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明晓丽;鲁谨

关键词:分层分组管理模式, 护士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取分层分组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立体管理框架;1名责任护士带领1组,每组人员相对固定,由2~3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责任护士分管20张病床.责任护士实行24小时负责制,采取弹性排班方法.结果:实行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感;培养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而发挥其大效益,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炎性乳腺癌诊断及防治进展

    目的:总结国内外炎性乳腺癌(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研究进展及趋势.方法:应用PubMed及CM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炎性乳腺癌”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至2011年10月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1000余条,中文文献331条.纳入标准:1)IBC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特点;2)IBC的分子生物学改变;3)IBC的诊断及治疗规范.根据纳入标准,38篇文献符合本综述要求.结果:IBC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强的浸润性乳腺癌.与普通乳腺癌相比,其临床特征为起病快、进展迅速.易局部和远处转移、发病年龄轻、预后差、死亡率较高.此外,皮肤颜色的改变是IBC早期具特征的表现之一.由于IBC早期临床表现类似急性乳腺炎或皮肤炎症,常被误诊为乳腺炎或皮炎而延误治疗.因此,制定一套低的IBC临床诊断和治疗规范显得尤为重要.结论:本综述旨在总结国内外炎性乳腺癌诊治在多个领域的新进展,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影像学以及诊断和治疗,以配合推广国际炎性乳腺癌专家小组2008年12月在美国体斯顿第一届炎性乳腺癌国际会议上达成的诊断和治疗共识.

    作者:马志萍;李锋;张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手术处理

    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是临床所见输尿管损伤的常见原因,尤其近年来输尿管镜及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明显增加,故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可以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1999年3月~2009年11月我们共处理的20例输尿管损伤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尹清江;马艳;霍旺盛;孟辉;王玉杰;汪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氧自由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防治研究进展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普遍存在于严重创伤、烧伤、休克,感染、肠道梗阻以及器官移植等疾病的病理演变过程中.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引起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还可使远处器官组织继发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研究表明肠粘膜低灌流、氧自由基(OFRs)损伤、细胞因子作用是肠粘膜三大主要致伤因素,氧自由基是其中重要的损伤因素之一.因此清除并抑制氧自由基过量生成是防治肠缺血在灌注损伤的关键.

    作者:周爱国;赵瑾;欧阳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TEN在60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子宫内膜癌中,PTEN失表达率为66.7%(40/60),34例增生期子宫内膜中,PTEN失表达率为35.3%(12/34).结论:子宫内膜癌与PTNE缺失有关,PTEN蛋白的缺失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侯国胜;冯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64排CT前瞻性低剂量辐射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64排螺旋CT(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成像的能力及图像质量.方法:选取56例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A组),平均体重指数24.6,心率<65次/min,行前瞻性门控扫描,同样扫描条件分析87例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B组),用回顾性门控扫描,分别记录两组各自扫描的有效射线剂量;两组之间图像质量评分采用记数资料分析.结果:A、B两组射线剂量平均值分别平均3.37mSy、18.13mSv,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质量评价的计数资料确切概率值为0.370,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64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行冠状动脉成像中能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同时非常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作者:杨春燕;卓兵芝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对其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

    目的:了解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与工作投入的相关性及影响作用,为改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稳定护理队伍及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自测健康量表、贝壳抑郁量表13项版和工作投入量表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各级医疗机构的16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评健康均分为74.49±18.678,低于一般人群;抑郁倾向为17.983±5.282,高于一般人群;工作投入为3.34±1.102,处于中等水平.护士工作投入与自测健康正相关,与抑郁倾向负相关.结论:护士工作投入对其自测健康和抑郁倾向有一定影响作用,提高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有利于提高护士身心健康水平.

    作者:申秀云;黄金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食管癌中microRNA表达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蛋白质的RNA,17~25个核苷酸长度,在物种进化中相当保守,其功能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3′-UTR配对起负调控基因表达作用,从而调节细胞的代谢、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目前认为microRNA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与癌基因或抗癌基因相似的作用.本文对microRNA功能、microRNA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以及研究microRNA表达的研究方法等进行综述.

    作者:郭涛;胡建明;李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128例老年人一次多个牙拔除的体会

    目的:通过对12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心电监测局麻下一次多个牙拔除的临床观察.研究老年病人安全、有效的一次多个牙拔除方法.方法: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调整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老年多发疾病,结合无痛麻醉、快速拔牙技术,进行老年人患牙的一次性拔除.结果:128例病人进行心电监测局麻下拔牙,除个别病人术中出现短暂的头晕、心慌外,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拔牙手术.结论:当老年人无全身性疾病或处于心血管疾病的相对稳定期时,都可以经受一次多个牙的拔除.

    作者:殷建宾;丁红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采取分层分组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立体管理框架;1名责任护士带领1组,每组人员相对固定,由2~3名责任护士组成,每组责任护士分管20张病床.责任护士实行24小时负责制,采取弹性排班方法.结果:实行分层分组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显示了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连贯性;增强了低年资护士的安全感;培养了护士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可以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从而发挥其大效益,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明晓丽;鲁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三甲医院住院部卫生间便器设施安全性及患者选择便器类型意愿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部卫生间便器设施的安全性及患者选择便器类型的意愿,为医院卫生间安全管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法了解某三甲医院住院部卫生间便器设施情况,并采用自编问卷对住院部340例普通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部仅48.5%的卫生间便器设施设置符合要求.63.5%的住院患者选择坐式便器,25%的选择蹲式便器.年龄大者选择坐式便器的意愿较强.选择蹲式便器者中52.9%认为其较卫生,27.1%是出于个人习惯.27.3%的患者未注意到或不会使用卫生间内的紧急呼叫器.结论:医院住院部卫生间便器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并完善卫生同设施,保障住院患者的安全.建议病区设置公共卫生间,并在其内设蹲式和坐式两种便器,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作者:韩静;李萍;何英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机械通气成功抢救大剂量氯氮平中毒1例

    氯氮平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中毒常见于误服事件中,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现将我院成功抢救大剂量氯氮平中毒1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丽青;朱桂云;尤伟艳;许航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院医疗纠纷中护理差错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分析医疗纠纷中护理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并总结护理差错导致医疗纠纷的原因.结果:导致我院护理差错的原因是:(1)工作责任心不强,制度执行不力;(2)违反操作规程,技术不熟练;(3)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缺乏,服务意识淡漠;(4)其他因素.结论:加强护理职业教育,加大管理力度,可使护理差错导致的医疗纠纷降低.

    作者:郭燕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产前系统管理干预对孕产妇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产妇系统管理干预对围产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在我院进行过产前系统管理干预的392例产妇与2006年~2008年在我院未开展产前系统管理、只经常规产前教育指导的40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干预组产后出血6例、非社会因素剖宫产90例、社会因素剖宫产13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头吸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产妇系统管理干预可帮助孕产妇及家属以严谨科学的态度选择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和减少产后出血.

    作者:黄艳秋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石河子市心理咨询师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压力觉察的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石河子心理咨询师自我效能感现状,探究心理咨询师社会支持、压力觉察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关系,关注心理咨询师心理状态,使其更好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方法:本次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共抽取了100名心理咨询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已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石河子大学在校学生50人,在社会上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50人,发放自我效能感问卷、社会支持量表、觉察压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效能感与压力觉察水平存在负相关.结论:积极关注外部压力与负性事件对心理咨询师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作者:任素洁;赵康;张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我科共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6例发生迟发性血肿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6例再次手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缓解颅内压.

    作者:钟杰;龙飞;凯撒尔;昝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浅谈骨科临床实习带教方法

    骨科临床实习教学是骨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临床医学生骨科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训练医学生初步具备临床医师基本素质的关键阶段,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很好的完成这一阶段的学习,是每个临床实习带教老师需要总结和研究的.

    作者:杨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LCE1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LCE1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未经放化疗的诊断明确的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50例癌旁相对正常食管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LCE1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PLCE1蛋白的表达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食管组织存在差异(x2=12.981,P=0.001);(2) PLCE1蛋白的表达在食管鳞癌Ⅱ期和Ⅲ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40,P=0.018);(3) PLCE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组间无差异.结论:PLCE1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中重要的分子事件,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进展和预后可能相关.

    作者:朱佳龙;尹来波;侯量;罗波;薛亚军;李锋;陈云昭;彭心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YY1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转录调节因子YY1 mRNA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食管鳞癌和40例非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YY1 mRNA的表达.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YY1 mRNA阳性表达率为47.5%(19/40);40例非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YY1 mRNA阳性表达率为2.5%(1/40);随着恶性程度增加及病程进展,YY1 mRNA阳性率逐渐上升(P<0.05),YY1 mRNA在低分化鳞癌组阳性表达率(81.82%)显著高于高分化鳞癌组(21.05%,P<0.05).结论:应用RT-PCR方法检测食管鳞癌患者外周血中的YY1 mRN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YY1 mRNA是有价值的食管癌微转移标志物,有望成为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和监测疗效的客观指标.

    作者:刘晓燕;陈卫刚;杨春梅;韩玉胜;窦玉琴;马云贵;郑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细胞周期素D1和p27在鼻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cyclinD1、p27在鼻咽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yclinD1和p27在60例鼻咽鳞癌组织及20例鼻咽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cyclinD1在炎症组织、高、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逐渐增加,p27则相反,逐渐减少;②cyclinD1和p27表达在炎症及不同分化鳞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鳞癌中,p27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两者异常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0.05),p2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yclinD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cyclinD1和p27的联合检测在预测肿瘤预后及反应肿瘤恶性程度上较单一检测cyclinD1更为客观.

    作者:杨萍丽;彭心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影像学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与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更多技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本文就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影像学做一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丽;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