国青少年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中学生SCL-90总分均值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怖因子得分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点班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上得分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河子市的高中生在总均分、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恐怖因子得分高于乌鲁木齐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相对偏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该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杨军;张桂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阿魏菇联合化疗在宫颈癌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食用阿魏菇联合TP方案治疗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对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提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过程中,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血清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口腔炎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用阿魏菇可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力,提高疗效,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李娜;巩平;李晶;姜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定量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肝脏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其病变严重程度对预后判断、治疗方法选择及干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组织活检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本文对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军;庄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妇产科学是一门独特的临床学科.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妇产科实习面临着医院、带教老师、实习学生及患者等多方面问题,如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临床基本技能的认知有偏差等,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措施,才能逐步提高妇产科实习质量.

    作者:吕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孕11~13+6周超声检查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孕11 ~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在检出胎儿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230例孕11 ~13+6周的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进行测量评估,并与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超声共检出29例NT增厚胎儿,其中7例染色体异常,5例染色体正常,但出现颈部淋巴水囊瘤,5例胚胎死亡或自然流产,1例胎儿全身水肿,并有严重的心脏畸形,11例超声随诊至出生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测量NT厚度检出胎儿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9%、62.1%、99.8%.结论:NT增厚在预测胎儿畸形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评价胎儿预后有很大帮助.

    作者:李淑萍;陈玲;安睿;陈瑜;王琛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两种防粘连方法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术后两种防止再粘连方法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6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粘连程度均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防粘连的方法分别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组(A组)和宫内置节育器加透明质酸钠组(置环组,B组).观察两组术后1、3个月其月经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A组宫腔再粘连例数低于B组,治愈、有效、无效例数均高于B组.结论: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对预防宫腔再粘连效果明显.

    作者:赵霞;王英红;杨萍;王冲;刘兆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维吾尔族及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50~79岁汉族和维吾尔族患者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方法:选择50~ 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患者180例,50~ 59岁年龄段60例,60~ 69岁年龄段60例,70~79岁年龄段60例;及汉族患者180例,50~59岁年龄段60例,60~69岁年龄段60例,70 ~79岁年龄段60例,均取右眼,应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50 ~ 5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608.4±327.6个/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728.6±284.6个/mm21,两者对比P <0.05;60~6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547.0±292.5个/mn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672.9±312.5个/mm2;70 ~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452.8±434.5个/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660.2±374.9个/mm2,两者对比P <0.05.50~79岁年龄段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536.1±360.4/mm2,汉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688.6±324.9个/mm2,两者对比P<0.05;结论:在50~59岁,60~69岁,70~79岁各年龄段,及50~79岁年龄段比较,汉族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维吾尔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高.

    作者:王绍飞;刘黎明;丁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减轻无创呼吸机致鼻腔干燥的观察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减轻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致使患者鼻腔黏膜干燥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使用无创呼吸机超过3天每天超过4小时的治疗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59岁至89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用无创呼吸机前,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涂抹鼻腔,使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减轻患者鼻腔干燥效果明显.结论:湿润烧伤膏涂沫鼻腔,患者的舒适度明显增加,鼻腔干燥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侯颖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低骨密度值、胰岛素缺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减少、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某些降糖药物的使用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GLP -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对骨代谢的影响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晨;孙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提高医学生内科临床实习质量

    内科临床实习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临床实习阶段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医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质量的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冯罡;赵德福;王晓丽;延芳;常向云;孙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3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2例中完全缓解24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药清热凉血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oehlert设计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化制备处方的研究

    目的: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处方.方法:以高剪切-喷雾干燥法制备叶黄素微胶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芯材与壁材质量比,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及固形物含量为考察因素,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确定佳处方配比.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佳模型.优化处方制备微胶囊,叶黄素微胶囊平均载药量为1.88%,平均包封率为83.15%,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Doehlert -效应面法优化法筛选叶黄素微胶囊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制得水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简单,不涉及有机溶剂,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可用于药品和食品加工.

    作者:鲁萍;赵洁;王新春;尹俊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容易诱发创伤性关节炎,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以解剖复位为治疗原则.随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以X线为基线的影像诊断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发展的需求,基于螺旋三维重建CT和关节镜下直观的诊断方法已经成为目前为可靠的临床诊断技术,而基于精准诊断技术后的微创治疗方法也在临床快速开展应用.

    作者:李长俊;史晨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支架置入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9例颈部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对我院9例颈部动脉狭窄>70%的患者,行颅外段颈部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患者使用保护伞装置后置入支架,2例进行球囊预扩张,6例在支架释放后扩张;其中2例发生颈动脉窦反应,1例发生高灌注综合征,给予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围手术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结果:9例患者共置入9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血流通畅,支架形态良好,颅内血供良好.随访半年血管未再发生狭窄.结论:颈部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是治疗颈部动脉狭窄的一种新兴、微创、有效及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疗效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石青;张驻军;陶会荣;张志明;艾尼瓦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急救仪器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国内外ICU医护人员对急救仪器消毒的认知、监管力度、规范消毒的依从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研究干预措施,制定有效预防院内感染方案提供有力参考.

    作者:张宏英;王玉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边疆高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边疆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边疆高领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眼科手术设备,对38例边疆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发生角膜水肿11眼,8眼于3天内消退,3眼于7天内消退.手术后随访2个月,术后视力>0.3者34例,占89.5%,其中视力≥0.8者占78.9%.结论:边疆高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安全的,可获得满意的复明效果.

    作者:李国庆;宋宪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8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结果:80例患者急诊介入护理成功率100%.结论:及时的入院后急诊护理、紧密的医护配合、严密的病情观察、个性化的心理护理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和处理.是保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胡学捷;刘茂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运用真丝线段碎屑经导管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症状性子宫肌瘤均经影像学和专科检查确诊,并排除与症状相关的其他妇科疾病.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者14例,单侧者1例.栓塞材料选用真丝线段碎屑和明胶海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 ~24个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月经量增多、贫血及压迫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超声或CT检查示瘤体体积缩小,完全缓解(CR)3例,其中2例粘膜下肌瘤坏死脱落,部分缓解(PR) 12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对想保留子宫、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或不愿手术者是佳选择.

    作者:刘小平;李燕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护理发展规划及相关卫生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某地区4家地州级医疗机构和11家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地州级医疗机构医护比为1∶1.27,床护比1∶0.30,县市级医护比1∶1.29,床护比为1∶0.38,均低于卫生部颁布标准.地州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占63.1%,县市级该比例为46.1%.地州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的职称结构比县市级合理.地州级医疗机构30岁以下护理人员占护士总数的52%,县市级占60%.结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不足,护理人员学历和职称较低,队伍显年轻,专业发展后劲不足,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地州级与县市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政策.

    作者:于新萍;玛丽雅·木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