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萨克族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体会

黄喜玲;孟群

关键词:哈萨克族, 肺结核患者, 发病率, 性传染病, 人类健康, 护理体会, 杆菌感染, 耐药性, 结核病, 多发病, 常见病, 治愈, 治疗, 新疆, 生命, 牧业, 民居, 分枝, 兵团
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1].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此病病程长治愈慢,其发病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耐药性也不断增加,新疆兵团第十师哈萨克族牧民居多,由于他们长期以牧业为主,发病率较高,我科自2002年3月~ 2012年3月共收治肺结核患者267例,其中哈萨克族患者178例,经有效的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听力损失(AHL)是随着年龄增长,听觉器官逐渐衰老退化,进而出现的缓慢进行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现在全球的AHL患病率都很高,AHL已经成为各国急需解决的健康问题.本文从研究现状、病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对AHL做一综述.

    作者:刘兵;郭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54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倍他乐克组(B组)54例.两组疗程均为8周.分别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奥美沙坦酯与贝那普利治疗110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本院确诊的11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例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治疗组与贝那普利对照组各55例,分别给予奥美沙坦酯片20mg/d和贝那普利片10mg/d口服,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服药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8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咳等副作用发生率为7.2%,对照组干咳等副作用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组与贝那普利治疗高龄高血压疗效都较好,但奥美沙坦酯副作用更低,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田燕;刘峰;聂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DCA结合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一种有效的医学管理手段,而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当前所能获得的佳临床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医疗决策.我们将两者巧妙的结合,用于指导口腔正畸的诊疗过程,包括具体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文章将PDCA循环模式结合循证医学的临床运用和方法做一介绍,并附一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作者:张红妤;闫颖;代海涛;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硬化对脑梗塞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956例体检干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对照组.同期CT观察颈内动脉供血区是否发生脑梗塞.结果:颈动脉斑块分布:两侧同时存在比例高,达50%,双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双侧脑梗塞比例高,左侧次之,右侧低;在单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同侧脑梗塞的比例较双侧和对侧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增加.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我院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为临床医师治疗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9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标本经培养、分离和鉴定共检出281株菌株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共223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0株;真菌8株.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除万古霉素、利奈唑烷、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以青霉素、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尤为严重.结论:糖尿病患者易罹患尿路感染,其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且病原菌耐药性较强,应及早进行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梅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脑外伤的来院方式、来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外伤的来院方式和来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 2012年11月收治的150位脑外伤患者的全部资料,分析脑外伤患者来院方式和来院时间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50位患者中选择公交车的18位,救护车的35位,私家车的42位,出租车的42位,其他方式的13位,其预后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h来院的患者32例,其预后评分为(62.23±7.22)分,<3h来院的患者118例,其预后评分为(88.54±8.51)分,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来院方式对预后影响不大,但来院时间对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

    作者:努尔艾力·艾尼;马吾浪·乌布利艾拉;景海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我院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7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路径组)和448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住院天数、各种住院费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构成比,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住院总费用的构成变化,路径组的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药费和手术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变异系数波动总体较对照组小,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术后并发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我院计划性剖宫产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

    作者:韩晓华;张倩倩;罗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肾上腺占位病变与高血压及低血钾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肾上腺占位病变与高血压及低血钾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肾上腺占位的住院患者病历,将其分为无高血压及低血钾组(0组)、单纯高血压组(1组)和高血压合并低血钾组(2组),对三组的病理结果、病变性质以及血钾、尿钾、立卧位肾素、醛固酮水平和晨8点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组发生皮质腺瘤、肾上腺结节样增生及嗜铬细胞瘤几率较高,其病变多具有内分泌功能,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嗜铬细胞瘤为多见;其次为2组,其出现库欣综合症比例较高,0组发生肿瘤几率较高,其病变多无内分泌功能.三组间的立位肾素水平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以2组肾素水平低,且与其他两组的血钾水平和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比值)均有差异,其血钾水平低,比值高;三组间的尿钾、卧位肾素、立卧位醛固酮、皮质醇及ACT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分级后各级间的以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上腺占位伴有高血压或同时合并低血钾时病变多具有内分泌功能,且立位肾素水平明显降低,其内分泌功能与高血压水平无关;不伴有高血压及低血钾时发生无功能腺瘤可能性较大,病变多无内分泌功能,需注意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对于肾上腺占位病变,内分泌功能的检测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作者:李平;董爱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在本地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早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新疆石河子市及周边地区常住人口中18 ~65岁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1 7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度为84.0%,对宫颈癌筛查的知晓率57.9%,10.5%妇女听说过人乳头状瘤病毒,10.4%知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度极度不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知识非常匮乏,因此应加强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孙慧琳;赵霞;李娜;张文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健康教育初探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目前仍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研究显示: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更是高达86.49%[1].尽管我国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但是新生儿乙肝病例仍然不断出现,说明乙肝垂直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身或(和)配偶为乙肝患者的孕产妇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结合本院围产和产科的现实情况,对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及其家人采取分阶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吕娅;万岐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58例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足够重视和预防意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对2012年7月实施“宫颈癌”筛查结果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前病变率0.63%;各类阴道炎疾病占总发病的49.08%;宫颈疾病占总发病的40.51%;盆腔疾病占总发病的8.72%.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开展女性健康教育和宣传,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提高团场妇女的防癌意识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181例2型糖尿病伴瘙痒症患者外周血IgE检测结果初步分析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瘙痒症患者外周血IgE水平变化研究,为糖尿病皮肤瘙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证据.方法:收集181例2型糖尿病伴瘙痒症患者外周血,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gE抗体.结果:糖尿病瘙痒症患者组外周血清IgE水平检测值明显高于无瘙痒症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瘙痒程度分级后进行外周血清IgE水平检测发现,重度瘙痒症组与轻度及中度瘙痒症组均存在差异(P<0.05),但是轻度与中度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瘙痒症患者外周血清IgE水平高于无瘙痒症组,重度瘙痒症组外周血清IgE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瘙痒症组,轻度与中度瘙痒组外周血清IgE水平无差异.

    作者:窦清惠;孙燕;邸新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建设思路及实践

    预防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预防医学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校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现况难以达到培养现代卫生防病人才的要求.通过加强病因检测综合实验室建设,完善生物学效应检测实验室,建立社区为基础的开放式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平台,不断完善我院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实验室建设.通过实验中心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也为逐步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平台.

    作者:丁玉松;李述刚;徐上知;郭淑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沟通在护理质量安全中的重要性

    沟通对实施制定护理计划,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安全护理,对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预防护理安全隐患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服务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宗旨,护理服务安全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一级医疗安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需求.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协调好科学技术与心理需求相和谐统一,达到服务满意,沟通在医疗安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淑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心包积液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心包腔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的实用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留置引流心包积液.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引流出心包积液,术后症状快速缓解,导管保留7d ~30d,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心包腔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医疗费用少,是安全、方便、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渠述秋;苗红霞;白建军;侯树军;王英;朱新利;王玉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环磷酰胺快速溶解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溶解环磷酰胺注射液的方法,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将80瓶环磷酰胺注射液随机分为2组,每组40瓶,A组采用手工振摇,B组采用振荡器振摇,在相同室温下进行药物溶解实验,分别观察、记录、比较各组药物溶解情况.结果:A、B两组药物完全溶解时间分别为285.6±90.3sec和40.0±6.3sec.结论:采用振荡器溶解环磷酰胺注射液省时省力,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杜新香;朱娓;高红;苏荣;许崇明;李红丽;李玉莲;徐怡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肝重度黄疸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肝病传染科收治的112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乙肝重度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治疗方式分为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症状及肝功能血清指标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体征、症状及肝功能状况均改善,观察组ALT、T-Bil、AST、ALT等肝功能血清指标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可加速黄疸减退,促进肝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里克木吐尔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口腔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目的:针对口腔预防医学应用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探索提高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方法:石河子大学2010级口腔高职班学生3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名学生为实践教学组,采用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另外19名为传统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对实践教学组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对两组进行阶段测验分析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实践教学组的学生对教学实施的效果予以肯定,对比实践教学组和传统授课对照组,结果显示实践教学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楠;代海涛;徐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大学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研究

    本文具体分析了综台型大学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和开设选修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教师、学校管理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切实提高选修课教学质量,终达到开设选修课的目的.

    作者:徐上知;郭淑霞;李述刚;牛强;丁玉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