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兵;谭捷;屈建华;吴常杰;赵新动;闫帮楷;李英祥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其血糖、血压、体重的控制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内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排除严重感染、严重肝肾疾患及心功能不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素细胞抗体检测阴性患者.随机分为强化随访组(A组:n=51),对其进行每月2次的集体现场随访;电话随访组(B组:n--49),对其进行每月2次的电话随访.随访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体重指数,通过随访宣教,个体化给病人制定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方案.入选患者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 5.6mmol/L,餐后血糖小于7.8mmol/L;血压<130/80mmHg,糖化血红蛋白<7.0%,体重指数<24kg/m2.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0.5个月,A组除1例失访外,17例患者随访项目完全达标,25例患者随访项目明显改善,8例患者随访项目有改善.B组仅19例患者随访项目有改善,11例患者随访项目与出院时无改善.A、B组间比较结果显示A组随访方式能使更多随访患者受益.结论:对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种随访方案的建立均有利于综合防治2型糖尿病;而进行强化随访,可使个体患者更好地接受糖尿病教育,对饮食控制、运动方案、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增高,血糖、血压、体重控制更佳,从而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延缓与控制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毛杰文;梁国栋;李贝;唐蓉;胡子为;肖彩虹;肖明;陈洋英;谭外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脉压(PP)及脉压指数(PPI)与子痫前期(PE)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孕妇196例,分别按照PP(<55mmHg与≥55mmHg)和PPI(<0.36与≥0.36)进行分组,分析不同PP和PPI分组时的患病率以及PE、PP与PPI的相关性.结果:PP≥55 mmHg组和PPI≥0.36组PE的患病率均较其相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AP、PP、PPI、血肌酐、尿素氮、尿酸与PE病情严重等级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PP、PPI与PE明显相关,提示PP、PPI可反映子痫前期的病情.
作者:田松柏;谷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及应用体会,进一步提高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方法:通过组织学习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革护理模式、管理模式,调整排班模式、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健康指导、切实加强基础护理,全面提升护理服务水平.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师、患者、护理人员满意率也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对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模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作者:于东;徐光辉;许新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药物应用状况,对社区居民糖尿病治疗提出指导.方法:通过对石河子随机抽取13个社区中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用药不同分组,对比各组间基本情况.结果:二甲双胍类用药百分比高为40.4%,未正规用药及未用药百分比分别为5.1%及10.9%.结论:(1)二甲双胍应用为广泛;(2)各用药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等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均有差异.
作者:孙侃;史珊珊;常向云;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校部分医学生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救护知识掌握情况.方法:调查医学护理、临床、口腔3个专业178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救护知识掌握的情况.结果:①突发公共事件救护知识3个专业平均分为50.72分,回答正确率≥50%的占总调查人数的58.43%,总得分≥60分的占总调查人数的26.40%.②3个专业学生调查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1,P=0.000).③知识获取途径不同,学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15,P=0.000).结论:我校部分医学生缺乏突发共公事件应急与救护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医学生对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
作者:哈晓丹;何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13年1~12月选取兵团四师妇女为研究对象,对30 ~ 60岁妇女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结果:筛查兵团四师女性20 107例,HPV阳性者3 862例(19.21%),宫颈癌及癌前病变27例(0.13%).HPV阳性者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HPV阴性者;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PV检测对预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其敏感度为81.48%,特异度为80.87%,阳性预测值为19.10%,阴性预测值为99.43%.结论: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把HPV感染者作为高危人群进行长期定期检查对预防和控制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健康人群的普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人群自觉参与宫颈癌筛查.
作者:黄霞;张红;蒋登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取数据完整的140人进入本研究,根据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比较血糖、血脂、血压、血清维生素D等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均高于2型糖尿病组的(P<0.05),而血清25(OH)D3、按HOMA模型估计的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均低于2型糖尿病组(P<0.05),体质指数(BMI)、腰围(W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体内血清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提示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安娜;张艳;祁晶晶;王敏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垂体增强检查的56例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17例检查正常,36例垂体微腺瘤,3例垂体微腺瘤术后复查.结论:MRI增强检查能大程度的把微腺瘤与正常垂体间的信号强度显示出来,大大提高了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了垂体微腺瘤诊断的敏感性.
作者:肖玲清;孔祥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12月来我科就诊鼻出血209例患者,采用前鼻孔填塞、前后鼻孔填塞、微波治疗、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方法止血治疗,随访1~3个月,并观察疗效.结果:209例患者以男性居多,占60%,常见部位依次为鼻中隔前端占83.7%(175/209),鼻中隔后端占2.3%(5/209),嗅裂占5.7%(12/209),中鼻道占4.8%(10/209),鼻咽部占3.3%(7/209).115例以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填塞,一次治愈99例(治愈率86.0%),16例取出填塞物后再出血予微波治疗.7例前后鼻孔填塞,一次治愈6例(治愈率85.7%),1例反复出血改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48例微波治疗,一次治愈42例(治愈率87.5%),6例再次出血行二次微波治疗治愈.39例行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一次治愈38例(治愈率97.4%),1例反复出血再行鼻内镜下电凝术治愈.结论:①鼻中隔前端出血在鼻出血发病率中高.②对于额镜直视下能够明确的出血点,使用前鼻孔填塞及微波治疗均有效.③鼻内镜下电凝+微型填塞止血术是隐匿性鼻出血首选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兵;吕娅;李长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的临床诊断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13年埋伏阻生牙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埋伏阻生牙定位诊断,指导外科手术助萌和正畸牵引路径的选择及方法.结果: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埋伏阻生牙的位置、形态与邻牙关系及其周围颌骨情况,有利于正畸牵引埋伏阻生牙治疗方案的制定.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正畸埋伏阻生牙诊断、治疗的重要辅助检查.
作者:熊焱;张慧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CFT)是免疫学上一个应用较广泛的重要试验.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常出现假阳性.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和摸索总结,得出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主要是补体.通过对影响补体活性的各种理化因素的控制,不仅提高了CFT的实验效果,同时也是学生对CFT结果有一个正确认识的过程,对实验教师也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实验技能的过程.
作者:孙向彬;贺亚玲;袁俐;王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股骨逆行交锁钉联合记忆合金骨卡环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患者17例.长骨干骨折按AO分型,B型(粉碎或螺旋形)10例,C型(复杂性)7例.骨折均为股骨下段.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37.2岁.全部患者均通过股骨逆行交锁钉联合记忆合金骨卡环置入固定治疗.结果:17例患者获得随访4~24月(平均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愈合时间14周;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及畸形、关节感染、骨不连等发生,术后发生切口表浅感染2例,膝关节滑膜炎2例,原有骨性关节炎一过性加重1例.按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定,优12例,良3例,优良率88.2%.可2例(11.8%).结论:采用有限切开股骨逆行交锁钉联合记忆合金骨卡环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生物力学稳定,能有效恢复股骨下段骨折的稳定性及完整性,固定可靠,能促进骨折愈合,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作者:冯小兵;谭捷;屈建华;吴常杰;赵新动;闫帮楷;李英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献血车作为常使用的献血形式,使血站的血液采集范围不断扩大,血液采集量也不断增加.新疆由于自然环境限制等因素,对保障献血车的血液采集工作及确保血液质量安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本文从提高服务质量、改善采血环境、增加仪器设备、加强消毒措施、规范技术操作等多方面,就如何加强特殊条件下献血车血液采集的质量管理,建立全面有效的献血车血液采集管理程序,保证献血者安全和血液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曹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独山子地区儿童保健状况,根据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和儿童的健康保健需求,找到儿童保健未来工作的重点.方法:随机抽取独山子区2011年-2012年421体检儿童324例体检情况及相对应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结果:独山子地区的儿童保健已基本得到满足,但社区儿童保健出现了儿童心理行为、肥胖、喂养和其它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健康教育在儿童卫生保健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我们要进一步扩大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服务内容,适应新时期的儿童的需求,对孩子的父母及孩子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是儿童保健未来的重点.
作者:付丽萍;闫晓霞;吴晓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6例,进行全身抗感染及鞘内注射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治疗.结果:4例患者恢复生活自理,1例死亡,1例因并发脑梗塞而致肢体偏瘫.结论:对于开颅手术后发生的颅内感染,进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作者:陶元丰;时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尖锐湿疣;对照组CO2激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尖锐湿疣优于单纯CO2激光治疗.
作者:曾佳;王燕;吕锡旌;李述刚;葛鸣;向文强;袁清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护患纠纷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防范护患矛盾,正确处理护患纠纷,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已成为医院、临床工作者以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引发护患矛盾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护患矛盾的应对措施,以期为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提供建议.
作者:葛莉莉;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总共140例老年患者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行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40例老年患者行手术154例次,单侧疝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后切口疼痛29例,尿潴留留置尿管41例,血肿6例,术后补片排异1例、脑梗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复发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老年患者腹股沟疝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充分术前准备的择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愈后较好,局麻下使用补片和网塞行疝修补术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秦文祥;苏斌;吴燕剑;夏军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筛选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112例,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6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焦虑水平,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常规组与干预组护理前SAS评分分别为40.67±12.34、41.56±1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为30.89±7.21分,低于常规组的37.78±9.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 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常规组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13,P<0.05).干预组患者只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常规组患者出现11例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6.12,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8±0.8d,短于常规组的8.6±0.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P< 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静;陈慧;孙静;张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互动式案例教学方法在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肿瘤内科集中实习的62名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互动式案例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结果:实验组考试成绩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所有学生均赞成此种教学方法.结论: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黄伟;刘春花;李娜;王于理;巩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