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硬化对脑梗塞诊断的临床意义

王华丽

关键词:超声检查, 颈动脉, 颈动脉硬化斑块, 脑梗塞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956例体检干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对照组.同期CT观察颈内动脉供血区是否发生脑梗塞.结果:颈动脉斑块分布:两侧同时存在比例高,达50%,双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双侧脑梗塞比例高,左侧次之,右侧低;在单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同侧脑梗塞的比例较双侧和对侧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增加.
农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为临床医师治疗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9例糖尿病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标本经培养、分离和鉴定共检出281株菌株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共223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0株;真菌8株.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除万古霉素、利奈唑烷、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以青霉素、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等尤为严重.结论:糖尿病患者易罹患尿路感染,其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真菌,且病原菌耐药性较强,应及早进行预防与控制.

    作者:张梅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农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研究

    目的:比较慢性精神分裂症院内传统的公娱康复治疗与农娱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在686项目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4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进行系统的开放式园农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院内封闭式传统公娱康复治疗,疗程2年.于康复治疗前、治疗12月和2年时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的评定.结果:治疗2年末时,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下降、SSPI评分升高.PANSS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2月和2年评分分别为(104.6±14.42)、(91.32±12.3)、(65.21±8.94)(P<0.05或P<0.01).SSPI在康复治疗前、治疗12月和2年评分分别为(11.17±3.20)、(12.43±4.11)、(14.23±4.80)(P<0.05或P<0.01).对照组PANSS评分、SSPI评分无改善.PANSS评分分别为(100.98±15.65)、(98.78±14.42)、(95.54±14.78).SSPI评分分别为(11.26±4.11)、(11.78±3.96)、(12.38±4.21).(P均>0.05).PANSS评分,治疗2年后,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SSPI评分治疗2年后,研究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农娱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显著高于院内传统的公娱康复治疗,且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作者:谌德荣;贾新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958例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分析

    目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对宫颈癌的足够重视和预防意识,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生活质量.方法:对2012年7月实施“宫颈癌”筛查结果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癌前病变率0.63%;各类阴道炎疾病占总发病的49.08%;宫颈疾病占总发病的40.51%;盆腔疾病占总发病的8.72%.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应积极开展女性健康教育和宣传,定期进行妇女病普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提高团场妇女的防癌意识和健康水平.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对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健康教育初探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目前仍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的流行病学特征,相关研究显示:HBV-DNA阳性者的家庭聚集率更是高达86.49%[1].尽管我国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但是新生儿乙肝病例仍然不断出现,说明乙肝垂直传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身或(和)配偶为乙肝患者的孕产妇是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结合本院围产和产科的现实情况,对乙肝病毒携带的孕妇及其家人采取分阶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吕娅;万岐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黄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肝重度黄疸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肝病传染科收治的112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乙肝重度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治疗方式分为给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的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症状及肝功能血清指标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体征、症状及肝功能状况均改善,观察组ALT、T-Bil、AST、ALT等肝功能血清指标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确切,可加速黄疸减退,促进肝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阿不里克木吐尔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例上皮样肉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光镜和免疫组化对2例上皮样肉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肿瘤由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构成,呈结节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nentin、CK、EMA、CD34、呈阳性.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种较罕见恶性肿瘤,形态学复杂多样,免疫组化有利于明确诊断.本瘤部分病例虽然生存期长,但预后并不好,目前上皮样肉瘤治疗首选广泛切除.

    作者:吉梦强;陶林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

    目的:通过讨论中药不良反应,保证中药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方法:查阅近年来文献资料中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整理分析其原因及特点.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是普遍存在的,其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结论: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完善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提高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浅谈医学心理学考试改革策略

    本文针对当前医学心理学考试改革,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探讨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和标准化题库的具体改革策略,以期提升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茜;彭立华;高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务人员对石河子市基本医疗保险认知度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医务人员对石河予市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认知度的情况,为规范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供依据.方法:设计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医务人员医疗行为项目基本内容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数据.结果:我院医务人员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认知水平及范围偏低;基本医疗保险培训力度不够,对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度作用有限;医务人员在基本医疗保险中存在不规范的医疗行为.结论:医务人员决定和支配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务人员的认知度,规范医疗行为是控制医保费用的有效方式.

    作者:贾丽萍;王力;陈欢;杨平;芮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囊性肾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囊性肾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囊性肾癌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囊性肾癌的声像图表现复杂多样,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75% (12/16),单房.囊肿型4例(其中壁结节型2例),多房囊肿型10例(其中壁结节型2例),囊实混合型2例;2例误诊为单纯性囊肿,1例误诊为囊肿伴出血,1例漏诊.结论:超声对囊性肾癌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目前是诊断囊性肾癌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衡伟;王艳芸;苏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颈动脉超声检查动脉硬化对脑梗塞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发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956例体检干部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硬化斑块是否存在,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对照组.同期CT观察颈内动脉供血区是否发生脑梗塞.结果:颈动脉斑块分布:两侧同时存在比例高,达50%,双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双侧脑梗塞比例高,左侧次之,右侧低;在单侧颈动脉斑块中,发生同侧脑梗塞的比例较双侧和对侧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脑梗塞的几率明显增加.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我院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7例已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路径组)和448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住院天数、各种住院费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和构成比,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住院总费用的构成变化,路径组的床位费、检查费、治疗费、检验费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药费和手术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变异系数波动总体较对照组小,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术后并发症率无明显改变.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我院计划性剖宫产起到了规范医疗行为的作用.

    作者:韩晓华;张倩倩;罗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PDCA结合循证医学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一种有效的医学管理手段,而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当前所能获得的佳临床研究证据指导临床医疗决策.我们将两者巧妙的结合,用于指导口腔正畸的诊疗过程,包括具体临床病例资料的收集、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文章将PDCA循环模式结合循证医学的临床运用和方法做一介绍,并附一临床病例加以说明.

    作者:张红妤;闫颖;代海涛;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口腔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初探

    目的:针对口腔预防医学应用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探索提高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方法:石河子大学2010级口腔高职班学生39名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名学生为实践教学组,采用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另外19名为传统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通过对实践教学组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对两组进行阶段测验分析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实践教学组的学生对教学实施的效果予以肯定,对比实践教学组和传统授课对照组,结果显示实践教学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口腔预防医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仵楠;代海涛;徐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诊科医患纠纷成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急诊科的性质决定了急诊科是医疗纠纷多发地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与患者健康需求不平衡、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医患沟通不畅等原因造成的.解决的方法不仅要靠提高急诊医疗水平,培养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加强急诊医务人员责任心,加强医患沟通,还要靠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以及医疗体系进一步的合理、完善.

    作者:谭虎;马玉英;刘茂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对临床护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通过加强师资培训,制定教学计划及目标,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完善;通过护生评判性思维的训练,加强人际沟通和动手能力培养,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

    作者:蒋彩和;胡莲;高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气囊导尿管在上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在上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对5例上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结合鼻内镜用气囊导尿管辅助复位固定上颌窦.结果:5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两周复查:颌面部对称,上颌窦形态恢复良好.结论:用气囊导尿管代替碘仿纱条填塞上颌窦操作方便,可减轻患者痛苦,结合鼻内镜可使操作更精确、更微创.

    作者:滕大好;王天霆;马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流行病学实习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

    目的:通过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检验、口腔及影像本科专业13个班级共470名学生流行病学的实习考试成绩,评价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教改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教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试卷的信度和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试卷案例二各种题型平均成绩为14.6分,标准差为3.4分,呈近似正态分布;信度系数为0.64;各题型失分率依次是:应用题为51.4%、简答题为46.4%、分析题为30.4%、扩展题为28.0%;临床医学平均分高,其次是口腔、检验、影像.结论:试题信度好,考试成绩反映了学生真实水平,学生具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对知识点记忆不牢固,应用能力和统计学基础需要加强.

    作者:郭恒;郭淑霞;刘佳铭;张眉;李述刚;张景玉;芮东升;木拉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的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程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在本地区开展宫颈癌健康教育及早诊、早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新疆石河子市及周边地区常住人口中18 ~65岁已婚或有性生活的妇女1 7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度为84.0%,对宫颈癌筛查的知晓率57.9%,10.5%妇女听说过人乳头状瘤病毒,10.4%知道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宫颈癌的关系.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妇女对宫颈癌认知度极度不够,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知识非常匮乏,因此应加强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健康教育.

    作者:孙慧琳;赵霞;李娜;张文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CD44v6、E-cadherin和Ki-67与多形性腺瘤相关性研究

    多形性腺瘤是腮腺区常见的良性肿瘤,是一种源于上皮病变的良性肿瘤,因其病理形态多样性,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易复发及恶变.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疾病.通过对CD44v6、E-cadherin和Ki-67与多形性腺瘤的复发、转移、浸润的研究,CD44v6、E-cadherin和Ki-67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其表达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一种经济简便的基因的检测方法,能够应用于研究并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工作服务.

    作者:邱雪冰;赵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农垦医学杂志

农垦医学杂志

主管: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主办:石河子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